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之后就逐步跟上了大家的节奏。
  现在高建国天天领着他们复训,复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清除他们身上沾染的地方习气,他们以后是要掌握一支武装力量的人,作为部队的主官,没有个好的表率,那手下的这一批兵就废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每个部队的主官对他手下的兵影响很大,正所谓上行下效,部队的主官要是松松垮垮的,那他手下的兵也一定是水裆尿裤,一打就散。
  很多没有当过兵的人对于我军叠方块被子不理解,不理解可以,但是没事在论坛上胡说八道就不对了。
  凭着一点肤浅的军事知识就否定我军几十年的传统,这是不负责任的。那绝对不单纯是面子工程,队列,内务整理是为了强调纪律,培养军人服从命令的习惯,是军人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如一日的养成,才能完成一个普通老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蜕变。就算是一个在纪律最烂的后勤部队当过兵的人,回到地方也会和其他人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状态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还保持着部队的作风。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许三多,但是带过兵的干部都知道,那绝对是一个好兵,一旦部队执行残酷的阻击战任务,面对几倍十几倍敌人的围攻,只有那样的兵才能战斗到最后一人。
  打仗可是要死人的,如果一发152榴弹在你身边爆炸,瞬间就会让你粉身碎骨,最后连尸体都找不全,光给你钱你会干吗?
  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部队严格的纪律和长时间的军人养成,以及完善的政治思想教育。你就是一块破铜烂铁,进了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捶打几年,也会把你炼成一块好钢。
  尤其是在明末那种冷兵器为主,火器为辅的年代,明军为什么一触即溃,就是大部分明军已经没有了兵的样子,就算蓟镇的老兵,自从戚继光那一批老将离开了以后,也都变了样子,这才成就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所以高建国力排众议,制定了这个严格复训计划,着重培养军事作风,这些人可是他们未来武装力量的骨干,他们的军事素质和军人作风,直接会影响到他们手下的部队。
  我军历史上那些打过无数次硬仗狠仗的部队,就算是到了今天,那些有着优秀历史传统的部队,拉上战场也一样英勇顽强,凶悍无比,一上战场就疯,不杀的血流成河决不下火线。
  这就是底蕴,是靠无数生命和鲜血铸造的铁血军魂,这股铁血军魂和部队的荣誉感,会影响这支部队很长的时间,这对一支部队真的很重要。
  除了每天上午的复训,下午的时候,高建国还组织大家开会研究对未来部队的建军规划,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
  晚上还要以班为单位开班务会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把班里讨论的结果以文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在第二天的会议上,站上讲台为大家详细讲解,阐明自己的观点,供大家研究讨论。
  大家的工作热情都很高,虽然每天规定十点熄灯,可很多班组都会在熄灯以后,拿着手电继续进行热烈的讨论。而且很多时候,军事会议的场面非常火爆,大家提出的很多观点,甚至能演变成一场正反两方的大辩论。这个过程一直到他们出发进入虫洞的前一天。
  高建国还按照每个人在部队从事的专业,重新调配了人员,组成了参谋组、政宣组、技术组、军教组、海军组、后勤组,甚至还有一个空军组。
  公司来了几个曾在空军服役的人员,他们强烈的要求组建一支小型的空军部队,经过了公司的几个常务董事的研究,最终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且已经纳入了公司的计划。
  各个小组天天都疯了似的投入到自己所擅长的工作当中。
  参谋组制作了大量的沙盘,对他们未来几年内所要面临军事斗争,也做了详尽的应对方案,并且已经做好了很多完善的战略战役计划。
  政宣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公司需要招募的大量明末土著加入他们的武装,所以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力求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他们制定了完善的政治思想教育计划,以确保这些明末土著,与公司保持思想的一致性,稳定他们的思想状况,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参军,为什么打仗。
  截止到出发前,加入公司保卫部的人数达到了442人,其中转业干部266人,退役士官176人。陆军人数283人,海军153人,空军6人。
  随着公司各部门人员的陆续到位,远东集团公司的工作逐渐也走上了正轨。现在李明手里那些古董的拍卖工作,已经交给了一个由专业的经济人才组成的团队接手了。李明也从这个繁琐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经过几个常务董事开会研究,李明和乔海鹏带着一部分人先期去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考察,并组建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公司。
  远东集团公司工作暂时交由王和、郭松负责,高建国负责公司保卫部,现在公司各部门的框架已经搭建了起来,下一步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这次和李明乔海鹏他们同行的还有宋涛,他通过家族的关系,联系了一个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做贸易公司的京城家族子弟,名叫冯元达,说白了其实就是个国际倒爷,但这个人在当地混得风生水起。
  据说这家伙和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一些高层的子弟相交莫逆,这次也是想通过这一层关系,来接触到俄罗斯军方的势力,争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找个天然良港,作为他们踏足海参崴的前进基地。
  随行人员中还有些专业的技术专家和十几名退役的特战士官,他们会组成先期探险队,在海参崴附近通过虫洞进入1627年的海参崴,对那个时代当地周边的情况,以及港口的水文特征做一番实地考察。
  一架飞机降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机场,李明一行几人从飞机上鱼贯走下,还有二十几个公司的员工并没有和他们走在一起,而是以另外的身份,与他们坐着同一班飞机来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一名三十几岁的男子,在机场迎接了他们,他是冯元达手下的一个马仔,他开着一辆商务车把李明一行送到了一处酒店,冯元达在酒店特意订好了房间,并设宴款待了他们。
  冯元达四十多岁,虽然长得白白净净,还带着一副金丝边眼睛,但怎么也看不出什么书卷气,反而有着一丝江湖人士的痞气。
  但他为人确实豪爽,虽然他看似大大咧咧,可是生在京都的家族子弟哪有简单的,李明他们也和他天马行空的吹着牛逼。而且李明一行人,也弄得很专业,团队中有一位曾经是一个跨国公司的区域经理,名叫胡伟,今年35岁,因为一次商业纠纷,成为了牺牲品,被卷进了一场官司中,风波过去了,他也几乎倾家荡产。
  而且几年之内在同行业都无法找到下家,于是就被远东公司争取了过来,作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公司的经理。胡伟在公司算是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为远东公司做了一份非常完美的投资计划书。
  虽然只是公司进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幌子,但这份计划书却有很好商业前景和可操作性,李明只是和冯元达透入了一些细节,就把冯元达给镇住了。
  而且李明一副老子就是有钱暴发户的做派,宋涛更是混不吝的太子风格,再配合胡伟和几个商业精英的专业表现,几下子就把冯元达给震住了。原本他还以为李明只是一个国内有俩骚钱没处花的土豪山炮,可他现在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对李明一行重视了起来。


第16章 落脚点
  冯元达在酒桌上不断的敬酒,刻意的想要结交李明和宋涛二人。为了显示诚意,冯元达当天晚上就把几个老毛子给约出来了,其实这帮人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当地的一帮流氓。
  他们都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高层的子侄,为首一人三十出头,长得虎背熊腰,大家都叫他安东,他父亲是太平洋舰队的副司令,这些流氓都以安东为核心,组成了这样的一个小圈子。
  别小瞧这帮当地的流氓,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站住脚,如果有他们的帮助那可就容易多了,好在这帮老毛子非常喜欢喝酒,李明和宋涛都是久经考验的兵痞,敞开了酒量和这帮老毛子喝了个天翻地覆。
  这一顿大酒喝下来,他们都七倒八歪的倒在一家夜总会的包房里睡了一宿,第二天醒过来以后,他们就成了真正的酒肉朋友,李明和宋涛也有了和这帮老毛子继续交流的资格。
  安东为人还不错,至少他比京都的这帮家族子弟容易相处,当安东听说远东公司要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投资两亿美元的时候,当时就被吓傻了。
  说实话这帮符拉迪沃斯托克当地的流氓,真的没见过什么大钱,这回终于看到了李明这个大财主,也是拼了命的想去结交,就差拉着李明拜把子了。
  李明也是出手阔绰,几天下来就和安东一伙人混熟了,安东曾在美国留学,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李明宋涛当年受训的时候,英语是主要培训语种,拉丁语、阿拉伯语等其他几国语言也可以日常对话。
  所以大家在一起并没有语言障碍,而且都是酒懵子,几天下来他们的关系已经可以相互说点什么了。
  这天晚上,李明和宋涛又一次请安东一伙人喝酒,等到大家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安东的一帮兄弟,每人捧着一头大洋马回屋淘气去了。
  偌大的包房里只剩下他们三人,他们抽着古巴雪茄,品着高档伏特加,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李明给宋涛递过去一个眼色,宋涛顿时心领神会。
  “安东,我们公司这次投资符拉迪沃斯托克,可是非常有诚意的,哥哥,你想不想参一股,没别的意思,就是通过几天的相处,觉得老安你这个人实在,值得我们深交。”
  安东听了宋涛的话,顿时就是一愣,随即笑道:“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