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具南朝特色的素黑筒明光甲,由鳞甲遮护上胸和肩膀的披膊,内套环锁及膝的长筒身,以及用绢麻包住胸腹要害,兼防刮搽的抱肚,自上而下三件套构成。
  穿起来大概有十几斤,再加上用金属细网遮住后脑和颈下的半缘铁兜,沉甸甸感觉的坠在身上,没多久汗水就浸透了棉布内襟,就连背挂的火铳和腰胯的精装银边长刀,都几乎感觉不到了。
  队伍最前面戴少数圆铁盔的是白兵队,戴镶片皮盔的则是矛队,而居中铳队和射声队,则只带了素色璞头和包头汗巾,以免影响视线和射界。
  相对整齐划一的行进在满是血迹和其他残留的街道上,除了行进步伐和背具、武器在甲片上摩擦的沙沙,以及此起彼伏老兵纠正队列和次序的低低喝斥声外,就没有太多其他的声响。
  被称为府城的天南城,最初营造的面积就很大,也聚集了大量人口和豪门势家的精华,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官军“肃清”地方的任务,真的是任重道远啊。
  沿街坊区的屋舍宅邸和残破建筑里,可以时不时的见到成群结队官军在里面活动的身影和响动,少数坐在坊区墙头或是望楼上持弓抱弩的警戒人员,则充满警惕的冷冷打量着我们。
  偶有满载伤兵和尸体的大车,成群被驱赶下哭哭啼啼的居民,与我们擦身而过。这就是“肃清”城区的代价。
  比照西京长安承天门建造的应天门,巍峨华美的城楼连同数重牌坊,已经被轰塌成数堆不可分辨的废墟,露出后面宽敞而笔直的中街大道。
  我甚至有一种错觉,似乎是时空置换,又让我回到洛都游学,每年节庆开放的天街观礼之上。站在名为废墟的门楼位置上,应该是那个大唐的虚位天子和他的近臣。
  指派给我们的是所谓“援应任务”,就是打扫战场的性质,对于官军新夺取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治安清理和后续管制;
  搜索那些躲在旮旯里的漏网之鱼,将其驱赶出来歼灭俘获;乃至在废墟中清理出临时通道,寻找收集可以使用的物资。
  通常只有零星的战斗和意外遭遇的,平均风险不大,却是比较琐碎和辛苦的工作,但又要求拥有一定的战斗力。
  为此抽调的人马,还需不至于影响到官军的实力和平衡,于是乎,我这只刚有点出色表现的龙州团左,就被选中了。
  前天接到命令之后,我在一直没有什么表现机会的,第五平参谋小组的帮助下,用各种线索和迹象间接的推断出这个结果,然后用一整天时间,进行相应的组合和编配。
  主要是参考《纪效全书》上的某些概念,尝试将矛手、白兵和射手,铳兵进行小团体搭配,分成数十组二十到三十人的战斗小队,来对应这些城坊街区里可能遭遇的危险和其他状况。
  而标兵队和教导队,以及两只新建的白兵队,则作为我手上的机动力量,随时响应和支援这些战斗小队。
  这样就算其中一只小队,在复杂地形中,遇到比较具有威胁的敌人,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发出告警的信号,或是采取相应的对策。
  正在思考着重重,我的前队穿过应天门的高大废墟,却发现没有兼带守候在这里交接防务的人手。
  ……
  天南行在,重华殿中,听着远处厮杀和爆裂,以及宫室在烈焰中坍塌的声响,曾经权显一时的通海公梁全贤,似乎已经迎来了自己的末路。
  这一切就像是一场迷梦,用他数十载岁月编织出来的迷梦,少入公家的迷茫与失落,镇抚天南的励精图治,入主中枢的宏图大业,革新去敝的鼎革之志。
  期间又夹杂着对年老的幕府当主,对于中庸平常的兄长各种眷顾器重,一心偏袒的不甘和愤怨。
  然后风云变幻,因时使然他挟势而起,最终距离那个大位,也只有一步之遥,紧接着。
  这一切都在功亏一篑的失败图谋中变成泡影,然后一路坠入走投无路的深渊,一起为他的梦想和野望付出代价的,还有数十万天南军民。
  最盛时他麾下亲事十营,镇抚三卫,十一军府,又尽发府库广慕天南义兵,号称十万大军。轻易压制和处断了,天南诸州心向朝廷的少数军将,又设伏大败了北方差遣来的数州官军,坐拥两江一原十数州百万之民。
  但是朝廷全力重视的讨伐大军,铺天盖地浮海而来之后,他麾下的兵强马壮就成了某种笑话,分戍各港的数万义兵,几乎在一夜之间被这些虎狼之师给扫荡一空。
  然后那些气势高昂的支持声和追随众者,在官军的屠刀下,就像是朝阳下的露珠一样,迅速的蒸发殆尽。
  然后十州军民,几乎毫无阻碍的被官军长驱直入杀到府城,紧接着又将他困守在了最后的行在之中。
  他刚刚一脸平静的,与自己的妃妾儿女一一道别,然后将她们送进密道中。
  而作为朝野中,被幕府严厉打压的反对派势力之一,光化党人的代表,来自北方的交州长史霍斯,正站在他的面前,继续苦口婆心的相劝。
  只要能够逃出生天,退往朝廷察觉不及的远州,依旧事有可为的种种道理。然后他看到对方终于站起来,大喜过望道。
  “君上终于有所决断了……”
  “诚然……”
  回答他的是一只透胸而过的血刃,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主君,最为他身后的底下势力,花了极大力气扶持和协助的对象,就这么随意的杀了自己。轻易断绝了东山再起的最后一丝希望。
  “不要以为孤,不晓得尔辈的盘算……”
  通海公轻轻的抽出鎏金描龙的银装刀,叹息道。
  “只要得此残躯出脱,便是落入彼等的掌握……”
  “无论是在远州兴兵,或是出海外藩而托名起事……都可以极大牵制国朝的关注吧……”
  “而尔等这般被幕中搜捕打压,只能躲在那种苟延残喘的鼠辈之流。”
  “也正好乘乱重新崛起,规复本来不是……”
  “可惜孤,终究是姓梁的……”
  这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自言自语。
  “君上,武平军已经打破了二重门……雷州军亦过了栾崇殿……”
  一名身着黑光铠的武将,带着满身硝烟和鲜血的气息,跨入殿中。
  “还请稍稍移驾……”
  片刻之后,一处台城之上。
  “晓谕诸臣属将士部曲,我辈生死存亡,尽在这最后一举了……”
  通海公慨然的高声道。
  “诺……”
  上下内外,一片沉重的沙哑的回答和吼叫,几乎将笼罩上空的云烟,都要震散开来……


第164章 有变
  前文应该是《纪效新书》,特此更正。
  人都死到哪里去了?我心中刚冒出这个想法,难道烧杀抢掠的太嗨,都忘了放点人看场子,应付下友军么。
  我一边如此杯葛着,一边下令就地列队待命,派出探骑和游哨。
  没让我等上多久,旁边疑似某处高大署衙的街区里,就匆匆跑出了一行人来,领头是一个穿深红袍,外罩绣一对白纹天马抱肚的高级武官。
  “龙州团左罗中侯何在……”
  他拿出一份手卷,高声道。
  “前沿军司有令……”
  “前沿军司?不是中军行帐的均命么……”
  我有点不爽的皱了皱眉头。
  “事情有变……前沿对尔部就地另有任用……”
  对方正声解释道。
  “还请接下令制……”
  我亲自交割验明了印信和手牌,的确是前沿军司发出来,程序正式齐备的军调,这才抱臂前倾应声道。
  “龙州团左得令……”
  “铎令所部赴……守护其中周全,不得有误……”
  “擅闯者权宜处置……”
  他三言两语宣读完军卷,递给我,继续道。
  “军情如火,还请随我来……”
  “还请前方带路……”
  我匆匆看了一遍,居然是个保护性的任务,不由惊讶了一下,下令重新变队转向,离开中街。
  只是那些新补进来的义从和官军之属,多少有点失望的颜色,毕竟是跟在官军后面扫荡街区,虽然琐碎辛苦了点,但是还是多少有些油水和好处的。
  随着转入东向的城坊区,内城的另一面的风貌,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
  既然是曾经的陪都,又是枢要大城,能够居住在天南内城的,已经不单单是寻常富贵势家支流,还要有相应的身份地位权势才行,特别是居住在靠近行宫附近的,无不是遮奢显赫之家,相对于广府的喧嚣暑热,这里河川遍布,物产丰沃,环境气候无疑是更适合居养休假的所在。
  因此,我们所见无不是高门甲地,屋宇连横之所,或是高墙耸立背后,持续不断园林馆舍的边缘,只是其中大多数已经破败不堪,充斥着烟熏火燎刀斧劈斩过的痕迹,院墙上被被破出若干的缺口来,露出里面被践踏、糟蹋的一塌糊涂的珍贵花木、园景……
  长街上洒落着那些被搬运出来,又随处胡乱丢弃各种箱笼、器用等看起来豪华精致的物件,有少数新补进来的士兵,试图偷偷去捡,却被带队的士官和老兵,劈头盖脑的抽了十几鞭子。
  一千多人连带车马,按照每行五到十人的横列,散布拉长在这些宽敞的街道上,就像是流动的水银一般,其实没能掀起多少动静,也不知道转过了多少条长街,眼看我们就要看见,内城另一端的城墙边上,引领我们的红袍武官,终于停了下来。
  高大的石雕牌楼,呈现在我们面前,历经了足够时间的风雨剥蚀之后,上面只有简单的两个字“颜坊”,这就是我们来这里驻留和保护特定的区域么。
  这时,前队却是吹起了标识意外发现的鸣号,然后这个鸣号声,又像是激起了某种连锁反应一般,有更多的鼓号和人声在这处坊区内响起。
  毛,这是什么状况,我这下有些大惑不解了。
  我们匆匆赶到地方,却发现这里已是相当的热闹,已经有服色鲜明的两只官军正在对峙,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