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度宗赵禥的登基,让吴邵刚明白,大宋朝廷已经朝着灭亡的道路大踏步的前进。

    赵禥这个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一塌糊涂,执政能力全无,完全依靠贾似道,不管不顾大宋朝廷是不是会灭亡,想到的就是自身的淫荡,玩女人的能力倒是不错,曾经一夜宠幸三十名嫔妃,也不知道这位皇上是怎么做到的。

    贾似道其人,吴邵刚几乎就没有正面接触过,更不存在共事一说,此人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评价的样子,或者说是不是一心为民、遭遇其他人诽谤,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吴邵刚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对付蒙古鞑子方面,贾似道不行,仅仅从鄂州之战的议和,吴邵刚就看出来了,要知道当初蒙哥与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大军,是抱着灭亡大宋朝廷的决心而来的,这样的时候议和,有什么作用。

    从兵力的部署与防御方面来说,贾似道的能力也是一般,身为枢密使,朝中最高的军事指挥官,贾似道没有什么功劳,当年的淮北之战,本是很好的机会,却因为内部的算计,以及害怕蒙古鞑子等等的原因,无功而返,等到山东的叛乱被平定,已经完全失去了机会。

    出任四川制置使之后,吴邵刚的想法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他不会继续遵从朝廷的意思,哪怕是表面上的敷衍,恐怕都不存在了,接下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决定,都是从有利于自身出发的。

    所以在接到金字牌之后,吴邵刚丝毫不着急。

    敕书的意思很明确,要求吴邵刚率领合州御前诸军驰援两淮。

    这道敕书也很有意思,按说合州御前诸军的都统制是蔡思伟,朝廷应该是直接给蔡思伟下金字牌的,可是金字牌却到了吴邵刚的手中。

    看来贾似道不蠢,明白一切的奥妙。

    时间已经是十一月下旬,利州方向迟迟没有什么动静,张柔倒是抵达了宝鸡,却没有进攻利州西路的打算,这让吴邵刚很是恼火,前两天他与郝经、蔡思伟和张炳辉等人商议,若是实在等不到,那就主动出击,合州御前诸军进入到宝鸡进攻。

    做出这个决定,吴邵刚很是谨慎,他不愿意过于的刺激忽必烈,谁知道忽必烈会不会头脑发热,什么都不管不顾了,率领大军进攻四川呢,真的出现那样的情形,且不说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以及金州御前诸军是不是能够抵御,至少损失是惨重的。

    吴邵刚很冷静,他绝不会小瞧忽必烈,尽管他与诸多心腹交谈的时候,有些刻意贬低蒙古鞑子的意思,但每一次作战的安排,他都是高度重视的。

    利州西路所辖利州州城,州衙,厢房。

    郝经、蔡思伟以及张炳辉等人,都知晓了金字牌的事情。

    众人也不是特别关心金字牌的事宜,这是吴邵刚最终做决定,不需要他们过多的操心,不过蒙古大军的主力居然直接进攻两淮,这倒是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吴邵刚进入厢房的时候,郝经等人都站起身来了。

    “诸位,今日我们商议一件事情,忽必烈派遣哈必赤与拔突儿率领大军进攻两淮,四川方向仅仅派遣张柔以及张庭瑞进攻,其麾下仅仅就是新附军,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说忽必烈改变了主意,不以四川为主攻的方向了。”

    这个问题,也是郝经等人思考的问题。

    要说蒙古朝廷的征伐策略突然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也解释不通,不过现实让众人疑惑。

    “我们之前已经做过分析,忽必烈短时间之内不会发动全面的进攻,这一点我是佩服忽必烈的,不愧是枭雄,能够审时度势,我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计划拼死抵御蒙古鞑子的进攻,可现在的情况让我们难以理解。”

    。。。

    吴邵刚说完之后,郝经开口了。

    “大人,属下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吴邵刚看着郝经,点点头。

    “会不会是忽必烈觉得合州御前诸军过于的骁勇,在不可能派遣大军征伐的前提之下,试探性的朝着两淮甚至是襄阳发动进攻,若是能够取得作战的胜利,那最好不过,若是征伐不利,也能够探查到详情。。。”

    郝经还没有说完,蔡思伟与张炳辉就点头了。

    在战术布置以及谋略方面,两人无法与郝经比较,他们也想不到那么多。

    吴邵刚显然是在沉思。

    郝经说完之后,看着吴邵刚。

    终于,吴邵刚抬起头。

    “郝先生的分析,有些道理,不过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忽必烈怕是听从了某人的建议,准备改变战略部署,他日发起总攻的时候,不一定从四川方向,而是选择两淮甚至是襄阳等地,若是如此,我只能够说忽必烈的确是厉害。”

    “不管是两淮还是襄阳,都是我大宋的门户,一旦有失,将直接威胁我大宋的京城临安,届时驻扎在四川的大军,也是需要驰援的,如此四川的防御也会出现空虚的局面,蒙古鞑子以骑兵为主,在两淮以及襄阳一带,难以施展,四川就不一样了,尽管地势险峻,但骑兵还是能够铺开的,也能够发挥出来最强的战斗力。”

    郝经听的很是仔细,此刻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属下以为,大人的分析有道理,这些年以来,属下认真算过,折戟在合州御前诸军麾下的蒙古军,超过十万人了,虽说绝大部分都是新附军,伤不到蒙古朝廷的筋骨,可若是长时间持续下去,蒙古朝廷还是难以承受,对蒙军的士气也是巨大的打击,如此情况之下,蒙古朝廷怕是会有人站出来,给忽必烈提出建议的。”

    吴邵刚微微一笑。

    “郝先生说的不错,其实忽必烈身边有不少的能人志士,他们都是能够提出不错的建议的,包括忽必烈迁都中都,这就是很不错的建议,我听说这个建议是刘秉忠提出来的,此人的眼光很是不错。”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忽必烈若真的能够采纳所有正确的建议,我们怕是撼不动他,可惜忽必烈做不到这一点,他对汉人有着骨子里的蔑视和敌对,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

    眼看着商议就要结束了,蔡思伟有些忍不住了。

    “大人,这金字牌的事宜,该如何处置啊。”

    吴邵刚看了看蔡思伟,毫不客气的开口了。

    “蔡都统制,你是不是想着领兵驰援两淮啊。”

    “不敢不敢,属下也就是问问。”

    “驰援两淮的事宜,不要提及,金字牌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张柔与张庭瑞虎视眈眈,驻扎在宝鸡,时刻都准备进攻利州西路,我们自顾不暇,哪里有兵力去驰援两淮,再说了,两淮驻扎有大量的军队,朝廷还可以抽调殿前三司的军士驰援两淮,何必要求我们前往,此等舍近求远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做。”(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三章 主动出击?

    吴邵刚虽然没有驰援两淮的打算,不过有关两淮方面的情报,他是特别强调的,也是要求情报署尽最大的力量侦查的,一旦蒙古亲王哈必赤拿下了寿春和钟离两地,下一步必定是直接进攻庐州或者是建康,经过吴邵刚与郝经等人的分析,认为哈必赤进攻庐州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要知道吴邵刚的父母都在庐州。

    吴邵刚认为,哈必赤凭借着五万左右的兵力,是不可能攻陷庐州府城的,最多也就是在附近的州县城池劫掠一番,再说忽必烈压根没有表现出来全面进攻大宋的决心,故而吴氏家族的人只要进入到庐州府城避难,就没有多大的问题。

    至于说财产方面的损失,那是无法避免的。

    老家有护卫,吴邵刚的信函已经到了家中,估计相关的财产已经开始朝着庐州府城转移。

    吴绍尊和吴绍武已经抵达成都府城,不过吴邵刚还在利州西路所属的利州,来不及关心吴绍尊和吴绍武的事宜,可相关的安排,他已经做出了部署。

    吴邵刚着急的是驻扎在宝鸡的张柔以及张庭瑞。

    张柔迟迟不发动进攻,让吴邵刚隐隐明白其中的奥妙,不过张柔麾下毕竟有上万的军士,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一旦利州西路的防御稍微的松弛,被张柔偷袭得手,那损失是巨大的,故而在仿佛思索之后,吴邵刚还是决定主动出击。

    张柔从未想过进攻利州西路,作为合州御前诸军曾经的手下败将,他知晓宋军的厉害,压根不准备主动进攻,故而以蜗牛般的速度行军、抵达宝鸡之后,就地驻扎。

    作为副帅的张庭瑞,几次催促,张柔毫不在乎,不准备出兵,此番征伐的行动,本就是张庭瑞无事找事引发的,张柔痛恨还来不及,怎么可能用正眼看张庭瑞。

    可让张柔没有想到的是,忙于迁都事宜的大汗忽必烈,还是没有忽略他。

    忽必烈的敕书于十一月中旬抵达宝鸡。

    此刻另外一路进攻两淮的大军,早就开始了行动,且渡过了淮河,眼看着就要拿下寿春和钟离两座城池,四川方面还没有丝毫的动静。

    忽必烈的敕书,让张柔足足一夜没有睡好,一方面他担心宋军早就做好相应的部署,就等着他的进攻,另外一方面,他也担心隐藏在乡下的部分家人,若是被朝廷发现,那他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接到了敕书,张柔开始了准备。

    他准备依照刘秉忠的建议,将麾下的一万军士分为前军和中军两部分,其中前军两千人,由副帅张庭瑞直接指挥,发起对利州西路所属凤州的进攻,自身则率领八千军士组成的中军,跟随在后面行动。

    一直到这个时候,张柔依旧不准备展开真正的厮杀,在他的计划里面,一旦张庭瑞率领的前军遭遇到败绩,甚至是被围歼,则中军迅速停止作战,收缩回到宝鸡,同时将战况禀报给大汗忽必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