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种主张仅仅只是一种障眼法,只是用来安抚土著居民中的那些知识分子,作为已对东印度群岛殖民了数个世纪的欧洲国家,荷兰从来也不会主动放弃对东印度群岛的统治,只是因为形势的变化,才迫使荷兰政客不得不改变策略,以缓和土著民的反抗情绪,而这种反抗情绪自从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就一直处于膨胀之中,日本击败俄国,确实间接冲击了欧洲人对亚洲的殖民统治。
所以,关于最近几年东印度殖民地的民族意识觉醒问题,伊登伯格总督并不承担主要责任,这个责任应该由他的前任承担,至少伊登伯格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婆罗洲地区的武装叛乱问题就不是可以轻易推卸责任的了,而且这个问题才是伊登伯格总督最头疼、最烦恼的问题,这位总督先生从来就没有想过,一帮朝鲜侨民竟然会在东印度群岛发动武装叛乱,而最为让人感到无奈的是,这些武装叛乱分子的叛乱借口是“英国的敌视”。
英国敌视你们,你们就去跟英国捣乱么,到这荷兰殖民地捣乱,是不是看错地图了?
伊登伯格总督甚至一度认为那些在婆罗洲地区发动武装叛乱的朝鲜侨民可能是分不清英国殖民地与荷兰殖民地的分界线在哪里,或许当那些武装叛乱分子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后,他们就会返回英国殖民地,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使伊登伯格总督的美梦破灭了,那些武装起来的朝鲜侨民不仅没有再返回北婆罗洲英国殖民地,反而在荷兰殖民地安顿下来,不仅接收了那些被占领城镇的一切政府机关,而且还成立了一个所谓的“高丽义勇军联络委员会”,看样子是打算在当地长住了。
这可不行,那里是荷兰王国的殖民地,只要荷兰人还统治着东印度群岛,王国政府就不会放弃对那里的统治,所以,伊登伯格总督前几天一直在忙着调兵遣将,筹集船只,准备远征婆罗洲,恢复王国政府对那里的统治。
就在昨天,远征船队已经从巴达维亚出发,踏上了远征之路,伊登伯格总督正眼巴巴的盼望着远征队传回捷报,但是没等船队走多远,巴达维亚港外突然过来了一支不怀好意的舰队。
这支舰队是中国海军远洋袭击舰队,据说曾经对日本商船实施过拦截和炮击,这次是从印度洋那边绕过来的,开始的时候说是需要补充给养和煤炭,出于谨慎,港口方面拒绝让那两艘大型军舰进入港口,只允许随舰队过来的那几艘补给舰入港停泊。
但是没过多久,其中的一艘远洋袭击舰突然闯入巴达维亚领海线以内,这立刻使港内的气氛紧张起来,而且港口方面立刻将这一情况通知了总督府,伊登伯格总督的烦恼就因此增加了,而且这个烦恼比起婆罗洲的烦恼来更让总督先生感到棘手,因为那支正在巴达维亚港外耀武扬威的舰队是中国的海军舰队,而中国现在由一位“狂人总统”统治,正是在他的统治之下,中国刚刚在战争中击败了日本。
既然是“狂人”,那么就意味着没有人能够预测他的下一步行动。
在这种局面之下,谁能保证那位“狂人总统”不会对巴达维亚发起突然攻击呢?要知道,现在欧洲大战已经爆发,欧洲列强已经无暇顾及远东,这种时候,连荷兰本土也不能保证不遭受战争的直接冲击,何况是这东印度殖民地呢。
因此,伊登伯格总督一直在这总督府里走来走去,并派人前往中国驻巴达维亚领事馆,要求立即约见那位领事先生。
中国舰队司令显然是对港口拒绝军舰进入港内修理的做法感到不满,现在是在示威呢。
那么,是否让那两艘军舰驶入港口“修理”呢?对此,伊登伯格总督仍在犹豫。
“总督阁下,请您下达命令吧,我们虽然没有同样战斗力的军舰,但是我们有海岸炮,足以威胁那两艘中国海军的袭击舰。”
就在伊登伯格站在会客室的落地窗前发愣的时候,一名荷兰海军中校走到跟前,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不准开火!不准挑衅!”
伊登伯格瞪了那名不识好歹的海军中校一眼,然后背着手来回踱着步子,并神经质的反复念叨着几句话。
“中国人应该不会主动开炮的。这可能只是一个误会,中国的海军指挥官可能使用了一份错误的海图,也可能是他们没有领悟我们的要求,一旦领事先生过来,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误会。”
“如果中国人主动开炮了呢?我们还击么?”海军中校又问。
伊登伯格愣住了,是啊,如果中国舰队主动开炮挑衅,巴达维亚的海岸要塞还击么?
不还击的话,无疑等于是在示弱,可是如果还击的话,就靠那几门老掉牙的架退炮,根本就无法与那两艘最新式的战舰对抗,反而会使中国人找到开战的借口。
自从与英国达成协议之后,荷兰东印度殖民地还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严重的危机呢,虽然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荷兰政府中确实有人提出过防备来自日本的海上威胁问题,但是随着日本势力进入南满地区,荷兰政府意识到日本的扩张方向将是东亚大陆,因此而放松了对东印度殖民地的海军建设,直到这支中国海军袭击舰队出现在巴达维亚的海面上,荷兰人才真正意识到了亚洲力量的崛起。
没人比伊登伯格更清楚东印度殖民地防卫的虚弱,由于长期以来的主要敌人是当地的土著居民,荷兰殖民军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这从“婆罗洲危机”中荷兰殖民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这支军队对付一下手持弓箭的土著部落绰绰有余,但是如果当真面对一帮用现代化武器武装起来的武装团伙的话,恐怕就不会轻松取胜了。
当年日本军队击败了俄国军队,而现在,中国军队又击败了日本军队,这么分析下去的话,中国军队击败荷兰军队恐怕不是总督先生的妄自菲薄,所以,伊登伯格总督之所以如此谨慎,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总督先生!电报!海牙的电报!”
一名总督府的秘书匆匆跑了过来,递给伊登伯格一封电报,这是一封回电,是从荷兰政府拍过来的,刚才,伊登伯格已经向荷兰政府通报了这支中国海军袭击舰队在巴达维亚港外挑衅的事情,请示如何处置,现在,荷兰政府的回答过来了。
“伊登伯格先生,王国政府对于东印度殖民地的形势非常关心,对于你目前所面对的棘手局面也非常理解,但是鉴于欧洲已经开战,海上航线已经变得非常危险,这种局面之下,王国政府不可能给予足够的军事援助与支持,现在,只能依靠殖民地自己的力量了,至于中国政府那边,王国政府已经决定进行外交交涉,希望能够和平的解决问题。
实际上或许中国人并不是打算进攻东印度群岛,因此,王国政府强烈建议您保持克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主动开炮,以避免给中国人战争借口,您可以同意军舰入港维修,但是不能允许这些军舰利用巴达维亚为补给基地进行海上袭击。”
电报的内容不多,但是意思很明确,那就是绝不能开第一炮。
伊登伯格看着这封电报,阴郁多时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只要王国政府明确了立场,那么,他这个总督自然可以按照王国政府的指示行动。
“好吧,请转告中国领事馆,我同意让那两艘中国军舰进入巴达维亚港内修理。”
伊登伯格很快就下达了命令,有荷兰政府的电报在他手里,将来万一有人追究起来,他也可以完全的推卸责任,反正王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不能给他实际的支持了。
第794章 巴达维亚(下)
锚机的铿锵声中,沉重的船锚“呼啦啦”的落向海面,溅起数公尺高的浪花,然后沉进海底,陷进淤泥之中。
站在舰桥上,鲁平静静的看着锚链滑落入海,直到锚链最终绷紧,他的目光才收了回来,向站在他身边的施肇基笑了笑。
“施领事,我说得没错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到底还是要靠拳头说话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施肇基也笑了笑,说道:“鲁司令,你也别卖关子了,还是直接告诉我吧,是不是海军部在给你撑腰?或者干脆就是统帅堂那边在给他撑腰?”
鲁平摇了摇头,说道:“施领事,你也别打听了,我是无可奉告,反正我们的军舰已经在这巴达维亚的港口码头下锚停机了,这一次交锋,算是咱们中国胜了一局。”
施肇基叹道:“险招啊,险招。现在是欧洲打仗,荷兰人才无所凭恃,这要是搁在以前,只怕当场就打起来了。”
“所以啊,咱们才敢到这里来啊。欧洲的战争最好打上几年,欧洲那边打得越久,亚洲这边的欧洲力量也就越虚弱。”
鲁平点了点头,然后举起望远镜,向码头上望去,看见一辆竖着国旗的四轮马车停在码头边上,于是询问施肇基。
“施领事,那是你的马车?”
“正是。我就是坐那辆马车过来的,如果不是你拉着我坐你的军舰的话,我可能早就坐那辆马车回领事馆了,你这么一闹腾,荷兰总督肯定要约见我,可是我现在又不在领事馆,只怕那位总督先生是有点心急火燎了,我呀,还是赶紧回领事馆,一来安排华侨登舰参观,二来也是去跟那位总督先生解释解释刚才的‘误会’,免得影响两国邦交。”
施肇基说走就走,等他走上跳板的时候,鲁平跟了过去,站在船舷边上喊了几声。
“施领事,别忘了,今晚军舰上举行宴会,你务必过来参加。”
“知道了!到时候我再请些当地的华商首脑,一起过来,让他们到咱们中国自己的军舰上坐坐,只可惜这军舰不是咱们中国人制造的,什么时候你再把中国制造的大型军舰开过来,什么时候咱们华人才算是真正扬眉吐气了。”
施肇基冲着鲁平挥了挥手,然后走下跳板,向那辆等在码头边的四轮马车走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