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比任何人都渴望有人才来投,可人才不是想招揽就能招揽到的,刘备虽然表现的礼贤下士,可木有实力,木有名望,仅凭一个不知真假的汉室宗亲的身份,除非是眼瞎,谁又愿意将人家性命压在刘备的身上。

名望对如今的刘备来说太重要了,刘备不愿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提高自己名望的机会。在得知北海被围以后,刘备根本就没考虑围困北海的黄巾是否势大,当即就派大将关羽前去,唯恐被他人抢了先。

关羽领兵一千赶到北海城外时,看到围困北海的黄巾后,心里不由微惊,密密麻麻都是人啊,少说也有两万余人,这么多人,就凭自己手下这一千人想要摆平,实在是有点难为人。好在旁边的武安国也知道好歹,见状劝道:“关将军,还是稍待片刻,等刘将军率大队人马到后再从长计议吧。反正北海一时三刻也不会被黄巾攻破。”

按关羽的脾气,一催胯下马就杀出去了,可现在不行啊,手头的这一千人是他们三兄弟最后的本钱,损失一个都要心疼,关羽必须为日后打算。听了武安国的话以后,关羽点头答应下来。

等刘备看到声势浩大的黄巾贼众,也是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凉气。不过刘备倒没有打退堂鼓,找来武安国细问黄巾贼众详情过后,一个夜袭计划就在刘备脑中形成。要说刘备也算是身经百战,虽然武力比不得关羽、张飞,但每一战如何去打,基本上都是刘备做主。

从武安国的口中,围困北海的黄巾贼首姓管名亥,勇力过人,武安国杀出城求援时都不敢与其碰面,唯恐被陷进阵中。而今晚的夜袭,刘备的目标就是管亥。黄巾贼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没有了首脑,定会自行散去。

等到夜袭发动,关羽率兵杀入黄巾贼营地,与张飞一同生擒管亥以后,黄巾贼众也不出刘备所料,除了少数人试图救出管亥外,大多数黄巾贼众作鸟兽散,而北海太守孔融此时也趁机命人从城中杀出,围困北海数月的黄巾贼就此四下而逃,北海之危立解。

得脱大难的北海人对刘备一行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孔融亲自带人将刘备等人迎进了北海,设宴款待,至于刘备提出了借粮草一事,那也是满口答应。酒席宴上,孔融看着刘备身后的关羽张飞,心里羡慕不已。北海啥也不缺,缺的就是能够保境安民的猛将。如今张掖王麾下,汉安军主将太史慈是东莱人,可惜自己有眼无珠,没有刘福那份看人的眼光,白白将一员猛将放走,就算现在想要请人家回来,人家也不见得会搭理自己。

“玄德日后有何打算?”孔融笑眯眯的问刘备道。

“暂时还没想好,备与袁绍有隙,河北是无有备立足之地了。”刘备苦笑着答道。

“既没想好,不如暂留北海如何?玄德不必为军中粮草担忧,北海担负的起。”

“不敢辜负孔太守美意,刘备在此谢过。”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刘备暂时得到了栖身之所,而孔融也找到了可以为北海提供武力保护的军队,而且还是可以被自己控制的军队。只是孔融不知道,他留下刘备无异于引狼入室,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

得到了北海太守孔融的收留,刘备三兄弟总算是不必再为军中粮草发愁。而更让刘备高兴的是,那晚被关羽、张飞擒拿的管亥答应向刘备投降,并且愿意招揽旧部,一起为刘备效命。

。。。

第154章引狼入室

请神容易送神难,孔融是个君子。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正因为孔融是个君子,所以即便孔融已经感到留下刘备在北海不是什么好事,他也不好开口请刘备离开北海。而刘备则是一边礼贤下士邀买人心,一边收纳以管亥为首的黄巾贼众为自己的部曲,短短三个月的工夫,刘备手下人马就由原先的三千人变成了八千余人,并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

人是要吃饭的,以北海的能力,供养刘备的三千人绰绰有余,可要供养八千人甚至更多,北海就有点吃不消了。为了减轻北海的压力,孔融将北海南面的东武送给了刘备,用以养兵屯田。

刘备欣然接受,带着他的八千人马外加孔融赠送的大批粮草去了东武。留在北海的三个月,刘备也察觉到了留在北海的不妥。北海虽然可以为自己提供所需的粮草,但对于刘备想要的人才方面,却是半点用处也没有。随着郑玄西行外加青州连年战乱,还留在北海的人才已经没有几个了,但凡是还有点才能的,也多在官府中任职。

想要招揽人才,继续留在北海一点用也没有。这三个月里,刘备对周边也进行了分析,北边不用想,西边是曹操的地盘,现在不是招惹的时候,唯有南面的徐州,那里还有一点希望。

带着人马在东武安定下来以后,刘备一面命人屯田养兵,一面考虑如何与徐州方面取得联系,贸然进入徐州只会引起徐州人的不满,最好的办法,还是由徐州来人请自己最为妥当。也就在刘备苦思对策的时候,徐州别驾糜竺来了,顺便还带来了陶谦的亲笔信。

权势二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世间又有几人能够看破。别看陶谦已经坟土埋过了胸口,可等到曹操的危机过去,原本已经准备退位让贤的陶谦又有了别的心思。接纳吕布是为了在曹操再次领兵来犯的时候能有一个强力打手,可随着吕布吞并袁术势力,陶谦又开始担心吕布客大欺主,为了平衡,陶谦需要一个可以制衡吕布的势力加入徐州,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进入了陶谦的视线。为了试探,陶谦派出了自己的别驾糜竺。

缘分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有真实存在。刘备给糜竺的第一印象极好,作为徐州四大家的糜家家主糜竺,他很看好刘备的将来,为此不惜在陶谦的面前为刘备说尽好话。不过糜竺看好刘备,却不代表别人同样看好刘备。

同样身为四大家之一的曹家家主曹豹就瞧不上刘备。在曹豹眼里,吕布是朝廷册封的正牌镇东将军,可刘备算什么,除了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汉室宗亲的身份,还有什么?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有些人马的军阀而已,这类人曹豹瞧不上眼。不过由于先前曹豹在曹操入侵徐州时的表现差强人意,所以他说的话在陶谦那里的份量不足。

而四大家中的陈家严守家训,坚持明哲保身的原则,对是否请刘备入徐州一事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要别损害陈家在徐州的利益,随你。

在一方支持,一方反对,一方弃权的情况下,陶谦的决定成了关键。其实也不用多作考虑,想想周边的各方势力,陶谦不可能去找袁绍,也不可能去找孙策,唯一剩下的选择除了刘备也就没有旁人可选了。

为了制衡吕布,陶谦选择了请刘备入徐州的决定,可出乎陶谦的预料,刘备来了,吕布却准备走了。

在得知陶谦有意请刘备入徐州后,吕布立刻找来了自己的幕僚商议对策。不同以前那种遇到事情吕布只能依靠李儒为自己出谋划策,鲁肃、陈纪等人三言两语就将陶谦会有这番举动的意图猜了个不离十。

意图清楚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应对。留给吕布的选择有二,一是继续派兵留在小沛,不过那样就正中陶谦的下怀,给了他一个坐山观虎斗的机会。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以退为进,自小沛撤兵,专心经营寿春、庐江。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吕布衡量了许久也没有做出决定。

也就在吕布难以决断的时候,迁居庐江的陆议来到了吕布的面前。对于陆议,吕布是很看好的,只是由于陆议如今年纪尚幼,所以吕布并没有直接任命陆议职务,平时还是让陆议以进学为主。不过对于日常的政务,吕布并没有对陆议隐瞒,相反的,对于跟随李儒学习的陆议所提出的自己的见解,吕布很重视。

“主公,昔日之所以会寄身徐州小沛是因为中原无处可去,而如今主公已有寿春、庐江,又何必在意小沛那种鸡肋之地。小沛城小人寡,更是四战之地,留兵小沛不过是为徐州抵挡曹军,当初徐州陶谦将主公安置在小沛也是存了这个意思。如今见主公势大,陶徐州担心客大欺主,这才又引刘备入徐。主公何必被人牵着鼻子走,既然陶徐州另有新欢,主公不如趁此机会撤兵,让出小沛,然后图谋汝南袁术。”

“伯言言之有理,只是就这样撤兵,总叫人觉得心里不痛快。”吕布皱眉对陆议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主公,不痛快只是暂时的,陶徐州很快就会自食恶果。没了主公的徐州,先不说能不能挡住曹军的入侵,光是失去了制衡的刘备,就足够叫陶徐州头疼。而我军也可趁此机会攻灭袁术,消除我军日后的隐患。”

陆议的劝说让吕布最终下定了决心,而吕布的态度也让陆议很是开心。辞别了吕布,陆议准备继续去李儒那里聆听教诲。李儒的名声虽然不是太好,但却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况且李儒是吕布最为信任的幕僚,与李儒搞好关系,对陆家日后的发展极为有利。

身为陆家家主,陆议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不能单凭个人的好恶来行事,而且与李儒接触的时间久了,陆议也发现李儒并不如传闻中的那样不堪,只是董卓身边一个助纣为虐的爪牙。

“喂,小心!”陆议正在边走边想事情,忽然就听身后有人大声提醒,不由站住身形,可还没等他回头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就感到后臀一疼,下意识的伸手一摸,满手都是血。

“我中箭了!”陆议虽然老成,但终究只是个少年,而且陆议还有点晕血,在看到满手是血后,顿时感觉头晕目眩,软软的倒在地上,昏迷了过去。

等到陆议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爬在一张榻上,边的侍女一见陆议醒来,立刻大呼小叫,不多时,吕布连同李儒一起走了进来。

“伯言,没事吧?”吕布关心的问道。

细心的陆议从吕布的关心中看出了一丝愧疚,摇头答道:“多谢主公关心,陆议没事。就是不知刺客可曾拿到?”

“呃……这个,伯言,其实不是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