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邵刚的儿女情长,很多时候会不经意间透露出来,可吴邵刚把握的很好,绝不会因为自身的事情,影响到全局的部署。

    吴邵刚可没有想到那么多,他的思绪早就转移到利州西路去了。

    “此番征伐,至关重要,哈必赤率领的蒙古鞑子,依旧驻扎在开封府城,按照我们先前的预计,哈必赤是会在很短时间之内撤离的,回到大都去,若是哈必赤撤离了最好,若是其不愿意撤离,那我们就彻底打败他,我们若是彻底打败了哈必赤,恐怕忽必烈就更加不敢随意抽调围攻襄阳府城的大军了。”

    “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谨慎的,大都是有情报支撑的,这样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做出决定,保证我们所做的事情都能够达到目的,不过我也要提醒诸位,十全十美的决定和判断是不存在的,特别是牵涉到战斗厮杀的事宜,还是存在很大赌博成分的。”

    “我们最终依靠的实力成分,若是我们没有强大的军队支撑,没有足够的实力,那一切都是白搭,就算是我们知晓对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一切的事宜,我们也奈何不了对手,所以说,壮大我们自身的实力是最为重要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颇为感慨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诸位和我一样,都是在忙碌和奔波,几乎就没有安稳的时候,这样的局面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天下究竟什么时候安定下来,我不知道,更是不敢预计,从迈出这一步开始,其实我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我不喜欢厮杀,我也想着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守着家庭,可惜做不到,若是我们不拼命,最终不仅仅我们难以活下去,我们的家人也要遭遇到迫害和蹂躏。”

    “大乱必定意味着大治,这是历史的规律,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就看我们如何的作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拼命,天下大治的那一天迟早是要到来的。”

    吴邵刚想到的不少,说的也不少,有些话是有感而发,在最为信任的众人面前,他是不会有太多隐瞒的。

    “袁世春,将情报署掌握到的情报,简要归纳一下。”

    袁世春抱拳行礼之后,开口禀报了。

    情报署掌握的情报分为三个方面,分别牵涉到临安、大都以及襄阳。

    京城临安方面,朝廷和贾似道已经意识到蒙古朝廷是要下定决心攻陷襄阳府城了,不过因为襄阳府城城池坚固,有着足够的钱粮,所以枢密院和贾似道还不是特别的担心,只是蒙古大军彻底封锁了襄阳府城,让驰援的大军无法抵达,让粮草无法运进去,才让贾似道稍稍有些担心,开始安排部署京西以及两淮的大军,找寻机会驰援。

    大都方面,暂时没有太多的动静,忽必烈大概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襄阳之战,对于其他方面的事宜,暂时没有顾及,就连朝廷之中的汉人大臣,都暂时消停下来,右丞相阿合马,其忙于筹集粮草,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算计朝中的汉人大臣。

    倒是塔察儿的行踪,引发了情报署的注意,塔察儿前往漠北已经有一段时间,在打败了海都之后,并未立即回到大都,也没有领兵归来的任何消息,这说明塔察儿依旧是在漠北一带,严密关注漠北局势的发展。

    至于说襄阳方面,能够获取到情报的途径越来越小了。

    合丹拿下了长寿县之后,彻底完成了对襄阳府城的包围,年初的时候,已经建立起来的蒙古水师,通过数次的水上征伐,打败了朝廷的水师,彻底控制了长江水道,断绝了襄阳府城从水上获取支援的渠道,牛首镇和邓城镇驻扎的蒙古鞑子,正在加紧训练和备战,他们将是进攻襄阳府城的主力。

    在全面完成包围之后,合丹封锁了任何的消息来源,这也就意味着,合丹开始清理包围圈内的百姓和住户,至于说如何的清理,那不需要多说。

    如此情况之下,情报署派遣的人员,不能够也不敢进入到蒙古大军的包围圈之中了。

    袁世春禀报完毕,吴邵刚看了看众人,再次开口。

    “我们得到的情报,与之前没有太大的变化,魏国公贾似道不懂军事,不知道襄阳府城的价值,却掌控了枢密院和朝政,认为襄阳府城是能够守住的,没有争取时间给予襄阳府城更多的驰援,最终是会付出惨重代价的,至于说皇上,那就不多说了,怕是对于是不是固守襄阳,都没有思考过,一切都是依靠贾似道。”

    “襄阳方面的侦查,今后需要注意了,不过随着战斗厮杀的展开,我们从外围就可以知晓很多的情报了,也不需要过多的冒险了,但有一点,襄阳方面的情报,是最为重要的,关乎到我们做出的一切决定和部署。”

    “大都方面,短时间之内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需要关注的是,在我们拿下了京兆府路以及凤翔路之后,大都方面会有什么反应,会做出什么样的安排,这一点情报署务必要注意。”

    “我提醒情报署一点,开封府城方向,必须要加强侦查,当然哈必赤的任何举措,都是来自于大都方面的命令,没有忽必烈的命令,哈必赤是不会有任何动作的。”

    “该说的我都说了,现如今的局势,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希望各级官府都要兢兢业业,做好份内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 计划和变化

    蔡思伟率领的合州御前诸军八万将士,以及张炳辉率领的鼎坤军将士,悉数驻扎在石泉和汉阴两地。

    进攻京兆府路以及凤翔路两地的意见,是经过多次协商的,不过蔡思伟派遣大量的斥候,进入两地侦查之后,从绘制的详细地图上面,却发现了问题。

    凤翔路下辖镇戎州、德顺州、秦州、陇州以及平凉府和凤翔府等地,京兆府路则是下辖乾州、耀州、华州、同州、商州、虢州和京兆府,凤翔路与京兆府路紧紧相连,不过两地中间还夹着庆原路,凤翔路、京兆府路与庆原路三地,就好比是一个鼎字形状,而庆原路正好被夹在了中间。

    这也就预示着,就算是大军占据了凤翔路与京兆府路,也难以得到安宁。

    而且从地图上面看,就算是完全占据了凤翔路、庆原路和京兆府路三地,同样难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西面的临洮路,北面的西夏和鄜延路等地,也是巨大的威胁,特别是西面的临洮路,必定搅得凤翔路等地不得安宁。

    一直到这个时候,蔡思伟才真正明白了意思,为什么吴邵刚会坚持派遣近十万的大军征伐,若是仅仅拿下京兆府路以及凤翔路,是不需要如此多的军士的,看来吴邵刚的目光,怕是早就对准了临洮路与庆原路。

    凤翔路与京兆府路,驻扎的蒙军军士不是很多,且全部都是新附军。

    这样的情形已经维持了很长的时间,蒙古朝廷在占领了成都府路以及利州东路之后,曾经将这一带看作是安全之地,驻扎的军队人数不是很多,后来宋军收复了成都府路以及利州西路等地,忽必烈也曾经想着加强对此地的控制,不过蒙古大军需要应对的战斗太多,也就无暇顾及到这里了。

    从根本的原因上面说,忽必烈对这一带也不是特别的重视,临洮路、凤翔路、庆原路、鄜延路,包括京兆府路等地,都被视为贫瘠之地,大量的黄土高坡,生存的条件合适恶劣,而且在蒙古朝廷占据这些地方之后,大量的百姓逃亡,前往南方等地,也让这一带更加的荒芜,如此情况之下,忽必烈与蒙古朝廷不重视,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对于紧邻的河南路等地,忽必烈和蒙古朝廷还是格外重视的。

    春季和初夏的季节,应该是多雨的季节,可是这一带明显没有多少的降雨,从斥候侦查到的情报来看,百姓耕种的土地,也有部分荒芜的情况,这在四川与云南是不可能出现的。

    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让蔡思伟对于京兆府路等地,有了颇为深刻的认识。

    五月底,吴邵刚抵达了石泉。

    吴邵刚历来都是大军的主心骨,来到了石泉,让蔡思伟与张炳辉都放心了很多。

    详细的禀报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大量绘制出来的地图,摆在了桌上。

    吴邵刚听的很是仔细,在禀报结束之后,他没有立即开口说话,而是看着蔡思伟。

    蔡思伟咬咬牙,再次开口了。

    “大人,属下以为,仅仅拿下凤翔路与京兆府路,不足以守卫这些地方,大军还需要拿下庆原路和临洮路,甚至是拿下鄜延路,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吴邵刚看着蔡思伟,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

    “蔡思伟,你的这个建议很好,看来你也是认真思索过了,日后领兵作战,就要有这等的思维,我们仅仅是拿下京兆府路与凤翔路,是难以安宁的,西面的临洮路岂会安生,其次就是庆原路,夹在了中间,也不利于大军的驻扎,所以将这一带连片拿下,归结为一个整体,才便于我们整治与管辖。”

    “刚刚你们都禀报过了,这一带很是贫瘠,因此驻扎的蒙军军士不是很多,大军进攻也不会遭遇到太多的抵御,而且长达一个月时间的侦查,并未发现有蒙古铁骑的踪影,驻扎的几乎都是新附军,对我们更加有利的情况就是,新附军在此地的驻扎很是分散,根本不可能形成很强的战斗力,而真正统领这一地方的蒙古军官是伯颜,此人驻扎在开封府城,鞭长莫及,就算是此地出现问题,也来不及驰援。”

    “这些情报都是我们之前没有能够掌握的,袁世春,给你半个月的时间,详细核实这些情报,务必掌握全部的实际的情况。”

    近十万大军驻扎在石泉和汉阴两地,想要完全保密,可能性是不大的,已经有一些消息走漏出去,好在地方官府巧妙应对,说是节度使衙门下达的命令,因为襄阳方面有蒙古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