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再看到皮包里桑皮纸包着的一封封的雪亮的大锭纹银,当姐姐的惊的张大嘴巴,竟是说不出话来。
  “大姐放心,这都是我们坐营官张大人赏的,是来路正当的银子。”
  张猪儿一心查访父亲的下落,连口水也顾不上喝了,一边说着,便是一边大步往外行去。他的步伐稳重坚定,没有一丝的迟疑与害怕。
  “你万事小心!”
  在他身后,大姐提着沉重的皮包,大声吩咐着。
  “没事,咱后头也有人……张大人说了,营里兄弟的事就是他的事,我会请他帮忙的。”
  张猪儿回头一笑,笑容竟也是十分灿烂,充满着强烈的自信!
  ……
  乾清宫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落,皇帝在正中的殿里办公,处理政务,在东西暖阁起居和见人办事,自这座堂皇庞大的宫殿群落兴修完毕之后,历朝的皇帝都是如此。
  嘉靖年间,因为在禁宫之内差点被宫女给勒死,嘉靖皇帝就再也没有住过这里,但嘉靖一死,隆庆就搬回了大内,西苑反而很少过去住,只是偶然去游玩踏青野餐,隆庆死后,万历当然也是跟随父亲的脚步,一直住在乾清宫里。
  但乾清宫的主殿太大了,是宫中第二高大的宫殿,这样的地方住着其实不算舒服,冬天的时候住东暖阁还算暖和,到夏秋之时,就是住在宫殿北边的三希堂里,这种配殿要低矮的多,加上搭上天棚什么的,冬暖夏凉,更加宜居和方便布置。
  三希堂的两侧也是成片的宫殿群,是太监和宫人的住处了。
  紫禁城中就是这样,东西两宫也都是这样的大片的宫殿群,主子和仆人们分别居住在一起,间杂相间。
  在三希堂的西侧,是孙海和客用在宫中值班时休息的地方,他们这种管事牌子还不能和正经的大太监比,司礼和御马监,还有几个实权部门的太监都捞的很凶,在外头都有自己的大宅子,太监不能行人伦之道,但不妨碍娶妻,同时也不妨碍在宗族中过继一个儿子在膝下,自己死后也不至于不能血食,成为孤寒之鬼。
  事实上得宠的太监皇帝会对此事上心,特赐过继,而且会赐给过继的宗子世职官爵,太监儿子封锦衣卫指挥或千户的也不要太多。
  孙海和客用两人在宫外还没有宅邸,也不曾接来家人共享富贵,两人对财富和权势的追求正处在十分饥渴的地步……所以他们对张居正的夺情感觉是十分痛恨,对支持夺情的人也是仇恨到了骨子里头,但万历自己对此事都没有多少发言权,而他们又不敢仇恨冯保……冯保在宫中是一言九鼎的地位,司礼和御马这两个监是宫中的内阁和兵部兼都督府,加上东厂这个特务机构在手,想动摇冯保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事实上张居正死后,冯保的感觉都是特别良好,哪怕是万历都在设法对付他时,他仍然在力压朝臣,试图再确立一个外廷盟友,只是他再也找不到张居正那样强势有用的外廷盟友了,最后内外交攻,才把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给打垮,在这个时候,孙海和客用想对付冯保,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但对付别人么……这两人已经颇想试试自己手中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了。
  “张惟功已经把舍人营练的颇为出色了,相形之下,老兄你在锦衣卫虽然干的不坏,但还不是太出彩啊。”
  客用和孙海坐在榻上,对面是一脸苦笑的张惟贤,这阵子还算风平浪静,张惟贤在向皇帝汇报了早间的功课之后,就被这两个太监邀来喝茶闲聊。
  听到这样的话,张惟贤苦笑道:“非是下官不想发挥,但锦衣卫山头林立,下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张惟贤在锦衣卫的开辟之路已经到了尽头,再撒银子出来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了,能收买的人早就收买好了,买不到的再给银子人家也骂他是冤大头,锦衣卫内部确实是山头林立,很多千户还是永乐年间的世家,除了堂上官他们谁的帐也不必买,张惟贤又不是惟一的指挥,年纪又小,根基不牢固,能做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他有时也是纳闷,一样的做事,为什么小五就是比他出色?
  每次一有这种疑问,张惟贤就迅速把自己的大脑清空……怎么可能,自己是正派嫡孙,从小受到的是最优秀的教育,凭什么一个山村出来的野小子能比自己强?这不可能,这一切都是幻觉,骗不到他的!
  “这样下去可不成啊。”孙海比阴沉沉的客用要直爽一些,直截了当的道:“我兄弟二人替张大人你想了个法子,你想一下,若是同意,咱们就帮你向皇上慢慢说清,直到皇上答应为止。”


第208章 供佛
  “两位公公请直说,下官听着。”
  “好,那咱家就说了。”
  孙海的计划就是劝说万历将张惟贤和惟功这兄弟俩对调,张惟贤去接手舍人营,以前的舍人营是烂摊子,没什么好接的,现在战马买了,兵械领了,粮草也足,听说也有实打实的五千舍人幼官在营,每日训练不停,这样的兵马,明年大阅一摆出来,就是能叫人扶摇直上的功劳。
  孙海直说道:“以张大人你的资历,将来国公的身份,皇帝叫你执掌左府提督五军营也是很正常的事,不如叫你早早上手,拿幼官舍人营练练手,这个理由很好,另外咱们也不攻张惟功怎么不好,皇上心里还是喜欢他的,就说把这小子调到锦衣卫,也是先练手,将来叫他取代刘守有当堂上官……皇上听这个话,会真动心的。”
  锦衣卫山头林立,就算当了堂上官也根本没有办法直接指挥两镇抚和大半的所,无非就是一个花架子,嘉靖年间陆炳刚进入锦衣卫也是装孙子,慢慢混资格加上和嘉靖铁杆的关系,几十年时间才把锦衣卫整合的差不多了,这种特务头子只能一朝天子一朝臣,陆炳就算不死,到隆庆朝也肯定会失势,所以当锦衣卫堂上官,哪怕是大都督,也就只能风光一时。
  张惟贤的路子就不同了,京营各营就是勋贵世家的一亩三分田,势力深植,当提督又不要操心,面子里子都有,特别是舍人营已经有了规模样子,执掌在手,将来说话腰杆都要壮上几分。
  这样调换,张惟贤当然是千肯万肯,算算惟功也是白费了这么久的心血,这样的报复当然更是阴狠,也就是太监才想的起来这样的阴损招数。
  “此是妙计,下官无不答应。”
  虽然有点儿摘桃子的不适感,但张惟贤明白机会就此一次,丢失了可就太可惜了。这两死太监肯帮忙,也是真花了大把银子的。他也希望自己真能经营出自己的势力来,老是用银子开道邀买人心,听着奉承话是爽,但银子花出去的时候就是份外的不爽了。
  “成!”
  孙海阴阴一笑,说道:“小国公到底是小国公,爽快。既然说妥了,咱家就这么想办法去办啦。”
  ……
  一转眼功夫,已经是十一月中。
  张居正夺情和丁忧的风潮终于是慢慢过去了,在中间有一次某布衣上书,替几个受廷仗的官员鸣不平,同时直言张居正应该丁忧。
  这件事已经成为雷区,就算是官员上书都讨不了好,更何况是一个布衣。
  张居正为此事而大怒,将那百姓逮来,重打一百仗,几十仗都能打死人,何况是一百仗之多,估计打完之后那人全身上下都找不到一片好肉,当场就被仗毙了。
  腊月之前,各衙门都很忙碌,张居正重新视事之后,虽然是青衣小帽的丧服入内阁办事,但再无一人敢小觑他的权威。
  谁都明白,元辅握权不放,而皇太后和冯保也是配合,铁三角的关系之下,谁都没有办法抵抗,在这样的局势之下,一心想更进一步的吕调阳已经上书求退,虽然屡被驳回,但谁都明白,吕调阳这个次辅滚蛋回家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张四维这个晋人中的领袖人物这一次没有出头露面,连他的门生都没有出头的,张居正虽知此人未必有那么干净,但表面上肯定会有所表示,估计吕调阳去后,张四维为次辅的可能性极大,不会调入资格比他老的老臣压他一头,对张四维来说,虽然不能成为首辅仍然是遗憾之事,好歹也是往着首辅的位置更进一步了。
  其余各部和地方,也是按部就班,按着张居正规定好的时间表,继续清丈田亩,核计人丁,各种改革继续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局面渐渐稳定下来,张居正自己也是觉得,留京不走的决定是对的,如果他现在在江陵丁忧,吕调阳继任为首辅,那么一切就都休提,官场的势力就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往哪边,现在是自己的风大,所有人都会继续跟着自己,就这一点来说,张居正觉得自己掌握着宇宙的真理。
  ……
  “颇为头疼的事啊……”
  宋尧愈面色阴沉,端坐在惟功的签押房中,中指屈起来,不停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
  “有啥难办?”周晋材那破锣嗓子永远不会闭上,黑脸比平时越发黑沉了几分。他环看众人,大声道:“咱大人在皇上跟前说的上话,直接拿猪儿兄弟的话禀报上去,看皇上能不当家做主?”
  经过半个月时间的辛苦查访,张猪儿终于弄清楚了自己父亲的去向。坊中有一个叫李二的青皮,与宫中的小太监来往甚密,那些小火者不方便办的事情,总会托外头的青皮无赖去办,这些无赖也会假托认识宫里的人,用来讹诈外头的百姓和普通的商户,甚至有一些青皮,混不下去了,只要年纪不是太大,借由宫中的关系下狠心给自己一刀,净了身只要不死就入宫,这样的人混的如鱼得水,就算到不了真正的太监地位,好歹都能混到人上。
  这李二就是这种与宫中交结颇深的无赖,两个月前他就找一个舍命的人,事前声明就是要命,给的银子宫里拿出来一百两,他私吞了八十,二十两银子买条命。
  人命再贱也不是这样的卖法,况且这几年大明国势日强,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