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当然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当他收到相关的匿名信后,就开始筹划清除贝利亚的计划。
过了不久,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也接到了多封指控贝利亚的匿名信,当中有些指控贝利亚强迫不同的女人与他发生不正当关系,还有不少指控他滥用职权、排除异己,但由于贝利亚本身犯下的违纪行为实在是太多,这几十封匿名信也只是揭露了其中一部分而已。
不难看出,攒写这些匿名信的人,肯定知道不少事情,根据信中的内容,一些人甚至还被贝利亚“迫害多年”,把他多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了。但为什么他们到了这个时候,这个关键点才给中央监察委员会写信呢?不用说,在这一切的背后,肯定有一个权力人物在操作指使,而这个人就是曼图洛夫。
本来,曼图洛夫对贝利亚的违纪行为了解很少,只知道贝利亚滥权逮捕莫斯科斯巴达克足球俱乐部主席斯塔罗斯京,和强奸一名苏联女影星的事情,但“借用”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国家安全部的人手进行调查后,才把贝利亚的一些罪行给挖了出来,还找出了一些曾经被贝利亚迫害过,或者知道一些相关内幕的证人。
不过,因为调查规模太小,进行得太过低调的缘故,曼图洛夫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证据,但他现在掌握的这些东西已经完全足够把贝利亚定罪了。
但在贝利亚依然掌握内务部力量的情况下,曼图洛夫根本就没法通过正常的程序,将贝利亚逮捕,进行光明正大的调查。唯一的方法就是借助军队的力量,出动红军对贝利亚进行逮捕。
然而,如果曼图洛夫这么做的话,恐怕会令斯大林把怀疑和忌惮的对象转移到曼图洛夫的身上,所以在行动之前,他还必须得取得斯大林的同意,让斯大林亲自签署军队调动命令和逮捕令才行。
382 逮捕
“最近我们收到了不少指控贝利亚同志涉嫌违法违纪,滥用职权的举报。但这些信件的内容,对贝利亚同志的评论和指控却完全不符合我们对贝利亚同志的认识,因此我当时判断是有人在幕后谋划污蔑,甚至是要打倒贝利亚同志的阴谋。
为了证明贝利亚同志的清白,我们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专门寻找能够证明贝利亚同志清白的证据,并且找出污蔑贝利亚同志的幕后主使,但最终,我们不但没有找到任何能够证明贝利亚同志清白的证据,反而还找到了不少高度可靠的,能够证明贝利亚同志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人证和物证。
这样的结果,显然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但作为苏联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我必须要基于证据,秉公办理这件事情。因此,我按照程序,向总书记斯大林同志汇报了有关的情况,并且在昨天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上向书记同志们公布了调查报告。
经过一轮的讨论,所有中央书记处的书记同志们都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并且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在这里,我正式代表苏共中央书记处宣布暂时解除贝利亚同志包括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苏共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在内的一切职务,接受有关部门的正式调查。”
在苏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身兼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安德烈耶夫宣布了苏共中央书记处对贝利亚的处理,意味着贝利亚的政治生涯要到此为止了。
列席会议的贝利亚听到安德烈耶夫的话语时,自然清楚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他奋斗多年的成果,所取得的所有权力和地位最终却在这个时候化为泡影,而有份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坐在他对面的安德烈耶夫及其身边的曼图洛夫,当然也包括了当年一力提拔他,但最终同意对贝利亚进行停职调查的斯大林。
事到如今,贝利亚无论怎么做都已经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了。在历史上,他面对同样场合,类似处境的时候,还敢伸手拔枪,意图把“陷害”他的赫鲁晓夫、马林科夫等人当场枪毙,就算自己最后也死了,但至少也能够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让敌人落个好下场。
然而,就在他意图拔枪的时候,同样在场的曼图洛夫和伏罗希洛夫都已经先他一步,拿着配枪对着他的头颅。几乎同时,身穿苏联元帅军服的瓦图京也带着一对全副武装的苏军士兵走了进来,把枪口对准了贝利亚的身体,只要他有任何的轻举妄动,就会在顷刻之间被打成肉酱。
“你们要干什么?”
曼图洛夫一边拿着手枪,一边对贝利亚说道:“贝利亚同志,鉴于你部分已被证实的违法违纪行为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所以苏共中央决定在解除你一切职位的同时,也对你进行逮捕。请你现在保持克制,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如果你的确无罪的话,我们党中央是绝对会还你清白,恢复你人身自由的。”
“党中央?你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哪有资格代表党中央说话?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你的阴谋!”贝利亚把目光移向了主席位的方向,对斯大林说道:“约瑟夫,你千万不要相信曼图洛夫这个孩子,那些指控我的罪名和信件全部都是他和安德烈耶夫捏造出来的,为的就是把我赶走,扫清他夺权的障碍。
等我被捕之后,整个政治局将不会有一个像我这样对你百分百忠诚的人,到时他们就会发动政变,就像今天这样把你带走,把你逼下台。
所以,真正有罪的,要被逮捕的人并不是我,而是曼图洛夫、安德烈耶夫和伏罗希洛夫他们,如果你今天逮捕了我,那下一个会被他们针对的目标就会是你。”
到了最后关头,狡猾的贝利亚也只能试图用一些刺激性的言语来为自己脱罪,但这样的花招斯大林见得实在是太多了,在斯大林面前一点用也没有,最终贝利亚也没有逃过被逮捕的命运,只能乖乖地被军人带走。
过了不久,贝利亚被捕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内务部那里,但那些曾经对贝利亚忠心耿耿的内务部高官们不但没有对此采取任何反制行动,反而还主动把一些对贝利亚不利的档案交出来作为指控贝利亚的证据,一些内务部的人也向党中央写信,把自己所知道的都交待出来,希望能够得到“坦白从宽”的待遇。
从第二天开始,苏联各大宣传机构在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卡蒂娅的指导下,也纷纷公布了贝利亚被捕的消息,发表了批评贝利亚的文章。所有的教科书、百科全书涉及到贝利亚的内容都开始被删改,把贝利亚作为什么“肃反英雄”的形象给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邪恶人物的形象。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这次贝利亚被捕的罪名并不是什么“背叛祖国,为外国资本家卖力,纠集仇视苏维埃国家的叛徒阴谋团伙,妄图夺取国家政权,推翻工农苏维埃制度,复辟资本主义和重建资本家的国家。”更没有什么“对奥尔忠尼启则家族进行残酷迫害”等完全不靠谱的罪名。
事实上,历史上赫鲁晓夫给贝利亚定下的罪名根本就没啥可靠性可言,因为既没有证据表明贝利亚曾经勾结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更没有证据显示他妄图推翻工农苏维埃制度,甚至是复辟资本主义、重建资本主义国家,也就“妄图夺取国家政权”这一点毕竟靠谱。
至于“迫害奥尔忠尼启则家族”这一点就更不靠谱了,格里戈里·奥尔忠尼启则死的时候,贝利亚还是格鲁吉亚党委书记,而奥尔忠尼启则却是政治局委员,苏联重工业部长,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铁。
不过,历史上的罪名不靠谱,并不代表贝利亚就没有犯下任何严重的罪行。他滥用职权,滥杀无辜,故意迫害斯塔罗斯京等人是事实,曾经利用权势**多位女性也是事实。就这些罪名,就已经完全足够把他逮捕定罪了。
可能还有些人认为,贝利亚的这些污点与他的“贡献”相比还算微不足道,但在历史上,他除了主持过原子弹研发工作,二战期间当过国防委员会委员以外,就已经没有什么能算得上是“贡献”了,更何况这些工作又不是只有他一个能做好。
而在曼图洛夫所在的这个位面里,贝利亚不仅对卫国战争没啥贡献,而且连原子弹研发工作的功劳也被曼图洛夫给“抢”去了,结果斯大林在决定逮捕贝利亚的时候,也就像是拍死一只蚊子那样,毫不惋惜。
383 牢不可破的联盟(完)
随着贝利亚的被捕,还有沃兹涅先斯基、赫鲁晓夫等修正主义分子被边缘化,苏共高层的修正主义和官僚主义势力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权力和政治影响力,只剩下曼图洛夫主导的“西伯利亚派”和以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人为骨干的“老近卫军”还存在于苏共中央最高权力机构——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政治局。
在“西伯利亚派”和“老近卫军”互相合作的情况下,苏联的政治形势也开始变得稳定起来,行政效率也因为政治的稳定而得到了不少的提升,不少具建设性的方案得到了良好的实行和贯彻,使苏联的发展建设步伐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如果说1930年代的苏联是东欧地区性大国,那步入1950年代的苏联又算是什么呢?除了“国际性超级大国”,“世界第一流强国”这些词以外,恐怕就没有更适合的词语能够形容这个极其强大的国家了。
在当时,苏联是除美国以外唯一一个拥有核武的国家,同时也是陆军、空军数量最多,而且装备最为先进的国家,其陆上军事实力已经算得上是无敌,而空军实力也比美国强上不少,但海军实力依然还没能和坐拥数十艘航空母舰的美国相匹敌。
即便如此,苏联在综合军事力量上已经是毫无疑问地置身于世界第一的位置,根本没有一个国家能惹得起苏联,至少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已经足够保卫苏联的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