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之前的三连败后,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已经下了决心要派大军与苏军交战,不惜从中国战场上调集部队,但这场战事,还有这些调动,都没得到东京方面的批准。
曼图洛夫是改变了历史,他扭转了苏军在诺门罕战役前期的失利局面,三战三胜,但却引来了日本关东军对这场战役的重视。
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既然已经做出了出兵的决定,那他无论如何都得把苏军打败,否则的话,他就要引咎辞职。
要保住关东军司令的地位,植田谦吉就必须要战胜苏军,占领诺门罕地区。要增加胜算,那就要派出重兵,集结优势兵力,向苏军发起猛烈的反攻,把毛子赶出蒙古草原。
“植田君,现在这么多个师团参战,应该由谁来统一指挥?”
“小松原君,在之前的战事中,你的表现是大大的不好!这么多个师团,我怎么放心交给你指挥?”植田谦吉训斥道。
“那指挥的是?”
“等各部队抵达后,我们会组建第六集团军,由荻州立兵中将指挥。到时,你就是他属下的一个师团长,要遵从他的命令。”
“是!”
听到关东军大举增兵的消息,小松原道太郎心里放下了一块重重的大石。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担心兵力不足的问题。
现在,日军将会调集重兵,增派四个师团赶赴前线,加上原来的第七师团和第二十三师团,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人。
这下,小鬼子就有足够的力量和苏军交战了。至少在兵力方面,两军打了个平手,双方都有十万大军,即将要展开一场大战。
这是东西方两个强国之间的一场大战,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新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大战,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对决,一场社会主义与法西斯、帝国主义之间的对决!
日本增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苏军那里,这有赖于曼图洛夫所建立的,良好的情报系统,还有中苏红党之间,革命的,国际主义的友谊。
……………………………………………………………………
7月18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塔木察格布拉格。
“报告指挥员同志、军事委员同志,有情报显示,日军四个师团正在往前线进发。”
朱可夫想了一想,说:“四个师团?哪四个?”
“分别是第二、第四、第五和第十四师团,增援总兵力估计达到7万以上。”情报员如实地汇报道。
此时,心情最忐忑的,是我们的主角——苏联第一集团军军事委员曼图洛夫。在此之前,虽然他打了三场漂亮的胜仗,但都是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获胜的。
但这次,日军将会调集重兵,总共会有十多万人,比历史上的还要多出一倍有余。
接下来,曼图洛夫就要面对一个重大的,生死攸关的难题了。
历史已经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作为穿越者的曼图洛夫,这次真的要靠个人的智慧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大军了。他的任务并不是取胜这么简单,如果这样的话,他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反正有朱可夫坐镇,还有后方源源不断的资源、兵力供给。
他的任务,是减少苏军的伤亡,以较少的伤亡代价来换取一场更大的胜利。
第八十九章 乔巴山
7月19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塔木察格布拉格,苏蒙联军指挥部。
曼图洛夫首先振振有词地发言道:“同志们,现在有情报显示,日军已经在调集兵力,往诺门罕前线进发。如果援兵全数到达的话,估计日军的兵力可能会达到十万。如果算上他们的后备部队的话,总兵力可能达到十五万。
到时,我们面对的困难就大了。万一日军动用了后备兵力,我们就很难以现有的十万兵力发起反攻,并歼灭敌军,很难达到国防人民委员提出,消灭日军的战略目的。”
听了曼图洛夫的话,在座的所有苏蒙军官,还有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导乔巴山都皱起了眉头。
压力最大的,并不是朱可夫和曼图洛夫,而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有“蒙古的斯大林”之称的乔巴山。
作为外蒙古的领导人,这场战争都卷到他的地盘上了,一搞不好,整个政权都会被灭掉。这对于他,还有外蒙古的人民来说,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而其他苏联军官,虽然也重视这场战争,但至少日本鬼子还没敢进入苏联的国土内,自己的家园还没有直接地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
乔巴山站起身来,准备发表他的意见。他和其他蒙古人一样,个子不是很高,皮肤有点黝黑。但穿着蒙古人民军元帅军服,身材宽大的他,看上去很有威严,怎么看,都有一股统帅的气势。
乔巴山用操着一口带有蒙古口音的俄语:“同志们,我们蒙古人民共和国将会集中所有可调动的部队,所有可运用的资源,来支援这场战事!这场战争,关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存亡,还有蒙古人民的生活!
我们蒙古人民,是绝对不能,也不会向日本帝国主义屈服!会做出最顽强,最有力的抵抗!”乔巴山短短的几句话,激发了蒙古将领的士气,也引来了在场所有军官的掌声。
“指挥员同志,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国防人民委员部请求增兵?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军至少需要增加三个步兵师的兵力,才有反攻必胜的把握。”在座的集团军副司令员М—И—波塔波夫说道。
朱可夫想了一想,说:“需要。立刻给国防人民委员部、远东军区请求增援四个师以上的兵力。”
“是!”
曼图洛夫这时想到了一个问题。“朱可夫同志,斯大林同志并不想扩大战事。如果再增调四个师过来的话,我们的兵力会太多,到时战事难免会扩大。”
“那应该怎么做?日军都已经派重兵增援了。”
“援兵当然要有,但同时,我们应该在日军大本营那边做点功夫。”
听到“日军大本营”,所有与会的军官们心里都出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怎么在日本人的大本营里做点功夫?
他们只是前线的一支军队,所有人员都在中蒙边境上,怎么派人渗入小日本皇军本部?
“军事委员同志,为什么要在日军本部那边做点工作?”朱可夫问道。
“据我的分析,日军政府还有日军总部其实并不愿意扩大对我国的战事。他们已经在中国战场深陷泥沼,很难再腾出力量与我国交战。”
曼图洛夫所说的观点有点合理,但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日军本部反对扩大战事的想法。这还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向日本方面做工作。
朱可夫想到了这个问题,问曼图洛夫道:“那工作怎么展开?”
“据我所知,我国在日本东京有情报人员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他们,散播日本关东军大败的消息。
据我所知,日本天皇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想扩大与我国之间的战争。当他们获悉关东军擅自发动战争,但却损失惨重,三战三败的话,估计日军本部将会重新考虑北进计划的可行性。
到时,他们很有肯能会知难而退,与我国谈和。”
“那么,既然日军本部无意扩大战事,那为什么他们还会派出这么多援军赶来前线呢?”
曼图洛夫根据他那丁点历史知识,说道:“其实,关东军的自主权很大,他们很少会向日军本部汇报有关部队的调动,也经常性地夸大战果,能把失利汇报成胜利。在‘胜利’的条件下,日军大本营根本就不会采取措施来阻止他们对苏蒙两军的军事行动。但如果失败的话,关东军高层就要遭殃了。
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通过潜伏在日本的情报人员,把关东军之前三战三败,还意图扩大战事的消息散播出去。
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散播我军在远东地区部署50个师的消息,吓吓他们。”
“曼图洛夫同志,您说的那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暴露我军兵力的话……恐怕不太好吧。虽然我们并没有50个师,只有40个。”其中一个军官问道。
“日军绝大部分的兵力都已经被牵制在中国战场,如果他们知道我军在远东有庞大兵力的话,那他们就会知道自己要将要面临双线作战的危险。而日军现在并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应付我们,大本营很有可能会考虑到现实的情况,而放弃对我国作战的想法。”
“曼图洛夫同志,您刚才所说的只是个人的分析,还是他们的实际情况?”把自己国家赌上的乔巴山问道。
“这是他们的实际情况,虽然我现在没能拿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但这些的确是真的。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请求援兵,同时通知内务部做点敌后工作。
如果敌后工作成功的话,那我们就不战而胜。如果敌后工作失败的话,那我们就再揍他们一次,把他们揍到举白旗为止!”
“好,就这么办!”
请求增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伏罗希洛夫那里。由于事关重大,调集的兵力太多,伏罗希洛夫把这件事情搬到了克里姆林宫里,和斯大林讨论。
“约瑟夫,有情报显示,日军将要集结超过十万的兵力,前往诺门坎战场。如果情况属实的话,恐怕我军需要调派至少四个师的兵力往诺门坎前线,应对日军的增援。”
斯大林紧皱着眉头,抽了一口烟,说:“克里姆,但如果我们再调四个师去前线的话,恐怕战事会扩大,到时可能会爆发苏日全面战争。”
“但是,目前日军已经集结了很多兵力。以我军目前的兵力,并不足以对日军发动有效的反攻,需要更多的后备部队支援。
万一反攻失败的话,在没有足够预备队的情况下,日军很可能会占领诺门罕地区,然后通过那里,向西伯利亚发起侵略性的攻击。到时,日苏两国之间,很可能会爆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