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所笼罩着。
  只是我在这座偌大的州城里,所见所闻,几乎全是官军和官军相关的各种人等,鲜有当地居民的存在感,也间接印证了我某种猜想。
  这南朝一片繁华鼎盛的表面之下,或许底层的根基,已经开始松动了。这次紧接这天南,发起叛乱的安远州之乱,只是某种事态的升级和进一步的挑战而已。
  不做这些暂且和我没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最切身的事情,就是在尽可能保全实力的情况下,做好本分顺便锻炼士兵而已。
  ……
  “十九点斜上三角,放……”
  随着口令是噼里啪啦震响,在端成排的火铳面前扩散成一条长长的烟带,枪响到结束的时间,也变得愈发整齐。
  “这次,又多了半息……初评丙等……”
  标兵队第一火长兼训作官穆隆,放下手中计时的沙漏,对着另一个正在本子上记录的士兵道,他抄写的是一张列表,记述着不同编队和批次的士兵,每次射击前后的间隙和装填效率。
  另有人将这些表格数据统计乘某种波线图,以比较直观的方式体现这些士兵,在体能和精神上的最佳状态和持续极限,然后找出相对合理的波幅和轮换间次。
  以保持士兵战斗期间的耐力和状态,毕竟武器固然会劳损,时间长了人也会疲劳,然后注意力和准头下降等问题的。同时,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绞尽脑汁尽可体能的缩短射击间次,提高火力的持续性。
  除了用充沛弹药喂出来的,反复严格训练和条件反射式记忆的输灌之外,就是探索和制定相对科学的战术细节,人员和步骤统筹,来进一步挖掘武器和人的潜力了。
  在日常驻扎条件下,铳队每天至少要射击三十到五十个批次,以什和火为单位进行总体考评的基本单位,只有集体达到一定上靶和命中频率的综合成绩,作为合格标准线和优劣奖惩的评定。
  同样是末位淘汰制,优异的团队按照三六九等,在当日共给伙食等待遇上给于单独奖励,表现不合格的就只有最基本的配给,还要额外承当卫生清理,武器整备等杂务,若是多次垫底者,则要降级作为辅兵来使用,以激发他们操练竞争的热情。
  在此期间,还会时不时的加入肉搏部队的近身突入,以及射生队用无头箭进行的远程压制,来扰乱他们的射击节奏,考验他们的现场发挥和临危不乱的镇定程度。
  与此同时,我也在酝酿某种新的调整和改变。
  经过多次战斗之后,我发现独立设置的射生队,在压制持续上明显不如铳队,但是胜在反应方便快捷,初期上手容易,可以作为接敌前的过度,但是陷入胶着之后,就显得有些鸡肋了,但他他们拉弦的力气用完,就只能暂时闲下来拿起护身短刀为友军压阵,可是作为预备队让他们去肉搏只是权宜之计,显然并非她们擅长和优势,作为辅助部队又有些浪费。
  于是我想将借着射生队和铳队协作训练的时候,让射生队也学着操铳,然后打散混编如铳队作为铳手的候补,取代铳队原来的辅兵角色,原来的辅兵则解放出来,加强白兵和长矛的肉搏部队。
  这样在取消射生队的同时,又另编出两个铳队来,按照七十五比四十五的比例,进行编配,这样遇敌铳队装填开火之前,这些队内的射生手,就先行弓弩进行掩护和牵制,然后铳手准备完毕开始列队排射的时候,这些犹有余力的射生手,还可以抛射的弓箭进行协助压制。
  等到射完最后几轮后,这些射生手就按照需要转入辅助的角色,为铳手备换枪支装填弹药,搬运物品和伤员,乃至持牌防护等低强度的工作,甚至在人员伤亡到一定程度后,作为铳手的替补。
  只是几天下来,城郊临时划给我们的射击场外,多了许多看客,却是那些轮流前来围观的官军,对于我这一路在频繁的鸡西和骚扰下,支撑过来的所谓攻守兼宜的火器战法,显然颇有些兴趣和看头。
  如今打扮官军都在外追缴叛党,因此留守州城的主要是些二三流部队,军纪戒备也要放松的多,因此,每天总是有络绎不绝的一些人,流连在外指指点点评述和议论,构成一道惯常风景。
  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嘈杂喧嚣,那些老兵和士官们,都按照操练条令,严厉的监督和约束这些铳手们,努力保持相对的心无外物和注意力集中,对犯错护士露出破绽的人,用柳条和马鞭进行抽打和惩戒。
  又过了几日,领兵出外的那位丹西经略高宠,也随着官军大堆人马回来了,并给我递来了一个口信。


第186章 宴庆,归心
  “有兴趣在官军中,更进一步为国朝效力么……”
  满身戎装的高宠,正在亲兵服侍下卸甲,看起来心情不错,也不避左右直接开门见山的道。
  “我有意举荐你为敌前火器都知,以编练管领军中铳器之属,兼推行你部的铳战之法……”
  “待到此地事了,少不得一个正军大营头,或是中郎将的出身……”
  “多谢抬爱,只是愧不敢受……”
  我惊讶了一下,还是出于某种自知之明而回绝了。
  “实在身后牵绊太多,只能日后回报经制的好意了……”
  “这样啊,还真是可惜了……”
  高宠看起来城府颇深,也没有多少失望和不满。
  “不过,战事结束前,我的承诺一直有效……望你能再考虑一二……”
  又和我说了几句颜公的过往和近况,就让出来了。
  回到营地里,我还是有些不明所以,仅能判断出,这是某种市好和施恩而已,或者还有替我预先划定立场的意味。
  对于他的好意和条件,我虽然隐隐有些遗憾,但放在某种冷静客观治下。俗话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之前我接受官军的补兵和编遣,还可以慢慢消化和吸收。
  可要是,因此进入正规军的体制内,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我苦心营造下个人色彩浓重的一盆水,真要倒倒官军这一大池水里,那根本就不算什么。
  相比之下我很多个人特色的东西和举措,就不免要暴露在众目睽睽的高度关注和挑剔之下。
  我可不想一不小心做了别人行非常事的替罪羊,或是侵轧争端中最优先的牺牲品。特立独行久了,还是能感受到在体制外,还是有体制外的好处的。
  再说,他承诺的条件固然让人动心,在陈军候对我暗通内情之前或许考虑一二,但是放在遥遥无期的足够风险和大背景下,就有些却之不恭了。
  毕竟交浅言深,我还没有把命运和前程,完全寄托在某个上位者出于某种感恩的心情上。或许更多接触和了解之后,才会有所改变。
  不过,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篱”,随着第二天陈军候送来的消息,我一直考虑的刺刀问题,终于有了转机和突破,却是来自当地武库里的偶然发现。
  用一批来自天竺的优质槟铁(乌兹钢?),给神机军的士兵,打造了一批多功用的匕剑,这批匕剑发到军中,却不甚欢迎,饱受差评。
  因为其材质虽然不错,但是在设计形制上的却很不讨好,作为匕首实在太长,携带使用不便,作为短剑又太窄太细,不利砍劈,单作为日常切割工具,也有些碍手碍脚的,拿起来肉搏,又轻飘飘稍嫌使不上力,还不如横刀。
  因此最后变成一个四不像,四不靠的失败品退还库中,不过它光是刃部就有尺长,带双血槽的厚背,看起来相当不易折断,斜三角的单刃,也有足够的穿透力和锐利性,因为是天竺铁的缘故,虽然蒙尘日久,但是只有薄薄的氧化,拿出来擦拭一下就铮亮起来。
  只要去较宽的护手,截短挫掉手柄多余的部分,就是一把活生生的近代刺刀,然后我还要设计一种嵌入式的双套环,能让这种“长刺刀”牢牢的契合在枪管下,和护木构成一个直线突刺挡格的支撑点。
  我想了想,有找军中金工匠师,在样品的厚面上,加工出一排锯齿,这样可以作为简单的切割工具用,加上刺刀和通条的火铳重心也发生变化了,因此我又在枪托底部加了一块磨石作为配重,也可以用来打磨刀剑或是修搓金属棱角。
  这样就可以让铳兵减少一件护身武器重负,去携带其他东西。虽然样式还很粗糙,尚有改进余地,但至少我的士兵不用情急之下,抡棍子去和敌人搏斗了。
  随着官军大部的陆续归还,我终于押送的回缴,顺带收到一份官军庆功宴的通知,然后换上许久没穿过的戎服常装,到旧日的州衙去。
  军队上层举办的庆功宴,也是广府流行的简单自助式,只需找个有遮盖的大场地。
  十几张粗丕条木的长桌盖上素色绸布,放上当地收罗的盏碗杯盘,插上时令花卉的陶罐,四面幕布围一圈,就算是宴席的主场了。
  只有郎将以上高级军官和将领,才有资格参加,我作为其中当事人兼一部之主,也应邀带着几个佐副,列席其中。
  虽然是战地因陋就简,但是还是尽可能的坐倒精致和丰盛。南朝虽然不乏吃苦耐劳的士兵,但是对于大多数军官和将领来说,却是不会轻易慢待自己的,这也是阶级所具有的特权和专利……
  提供器物和人员的,就是唯一和官军合作的诺藩当主。
  他的名字让我想起某个号称可以当作凶器来使用的电子产品,据说是因为当初归化大唐后,得到梁公的赐名,而世代以此为名。
  所谓的诺基亚十五世,人称诺十五,亦称诺山,生的一副脑满肠肥的富贵相,只在开场时露了个面,说几句讨喜凑趣的场面话,就退下了。
  他也是官军平定安远之后,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因此充满了某种期许和热忱,使出浑身解数来协办这场庆功宴,墙上挂的帷帐,地上铺的毯子,全是他家拿出来的,更别说他亲自带人监督伙房,全力上阵泡制。
  软羊荷包,玉版鲊肥、金丝肚、三脆羹,炖虾蕈等,鲍炖小排,糖酥果子,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