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血-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袁甲三不同意这个方案,既然已经知道敌寇位置,大可调兵围而歼之,何必要坐等敌寇自乱?若敌寇不自乱反而四处分兵攻打,清军才是会手忙脚乱。
  但荣禄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事情的发展也正如荣禄所料。捻军分裂之后,河南、山东、淮北的捻军急于回到自己的地盘上,于是在北上的途中遭到了清军的围剿。而且清军这次手段非常狠辣,就算投降的捻军也被屠戮干净,不留一个活口,荣禄知道这些人是不能放回去的,回去之后过些日子便又是捻军。
  余下的捻军不足两万人马,好在有赖文光等部太平军的配合,总算打下了颍州,得到一块歇脚之地。荣禄剿灭北返流窜的捻军之后,马上挥兵南下包围了颍州。张乐行、赖文光等人一面固守颍州,一面向庐州的太平军求援。
  捻军在淮上的战役进程差不多和广州战役同时展开,到颍州的求援消息传回天京之时,广州之役已经结束旬月,太平军正在横扫广东。
  收到北上的捻军大部被剿灭,张乐行等被围颍州的消息之时,萧云贵的表情像吞了只苍蝇,他原本的打算是让捻军在淮上搅乱清军的黄河防线部署,好让太平军能有机可趁。但没想到捻军居然一盘散沙,不但没有牵制多少清军,反而被围颍州,要太平军前去解救,真不知道赖文光他们是怎么办事的。
  萧云贵的怒气还未消,又有坏消息传来,江西巡抚江忠源调任两广总督,已经领兵到了梧州,会同广西巡抚劳崇光分兵镇守肇庆、罗定等州县。张文祥部兵马分散攻略广东西部,却在肇庆遭到了顽强抵抗。
  江忠源调任的消息居然如此滞后才得知,令萧云贵恼火万分,京城的白泽堂分舵不但没有传回任何消息,最后这个消息还是江西白泽堂分舵查探得知后才上报的,而这个时候江忠源的兵马已经在肇庆和张文祥部鏖战多时了。
  情报上的失误令萧云贵有些措手不及,张文祥部一万多名太平军分散攻略广东西部,兵力分得太散,一时间难以集中,要不是太平军的火力凶猛,肇庆的清军甚至有反扑的可能。
  大发一通雷霆之怒后,回京述职的童强胜很是战战兢兢,西王已经很久没有发这么大的脾气了。但童强胜还是要上报另一个坏消息,那就是京城的白泽堂分舵遭到清廷的围剿,损失惨重,舵主赵甲以身殉国,现在京城分舵只剩下不足十个人了。
  耐着性子听完童强胜的汇报后,萧云贵反而释然了,原来是京城分舵出了问题,难怪没有消息传回来,四九城毕竟是满清经营多年的老窝,而且白泽堂训练的细作密探之中,北方人本就不多,派遣南方人前去北方当细作很容易被人察觉。而且京城里满清的警卫力量非常充足,上一次大沽口刺杀英法使节的事情发生之后,满清更是加强了京城的警卫力量,虽然没有达到水泼不进的地步,但白泽堂在京城活动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萧云贵捏了捏太阳穴,稍微的放松了一些紧绷的神经,童强胜期期艾艾的接着说道:“西王殿下,这次京城分舵被破坏,有两人被抓,随后清妖放了一人出来,这人已经回到了天京,而且他还带回了一封信,说是清妖慈禧太后给您的亲笔信。”
  萧云贵微微一愕,有些惊异的抬起头来,跟着急切的问道:“信函在哪里?快些拿来!”
  童强胜将火漆封好的信函送上,萧云贵打开一看,顿时面色大变,跟着他呼吸急促起来,转头问道:“宣娇在哪里?”
  亲卫队长唐二牛道:“西王娘今日去了天京诏书衙……”
  没等唐二牛说完,萧云贵急忙喝道:“快去找她回来,就说有要紧事!”
  唐二牛和童强胜都有些奇怪,清妖太后的信上写了什么?会让西王如此的急迫?二人虽然奇怪,但唐二牛还是马上转身命人前去找西王娘去了。
  只见萧云贵来回走个不停,口中只是喃喃的说道:“原来她真的就是慈禧……”


第五百零九章 诏书新衙
  洪韵儿一大早起来就觉得精神恍惚,偶尔还会感觉一阵阵的心悸,总之便是有种不好的预感。用过早饭之后,她到后院看了一眼萧有福,小娃娃已经三岁了,夫妻俩给他请的国学启蒙老师乃是江浙大儒黄式三,其余西学等学类老师则有很多,如华蘅芳、以及刚刚回国不久的容闳等人。
  黄式三乃是浙江定海人,字薇香,号儆居,道光十二年(1832)岁贡生,十四年赴乡试,因母病逝归,遂不再应试,终身治学。这位老先生已经六十多岁,虽然乃是贡生出身,但他学不拘门户之见,博览经史诸子,斟酌古今。30岁后研读《论语》,40岁起考究历代典章制度,50岁后专治《尚书》,暮年好言礼,认为“礼可以怡情,可以淑性,可以定命”,著《复礼说》、《崇礼说》、《约礼说》等篇。平生以著述为乐,著有《论语后案》、《诗丛说》、《诗序通说》、《春秋释》、《周季编略》、《儆居集经说》、《史说》、《书启蒙》及《黄氏塾课》等共110卷。道光二十年英军侵占定海后,徙居镇海县海宴乡黄家桥,仿唐代韩愈作《五箴》,讽喻当局应警惕外国侵略者的野心。
  太平军攻占定海之后,黄式三本来还是足不出户,但洪韵儿听闻这位老先生的事迹之后,仰慕其名,在郁松年等人的引荐下,洪韵儿专程登门拜访了黄式三,与他探讨过清代前后儒学的变化。黄式三对于洪韵儿提倡的兴复古代汉家儒学的提法很感兴趣,也帮着太平军的诏书衙对一些古籍进行过校对或是注解。到得今岁,萧有福便将开蒙,于是洪韵儿便礼聘黄式三做萧有福的国学启蒙老师。
  本来黄式三以年纪老迈,只想在家治学,最后还是郁松年登门劝说后才应承出山。郁松年的劝说之语也很简单,众人皆知西王不喜长子,早早的打发他到军校学习去了,而对次子悉心照养,西王将来定然是要登基称帝的,是以大家都觉得西王二世子才会是将来太平天国实际的接班人。郁松年等江浙文人虽然行商做买卖,也和洋人多有接触,但他们骨子里信奉的还是汉家文化,他们并不希望将来太平天国的继承人是一个过分崇尚西学之人,于是郁松年劝说黄式三为了将来汉家儒学兴复能够延续下去,一定要好好教导二世子国学。
  有清一代以来,接位的皇帝大多都不是嫡长子,而是有能力的才被选为继承人,是以民间文士们也渐渐接受了这种说法,虽然很多时候在继承权上长子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在国君之位的继承上,文士们还是更加倾向于又才德者接位。萧有和童年几乎都是在做人质,已经错过了启蒙开学的年纪,而且幼年时候多受拜上帝教影响,老先生们也都不看好这个西王的嫡长子,是以他们更加倾向于培养一个附和他们心中明君形象的继承者,这个人就是萧有福。
  于是黄式三便出山做了萧有福的启蒙老师,而华蘅芳则一开始就是萧有福算学等西洋学科的启蒙老师。虽然老先生们从内心里就鄙视西洋学科,但西学中还是有不少的致用之学,加上洪韵儿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是以二世子的所学之中才会多了西学。
  不过华蘅芳兼着太平天国科学司的差事,平时要翻译西洋科学著作,还要自己搞科学研究,同时还要兼顾一些教育上的事情,所以在教导二世子上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推荐了留美归国的华人容闳接任二世子的西学老师。
  容闳此人乃是1846年便赴美留学的几名华人之一,起初在麻省之孟松预备学校就读,1850年毕业后考入耶鲁学院,为首名于耶鲁学院就读之中国人。1852年,容闳入籍美国。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获文学士毕业,其后返回中国,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等处任职。在香港期间他还认识了洪仁ニ暝窀婧槿诗来到上海。容闳一直痛恨清政府的残暴、腐败,对太平军本就好奇,抱有好感,在他亲眼看见太平天国治下繁荣的上海后,容闳就不打算回美国去了。
  其后容闳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随后被华蘅芳举荐担任西王二世子的西学老师,容闳欣然接受了邀请,便来到天京出任萧有福的西学老师。
  洪韵儿并没有打扰黄式三的教学,她仅仅只是站在萧有福书房的窗外偷偷看几眼。当见到萧有福因为背书背错了而被黄式三用戒尺惩罚的时候,洪韵儿强忍下心头的怜爱,还是狠心的转身就走。萧有福一天到晚有十个时辰都在学习,课程排得很满,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枯燥的事情,好在还有西学那些较为有趣的学科和户外体育课这些课程调剂一下,否则萧有福只怕也支撑不下来。
  从一开始洪韵儿就很溺爱萧有福,但萧云贵则是为此同她争执过很多次,最后洪韵儿还是听从了萧云贵的话,她也不希望孩子将来成一个毫无作为的纨绔官二代,于是只能狠下心肠来把孩子交给治学严谨的黄式三和勤勉著称的容闳来教导。并非洪韵儿自己的知识不够教导孩子,而是她根本不忍心强迫孩子去学习,只要萧有福一撒娇,洪韵儿基本上都是由着孩子的性子来,所以教学这种事还是交给他人为好。
  洪韵儿离开西王府后,来到诏书衙,今日她的行程主要便是视察诏书衙。如今的诏书衙已经不再是太平天国初期收集儒释道之书尽数焚毁的文化剿灭机器了,诏书衙担任收集古代书籍加以完善存留的主要机构,除此之外诏书衙还担任书籍的校对、刻板、刊印、发行等事宜。
  同时诏书衙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对各省民间发行的书籍进行审核,有些类似后世出版总局的职责。于是那些鼓吹满清或者是抨击太平天国的书册自然是不会通过审核的,西王夫妇始终还是需要国内只发出一种声音,别的反动书册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