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点挑食,面对着眼前的食物,脸却左躲右避的不肯让母亲喂。
马周狼吞虎咽般吃光摆在他面前的食物。
漫长的一夜,他也确实是饿了。
儿子不满的道,“我不吃这个,我不要吃这个。”
马周抬起头,看着儿子。儿子才两岁多点,十分娇气,妻子也确实有点溺爱这个孩子。
“自己吃,好好吃完这碗饭。”他冷着脸道,他的语气很不好,加上他今天的脸色又比较难看,于是他被吓着了,想哭,却又不敢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好了,别把孩子吓到。”妻子说。
马周视线从儿子身上转到妻子身上,“他已经两岁了,你却还整天这样宠溺着他,只是害他。你看看文远家的孩子,他家十几个孩子,可有一个如他这样娇气的?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当年我小的时候,还根本没有早餐吃,一天只有两顿,顿顿都是粥。”
“那时的粥还不是这么好的粥呢,那是掺着糠皮的粥,全是水,粥里的饭粒都能数的出来。”
妻子见马周今天早上火气这么大,便也识趣的不跟他争辩。
儿子也开始老实的自己吃起粥来。
马周看着突然安静的一桌,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可他今天没有时间多浪费在这里,说了声我走了,便起身离开。
出了家,他尽量装着一切如常。
一如继往的先去上早朝。
早朝上,太子临朝,一切如故。
早朝结束,马周先去中书门下,处理了一会公务,然后才收拾了下东西,往宫里去。
今天,轮到他为太子讲经,这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
半个时辰后。
承乾走进讲经殿。
他已经换下了早朝时的衣服,穿的是一套明黄色的常服。
“马相早。”
“殿下早。”
承乾坐下,准备听课。
马周却没急着讲课,他走到承乾的面前,“殿下,请屏退左右。”
承乾有些惊讶,还是挥手让左右退下。
马周从怀里把那封来历不明的书信拿了出来,递给承乾。
“这是什么?”
“殿下请先观看过后再说。”
承乾带着疑惑,打开信,慢慢看了起来,可越看他越惊讶,眼睛都瞪的许大,甚至呼吸都急促起来。
“这是真的?”
马周摇头,“臣还不能确定这上面写的是不是真的。”
“什么意思,这难道不是你查到的?”
“臣请恕罪,臣万死,之前毫无发现。这封信也不是臣写的,上面的发现也不是臣查到的,而是昨天回家之后,发现就摆在我的书房桌上。可是我问过府中所有人,都没有发现有人进过我书房,更没看到有人把一封信送到我府上。”
承乾看着手里的信件,越发的惊疑了。
“先不去管他谁送到你书房桌上的,我想知道,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吗?”
“臣也不知,但臣昨晚仔细想了一夜,觉得这上面说的许多事情,都绝非空穴来风。许多事情,其实已经显露出了蛛丝马迹,只要仔细分析,就不能分现。臣的意思,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承乾惊呼,“皇爷爷他为何要如此?”
马周叹息一声,“殿下,当年玄武门之变,太上皇也非主动退位,只是实属无奈而已。”
一句话,就道明一切。
承乾点了点头。
“我们必须阻拦这一切。”承乾道,“我们现在就去大明宫见太上皇。”
马周拦住,“殿下,请稍安勿燥,越是此时,我们越发小心。我们现在也不知道大明宫那边是否安全,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如今太上皇他们的计划到哪一步了,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谁已经倒向太上皇那边了,我们连谁可以信任,都是不知道的。”
“一切必须小心谨慎。”
承乾坐下。
气愤的直叹气。
“若是太保在此,就好了,有他在,一切都会没事的。”
“马相国,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马周觉得事情很棘手,要做乱的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太上皇啊。大唐的开国皇帝,他是皇帝的父亲,留守监国太子的祖父。
当过六年大唐皇帝的人,他这一出手,马周都不知道,现在谁是敌,谁是友。
第995章 人质
承乾慢慢冷静下来。
老师李超曾经多次告诉过我,遇大事越要冷静。
他长呼一口气,“我们现在必须找人来商量对策。”
马周赞同,“殿下言之有理,臣也觉得眼下情况不明,不宜仓促行动,但必须先稳住自己的阵脚,起码得先保证东宫安全。臣马上去将中书门下诸相、枢密院的枢密们,还有翰林院的学士们召入东宫议事,另外,请殿下发太子令,令东宫侍卫紧守宫门,最好是紧急调整一下防守顺序位置等。”
玄武门之变时,马周也是跟着李超一起参与过的,清楚的了解当时的整个宫变的谋划与过程。
宫变不同于一般叛乱,最重要之处,就是突袭与控制。
汉京的宫城与长安的宫城不同。
玄武门之变时,长安的宫城只有一座,东宫在太极宫之东,但也基本上是相连的。当时宫变的目标是太极宫,最重要的是当天早上建成元吉他们通过玄武门入宫面圣,李世民他们收买了禁军将领,在玄武门埋伏。
而汉京城的宫城,其实是三座在一起,又互相独立的宫城,由北宫大明宫,南宫紫微宫以及东宫组成,三座宫城自成体系,门禁守卫等都是单独的。
“马相觉得东宫守卫将领有人投效太上皇了吗?”
“此事暂时不知,但不得不防。”马周道,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当年一个常何,就让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他们成了赢家。
承乾点头,“此时调动东宫侍卫,会不会打草惊蛇。”
“那也是没有办法之事了。”
东宫如今虽然被撤去了东宫的诸卫率,但东宫本身还是保留了一支侍卫,也就是东宫亲勋翊三卫五府,只不过是不再统领外府兵而已。三卫五府的兵加起来,也有五千,平时分成几班轮值,每班也有一千余。
换岗调防命令下来,东宫侍卫们倒也没有觉得哪不妥,一切进行的很顺利。
中书门下,魏征和高士廉最先到来。
两位留守宰相,皆身着紫袍,头戴梁冠。
“殿下,不知派人相召,有何要事?”
马周简要的把事情说了一遍,“两位相国,事情紧急,需要你们共商大计。”
两人震惊的不轻。
杜如晦也来了,他是被抬着进宫的,他的病情很重,但这个时候东宫需要他的经验和威望。
杜如晦咳嗽的厉害,听完,眼珠瞪大。
“马相的计划没错,先把朝廷中枢重臣召入东宫,然后封锁东宫,稳住阵脚,再谈其它。”
面对着要复辟的太上皇,且是已经谋划多时的太上皇,他们都感觉到可怕。没有人想着毫无准备就冲去大明宫,那样太冒险。
“等枢密院的枢密使们到了,我们立即调兵。”
翰林院的学士们来的比枢密院早,褚遂良和岑文本两个内相,都认为应当先下手,早下手。
不过就算下手,也得先等枢密院的人。
太子现在监国,代天子摄政,有统兵大权,但调兵依然得通过枢密院的兵符。
枢密使屈通突,副使柴绍、刘弘基、段志玄、殷开山。
一正四副,唯有柴绍没到。
“柴绍呢?”马周问。
“柴枢密刚才说家中有些事情要处理,先回府去了,我们接到太子令后,已经派人去柴府通知他入宫了。”屈突通道。
承乾却是小脸阴沉,他现在越发的相信太上皇复辟之事了。因为那封信上,柴绍就是太上皇复辟的重要联络人。
这个时候,柴绍不入宫,肯定就是有鬼不敢来。
中书门下、翰林院、枢密院,这三个朝廷最重要的衙门主官,在京的基本上到了,只有一个柴绍没到。
“现在怎么办?”
在座的一众大臣,不少还处于震惊之中。
太上皇要谋反,怎么听怎么觉得惊讶。
“殿下,我觉得应当立即下令,调南北两衙在京兵马入城,先围住大明宫,将太上皇请到东宫来。”
褚遂良提议。
而马周认为,现在最关键的是谁是友谁是敌还分不清,甚至连这在座的重臣里面,有没有太上皇的人都还难说清。
“殿下,我以为,现在应当立即召三省六部五寺九监主要官员,还有南北衙十八卫军的将领们进入东宫。”
马周的这一周,就叫擒贼擒王。
刚才柴绍没来,让他想到了这一招。如果是太上皇那边的,那他们可能不敢来。不来,就证明他们已经倒向太上皇,这下敌我分明。
而如果来了,那他们单独入宫,就被与外面隔离,不能再与太上皇联络,尤其是那些将领,就不能带兵了。
杜如晦咳嗽了几声,他从马周的话里,也想到了一条。
“立即派人去通知京城各勋戚贵族,让那些勋戚们来东宫。”
把好些勋戚贵族们叫入东宫,这算是让他们做人质了。这个时候也顾不及去分清谁是太上皇的人,谁是皇帝太子这边的人,先把人召入东宫,也就有了个人质。
谁若是不来,那就是有问题。
来了的,就成了人质。
“好,就这样办。”承乾果决的下决定。
各位重臣开始忙碌起来。
承乾走到马周身边,“马相,你觉得那封信,会是老师让人送给你的吗?”
“我也不知道。”马周其实早就觉得,这信可能是李超送来的。能在朝廷这边都没发现太上皇复辟计谋时,他们就掌握到这么多消息,还能送到他桌上的,他估计也就是李超有这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