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军节节败退,蜀军步步紧逼,不知不觉之间,双方的战场已经向前位移了数里之远。正当诸葛瞻踌躇满志地准备发动全面的总攻之时,突然蜀军后阵右翼位置起了一阵的骚乱,一支吴军从这个位置突破进来。

蜀军此刻在全力投入进攻,所有的精锐部队都处于攻击的最前端,而侧后翼无疑是军阵最为薄弱的环节,这支吴军突破蜀军侧后翼的防守之后,大肆杀戮起来,如入无人之境,蜀军后卫部队抵敌不住,阵脚大乱。

诸葛瞻大惊,急问是何状况,有军士向诸葛瞻禀报道,来袭的是吴国征西将军留平所率的人马,大约有两万之多,此刻已突破了蜀军后阵,正向中军杀来。

“阎宇何在?”诸葛瞻大怒道。

阎宇率领的右军一万人马是处于中军的的右翼,为整个中军提供右侧的保护,按照诸葛瞻的要求,阎宇是右翼军队是随同中军一起行动,对吴军的左翼发起攻击的,首要的目标是摧毁吴军的左翼,完成对吴军的侧翼包抄。如果这个目标无法实现的话,最次也要保证中军主力侧翼的安全,不被吴军所突破。

但正当中军高奏凯歌之时,诸葛瞻却接到了右翼被吴军突破的消息,不但阎宇的右军未能完成对吴军的迂回包抄,反而被吴军突破,如何不令诸葛瞻又惊又怒。

整个战场上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面对诸葛瞻的质问,无人可以回答,谁也不清楚阎宇的右军现在何处。

诸葛瞻无奈,只得下令羽林右部督李球率一营人马前去抵御留平,以挽回后军的颓势。

李球立刻奉命引军前往,与留平战在了一处,堪堪挡住吴军的迅猛攻势。

陆抗所率的吴军中军,原本是处于节节后退之中,此刻留平迂回到了蜀军的后翼,完成了迂回包抄,陆抗的嘴角不禁是浮现出一丝的笑意,原先的撤退原本就是陆抗的计谋,诱敌深入,他早已派留平率左翼的人马迂回出击,包抄蜀军,现在留平行动得手,陆抗这边自然也就不再后退了。陆抗一声令下,吴军立刻是转守为攻,凶猛地反扑了过去。

吴军原本就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此刻更是蓄势待发,如潮水一般地向蜀军冲击而去。

蜀军腹背受敌,形势急转直下,吴军的前后两军对蜀军中军两万多人实施了包夹,蜀军立刻陷入芨芨可危之中。

诸葛瞻大恨,原本战局形势一片大好,一切都朝着有利于蜀军的方向发展着,但侧后翼突然遭到敌军的袭击,形势陡然为之逆转,一切的败因都缘自于阎宇所防守的右翼。

阎宇那边出现了什么状况诸葛瞻不得而知,但阎宇右翼的失守却导致了蜀军整体的崩溃,这让一直对阎宇信任有加的诸葛瞻愤怒到了极点。

“阎宇误我啊!”面对着汹涌而至的吴兵,面对着被团团包围的窘境,诸葛瞻是仰天长叹,发出心有不甘的哀叹。

败局已定!在吴兵前后夹击之下,蜀军已经开始了溃败,这种形势之下,想要挽回败局,已然是毫无希望,踌躇满志的诸葛瞻此时此刻,心如死灰,原本这是他最期冀的一战,原本这可能是扬名天下的一战,但一切都被阎宇给葬送掉了,面对无可挽回的败局,诸葛瞻此时除了哀痛,再也是无计可施了。

诸葛尚挺枪拍马,往来冲突,血浴征袍,在乱军之中激战厮杀,看到诸葛瞻的身边冲上来一队吴兵,他立刻是拍马杀到,银枪如蛟龙出海,连扫带刺,放倒了好几名吴军士兵,将这队吴兵给杀散掉,对着诸葛瞻急急地道:“父亲,情势危急,速带人向左军的刘安西求援吧,若无援兵,中军危矣。”

诸葛瞻幡然而悟,这才想到右翼虽然被吴军突破,但左翼现在却安然无恙,想必刘胤那边的左军还未被吴军打败,他立刻道:“尚儿,你速与黄将军带一队人马杀出重围,向刘胤将军求援。”

诸葛尚眼看着形势危急,道:“父亲,此间危险,还是乘吴军未合围之时先行突围吧,此间便由孩儿留守。”

诸葛瞻扫了他一眼,沉声道:“胡闹,为父乃一军之帅,岂可弃军先走?你快走,莫要误了求援之事。”

诸葛尚急得直掉眼泪,但诸葛瞻心坚如铁,拒不后撤。

黄崇看诸葛瞻态度决绝,也急急地劝道:“都护大人乃是汉之庭柱,岂可容失,此地凶险万分,我等愿护都护大人先行突围。”

第203章救援

诸葛瞻环视着周围,虽然蜀军身处险境,但大多数的将士还在舍身忘死地拼杀着,诸葛瞻的目光之中,内烁着坚毅的光芒,沉声道:“三军岂可无帅,这么多的蜀中子弟在青阳浦浴血而战,我诸葛瞻岂能临阵脱逃?如果今日事不可为,当一死以报国!尚儿,你需谨记,无论何时何地,也绝不可负诸葛氏之名!”

诸葛瞻很清楚,自己突围容易,但自己一走,整个蜀军就会全盘崩溃,这样的局面是诸葛瞻最不愿意看到的,他是诸葛亮的儿子,绝不可能背负上一个临阵脱逃贪生怕死的千古骂名,今日就算是战死疆场,也绝不能玷污了诸葛家族的名声。

诸葛尚与黄崇苦劝无果,只得引军向北突围而去。

吴军虽然是前后夹攻,但此刻的包围圈还未紧密,战场之上,都处于乱战之中,诸葛尚和黄崇拼力而战,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太困难,很快地就冲破了吴军的阻挡,向北而去。

刘胤率领的右军在战斗一开始,就遭遇了吴军抚军将军步协的进攻,刘胤并未冒险突进,而是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式,以傅佥的阳安营为先锋,虎步营殿后,虎骑营则置于侧翼,与步协所率的吴军展开激战。

这样的安排刘胤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阳安营虽然补充了不少的新兵,但还是以阳安营的原班人马为骨干的,这是追随傅佥北伐和镇守阳安关的老兵,他们与魏军多次作战,有着丰富的经验,整个阳安营以老带新,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整体的战斗力丝毫未减,相比于养尊处优的虎步营和虎骑营,阳安营的战斗力还是明显地高出一截的。

刘胤以阳安营为突前的箭头部队,担负主战的任务,而虎步营则被安排迷预备军团,随时增援阳安营。至于虎骑营,则被安排到了左右侧翼,虽然邓艾还看不上虎骑营的战力,但对于几乎没有成建制骑兵的东吴兵来说,虎骑营的存在对他们还是有着巨大威慑力的。在与魏军的多次交锋中,吴军就不止一次地吃了魏军劲骑的苦头,刘胤在侧翼摆出一支精壮的骑兵,自然不得不让他们提高警惕,基本上可以断了他们从侧翼偷袭的念想,而且步协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的长枪兵来,专门结成方阵,以应付蜀军骑兵可能发起的突袭。

这样的安排无疑减轻了阳安营攻击时的阻力,在傅佥的亲自指挥下,阳安营奋勇出击,初战便大败步协。

不过刘胤却没有乘胜追击,他并不认为吴军战力会如此脆弱不堪,竟然会到一触即溃的地步,何况吴军的也不是完全无组织地溃败,而是一种井然有序的撤退,这不免让刘胤心生疑窦,这难不成是吴人有意挖的陷井,想要诱敌深入?

在面对多于自己数倍的敌人,刘胤没有盲目地追击,而是命令部队与吴军脱离接触,保持着一箭之地的攻击范围,用蜀军比较占据优势的弓箭和元戎弩对吴军进行中远距离的打击。

按照陆抗的安排,步协采用的是与中军相同的战术,即先诱敌深入而后实施迂回包抄的战术,但步协没想到的是刘胤居然不上钩,只是保持着弓箭所及的攻击距离,不与吴军展开混战,而蜀军在铠甲防护和弓弩上面的巨大优势,让吴军在中远距离作战上大吃苦头。

更让步协郁闷的是,蜀军在左右侧翼布置着虎视眈眈的骑兵,想要用步兵去迂回偷袭骑兵,步协就算是脑子进了水,也不敢有这个打算。面对刘胤滴水不漏的防守,步协简直是无计可施,只能是被动挨打,与陆抗那边风卷残云的战况相比,步协的确够苦逼了。

刘胤没有因为占据上风就忘乎所以,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点疏忽和大意都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何况这场大决战,自己所担负的也仅仅是助攻而已,决定整个决战走向的,应该是诸葛瞻所统率的中军,所以刘胤一直密切地关注着诸葛瞻的中军,保护中军的侧翼安全是刘胤的主要职责,刘胤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

青阳浦平原的面积足够大,蜀军左中右三军一字陈铺开来,每个军相隔都有数里之远的路程,刘胤的左军是沿着郪水南岸向东攻击的,战场之上金鼓齐鸣厮杀之声不绝于耳,但中军那边的状况刘胤自然是不得而知的。为了保持联系,刘胤还是专门地派出了斥侯兵,往来与左军中军之间,将中军那边的战况报于自己。

初期诸葛瞻打得似乎很顺,层层推进,似有直捣黄龙之势。不过刘胤却有一丝的隐忧,陆抗的战法是统一的,吴军右军步协的打法便和陆抗中军的打法一致,似乎隐藏着后手的招数。

“再探再报!”刘胤给斥侯兵下达了命令。虽然说羽林军和虎贲军以前没打过什么野战,但人家装备好武器精良,吴军如果想正面破防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陆抗想要玩点手段,也只能是从侧后翼来想办法,现在有自己的军和阎宇军护在中军的左右两翼,刘胤倒不怕陆抗有什么诡计。

但斥侯兵很快传回来的消息却让刘胤大吃一惊,吴军竟然从蜀军的右翼包抄了过来,对诸葛瞻的中军实施了前后夹击,整个战局的形势瞬间逆转,蜀中军处境维艰。

阎宇呢?中军的右翼是由阎宇来保护的,阎宇手下有两个营的兵力,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吴军轻易地打穿吧?这个阎宇,关键的时候掉了链子,让整个蜀军陷入了危机之中。

现在整个中路的战局已经是陷入一团混乱,斥侯兵最多也只能打探到中军的状况,至于阎宇的右军,就鞭长莫及了。

刘胤已经顾不上考虑阎宇那边的情形了,中军危急,自己焉有不救之理,于是他立刻是整点军队,准备救援。

第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