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是部属,只是心中十分敬佩张掖王。不过敬佩归敬佩,该争还是要争。鲁先生,眼下除了你我天地,四周并无旁人,所以吕布说话也就无所顾忌。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吕布同样也是个有野心的人。”

“……将军不怕鲁肃把将军今日所言说出去?”

“怕,所以今日鲁先生只剩下两条路可选,拿进来。”吕布说完这话对门外喊了一声,不多时就见吕布的一名随从手捧着一个锦盒走了进来。

在鲁肃不解的目光中,吕布让随从退下,然后解下腰间佩剑连同拿进来的锦盒一同放在了鲁肃的面前。

鲁肃不用吕布解释也明白了这一剑一锦盒代表着什么意思。选锦盒就意味着自己要投靠吕布,而选佩剑,就意味着以后东城鲁家将成为历史。

“将军很直接啊。”鲁肃苦笑一声道。

“还请鲁先生见谅,吕布粗鄙,不懂言辞,唯一能用来说服人的只有一颗真心。”吕布说着打开了锦盒,鲁肃一看心里不由一惊,锦盒内满满一盒金银珠宝,刚一打开的时候差点晃花鲁肃的眼。

“吕布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诚意,也只能想出通过这点俗物来表达对鲁先生的敬重,还请鲁先生不要见怪。”

鲁肃心念急转,脑子里不由想起了去年周瑜跑来借粮时的情景。那时周瑜带兵前来,说是借粮,可鲁肃能不给吗?左右都是要给,鲁肃不如表现的更大方一些,直接赠送。这样一来反倒叫周瑜有些不好意思。拿走粮食以后开口邀请鲁肃一起去辅佐孙策。可那时孙策声名不显,鲁肃也不想过早在孙策身上下注,当时便没有答应。后来孙策在江东连战连胜,声名大噪,可鲁肃的性格又让鲁肃有点犹豫。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鲁肃知道即便自己投奔了孙策,凭借周瑜跟孙策的关系,他也只会屈居周瑜之下,这是鲁肃不愿意面对的。更何况此时鲁肃也没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没必要上赶着去跟孙策混。

如今吕布登门拜访,虽然拿来的礼物很贵重,鲁肃也的确很动心,但要说这是让鲁肃因此而靠吕布的原因,其实并不准确。真正让鲁肃动心的,是吕布对鲁肃的那份看重。鲁肃自信凭借自己的才能一定可以得到吕布的重用。

而实际上也正如鲁肃所料的那样,在得到鲁肃的效忠以后,吕布当即便将鲁肃任命为自己的军师。而鲁肃也没有令吕布失望,在交友广阔的鲁肃帮助下,吕布在极短的时间内收纳了散落在寿春、庐江两地的人才,自身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江东吴郡

顾家作为吴郡望族,如今正陷入家破人亡的危机当中。江东小霸王在消灭了刘繇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吴郡的严氏兄弟。而作为吴郡的望族顾家,孙策也派人送来了最后通牒,要么投降,要么灭族。

自孙策渡江来到江东以后,江东望族对于孙策这个外来户的态度无一不是抵抗,而孙策既然被人称为小霸王,行事作风也颇有昔日楚霸王的风格,对于不服从者,向来不知手下留情,被孙策下令诛灭的江东世族已经不下十个,再多一个顾家对孙策来说也不算什么。

眼下顾家被孙策新收大将高带兵围困,只等时间一到,就会对顾家发起毁灭的一击。要说起这高,原是刘繇帐下一员小将,在刘繇与孙策交战时表现活跃,可惜刘繇有眼无珠,错信手下谗言,对高多番打压,结果导致高投降了孙策,而随着高这个唯一可以在战场上挡住孙策的猛将归降,刘繇兵败如山倒。

“元叹,父亲找你。”就在顾雍站在高处观察敌情的时候,同母弟弟顾徽急匆匆的赶过来说道。

顾雍一听连忙点点头,随着顾徽来到父亲顾皓的面前。

“元叹,你收拾一下,带着子叹他们从暗道离开。”顾皓没有废话,见到顾雍后直接吩咐道。

“父亲,我们一起走。”顾雍一听立刻明白了父亲是什么意思,急忙说道。

“不用了,老夫年纪大了,受不得那番劳累,更何况顾家也需要留下人来平息那个小霸王的怒火。”顾皓慢悠悠的说道。

“大哥不要争了,时间紧迫,你带着人走离开,我留下来陪着父亲。”一旁的顾徽开口对顾雍说道。

“混账!老夫谁也不要陪,你们都给老夫滚!”顾皓闻言大怒,厉声喝道。顾雍跟顾徽急忙跪下,顾皓见状摇头说道:“你们这两个混小子,难道真要陪着我这个老头子一起死?难道你们就想看着吴郡顾家就此被灭族?走吧,为顾家保留一份元气。”说完这话,顾皓挥挥手,顾家家丁上前扶起顾雍跟顾徽就往外走……

。。。

第152章陆伯言

因大火引起的黑色烟柱,即便是在江边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看着直冲天际的烟柱,顾家子弟泪流满面。顾雍擦了擦眼泪,对跟随自己一起从地道逃出来的众人沉声说道:“走吧,我们顾家迟早会回来。”

顾家子弟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的上船,沉默的望着顾家大院的方向,顾雍的话在此时已经刻在了他们的心里。

顾雍是最后一个上船的,被秘密安排在江边的客船,承载着顾家的希望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江东,同时孙策所代表的孙家也成为了顾家的死敌。

想要报仇,顾雍很清楚仅靠顾家难以办到。孙策骁勇善战,而顾家却是以诗礼传家,嘴皮子始终没有刀把子要有用,在强大的武力面前,无论如何能言善辩,也只能选择闭嘴。

顾家想要报仇,就必须依靠别人。可去依靠谁,顾雍与弟弟顾徽产生了分歧。顾雍身为顾家新一任的家主,除了报仇以外,顾雍还必须考虑顾家的未来,所以在选择投靠对象的时候,顾雍显得很谨慎。而顾徽则不同,他只是想要找个强大的势力帮顾家报仇,至于顾家的以后,顾徽没有去多做考虑。

眼下紧邻江东的势力有三个,一是徐州陶谦,不过陶谦如今年岁已高,想要请他帮忙报仇,估计没戏。而荆州刘表虽然也和孙家有仇,可除了孙策,刘表需要防范的势力也有不少,不一定会有多余的精力来理会顾家的请求。唯一的选择似乎只剩下夺取了袁术基业的吕布。

如今吕布通过一系列礼贤下士的举动,在中原一带的口碑不错,如果去找他出面,希望应该要比其他两家要大。可具体能不能成,还是个未知数。

顾雍想要去投靠远在张掖的张掖王,一来张掖王是顾雍的师兄,有了这层关系,张掖王会在日后照顾顾家重新崛起,二来张掖王实力强大,即便现在对江东鞭长莫及,但日后必会挥兵横扫天下,到那时,顾家的仇也就报了。只是投靠了张掖王,顾家的大仇就必须要拖到很久以后才有机会报,而顾徽却不愿意等待太久。

就是这个原因,让顾雍与顾徽对投靠谁争执不下。

吕布得知顾家渡江来到寿春,立刻亲自带人到江边等候,将顾家老小请进寿春,言辞恳切的挽留顾家留下。只是顾雍一心想要去投奔张掖王,婉言拒绝了吕布的邀请。而吕布并没有因为顾雍的拒绝就慢怠顾家,以往如一开始那般。

等到顾雍准备告辞的时候,与顾雍有意见分歧的顾徽选择了留下,而顾雍则带着吕布写给张掖王的书信再次启程,前往雍州。

“子叹,你愿意留下帮我,我是很高兴的。你想要我出兵替你报仇我也可以答应你,不过不是眼下,眼下即便我愿意出兵,可我的兵马多是骑兵,过不得大江,即便有心也是暂时无力施为。”

“主公言重了。我军的难处顾徽明白,所以顾徽不会为难主公。只希望主公在日后有能力消灭孙家的时候不要迟疑。”

“好,我答应你,待我军水军成军以后,我必带兵去会会那个被人称为小霸王的孙策。不知你可懂水军操练?”

“主公恕罪,顾徽对内政尚有一些心得,至于操练水军,顾徽实在无能为力。不过主公想要建立水军也不是什么难事。大江之上多是水贼,主公若是肯下令招揽,必会有人来投。”

“……好主意,既如此,你就随我一同前往庐江。”

“主公要亲自招揽?”顾徽有些意外的问道。

“子叹是读书人,不知道武人其实比读书人更好面子,想要让那些水贼归心,没有我这个主公亲自出面更加给他们面子的了。如果这样都不能让他们来投,光是依靠金银,招来了也大多是见利忘义之辈。”

顾徽随着吕布来到庐江,告示刚刚贴出去没多久,就有人来应征了。就如吕布对顾徽所言,武人比起读书人要更加的好面子,吕布亲自出面,让那些抱着试一试的人心里激动不已。吕布是谁?那是天下有数的武将,能够得到他的亲自接见,一句话就是倍有面子。

不过倍有面子是倍有面子,能够担当水军都督的人却是一个也没有,水上悍将有几个,可统筹全局的人选,那些来投之人还是欠了一些火候。别说对付不了孙家水军,就是刘表的水军,吕布军在短时间内也是比不上的。

带着一丝失望,吕布带着顾徽离开了新建立没多久的水军大寨。二人刚刚回到庐江,就见庐江太守曹性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低声向吕布报告了一个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吕布还没觉得怎么样,一旁的顾徽却是兴奋了起来。

“主公,这陆议可不简单。”

“我知道,他是陆康的从孙。”

见吕布似乎有点不以为然,顾徽低声提醒道:“主公可知,如今陆家家主就是陆议,而这陆议今年不过一十二岁。”

“唔?十二岁?难不成是英雄出少年?”

“主公不知,这陆议原本随陆康在庐江念书,庐江遭到孙策袭击时,陆康将其子陆绩与从孙陆议送回吴郡避战,后来庐江被破,陆家精英尽丧,后继无人,是陆议在那时站出来担任了陆家家主,这才让陆家没有因为人才凋零而四散。此次陆议会过江……曹太守,不知陆议是一人过江还是带着家族一起过江。”

曹性闻言答道:“这个听人说是来了不少陆家子弟。除了陆家家主陆议外,陆议的弟弟陆瑁以及陆康之子陆绩也一同来了庐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