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里发出沉重的呼吸。丰润发红的嘴唇上方,有一排整齐的细细的胡须,很有男人味。
阿九看到吴应熊的衣领上有一片落叶,便轻轻地伸手去拿。她的手还没伸到,一树的鸟儿不知受了什么惊吓,“轰”的一声,同时飞出槐树,鸣叫着向四面八方散去。吴应熊一下子惊醒了,坐了起来,看到阿九,心底仿佛有一种难以言语的快乐。这一刻,他们都只是单纯的孩子。
吴应熊想起这些往事,嘴角浮出笑意,阿九突然开口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吧。”
“去哪?”
“去了你就知道。”
阿九带着吴应熊,沿着蜿蜒的小路,他们走上一个土丘似的小山坡。再往上走,吴应熊看见几座土坟,中间插着几根树枝,树枝的叶子被去掉了,挂满银色的铜钱纸。山间很多蒲公英,灰色的披针形叶,上面满是白色丝状毛,风一吹,就分离开来,飘浮空中,沾到吴应熊和阿九公主的衣服上。
吴应熊跟着阿九姑娘穿过一片青纱帐似的野生芦苇带,一不小心,左手中指还被野芦苇锋利的齿叶划开一个小口,鲜血慢慢流了出来。
阿九姑娘拉过吴应熊的手,低头掏出一方白色的手帕,手帕有一股清香,上面绣着一朵白莲。
阿九用手帕包缠住吴应熊手指上的伤口,问:“没事吧?”
吴应熊说没事,他第一次触碰阿九纤细温暖的手指,以及指尖小小的温暖。这一刻,他心里想起一首诗里的两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穿过一片野生的芦苇带,他们走到了一座巨大的坟前,坟前是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很多名字。吴应熊在最后一列发现了“外孙女朱媺娖”的繁体字样。
“其实我的姥姥就葬在这里。她死得早。”阿九姑娘弯下腰,喃喃自语:“姥姥,我来看你了。”
说完,阿九公主双手合一,做了一次祷告。
“这里是你姥姥的坟墓?她没有入皇陵?”吴应熊看着阿九忧伤的脸,知道她不会说谎,也闭上眼睛,合起受伤的手,跟阿九一起祷告。他心里默默地想:“姥姥,你放心吧,如果有机会,我会照顾好阿九。”
太阳快要落山了,阿九说:“今天谢谢你陪我。我要回去了。”
一起下山时,在小路上,四下无人,阿九突然叫住前面的吴应熊,两人面对面,靠得很近。
只见阿九公主一脸严肃地说,“你别动。”她伸出一只手,姿势很像要给吴应熊一个拥抱。
吴应熊的心,扑通加速跳动,他闻着阿九长发上一股淡香味,心情舒畅,很想趁势给阿九一个温暖的拥抱,亲她的小嘴。但他不敢,怕阿九姑娘拒绝后,他们连朋友都没得做。
“你看,这是蒲公英的叶子,扎在你脖子上了。”阿九的小手,伸到吴应熊的脖子后面,拿出一根小小的蒲公英的针形叶,叶子下半部是绒刺。
“是呀。难怪刚才感觉脖子上有点痒呢,我以为是小虫子。”吴应熊这才明白了阿九的意图。
那天,要分别时,阿九公主对吴应熊说:“你也早点回宫里吧,我的皇兄有事要找你,是关于我们俩个的事。”
“好,你早点回去休息。”吴应熊那天也很开心,这单纯的少年时光,虽然短暂,但确实难得,这种久违的快乐,被剪碎在风里。在不经意的瞬间,化作夕阳的余晖,永远留在了脑海的记忆里。
在这乱世当中,美好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儿女情长,这短暂的小插曲,如白驹过隙,很快就过去。
吴应熊觉得,自己确实要回去了,不过他是想去看看何承志训练的禁军怎么样了,不然,要是纪律败坏,造再先进的武器也没有用。
训练营伍,纪律为先,其庸劣之员,必须随时惩治,方足以儆效尤而严军政。在让何承志总负责训练新禁军前,他付出了大量心血新建禁军的治军章程、律条、法令周备而细致,对于士兵遵章守律突出的,记功、赏银或提升,对违章犯纪的,严惩不贷。惩罚之法有打军棍、插耳箭示众、罚扣薪水等,最严厉的惩处就是论斩。
为了将这些禁军训练成虎狼之师,吴应熊上任第一天就颁布了《简明军律十六条》,其中有“十六斩”,规定了十六项违规现象要处斩:其中包括临阵不听号令、临阵退缩、诈功冒赏,逃亡、装病,监守松懈、贻误战机、首领战死兵丁不前、抛弃枪械、泄露密令、烧抢百姓、造谣惑众、惊呼扰军、打架斗殴、违抗军令、夤夜离营浪游、官弁纵兵扰民、酗酒赌博等劣行。
吴应熊觉得,禁军的训练有一段时间了,是骡子是马,得去拉出来遛一遛了。
第四十四章 禁卫新军
阿九公主来见吴应熊之前,就将自己的心思说给明帝朱慈烺听了:“我没有见过都尉周世显,而且父皇亡国,周家也无力相救,如果皇兄有心成全妹妹,我愿意下嫁到吴家。不管世人如何看我。”
明帝朱慈烺听了妹妹的话,十分高兴,马上找来礼部尚书朱继柞前来商议。朱继柞却一脸为难,说:”新皇初立,继承国祚,当以诚示意天下,今若毁了婚约,恐怕不妥。而且若公主下嫁吴家,会令天下士子以为皇上依附武将,寒了读书人的心。“
明帝朱慈烺一听有道理,他犹豫不定,找吴应熊进宫商议。
吴应熊虽然对阿九公主也有意,但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觉得十五六岁结婚也实在太早了,而且此时他的心思,还不在成家立业上,他的心思,是要练成新的六万禁军,统一大明,开疆拓土,于是他对明帝朱慈烺说:“满清鞑虏未灭,大丈夫何以家为?不过多谢皇上的成人之美,既然此时为难,此事就压后再议。毕竟,婚约还要父母之命。现在家父征战在外,等大明统一关内,四海升平,将满清鞑子赶出关外,我再迎取阿九公主不迟。“
”好!一言为定。不是朕有私心,皇妹她有心于你,做哥哥的,当然要极力成全她。皇妹情真意切,你不要辜负于她。“此时,平西王吴三桂、定西王唐通、镇西王白广恩、镇南王姜瓖都率军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征战,收复被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的大明故土,朱慈烺也觉得此时下嫁公主时机还不成熟,道。
吴应熊出了宫,就直奔新禁军的大营,大营离紫禁城并不远。紫禁城起源于司马迁的记载,说北天中央有三垣星宿,就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中垣紫微垣是中天的中心,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所以,皇帝生活的宫城也被称为紫禁城。
明代的紫禁城有四个宫门:南为承天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大明皇帝禁卫军护卫宫禁是首要职责,就分布在紫禁城四周。
吴应熊骑马从承天门出,他有在紫禁城骑马的特权。这里是宫城正门,门外就是著名的金水桥。他看了一眼,明代的河水还真是干净,外金水河清澈见底,里面不时还可见小鱼儿在水里游动。
明代金水桥外便是政务机构所在地,朝廷部院寺监办事大堂都集中在这。从承天门往南中轴线两边都是朝廷的主要办事机构,左边依次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右边本来是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等五军都督府,还有鸿胪寺,京外官员进京就住在这寺庙里。
吴应熊主军政后,取消了五军都督府,右边全部变成了禁卫新军的地盘。
禁军是明太祖朱元璋时建立,正式设置护卫亲军十二卫: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亲军十二卫是负责护驾左右、护卫宫禁的皇帝侍卫禁军,这些军士都是通过精选以后经严格训练而入选。亲军十二卫都有严格的建制,待遇也在众军之上。比如闻名遐迩的锦衣卫共一千五百人,设大汉将军、将军、力士众官;卫士称校尉;军中设千户、百户、总旗官。
吴应熊在禁卫军的这些设置上,基本上沿用了朱元璋的建制,因为一来毕竟是大明的禁军,尊重祖制显得名正言顺,二来这个时代的禁卫军,需要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建制。吴应熊可不像有些脑洞大开的网文作者,动不动把现代的军制那来用,一点也不考虑明代人能否接受,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
不过既然是新禁军,吴应熊在他们的训练上,参照近代新军进行了许多创新。吴应熊特意嘱咐过负责训练的二弟何承志,让他严格遵守禁卫军的规章来做。比如训练的内容有站军姿、齐步走,各项口令的转体动作,以及跑步、负重越野、俯卧起撑、仰卧起坐、自由搏杀等单兵项目。
何承志在关外跟着大明猛将祖大寿十余年,确实有两把刷子,他一边练兵,一边辟地三百余亩,修筑方形大土城,还在土城墙上筑通道和护墙,筑两座炮台,台内地下凿空作为贮存弹药的地下室。然后在墙外面挖壕堑引水形成护城河,城西和城北临江河开一营门,设吊桥,城内建旧瓦房供士兵居住。平时操练的大操场和打靶场,还陆续建起讲堂、厨房、澡堂、火绳枪暂存室及修械室等,吴应熊调集来的民工日夜施工,不到一个月,一座新式军营就拔地而起。
按照吴应熊的指导,何承志将六万禁卫军编为步兵、马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在课程设置上,也进行了创新,设基本战术、应用战术、图上战术、沟垒学、弹道学、等,还教识字、算术、几何等。
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明末的西学东渐,平等交流,很多欧洲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知识传入,特别是来华的传教士,比如前面提到法国传教士金尼阁,1620年就携入7000部书来京城,这些书中包括哲学类、神学类、医学、法学、数学等,对于大明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