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疲沓、困惑、倦怠,还有很多难以用言表形容的东西,荡漾在他们的表情和眼神之中,让人想起后世名著《西线无战事》里所描写的某种战争综合征。
  如果,没有能好好的编练和休整的话,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也就是作为明面上的存在感,而不能指望太多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这里作为前线和后方之间,屈指可数的重点和枢要之一,我们还是得到了不少比较确切的前方情况。
  主要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还有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好消息是,中路军的前锋,已经成功逼近了洛都南面城墙,因此,北军的主力收缩去全力防守南面了,无心在东线短暂的战地空档里,继续扩大战果和控制区。
  这也意味着,我们防守和应对的地段,其实没有太多正面的压力了。
  而坏消息是,因为连场的战斗和大败,东线余下的各军,其实也已经打不动了,在递往后方的各色呈表之中,缺粮草、缺薪炭和燃料,缺少器械和工具,缺兵员和夫役,几乎什么都缺。
  虽然其中不乏夸大的困难和水分,但至少在没能得到重型攻坚器械补充的短期之内,就只能拿人数去淹没地方的防线了。
  而不好不坏的消息,则是来自西线,一只保持牵制和跟进姿态的西线两路帅司,突然玩了一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分兵潜袭。
  其中西蜀招讨行司的兵马,突然出武关而绕道走太白山南下大散关,从陈仓道突袭了割据汉中的天宁军,彻底关上了西军入蜀的通道,将川东诸镇军马,与北地隔断开来。
  而荆湖招讨行司的人马,则出兵攻入河东道的陕郡,将盘踞潼关之敌,内外包夹做了孤悬之军。
  这样的话,战场态势,就变成了东线只能被动防守,西线保持有限牵制,而中线全力主攻的格局了。
  这个结果,让本以为救急如火,至少会有一场以上的恶战要打的我,多少有些失望又有些庆幸。


第412章 来访,出阵
  既然进入一座城邑里,那在下一步的命令和前沿反馈之前,可以好好休息和放松一下了。
  起码是在一个有完善城墙防护和充足建筑物的大城里过冬,与长期的野外风餐露宿是两回事,为了赶过来填补防线,我的部下可是在泥泞和潮湿中,困难跋涉了好一阵子。
  当然了,我部所谓的休整,不是像这是时代多数军队一般,直接让部分士兵放了羊,出营去自己找乐子和发泄,来自行恢复士气和精神。
  而是根据参军团的制定的规范和方案,采取相对强度较低的训练和勤务安排,将他们从紧张激烈的战斗状态和高强度的警戒频率中,逐渐调节过来。
  其中还包括晚间的随营夜校学习和队下的卧谈会,间隔以日间的说书讲史、会餐,斗球、竞射等群体娱乐和消闲活动。若是在物质条件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辅军和散兵,亦要纳入到这种日常规划中去,按照队为基本单位,进行营团间的联赛竞技。
  只消较少的物质投入和准备,事后在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奖励,就可以以相对有限的条件和基础,起到比较好的群体激励和鼓舞效果,引导和宣贯比较正面的精神风貌和军队氛围。
  虽然这在后世的军队建设中,这些手段都不过是老生常谈,不过在这个时代还算是别出心裁的新生事物了,特别是对那些加入不久的新行伍来说,很容易就产生出一种别开生面,与众不同的荣誉和归属感。
  关键是确保一种从上到下的参与性,而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然后就是派出巡逻队和定点执勤的哨队,将散落城中的散余建制,给搜括出来进行编管,其中虽然有所反抗和抵触,但是按照战地军法,干净利落的砍了十几颗人头之后,就自然各种消停了。
  重新收集和统计城中的剩余物资,外加房舍建材等可以利用其他资源的标定和测绘,荆柯能掌握驻扎地方的相近情形,如果没有意外的花,我们恐怕要在这里带上好一阵子,甚至就此过冬了。
  因此,每一分可以利用的潜在资源,都是相对宝贵和不可浪费的。就算是残损不堪的断壁残垣,也可以派上用场,比如提供生火的焦炭什么的。
  城中,但还是有不少马吃的黑麦刍豆,被我下令收集起来后,就地利用卞水上现存的锥磨,碾碎加工成一块块相对便携的豆麦硬饼。
  然后再就是派出信使,通报交接附近的各军,大意是宣告存在“只要我军来了后方自当无忧,你们可以放心去拼命送死了”的意思。
  因此,当我开始巡视城墙的时候,他们已经尝试着,将炮车吊上城头,以加强基本的防御手段。这毕竟是一座少有的大城和水陆要冲,我们之前的更多战斗经验,都是来自于野战攻防和少数攻坚,还没有真正防守过这么大一座城池呢。
  因此,也算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和尝试,我甚至盘算起组织一场相应的攻防演习,就放在内城和牙城之间的一段城墙上。让辅军和正营分别扮演攻守方。
  结果稍作尝试,并没能持续多久,密集作响的铳击和发炮声,居然把城中其他地方的守军,给吓的不轻。虽然事先已经通报过这是在演兵操习,但还是有人高喊着北军打进来之类的口号,冲出驻地到处乱跑,发生了小范围的炸营事件。
  却是已经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惊弓之鸟,而日后没法指望太多了。
  抵达汴州的第四天,外出联系的信使,就给我带回来的一个消息外加一群拜访者。我站在城头上看着一小队人马,鱼俪而入,随后就得到相应的通报:
  “军前都指使,东路副都统制徐庆,并和州防御使,前军统制王贵……连决来访……”
  居然是他,我心中一动,虽然仅有数面之缘,但给我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总算是我在官军中,觉得比较靠谱的少数人之一。
  不过,根据我就地得到的消息,他现在应该是御营右军统制,虽然这个御营右军残损的厉害。此外,如今他也是帅司委命的军前都指挥,兼东路副都统制。
  因为原本的东线都统制曹成,军前都指挥王嵩,在不久前的大战中伤重不能视事,而由他临危受命暂专前沿诸事,也是第三任的前沿都统制官。
  到了汴州后,我自然要例行派人去联系一二,但没想到他得到消息,就直接干脆利落的跑我这里来了。
  随即我安排在门楼的指挥前厅之中,见到了一众来人。这也是自从江宁紫金山下一别之后,我在军中第一次见到他,只见得他一身戎装,却是形容消瘦了不少,满脸尽是风霜的颜色。
  只是依稀不改他老远就能听见的大嗓门,以及疾风烈火一般的性情。
  “真是好久未见了……”
  他有些大大咧咧的抱拳道。
  “却未想你也能走到这一步……真是让人唏嘘,又觉得世事无常啊……”
  这是什么意思,顿时只见他带来的部下,纷纷抽动面皮或是抬手称额,且做他顾的汕然,而我身后相迎的部下们,都不免露出某种囧然的表情。
  “某随都统在前沿军中……亦是久闻罗军帅的大名……”
  但是一旁门内什么存在感的王贵,急忙出声缓颊道。
  “只是恨未能亲眼相见了……”
  “却不知什么风,把徐都统给吹过来了……”
  不过我既然知道他的性情如此,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拱手回礼道。
  “当然是……战地之风……”
  他开门见山的直言不讳道。
  “我这是来要援力了……”
  “不管是人马、火器。大炮都要……”
  然后,在他的身后再次响起若干呛咳声,以及一众部下“说好了怎么又这样”、“明显步骤不对”之类无奈的表情。
  “愿闻其详……”
  我微微笑了笑,挥手做出一个相邀的动作,将他们引到粗制的大沙盘前。
  “还请都统详细说来……”
  然后我才知道,他这次找上了我,却不是偶然,而是为了不久前既定的一次军事行动,据说为了策应中路军对洛都城的攻略,而在东线发动一次有限的攻势。
  而攻势的方向,主要是针对的是,已经被反复攻打了两个多月的武牢关,以牵动南面战场的北军,获得某种战略主动。为此,在徐庆的率下已经组织和准备了好一阵前期工作。
  当然,不管他们说的如何好听,在我看来,这也是为了彰显东路军事存在的某种无奈之举,因为前些日子,东线这里出的篓子委实不少,已经深为后方大本营所诟病了。
  如果再这么无所事事的打酱油下去,只怕大家的前景都要堪忧了,被撤并番号和兼职,或是降为二流、乃至三流的地方军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我军是个例外,以我独出一路的功劳和战绩,再加上御营军的身份,倒也不虞前程之虑。而我派人主动联系他们,则是给这个军事行动有增加了一份胜算的意外之喜。
  因为我这只部队,是东路前线仅有的状态比较完好,又犹有余力的大建制了。更何况,我们还有随军的炮团,虽然最多只是六寸左右的长管野炮,但也足够担负其城头的压制和威慑了。
  为了这次行动,他们已经从四个损伤较少的军,抽调和整编二十五个营头,将东线剩余的器械,也都集中起来使用,就是为了取得一个像样点的结果,可谓是志在必得。
  不过,他虽然身为前线管领六七路军马的都统制,但对于我这个自成一路的代青州镇守、经略副使,御营左军统制,兼北面讨击使,哪怕在职事上高出若干阶,也只能算是对等说话的存在,而并不在他的直接下辖和分内。在前沿军需之中,也只有奉命权断协助,而没有直接听调的道理。
  所以,作为前沿总负责人的徐庆,干脆决定抛开了那些,需要派人交涉往来的繁文缛节和过多浪费时间的呈请步骤,亲自带人跑过来一趟,直接敲定我的意见和相应事宜。
  “如此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