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报的搜集异常的艰难,甚至是付出了一些代价,合州御前诸军损失了十余名斥候。
而真正获取到有价值情报的,还是情报署。
大都方面的情报,在大军包围洛阳府城的第二天,就传递过来了。
这得益于吴邵刚长期建立起来的迅速快捷的传递情报的通道。
大元朝廷以末哥为主帅,调集了两万的蒙古铁骑,驻扎淮北的三万新附军,合计五万大军驰援河南路与开封府城,加上驻扎在开封府城的一万蒙古铁骑,以及周边的两万新附军,蒙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八万人。
这还不算固守洛阳府城的上万新附军。
情报送来的时候,吴邵刚的神色变得严峻起来了。
驰援河南路以及开封府城的蒙古铁骑,一定是精锐,且达到了三万人,不知道末哥与哈必赤会采取什么样的驰援方式,现如今大军已经包围了洛阳府城,那么不长时间,末哥与哈必赤就能够获取到准确的情报,若是他们倾巢出动,那将诞生一场罕见的惨烈厮杀。
吴邵刚麾下一共有十万将士,其中两万人驻守在嵩州,守住了大军的后路,这是以防万一的,不能够继续调遣,也就是说,能够征伐的就是八万将士。
从兵力的数量上面来说,蒙军占据了优势。
不仅如此,吴邵刚率领的大军,采取围城打援的战略,就要面临两面作战的局面,一方面要卡死固守洛阳府城的蒙军,一方面要打垮前来驰援的蒙军。
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上面,出现了争议,那就是末哥与哈必赤会如何的驰援洛阳府城。
这牵涉到一个作战理念的问题,那就是蒙军究竟是采取防御的战略,还是进攻的战略,从情报署获取的诸多情报来看,蒙军应该是采取防御的战略,不会也不能够在河南路以及开发出一带挑起大规模的战斗,毕竟襄阳府城才是大元朝廷作战的重点。
可是从蒙军的军力方面来看,末哥与哈必赤是有可能挑起大规模战斗的,毕竟蒙古亲王都有着一腔的热血,打起仗来什么都不顾。
与吴邵刚的感觉相反的是,郝经认为末哥与哈必赤会采取防御的战略,将大军死死的拖住,而蔡思伟与张炳辉等人则认为,蒙军会采取倾巢出动进攻的作战方式。
郝经的理由是很明确的,若是忽必烈和大元朝廷采取全面进攻的方式,则不大可能派遣末哥前来指挥这场战斗,由骁勇善战的哈必赤指挥,完全可以,忽必烈之所以派遣末哥前来指挥作战,就是从稳的角度出发。
蔡思伟和张炳辉等人,就是从直觉出发,他们说不出来任何的理由。
争执还没有结束,情报署的情报再次送来了。
这一次的情报更加的关键,就是大元朝廷对于河南路以及开封府城危局的应对意见。
如同郝经分析的一样,忽必烈要求河南路以及开封府城是以稳为主,将宋军死死的拖住,忽必烈和大元朝廷会根据战斗进展的情况,确定是不是继续派遣大军展开决战。
一切好像都不需要争论了,情报是佟卫华从大都传出来的,真实性不用质疑。
可吴邵刚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足足一天的时间,吴邵刚呆在中军帐里面,将从大都获取的近一年多的情报,全部都看了一边,情报太多,吴邵刚看的很是辛苦。
时间到了子时,郝经、蔡思伟、张炳辉、曹文刚和袁世春等人进入到中军帐。
吴邵刚的眼睛有些红,但神色却是异常的坚毅。
“情报署提供的情报是没有错的,但是我认为,情报的真实,不代表末哥与哈必赤就一定按照忽必烈和蒙古朝廷的要求来做,当他们认为能够打败我们的时候,也是不会失去这个机会的,会全力一搏。”
“我提出这样的想法,有三个理由。”
“第一,哈必赤驻守开封府城已经近三年的时间,负责开封府与河南路的一切事宜,这一次却被我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失去了嵩州和陕州等地,其内心的怒火一定巨大,千方百计都想着能够彻底打败我们。”
“第二,末哥也有此等的想法,情报署提供的情报表示,早在几个月之前,末哥就全面负责河南路以及开封府的事宜了,只不过末哥一直都是在大都,没有亲自到开封府城,此番嵩州和陕州的失陷,末哥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而只要机会合适,末哥一样会想着彻底打打败我们,收复嵩州和陕州,甚至是京兆府路等地。”
“第三,末哥与哈必赤都是蒙古亲王,蒙军作战历来都是奋力拼杀,所谓的作战部署,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参考,不一定会完全按照作战部署进行,不要说末哥与哈必赤,就算是忽必烈,都时常如此,当年的鄂州之战,诸位不要忘记了,面临那等严峻的局势,忽必烈都不愿意撤军,想着能够一举拿下鄂州城。”
“除开这三点理由,我还有一个想法。”
“我们围攻洛阳府城的总兵力,末哥与哈必赤想方设法都要弄清楚的,这一点我们也无法隐瞒,蒙军的斥候也不是吃素的,我们善待周遭的百姓,谁知道这些人之中,是不是有蒙军的斥候,在知道了我们总兵力的情况之下,末哥与哈必赤绝对是耐不住的。”
“合州御前诸军与鼎坤军的确是骁勇,可是在末哥和哈必赤看来,就未必这样了,他们压根瞧不起宋军,他们的认识,甚至比兀良合台还要狂妄。”
“如此好的机会,换位思考,我也不愿意失去,一旦打败了我们,则四川云南的危局,会全面的化解,接下来忽必烈统一天下的步骤将大大的加快,这么好的机遇,你们若是遇见了,会轻易的放弃吗。”
众人都沉默了,看着眼睛有些红的吴邵刚,没有开口。
此刻的吴邵刚,不再犹豫。
“按照蒙军全力驰援洛阳府城的作战计划来部署,此番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鼎坤军和鼎坤炮发挥神威的时候到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情报上的交锋(2)
末哥对于情报事宜重视的苦心,得到了回报。
吴邵刚及其麾下的宋军,不伤害河南路一带的百姓,这让末哥获取到了很大的机会,开封派遣出去的斥候,混迹在百姓之中,侦查宋军的情况。
三月初十,两淮的新附军抵达开封府城,驻扎在城外的军营之中。
八万大军悉数到齐,聚集在开封府城,但是具体的作战部署,末哥尚未确定下来。
三月十三日,洛阳府城方向的情报传来,宋军已经包围了洛阳府城,其总兵力估计有五万以上,骑兵的人数不少。
三月十五日,更加准确的情报传来,宋军围攻洛阳府城的总兵力,预计在八万人左右。
面对这些获取到的关键的情报,哈必赤也是叹服,感觉到这方面还是不如末哥的。
不过在获取情报的同时,哈必赤也讥笑了吴邵刚的优柔寡断,怎么作战的时候如同小妇人一般,还考虑到百姓的安全,不愿意伤害到百姓,这岂不是让大军的情报泄漏了。
哈必赤说这话的时候,末哥没有什么反应。
或许末哥也是如此看的,关键时刻,就不要考虑百姓的事情了。
在如何作战方面,末哥迟迟没有做出决定,这让哈必赤有些不耐烦了。
末哥与哈必赤之间,有关如何作战的部署,产生了很大的争论。
末哥认为还是要按照皇上和朝廷的部署,死死的拖住宋军,与此同时,将宋军的情报禀报给皇上和朝廷,就算是要发起总攻,彻底打垮宋军,也要等到皇上的圣旨。
哈必赤认为如此做完全没有必要,他首先从兵力上面分析了,蒙军总兵力接近十万人,宋军只有八万人,兵力上面占据优势,而且近十万的蒙军之中,还有三万的蒙古铁骑,这都是朝廷的精锐大军,且宋军围攻洛阳府城,对于驰援蒙军的防御,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只要八万蒙军对宋军发起总攻,届时驻守洛阳府城的蒙军军士,也展开对宋军的进攻,那就一定能够彻底的打败宋军。
末哥犹豫了,从指挥作战方面来说,他是不如哈必赤的,当初皇上也说过,如何作战方面,还是要多听听哈必赤的意见。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是这个时候禀报皇上和朝廷,肯定会失去战机的。
末哥毕竟是蒙古王爷,与生俱来的好斗性格,让他动摇了。
商议在府衙的厢房进行。
为了能够保密,末哥命令亲卫队长亲自守在厢房外面,不准任何人靠近,而能够进入厢房的,也就是哈必赤和伯颜两人,甚至军中的那些万户长和都元帅,都不准靠近。
桌上的地图已经标注的密密麻麻,屋子中间的沙盘,也插满了旗帜。
这些都是标注宋军所在的位置,以及蒙军即将采取进攻的路径等等。
哈必赤看地图和沙盘很长时间了,内心里面,他佩服末哥对于情报的重视,否则这些地图和沙盘都是不存在的,而且末哥的想法也动摇了,这让哈必赤看到了希望。
伯颜则是站在一边,脸色肃穆,毕竟参加如此重大的讨论,对于他来说,是难得的。
屋子里沉默了好一会,还是末哥首先开口。
“哈必赤兄弟,伯颜,今日商议的事情,你们都是知道的,采取全面进攻的作战部署,我还是有些顾虑的,吴邵刚其人不简单,我是接触过的,他不会如此的冒险,明知我大军驰援洛阳府城,还摆出这样的架势来,若不是没有准备,怎么可能这样做。。。”
末哥的话语,引发了伯颜的思考,可哈必赤却没有想那么多。
“大帅,我觉得不是如此,吴邵刚的骁勇,不过是朝中的传闻,当年吴邵刚率领的宋军,打败了兀良合台,这是事实,但也是因为爪都兄弟轻敌所至,这一次我们的准备是充分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