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剩下来地盘和城邑,相信当地有的是人要,可以当作待价而沽或是酬赏盟助的筹码和条件了。
  只是……预想的中南部七藩联盟,随着邓藩的吃里爬外和金氏的跳反,眼看也就剩下了五藩联盟。不过预计中可以重新划分的地盘和人口,随着北方两家的衰亡,却是一下子充裕了许多。
  光是看到新上任未久的裴氏藩主,裴成吉已经是不合拢嘴的谄笑,就知道这背后是如何的期许与价值了。
  虽然作为地主的裴藩,在前后的战斗中,一直扮演的都是打酱油的次要角色,但是在各种出人出力输送物资的卖力上,却是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身为刚通过夺权上位,自身根基还有些不稳的藩主。他不但带着残余的藩兵,亲自上阵扮演了抵抗和诱敌的角色;还几乎是孤注一掷的把居城之内,可以动用的青壮都调集起来,给我的部队提供劳役和服务。
  因此作为嘉勉,特别被赋予从俘虏中挑选补充兵员,让受损严重的裴氏藩军,括充到了两千一百人。还给予了与我的部队分享战利品的优待;
  从富氏、蒲氏两家手中缴获的那些,杂七杂八成色不一的大批甲械,对于我火器化的军队来说,除了少量挑选出来补充,立下功劳的倭营和陈桥营等防戍营之外,基本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对于裴氏这些地方诸侯的藩军来说,却是迅速增强实力的好东西。只要有足够的青壮人口,也有粮食物资,就能迅速扩充出一只相应规模的武装来。
  这也意味着以裴成吉为首的裴藩,在战乱之后的全罗道全新格局当中,已经遥遥的领先上一大步了。
  毕竟,各家藩主派人去接管地盘,和聚拢领下人口的时候,也需要足够的武力作为保障的。才能解决那些负隅顽抗的残余力量,或是清理那些流窜于乡野的散兵游勇,对于重建地方秩序的滋扰。
  这也足以让另两家没能主动参与,而只在后方提供协助的庆郡崔氏,或是和州郡的栾氏藩,各种悔青了场子。
  因此,这一次为了抓住机会,在我面前做出足够的表态和输诚,这两家几乎是咬牙切齿的砸锅卖铁,据说把各自的居城,搞的一片鸡飞狗跳。
  这才又各自给我凑出一个千人队的藩兵来助军,以及数千名的临时夫役。
  然后,就是带着他们趁热打铁扫荡,扫荡富氏和蒲氏两家的领地,接收胜利果实和完成杀鸡儆猴的后续工作,并且确保敌对的势力及其旧部和支系,再没有任何起复的可能性。
  从这一点斩草除根的主观能动性上来说,作为某种炮灰前驱角色的三家藩兵们,可是比我的本部人马,还要更加积极而热忱的多。
  在某种动机和恐惧的驱使下,他们几乎是十分贴心的,承当下了几乎绝大多数抢劫和杀戮的暴力行为,而轮流相互竞争和攀比着,留给我部下的是一片又一片,哀鸿遍野的所谓干净安全的区域。
  就这样一路从蒲氏的领地内,绕了一个大圈杀回了全州府,又从当地补充了更多武力和资源后,穿过泉州府杀入了东面的富氏领地之中……最后,才在全罗道北端的小白山脉前,暂时停了下脚步来。
  看着被那些明显经过一番,鸟枪换炮式装备大换代,而趾高气昂的藩兵,一车又一车推送到富氏发源和聚居的茂朱郡,背靠小白山脉的朱溪城城门前,堆高起来作为京观的人头小山;以及在城上城下一片嚎哭之声中,哆哆嗦嗦开门出降的男女老幼们。
  我仿佛听到了虚空之中,某种抑扬顿挫的提示音:
  “当你增长的残暴值和传说度,已经在广袤的北地广为传扬,哪怕在偏远的边藩地区亦有所闻,是以在曾经的敌人之中,偶然触发了不战而降的特殊事件。”
  “不明觉厉的内部崇拜值+1……”
  这样下看来只要收拾了南边那些杂音,出战新罗之后引发的一系列,这些狗屁倒灶的烂事,也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
  “猎兵伍和捉生队报告……”
  这时候,直属混成营正将穆隆,走到了我的身边低语道。
  “城西有少量不明人等缒绳而下。”
  “径直向山中奔逃而走……”
  “让他们做出追击和拦截的姿态……”
  我面不改色的微微颔首道。
  “酌情放走一小半好了……”
  在本军主力将来离开全罗道之后,如果没有这些苦大仇深的余孽,继续生事和作乱的由头,又怎么能够事实耳提面醒那些,被扶持起来的藩家们,关于淮镇的好处和存在的必要性。
  ……
  而在全罗道西南沿海地区。
  被困在海阳城南门的大将富津,及其残余的人马。也在某种惶恐不安的煎熬中,看着那些城下列阵的外来军队。
  虽然他见到了海面上的重重帆影,而自知对方后援以至,已经陷入了战不能战守不可守的困绝境地。
  当机立断丢下那些杂七杂八的部队,只带着来自本家的义从队和弓手抽身而退,但还是晚了一步,只能在敌人先头紧追不放的追击之下,仓促的从南面逃进了海阳城。
  然后他发现自己,就像是肉夹饼一般的,被城外那些追过来的敌军,还有分别占据内城一部分的淮军和金氏藩兵,给一层层的包夹在中间了。
  然后,紧接下来那些金氏的藩军,也发生了分裂和内讧,据说是被幽禁的前任代家主,金哲被乘乱放了出来,并且带着一小部分族人,主动投奔了占据部分内城的那只淮军。
  而剩余的金氏藩军,在惊慌失措当中,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成见与戒备,主动靠过来与他的人马,组成抱团取暖式的临时联盟。
  虽然对方没有进攻,而是在城外扎营,保持了某种监视和观望的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妙的感觉和莫名的恐惧,也在他的心中与日俱增。
  然后,随着远方的罗津港中,相继开过来的队伍旗色和城下扩张开来的营地。
  于是,他刚刚暗自下了决定,偷偷派人去交涉,以商讨一个可以比较体面投降的结果。当然,这只是个幌子和烟雾。
  既是欺骗敌人也欺骗大多数部下的权宜之计,只是为了让他能够带着少量简装轻骑,在对方的额营地合拢之前,突围出去的掩护手段。
  只要能够脱身出去,在内陆家族领地的扶持下,依旧可以重聚势力,而与这些渡海而来的敌人再争上一番得失的。
  这时候负责暗中收集马匹的亲兵队长,兼白山弓手总领,他的养子富钧,有些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用急促的声音禀告道。
  “金氏藩发生内乱了……”
  “请求我部援应……”
  “又内乱……”
  富津不由有些仰天长啸的愤怨。
  “真是一群废物……”
  然后,在整队集结的同时。富津就看到代表内城骚动的火光,在间杂着轰鸣的厮杀声中,很快就冲出了内城的位置,而穿过西北角的城区,迅速蔓延到了城门上。
  “快去支援……”
  这些富津也有些急切了起来。
  “对方想要开城……”
  “把搜到的马匹全部拉出来。”
  完成部下的调派,看着他们身影远去之后,他郑重无比的一把拉住自己的养子嘱咐道。
  “可是属数量还不够……不到半……”
  “管不了那么多了……”
  富津斩钉截铁的打断道。
  “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一切鞍具。”
  “一亦城外有所动作,就马上随我突围……”
  “能走多少出去算多少……”


第682章 出援(二十七)
  海阳城中的厮杀和战斗还在继续着。
  火光之中,嗓子已经喊哑的金哲,几乎流着眼泪,看着城上城下各处,金氏藩的子弟,为了不同的理念和无谓的理由,不停的自相残杀着。
  从最初开始对抗时的三心两意和不知所措,到现在已经在死伤累累中打出真火,再也听不进去任何劝说和喊话而杀红了眼。
  而剩下来的两边,也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对方才是那个引来外敌而出卖家族的罪魁祸首,或是背信弃义至家族于绝境的灾祸根源。然后又延伸到个人的新仇旧怨,作为大家族是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的,逐渐变成了这种死斗不休的状况。
  但对金哲来说他们其实都是祭品,为了金氏藩不自量力的野心和错误选择,需要努力摆脱覆灭和断绝的命运,而不得不付出的祭品和代价。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金哲显然有着这种觉悟和痛省。
  要么在分裂和仇恨的内外夹困中,就此衰微渐亡;要么就是在淮镇雷霆之怒的报复与清算中,用血色的投名状,来保住一点点的将来和重振的可能性。
  已经别无他路可走了。
  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拿下城门,而结束这场无谓的战斗与死伤。
  同样也是在最快的速度拿下城门,才能体现出自己这一派系的价值和作用。不然,在对方凭借自己的手段得到一切之后,他所谋取金氏支系的存续,也就是一个徒然无力的笑话而已。
  城外的铳击声,已经开始变得密集,这也意味着城外驻留观望的,那些淮军也开始动手了。
  “给我披甲……”
  金哲有心急如焚的对身边断喝道。
  “能够眼不净的死在城墙上,总比慢慢看着更多族人因此死去的好……”
  “金氏流的血还不够多么……”
  这一刻他有些自暴自弃的,对着身边去劝阻的人如此的怒吼道。
  “就用我的性命来终结者一切好了……”
  ……
  踩着厚厚的积雪,我很有些欣慰的重新见到,罗津港依旧飘扬的风雷旗,以及成片停靠的海船帆影,却已经是从全州回归第三天的事情。
  而烟熏火燎的海阳城上,也插满了同样的风雷旗。这也意味着无论是金氏的反乱,还是富氏的残余人马,都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名词了。
  但是这一次,带兵前来增援的人,乃是陆务观,而不是预期的赵隆,或是崔邦弼,稍稍让我惊讶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