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司全体分四列横长阵列,出击!”
  在哨骑们开始撤回时,猎骑兵早就集结完毕了,因为敌人前锋规模只是三百多骑的规模,如果派出大股骑兵恐怕就成了吓阻战,敌人也不会傻到和优势骑兵一头撞上,只有派出相应规模的骑兵出战,敌人为了摸底,也会在合适的战场上和明军打上一场,所以陶安然直接在他的指挥部派出塘马,点名叫麻登云司出战。
  一司的猎骑兵杀伤力已经十分惊人,六百多骑兵正好是一个司的编制,和步兵一样,两司骑兵为一个千总部,以前称总队,现在仍然为千总部,四个千总部为一个营,这也是与以往不一样,明军一个营是两千七百人,这是戚继光当年的编成,用来打小股的最多万把人规模,战斗力也并不高的倭寇是足够了,几个营的明军就能撵着一两万人的倭寇到处跑,可在辽东这里,对付的是规模达数十万人的游牧民族,敌人是大股大股的骑兵,小编制的营已经不再适合新的情况,六千人至六千五百人规模的营才是合适的,再大规模的话,以当前的道路和通信条件又不适合了,一个营官指挥自己六千人的部下已经是极限了,而且千总部可以一个两个一起行动,由副营官指挥,这样的话人数就和明军其它军镇的营人数差不多了。
  可能戚继光也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但蓟镇明军的编制和组织程度更差,道路和通信也远远不能和辽阳比,他仍然只能使用和倭寇交战时的营编制,并且始终没有使用上自己的车营和火器给蒙古人真正的打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六百多人的骑兵队伍分为两个中队,每个中队之下才又分为两个局,在惟功赶到的时候,各旗队长已经站在队伍的一侧,手中的旗枪斜指向前,整个队伍已经进入临战前的准备了。
  “大人,请务必不要到队伍之中。”
  在自己的指挥层面上,麻登云还是有所坚持。
  “笑话,”惟功不悦道:“在镇夷堡一战,我可是披坚执锐冲锋在前,谁能伤的到我?”
  “大人的武勇属下们全都知道。”麻登云咽了口唾沫,还是坚持道:“猎骑兵的作战形式和以往的重骑兵完全不同,大人带人在队伍之中,帮不到手,反而会使我们自己混乱。”
  惟功几乎真的愤怒了,这几年他一直在辽阳坐镇,到处跑来跑去,做的事情就是开荒种地和赚钱,现在地已经种的无处可种,钱已经赚到盆满钵满,想做的几乎都能做成,现在他就是需要一场真正的战争,发挥他勇力和少年时代所有努力的战争。
  看到惟功的脸色,麻登云几乎要从马上掉下去,无论如何,他感觉自己的前途已经毁了。
  “算了,我在后面掠阵观战!”
  惟功恶狠狠的抛下一句,他的近卫司全部是合格的骠骑兵,具甲轻便坚实,队官和伍长一级都全部是山文甲,在别的军镇最少百户千总才能穿上这种好甲,手中的兵器拿到外镇去卖最少也是最上等的货色,每个卫士都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的武艺高强,骑射双绝的好汉,象额亦都这等汉子,在努尔哈赤手里也是巴图鲁,在卫士之中也并不是一枝独秀,颇有一些汉人卫士武力不在他之下,可想而知,这支武装有多强悍。
  今天惟功是一心想过把瘾的,现在这个愿望算落空了。
  他渐渐落在后头,只听到猎骑兵们轰隆隆的马蹄声越跑越远,最后他不得不骑马选择了一个高坡之上,然后拿起卫士递上来的单筒望远镜,这时候猎骑兵们已经与敌人相隔不到一里路程了。
  隔的远远的还能看到一些稀疏散落的哨骑被敌人的哨骑追赶着,双方不停地在马上射箭,北虏是用抛射,这些马背上的射手确实有精良的射术,尽管明军是飞速奔驰,这些射手还是判定马的奔跑路线和速度,再计算风力,然后每一支箭的落点都绝不会超过一丈的范围,纵使不中,也是差之毫厘,给人十分惊险的感觉。
  有时候箭矢会射中马匹,那马吃痛,前腿一失摔在地上,骑士就被抛了出去,顿时摔的生死不知。
  如果没有援兵,这些骑士会被北虏追上来砍死,好在猎骑兵们赶上来了。
  哨骑们也在不停地转身回射,马上拧腰回射也是一个十分高端的射艺,没有多年的马上生涯使得人马合一,很容易就能把自己从马背上拧掉下来,虽然隔的很远,惟功似乎也能听到崩崩的弓弦声响,他看到一支支箭矢如飞蝗一般,在空中有明显的快速掠过的痕迹。
  他握紧了手,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了,自从一路到统兵大帅的位子,又有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之后,惟功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这种感觉是战士对战场的迷恋,是对血拼厮杀的渴望,当他看到一个哨骑回射一箭,终于将一个北虏射中前胸,看着对方如破麻袋一样摔落下地时,惟功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咱们大人,真是一个天生勇士。”
  不知道自己已经没了未来“巴图鲁”勇号的额亦都,一边也是情不自禁的欢呼着,一边向何和礼低声嘀咕。
  何和礼的神色有些阴沉,最近栋鄂那边有信过来,王兀堂的身体不大好了,他的父亲身体也不好,可能几年之内,栋鄂部就需要一个台吉,如果是他,他不知道将来的局面会是怎样?惟功这样雄才大略的人,能保持女真各部现有的格局和地位?他不相信。
  至于怎么做才能叫眼前这位满意,他可一点儿想不出来。
  哨骑们很快就摆脱了彼此,蒙古人也发觉了明军大队骑兵的出现,他们开始发出呼喝,一边叫,一边后退。


第653章 重箭
  大约一刻钟功夫过后,大队的蒙古骑兵不出意外的出现在地平线上。
  如密林一般的铁矛矛尖最为耀眼和明显,还有形态特别的大纛,各色的军旗掩饰在队伍之中,北虏的骑兵以黑色和灰色为主,再近一些可以看的到,他们多半穿着厚厚的棉皮甲,甲衣用棉,胸前和要害地方加了厚厚的牛皮,同时在全甲身上镶嵌铁叶,这样的棉甲可以护卫全身,虽然不能和纯粹的铁甲比,但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最少在防护弓箭上效果并不差。
  还有一条,这种棉甲在防御明军的火器上,比纯粹的铁甲还好一些,在北虏与明军二百余年的征战岁月之中,特别是成祖年间神机营大放异彩的时候,蒙古人发觉用丝棉制成的甲比起纯铁甲更容易吸收火药喷溅和弹丸射入的伤害,丝棉会把火药残渣尽可能的挡住,并且容易清洗出来,如果换了铁甲,可能就是火药弹丸加残渣和碎铁片一起进入人体,想不死也难啊。
  他们的头上是有黑色缨饰的铁胄,身上的布面甲在胸前用一根丝带束着,这是束甲绊,一般的骑兵在腰间有一根蒙古式腰带,将领和头人则还有一根笏头带,颜色各异,用来鄣显自己的身份。
  他们的脚上,一般都穿着鹅顶靴,如果是将领,内衬就不是普通的棉袍,而是华丽的用丝绸制成的质孙服,束甲绊也不是蓝色或黑色,而是红色或黄色,棉甲外也会绣上华丽的图案,再加上腿裙和皮靴,就是标准的北虏将领和头人的打扮了。
  这一身打扮,在女真人那里也很流行,不少女真部落的台吉拿成堆的干货或是东珠和蒙古人换这一身布甲,这种装扮,自残元到明,再到清,算是中国历史上活跃时间最久的甲胄形制了。
  在七百多人的北虏队伍中,九成是穿着黑灰色和蓝色布甲,束一根黑色束甲绊的普通甲骑,有一成多就是穿着各色华丽布面甲的大大小小的头人们。
  隔着几里路,就能听到号角吹个不停,北虏们也是不停地叫喊着。
  在他们离的近一些,发觉对面的明军不是传说中的密集冲阵的重甲骑兵时,也不是那些彪悍不在自己之下的骠骑兵时,北虏的士气明显又上来不少。
  猎骑兵这几年多半是在女真地界征战,宽甸和栋鄂部到建州部一带就是长白山脉的一部份,在那里重甲骑兵和骠骑能发挥的地方太少了,猎骑兵因为是轻骑反而被运用得最多,这样一来,北虏这边听说他们的威名反而是少的多了。
  “稳住,稳住!”麻登云不停的打着自己的战马,在阵列两边跑来跑去,大声地吼叫着,在他的呼喝声中,四列骑阵的明军阵线拉的更开一些,射击位也更佳。
  对面的七百多鞑骑又开始分成两翼包抄的阵形,跑着跑着就成了一个半圆形,这样拉开之后,无形中又显的比明军人数多出不少来。很显然,对面的北虏甲骑首领判断了两边的人数相差不多,而眼前的地势平坦,明军最少在三五里内没有援兵赶到,这一场战算是两边的接触战,全部是甲骑的情况下,这一仗应该可以打。
  如果他们能想起速把亥等人的遭遇,想起在栋鄂部往建州路上的那一次遭遇战,另外再想想这几年辽阳兵在女真部落中打出来的赫赫威名,可能就会谨慎很多,但这几年辽阳镇一直没有和他们怎么打过,这些蒙古人的印象中辽阳就一直欺负女真鞑子,不敢和他们过手,也就是重甲骑兵确实还有些用处,别的辽阳兵,不必太放在心上。
  这几年辽镇骑兵越打越弱,也是令得这些北虏头人变得十分骄狂,哪怕是实力最为孱弱的福余部也是如此。
  两边迅速接近了。
  如果在两边骑士的角度互相看过去,除了头顶的蔚蓝天空和间杂着绿色和黑色的地平线及起伏不定的山丘之外,眼中就惟有对方策马冲锋的身影。
  蒙古人的阵列拉的较开,他们摆出了包围的架式,但很明显,一会在接近五六十步骑弓有杀伤力的范围后,两侧拉向中间,来回穿梭抛射的伎俩是一定会用的。这是几百年来蒙古人对任何敌人都会用的招数,只是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人们并没有学会在战场上灵活运用,或是改进这个战术,他们啃吃老本已经有几百年了,只是因为游牧骑兵对农耕民族的步兵先天就有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