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能干啥?换药呗。”女人将手里端着的盘子放在床头。
  刘铁柱向盘子里望了望,看见几卷细布,织得很仔细,看上去就像棉帐一般,透气得很,似乎跟包住自己脑袋的那布条是同样的质地。
  “这是啥?”刘铁柱指着那盘子问道。
  “这是绷带和消炎粉,都是外国货,你的命就是那消炎粉救回来的。你自己不知道吧,你可是昏迷了四天四夜的,从船上转到军医院,你就跟半个死人差不多。”
  女人轻声慢语的说着话,双手却忙碌起来,用剪刀将那玻璃瓶盖翘了起来。
  “船上?船不是翻了么?”
  刘铁柱努力的回忆着,依稀记得船被撞翻之前的那一幕:所有的人都在喊都在叫,可是那迎面过来的洋人兵舰根本就没有理睬,仍旧全速冲了过来,船上的人动作的快的都在相撞之前跳进了初春的冰冷江水里,刘铁柱也跳了下去,但没等他从那冰冷江水的刺激中缓过劲来,一个黑糊糊、硬邦邦的庞然大物就撞上了他的脑门,然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作为一个船工世家出身的草民,刘铁柱并不知道那艘撞翻他们的船是什么船,只知道是兵舰,挂着太阳旗,是东洋小鼻子的兵舰,至于他们驾驶的那艘木船为什么会突然不听使唤,刘铁柱也弄不明白,只是隐约觉得跟前头驶过的那艘东洋小鼻子兵舰有些关系。
  “你的命真是大啊,被军舰撞了一下,就沉了下去,后来才浮起来,不然的话,肯定被军舰的船桨搅碎了。”女人一边说,一边示意刘铁柱躺下,然后将那小腿上的绷带拆了。
  “这小腿的伤口还疼么?另一条腿呢?”
  女人蹲在床边,轻轻摁着刘铁柱的腿,动作轻柔的就好象在绣花一样。
  刘铁柱这时才感觉到腿上的疼痛,然后,他的头也疼了起来。
  “你……你……咋摸我的腿?”
  刘铁柱的疼痛感迅速消失了,因为眼前的一幕确实让他惊讶不已,一个陌生的年轻女人,甚至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居然就这么伸出手在一个陌生男人的腿上摸来摸去。
  十八年风里来浪里去的,刘铁柱还从来没有与女人如此亲密的接触过,当年跟着船帮跑船,各处码头的野窑子倒是远远望过几眼,但也就是望望而已,老船工们都说那些脏女人是碰不得的,碰了就要翻船,虽然不知是真是假,可刘铁柱却是没那个胆子去破戒。
  可是眼前的这个女人却怎么敢碰自己的腿?她这么年轻、好看,怎么可能是那些连笑声带着几分邪气的脏女人?
  不,这女人绝对不是那些脏女人。
  刘铁柱沉住气,憋红了脸,他觉得下面有些不对劲,低头一瞧,赶紧掀起被角盖住了,可是那脸却更红了。
  听到刘铁柱说话,那年轻女人一愣,脸上也是微微一红,不过很快恢复了神色,沉声说道:“我是护士,就靠伺候伤员病号维持生计,如果没了工作,全家都要饿死。”
  “你……你是旗人?”
  刘铁柱猛然醒悟,想起听那些常跑武汉的老船工说过的故事,据说武汉的革命军里有一支“女营”,专门伺候男兵,白天给男兵洗衣服做饭,晚上给男兵洗脚铺床铺,这支“女营”里头的女人都是革命军从荆州旗营里抢来的,如果不听话的话,革命军就要把她们卖到窑子里去。
  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这“女营”里头的女人不是被革命军抢去的,而是自愿去伺候男兵的,而且也不叫“女营”,而叫“女护士”,专门伺候伤兵和病号的,一般男兵还享受不到她们的伺候呢。
  两种说法,哪一个更接近真相?船工们更愿意接受前一种说法,毕竟革命就是抢钱抢娘们,当初革命军杀到湖北地面的时候,喊的口号不就是这样的么?
  刘铁柱也愿意相信前一种说法,不过那是以前,现在,他更愿意相信后一种说法了,因为他无法接受这么温柔、好看的年轻女人被一帮男人抢来抢去的场面。
  “旗人,镶白旗。”女人淡淡的说道,手里的活却没停,很快就为刘铁柱的小腿换好了药,裹好了绷带。
  “那这里是啥地方?”刘铁柱指了指窗户。
  “武汉,楚望台军医院,你是这里的病号、伤员,四天前从蕲州转过来的。”
  女人站了起来,弯着腰将被角拉了拉,盖住刘铁柱那两条光溜溜的腿,然后指了指他的头,说道:“你头上的伤很重,没事就别乱跑,若是内急,床下有痰盂,披上衣服再起床,现在要是再着了凉,就是洋人大夫也没辙。”
  “洋人大夫?”刘铁柱摸了摸头上的绷带。
  “楚望台军医院请了好几个洋人大夫,不过他们不常来,现在这里只有大清国……中国自己的大夫。对了,你醒了多久?”
  “大概半柱香的工夫。”
  “你躺着别动,我去叫大夫,过来给你看看,那头上的伤口是不是也该换药了?”
  女人说完,端起盘子就走,走了几步又拐了回来,指了指悬在刘铁柱床头上方的一根绳索,说道:“如果想叫人帮忙,就拉这根绳子,我不在的话,会有别的护士过来的。”
  “那个……那个……你叫啥?”
  见那女人扭头要走,刘铁柱硬着头皮将她喊住。
  “我叫秀宁。”
  女人回头笑了笑,然后像一阵风一样走了。
  刘铁柱呆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心里也空荡荡的,好象丢失了什么一样。
  旗人如今也这么好说话了?或者,男旗人跟女旗人的脾气不一样?还是革命之后旗人都老实了?
  各种念头在脑子里转来转去,刘铁柱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恍恍惚惚中,眼前走来一人,刘铁柱这才回过神来,定睛一瞧,这人虽也是女人,不过却不是护士,而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女洋人。
  用那些教民的话来说,这叫“嬷嬷”,是洋人教堂里的修女,以前在江上跑船的时候,刘铁柱也是见过的,在他看来,这就是洋人里头的尼姑。
  那修女身后还跟着几人,一人是金发碧眼的男洋人,另外两人则是华人模样,其中一人还穿着军装,腰别短枪,似乎是个军官。
  说起来刘铁柱为共和军运送辎重也有那么十几天了,平时押船的那些革命卫队的兵没少跟船工们唠嗑,现在刘铁柱已经能够从军官肩膀上的肩章认军衔了。
  一杠尉二杠校三杠将,一星少二星中三星上,没杠没星大头兵,有杠没星准是愣头青。
  这眼前的军官肩章上是三杠,没有星,那就是共和军的“准将”,大官,至少相当于前清时候的参领、翼长。
  “有杠没星愣头青”,这种军官不上不下,都急着立下战功,弄颗星星放到肩章上,所以做起事来往往风风火火,是所有军官里最难伺候的。
  想起革命卫队教给自己的这句顺口溜,刘铁柱急忙低下头去,免得惹恼了那“愣头青”,但是脑袋却微微侧了过去,想听听那人说什么。
  那“愣头青”军官显然也是湖北人,口音不重,刘铁柱能听懂个大概的意思。
  “请告诉两位国际友人,这个伤员就是蕲州惨案里的幸存者,四天前送到武汉救治,十多分钟前刚刚苏醒,他的头部被日本军舰撞了一下,幸亏当时沉了下去,不然的话,也跟那几具残缺不全的尸体一样了。请注意他的身份,他是一个平民,一个非武装的平民,在自己的国家从事着完全合法的工作,他的身份和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德国莱茵河上的船员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是,他驾驶的是一艘古老的东方木船,即使是一艘小军舰也能轻易将其撞翻,面对横冲直撞、张牙舞爪的日本军舰,这些木船的船员毫无还手之力,这不是什么意外,这是一次屠杀,是日本军方对中国平民犯下的可耻罪行,就像甲午战争时旅顺发生的惨案一样,日本军方完全是在藐视国际正义,藐视文明世界。”
  那军官说完,另一个华人打扮的男子便“叽里咕噜”的说了通洋话,那一男一女两个洋人边听边点头,那位修女还不停的在胸前划着十字。


第161章 愣头青(下)
  那名共和军的准将军官等通译翻译完毕,又指了指刘铁柱,神情激愤。
  “请两位委员认真的看一看这位伤员的面孔,多么的年轻,多么的腼腆,你们能够想象得到日本政府将他们称做什么么?土匪!在中国的土地上,一帮日本强盗在屠杀了平民之后,却无耻的颠倒黑白,反诬被他们屠杀的平民是土匪,这是所谓的文明国家么?日本一直声称自己是文明国家,可是请看看他们所做的一切,哪里有半点文明可言?这个船工只是众多伤员中的一个,还有十多名重伤员也在楚望台接受救治,此外还有一些轻伤员,两位委员可以与他们自由的交谈,看看蕲州惨案的真相到底如何。”
  准将说完之后,那通译又“叽里咕噜”的翻译起来。
  刘铁柱不明白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不过倒是知道他们在说自己,而且他也看清了那个男洋人左臂上戴着的臂章,那上头画着一个红色的十字架,跟那些教民们挂在脖子上的十字架一样。
  刘铁柱想起来了,这种臂章他是见过的,当年他跟着湖南船帮的船队去浦口运粮食,在码头上见过一群人,洋人和华人都戴着这种画着红色十字架的臂章,后来听码头上的把头说,这叫“红十字章”,戴着这种章的人都是“红十字会”的委员,浦口的那帮委员是打算坐船去东三省的,那年东洋小鼻子和俄罗斯大鼻子在东三省开仗,杀得昏天黑地,小鼻子死了老多人,大鼻子也死了老多人,东三省地面上的大清国百姓更是积尸成山,尸体到处都是,无人掩埋,而且农田荒芜,流民四散,于是中国缙绅和洋人领事一合计,决定组建国际红十字会去东三省,既是收尸,也是安抚流民,免得疾疫流行,祸害天下,据说只要在臂上戴了这种“红十字章”,交战双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