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42章战前军议

真珠可汗年轻之时便是智谋过人的头人将军,曾以一己之力一族之兵给东~突厥颉利可汗造成不小的麻烦,现在这么多年过去,更是老而弥辣,用兵狠毒,光从其兵分三路的部署上来看,便已经隔断了甄云向西向东逃窜的可能,唯一只留下了南下一条路,而在南方,乃是突厥汗国更强大的敌人大唐,可以说已是成为了瓮中捉鳖之局。…

由于事态紧急,对于泥孰的叛乱甄云只得从轻处理,不仅没有深究还有哪些头人牵涉了兵变,而且还表示对于头人们昔日之过既往不咎,只盼大家能齐心对敌,击退薛延陀的进攻。

头人们眼见甄云并未借兵变大开杀戒,不由暗呼侥幸,薛延陀真珠可汗心狠手辣,视奴役之臣为走狗,若是汗国兵败,大家落在他的手里必定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是一片嗷嗷求战之声。

面对如此危局,甄云依旧镇定从容,她侃侃高声地将目前的局势讲解了一通,末了正色道:“真珠可汗虽是英雄了得,但此战已经有了不小的失误,失误何在?那便是未启用亲信大将,而是让两子领军,先说小可汗拔灼……”

说到这个名字,甄云心里不由微微一叹,目光也有意无意地看了端坐在左首第一张案几前的余长宁一眼,沉声开口道:“拔灼此人虽然颇有头脑,然而刚愎自用,自满自大,虽然他带领的薛延陀右军骁勇善战,然而只要利用拔灼的弱点示之以弱,也并不是不能战胜,而另一位小可汗曳莽,此人有头无脑,有勇无谋,虽有五万大军,然而实在不足为虑,目前真正应该担心的应该只有真珠可汗一人而已。”

听汗王如此剖析敌军弱点,不少头人已是相顾点头,原本有些担心因敌势强大而不安的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甄云蹙了蹙眉头,环顾一周正色道:“真珠可汗昔日是闻名草原的智将,想必在座不少的头人都曾与他交锋对阵,他的实力实在不容小觑。汗国虽然只有五六万军队,但是本王觉得大部分的力量都应该用在对抗真珠可汗的身上。”

突厥汗国乃是部落联军制,汗王除了自己的部落,对于其余部族的兵力并没直接统帅的权利,所以甄云此刻才是一副解释商量的口吻。

“汗王说的不错。”一名颤巍巍的老头人站了起来,竹杖点地昂昂高声道:“夷男(真珠可汗之名)那厮的狡猾比的上草原的狼王,不管是在颉利可汗的手下,还是思摩可汗的手下,我们都吃过他的大亏,老朽身上有三刀伤疤都是因抵御薛延陀的进攻侵略而留下的,薛延陀霸占我突厥汗国故土崛起,如今还窥视漠南,实在是可忍孰不可忍,老朽虽然兵少将弱,但也愿意用举族之力支持汗王,抵御薛延陀的进攻。”

“目头人说得不错。”一个胡须虬结的红发大汉站了起来,摘下腰间的弯刀“啪”地一声拍在了长案之上,愤怒嚷嚷道:“汗王,夷男那鸟人虽然厉害,但我们突厥汗国也不是吃素的,这仗要如何打你说便是,若哪个王八羔子不听你的号令,老子第一个宰了他祭旗!”

说话之人乃是新迁入突厥汗国的西突厥部落头人达奚乐甘,他性格如同霹雳雷火,虽是第一次参加突厥汗国的议事大会,然而却是叫骂声不断,顿时让不少头人都是为之侧目。

甄云淡淡笑道:“达奚头人乃是西突厥声名遐迩的勇将,本王相信这次头人你一定能够为汗国建功立业,请先入座。”

眼见甄云给足了自己面子,达奚乐甘心悦诚服地抚胸一礼,这才落座。

甄云美目视线环顾一圈,沉声道:“这一战关系着突厥汗国的生死存亡,所以希望各位头人都要全力应对,至于战事谋划,因为目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敲定,所以本王打算过几日再给各位安排部署,请大家回去之后秣马厉兵枕戈以待,听后甄云的王命。”

部落头人们同时站起行礼,高亢的应命几乎快要掀开帐顶。

眼见大家众志成城,甄云不由悄悄地松了一口气,高声道:“各位头人可以先行回帐歇息,国师余长宁,大将芷云、耶律宁、穆尔暂且留下,与本王商议要事。”

待到众头人走后,大帐中只剩下他们五人,甄云示意耶律宁等人围拢而坐,目光巡视一圈肃然道:“留下诸位,乃是本王心头有一件大事无法决断,所以先行与你们商量,看看能否有什么好办法。”

余长宁猜想甄云现在只留下亲信,必定是因为此事还不能公布于众,故而抚胸道:“不知汗王有何难题,不如说出来大家共同商量。”

“对,”耶律宁高声附和道,“大战在即,我等相信在汗王的领导下汗国一定会取得胜利,这仗要如何打,汗王你直接下令便可。”

甄云蹙着眉头,手指很有节奏地敲击着案面,少顷才轻叹一声道:“此次真珠可汗率领二十万大军南征,其实甄云看来,并不是那么值得担心和忧虑,因为本王很有信心能够让他们铩羽而归,眼下唯一忧虑的一点,乃是担心蚌鹤相争渔翁得利。”

话音落点,耶律宁三人面面相觑,显然还没反应过来汗王此话何意,余长宁双目陡然一闪,沉声问道:“汗王莫非是忧虑大唐会出兵进犯?”

“不错,今年虽然大唐国内也不安定,发生了齐王李佑谋反叛变事件,然而很快却被剿灭,根据探子回报,目前大唐朝廷对于反攻漠南的呼声一直很高,若是到时候汗国与薛延陀相互兵戈两败俱伤,我们即便能够获胜,那也一定会是惨胜,倘若大唐在横插一脚出兵来犯,岂不大事休矣!”甄云说完,俏脸上已是一副忧愁之色。

对于甄云的担忧,众人皱眉细细地思忖了半天,皆是认同轻轻地点头。

第743章故人前来

甄云继续补充道:“如今的我们,光是薛延陀的二十万大军便极难应对,若是大唐再横插一脚提兵来犯,即便甄云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是回天乏术。

余长宁猛然一敲桌案肃然正色道:“汗王,微臣觉得大唐绝对不会放弃这次机会,待到我们与薛延陀两败俱伤之日,便是唐军北征之时。”

甄云点头道:“国师说得不错,李世民文韬武略善于把握时机,对于漠南,那肯定是志在必得,目前本王心头有两个办法,供大家参详议论。”

虽然说有两个办法,但甄云却是忧愁为减,娓娓而论道:“第一个办法,两虎相争之计。薛延陀与大唐为之觊觎者,乃漠南草原而已,薛延陀得之可以成为进攻大唐的跳板,而大唐得之则可以将薛延陀抵御于国门之外,汗国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实在如履薄冰两相为难,因此而已,不如放弃漠南草原遗祸大唐,汗国主力军队西去鏖战小可汗拔灼,得胜之后迁所有帐户暂时驻于金山之下,真珠可汗眼见漠南无兵驻守,必定会称势而来攻占全境,这是大唐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让薛延陀得到了漠南,对于大唐的威胁会比昔日的东~突厥更甚,届时大唐一定会尽快出兵,与薛延陀争夺漠南,而我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置身与两国大战之外。”

“好主意!”甄云刚刚说完,穆尔已是高声地赞叹了一句,满脸都是崇拜之色。

余长宁心头一凛,暗暗嘀咕道:甄云不愧是智虑深远,胸有韬略,如此危局之下竟能想到此等妙计,若按照此计实施,大唐岂不是要吃一个大亏?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汗王否决这条计略才是,否者归程又只能遥遥无期了。”

正在余长宁思忖间,芷云出言问道:“此妙计实乃目前最好的办法,为何汗王你却还是犹豫不决,莫非还有什么忧虑不成?”

“对,此计最难一点,乃是说服长期生活在漠南的突厥部落,若要他们放弃家园跟随我们背井离乡,想必很多头人一定会不情不愿,加之大唐以前乃是他们的旧主,秉持的仁政也一直深受这些头人们的认同,如果实行此计,本王担心会激起哗变,使汗国为之分裂,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听完甄云的讲解,耶律宁已是明白了过来,叹息道:“可惜这么一条绝妙的计策,竟是一个下计。”

甄云淡淡笑道:“不错,这是最后万不得已的法子,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是不用考虑实施的。”

及至甄云说完,余长宁心头不由微微一松,开口道,“敢问汗王下一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乃引虎逐狼之计。如今薛延陀与汗国已是势同水火,从真珠可汗东征的声势来看,除非万不得已,他是肯定不会与汗国和解的,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拉拢大唐共同抵抗薛延陀。但是这样一来,免不了与大唐虚与委蛇做出一定利益牺牲,得胜之后说不定还会暂时成为大唐附庸,这也是本王不愿意看到的。”

余长宁顿时意识到了此乃自己绝佳的机会,慨然进言道:“启禀汗王,微臣倒是认为此计可行!为何?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凭借一国之力抗击薛延陀二十万大军,不论胜败都是注定失败的结局,倒不如投靠大唐将唐军提前拉入战圈,这样一来不能能够保护自己实力不受到致命性的伤害,而且还能摆脱眼下蚌鹤相争渔翁得利的困局。”

话音落点,甄云正在思忖考虑之中,耶律宁突然皱眉插言道:“昔日我们煽动东~突厥反叛大唐,又在漠南剿杀唐军十五万,李世民会同意我们提出的和解依附的提议么?”

余长宁还未回答,甄云已是长吁一口气道:“若是其他人我不敢保证,但如果是李世民,我相信他会的。”

“啊,为何?”耶律宁顿时惊讶一问。

“历来英明之主,虽然不会遗忘邦国仇恨,但也绝对不会睚眦必报,纠缠不休。国与国之间时而为敌,时而结盟的情况太多太普遍了,为了利益,即便有着刻苦铭心的深仇大恨,两国君主也能坐在一起抛弃前嫌和好如初,否者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之流,怎能凭借合众连横之道改变天下格局?对于大唐来说,最好的局面无非是薛延陀与汗国两败俱伤后再行出兵,但是我一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