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苏愉和王浑各执己见,王浑坚持要守城,苏愉坚持要突围,无论是谁,都无法说服于谁,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最后,两人决定分兵,各行其事,由王浑率领原先驻守陈仓的三千人继续守城,而苏愉则率他此前带来的七千人进行突围。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一个结果,王浑原本就对增援面来的苏愉抱有一种敌视的态度,在他的内心深处,以他目前的三千人马,就足以守住陈仓了,再派七千人来,简直就是画蛇添足,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此刻苏愉执意地要率军突围,王浑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各率本部人马各行其事,也正好了了王浑的心事。
“这家伙,来就不该来!”王浑暗暗地骂道。
分兵行事,这也是苏愉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做为陈仓守军的主将,王浑应该是拥有着最高决定权,苏愉还真没有奢求王浑可以答应他的要求,率全军突围,那么退而求其次,就是自己率本部的人马突围,这样苏愉还是可以接受的。在他看来,这无疑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各行其事,各走各路,互不干涉。
“匹夫,在陈仓城内等死吧!”苏愉也是暗骂了一声,旋即苏愉是立刻点起他麾下的七千人马,打开城门,向陈仓城外冲杀而去,试图从蜀军的重重围困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415章突围
陈仓一面临水,三面险要,这样的地势,就注定了围困陈仓不可能如铁桶一般,事实上,蜀军的围困也确实是比较松散,许多的空隙更象是有意无意地留出来的,这就让苏愉的突围变得很轻松。
苏愉将突破点选在了陈仓的东北方向,这个位置苏愉事先进行了观察,发现这里是蜀军阳安营和永安营的接合部,两个营之前的联结看起来很松散,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空隙。
同耿直赤胆的王浑不同,苏愉是那种心思聪慧机敏灵智之人,更多的在明哲保身之上,五丈原之战的失败,让苏愉感到陈仓已经是守不住了,既然守不住,那么再呆在陈仓就是无谓的牺牲,乘着蜀军还未对陈仓形成合围,捉住机会,才可能会逃出生天。苏愉甚至都懒得理会固执的王浑,简直就是愚不可及。现在死守陈仓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蜀军在五丈原大胜之后,进攻的矛头自然会指向长安,长安的得失将最终决定魏军在关中能否存留,象王浑这样死守陈仓,与整个的战局显得格格不入。
为将者当审时度势,临机擅变才行,苏愉可不认为自己这是临阵脱逃,撤离陈仓是为了保全魏军的力量,为了下一步守御长安做贡献,王浑一介武夫,又如何能想的如此透彻,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也罢,自己也是仁至义尽,王浑不愿走,那也只得随他去了。
苏愉离开陈仓城门的时候,心中突然地生出了无限的感慨,当初他率兵进入陈仓之时是何等的踌躇满志,陈仓也本该是他功成名就的地方,但世事难料,仅仅相隔几天之后,苏愉却不得不黯然地离开了陈仓,原本期待的辉煌没有出现,原本渴望的战绩也黯淡无光,这一切,与他想象有着天壤之别。
刘胤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苏愉在心底暗暗地叹息,如果刘胤采用当年同诸葛亮一样的打法,集中大军强攻陈仓,那么陈仓必将成为了他苏愉发挥所长的舞台,依靠自己带来的七千精兵再加上陈仓坚如磐石固若金汤的防守,刘胤也必将受困于陈仓城下不得寸进,等司马望的援军杀来,再来一个里应外合,一切都将完美了。
只可惜刘胤并不按常理出牌,围攻陈仓的只是一支偏师,而真正的主力却在五丈原张网以待,攻其所必救,五丈原这一战,不仅仅是击败了司马望的援军,更是彻底地改变了关陇地区的大局,也将魏军坚守关中的信心给击了一个粉碎。
苏愉也是熟读兵书,什么声东击西,围魏救赵之类的计策也是烂熟于胸,但刘胤所采用的策略似乎与这些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声东击西核心是西,围魏救赵核心是赵,而刘胤的目的却不在陈仓,他的胃口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陈仓城,而是盯在了前来救援的魏军主力上。围城打援,围城只是手段,打援才是真正的目的。
一想到这儿,苏愉不禁为胆寒,刘胤的魄力和智谋就算是历代兵家也无人可比,这样的对手,才是真正可怕的对手。
苏愉此时一刻也不想在陈仓呆着,天知道刘胤还有什么后续更可怕的手段,陈仓的陷落也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只有成功突围,才有生还的希望。
城外的蜀军似乎对魏军突然发起的突围战准备不足,再加上苏愉突围时选择的时间是凌晨四更天时,选择的地点是蜀军两个营驻地的空隙之处,所以行动开始之后,进展十分顺利,很快就突破了蜀军的第一道防线。
傅佥接到禀报的时候,整个蜀军东北防线一带杀声震天,传讯兵神色慌张,上下不接下气地向傅佥禀报着。不过傅佥倒是一脸的从容,虽然说魏军的突围是一件比较意外的事情,但不管是魏军全部突围还是部分突围,对于围城的蜀军而言,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这就证明铁板一块的陈仓城已经出现了裂缝,攻下陈仓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传令阳安营和永安营,不必对突围的魏军拼死阻拦,可以考虑给他们让一条道出来,不过这条道也不能让他们轻松地通过,至少要让他们付出点代价才行。同时封死陈仓城方向的路,切不可让他们回头!”傅佥下令道。既然守城的魏军有心突围,那就成全了他们,只要他们不退回陈仓,逃到那儿都无他们的立足之地。
在夜色的掩护之下,苏愉的突围计划进行地十分顺利,七千魏军以骑兵为先导,左右两翼为步兵,对蜀军的防线展开了迅猛的攻势。四更天的时候,正是人睡意正浓的时候,蜀军营地虽然派出了大量的巡骑游哨,但大多的士兵经历过一天的鏖战之后,身疲力乏,此刻正酣然入梦,魏兵的突然袭击自然把蜀军的好梦给惊醒了,示警的号角声也凄厉地响起,在夜空之中回荡着,集结的鼓点声驱赶走蜀军的倦意,蜀军纷纷地从营帐中爬出来,迅速地完成集结,抵御魏兵的来袭。
但再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不可能在一柱香的时间内完成集结,再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程度的混乱,苏愉就是趁着蜀军的混乱,一鼓作气地冲了过去。
不过越深入蜀军阵地深处,遭遇到的阻力便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蜀军开始向这个方向集结而来,纵使魏军的突围行动带来不少的阻碍。
这样的局面也早已在苏愉的料想之中,但苏愉突围的决心却是异常地坚决,他强行下令魏军的攻击箭头部队加快行进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在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黑暗混战中,苏愉也不知道自己的军队究竟折损了多少人,他走到这一步,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拼死力战,才有机会杀出重围。
天色微露曙光的时候,魏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是到达了陈仓的外围,后面的追兵渐远,苏愉这才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第416章不一样选择一样的结局
苏愉来不及清点部队的损失,就算不清点,苏愉也可以看得出部队的伤亡是比较大的,不过他此刻根本来不及计较这些,能够突破蜀军的重重包围,已经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
蜀军围困陈仓的,总共有两万五千人,比苏愉的七千人马要多出三倍,不过蜀军是三面围城,兵力自然要分散的多,魏军倾注一点而攻之,再加上是黑夜之中行动,所以突破行动很是成功,经过近一个时辰的鏖战,苏愉率部总算是逃出了陈仓城。
但是突破蜀军的防线并不意味着魏军就安全了,五丈原之战后,陈仓以东至武功眉县方向的地域也完全是沦陷了,甚至可以说长安之西的所有地域都变得不甚安全,随时都会遭到蜀军的攻击,所以苏愉根本就不敢在陈仓的外围多做停留,立刻是挥兵东进,而且苏愉根本就不敢走大道,选择走小路翻越武功山,准备取道眉县返回长安。
傅佥已经是拿到了魏军突围时的全部资料,据统计,此次魏军参与突围的人数大约在七千人左右,基本上与苏愉当初增兵陈仓时的人数相当,虽然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魏军的领军之将是何人,但傅佥判断出此人八九不离十的便是苏愉。
苏愉的突围带给傅佥一个最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陈仓城的守军已经由一万人锐减到了三千人,也就是说只剩下了陈仓城最初的守军规模。
刘胤在设计这个围城打援的计划之时,就已经是断定消灭魏军援兵之后,守陈仓的守军必定会选择弃城东逃,很可能到时候攻打陈仓就变得轻易举。
事实的发展与刘胤的判断并无二致,五丈原之战结束后,魏军就已经是开始向城外突围,唯一有一点点偏差的是,陈仓守敌只有七千人选择了突围,尚有三千人继续地驻守陈仓。
几乎不用猜,魏军的两员守将王浑和苏愉肯定因为撤军之事发生过不愉快的事,丝毫不用怀疑,率军出逃的,肯定是苏愉,而继续注定驻守陈仓的,定然是王浑无疑。
对于傅佥而言,这完全就是一个利好的消息,陈仓的守军从一万人锐减至三千人,防御力量已经是大为薄弱,至于王浑和苏愉之间,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导致原本人数不多的魏军进行分兵突围,傅佥并不知晓,而且他也无需知晓,只有以最快速度拿下陈仓,才是现在的重点。
傅佥立刻与典崇等人商议,决定按刘胤的安排从事,即首先攻打近乎空城一般的陈仓,至于已经突破出去的魏军一部人马,刘胤并不太关心,于是天亮之后,蜀军再次对魏军发起了进攻。
这几天来蜀军的攻击原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攻击的强度并不太高,傅佥只是安排每日进攻陈仓的,是不同的营属,只需起到佯攻的作用即可。
如今傅佥下达了全面攻击的命令,所属各营,立刻调动最强悍的部队对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