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及残忍凶悍的手段,让整个东南亚都为之胆战心惊。双方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所以就签了一份象征意义的合约。
反正对于他们双方来说,合约和擦屁股纸没什么区别,随时都能撕毁。
甚至连棉兰老岛的穆斯林海盗都派来了人,表达了对远东公司的善意。这些穆斯林海盗和西班牙人是百余年的世仇,西班牙殖民者都对他们无能为力,一直在被他们不断的骚扰。
远东公司还在马尼拉当地的华人青年中,招募了两千人,组成了马尼拉分公司的保安部队,特意高价请了一批法国雇佣兵负责训练,也没指望他们能有什么战斗力,只是负责马尼拉的治安。
马尼拉港口汇聚了大量的明朝、印度、阿拉伯、欧洲的商人,每年来这里的商船挤满了港口。明朝的樟脑、丝绸以及陶瓷,印度的织品,菲律宾蔗糖,摩鹿加群岛的檀香、丁香、豆蔻等香料,苏门答腊的金子以及胡椒,婆罗洲的樟脑,帝汶的檀香,以及马来西亚西部的锡,统统汇集到马尼拉,再转运到世界各地。
因为以后公司还要利用这里,所以海军部并没有劫掠各国商人的船货。但是这次海军部在马尼拉也是大获丰收,这里西班牙人的财产全部没收,包括不动产、店铺、仓库里的货物、吕宋岛的庄园、还有大量的土地,都成了远东公司的囊中之物。
当然,最贵重的还是准备运往西班牙本土的大量黄金、宝石等贵重物品。以及维克多总督的私人物品,再加上四艘大帆船上的几百万比索的白银,这一次可真是发大财了。
除了这些大宗缴获以外,另外还有大量散乱的银币、金饰品、金银器物和瓷器,这些东西都分给那些海盗和荷兰水手了。日本敢死军现在属于公司的正规部队,所以并未马上分配。
另外还有大量来自明朝的丝制品、棉布、瓷器、面粉、茶叶、漆器,来自印度的毛毯、布匹、胡椒,来自东南亚的檀香、肉桂、丁香、豆蔻、锡、蔗糖、还有大量的粮食。林林总总的把二十多艘风帆船装得满满的。
海军部选择了十几艘状况不错的风帆船,其中就包括四艘西班牙大帆船,虽然他们的速度很慢,但是好在够大够结实,能多装不少货物,作为海军部的后勤支援船只再好不过了。而且他们的船体足够大,以后也便于改装成机帆船。
还有就是英国海盗的那些快速商船。虽然英国快舰和西班牙大帆船同属盖伦帆船,但是两国风帆船的海战理念却截然不同。
西班牙的海战理念,仍然摆脱不了陆战的思维模式。西班牙巨舰其实就是海上的移动堡垒,是陆军的载体而已。海战的主导力量是接舷作战的士兵,而不是火炮。
而英国海军的作战理念却认为火炮会主宰未来的海战,设计了新型战舰又称“快舰”。和巨大的西班牙大帆船相比,快舰的尺寸要小很多,体型窄长,船舷较低,完全取消了前船楼,而缩小了后船楼,这样重心大大降低,可以装备大口径重炮而不至于影响船身的稳定性。
所以乔海鹏决定将船况最好的十二艘英国快速商船都带回海参崴,这十二艘英国“快舰”要是经过造船厂的大规模改装以后,战力绝对还会上升几个档次。
在东亚能一下子缴获这么多英国快速商船,绝对是百年不遇的幸事。就算是印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都一下子无法凑齐这么多的快船。如果不是这些英国皇家海盗密谋抢掠马尼拉大帆船,也不可能在吕宋岛附近海域汇集二十多艘。
马尼拉这里的华人大部分都是小商贩和手艺人,都是在马尼拉从事木匠、铁匠、裁缝、泥瓦匠、鞋匠、厨师等各种各样的营生。
在马尼拉,就算是各国商人的风帆船,也最愿意雇佣勤劳能干的华人,他们很多人都在风帆船上做些中层管理工作,洋鬼子对菲律宾人则像奴隶一般虐待。
就连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所有货舱都是中国人包装的,他们会利用每一寸空间整齐地包装好货物,丝毫也不浪费。
对于这样的华人,乔海鹏眼红很久了,在临走前,对马尼拉的华人做了一番大规模的人口普查,然后让贺五领着海盗们,非常“客气”的把乔浩鹏看上的几千名华人,都请到了西班牙王城。
乔海鹏和海军部的官兵,对这些华人兄弟非常热情,对于他们能主动加入远东公司,也表示热烈的欢迎。一帮华人当时就傻了,都在心里暗骂,我什么时候同意加入你们公司了。
但是这些华人看到一边站着的是凶神恶煞的海盗,一边站着的是阴森可怖的日本敢死军武士,再想起前一阵子,从王城拉出来一车车弗朗机人的尸体,他们也只好非常“心甘情愿”的和远东公司签署了一份十年长约。
这些华人中有一千多人是在风帆船上工作过的水手,这些人直接加入了海军部,回到海参崴就会接受紧张的新兵训练。他们也许不如那些荷兰水手,但可比海军部的新老官兵强太多了,新兵训练结束以后,就可以直接上风帆船工作了。
剩下的两千多人都是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还有一些是马尼拉附近的农牧民,去年海参崴已经完成了开发区的大部分基建工作,对劳动力的要求已经有了改变。
几万辽民经过几个月的冬训扫盲,虽然也能选拔一大批条件优秀的辽民进入职工技校,可想让开发区的各个企业运转起来,还要面临着大量的用工荒。
没有大量的基础产业工人,你就算有再多的设备,再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让企业运转起来。而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马尼拉华人,基础要比那些以农民为主体的辽民强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能比辽民更快的走上工作岗位。
他们在这里忙活了将近一个月,才把马尼拉各方面事情弄利索。忙完了马尼拉的事情,舰队的物资也都装载完毕,在某一天的凌晨悄悄的离开了马尼拉。
第166章 北进计划
海参崴的春天,直到四月初才姗姗而来。海面上依然四处漂浮着一些散碎的浮冰,天气虽然已经开始转暖,可还时不时从北方袭来一场寒流,让气温骤然下降。
远处传来了一阵嘹亮的军歌,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队伍,走进了海参崴。战士们背着的全套装备,足有四五十斤,虽然满脸疲惫,但精神状态却非常好。
今年冬天,远东旅接连进行了三次远距离拉练,其中两次都是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进行的。在拉练的过程中还要进行一系列实兵实弹的战术演习,吃住都在寒冷的野外,极度的严寒和疲惫的身体状态,对所有战士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高建国和李明,以及陆军部的全体官兵,也都全程参与了这三次艰苦的拉练演习。炮兵营刚刚组建不久,连装备还没熟悉就拉出去了,为此还死了几匹拉炮的驭马。但是大家最后都熬过了这三次艰苦的拉练。
战士们唱着嘹亮的军歌,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了教导队的操场上。高建国和李明站在旁边,欣慰的看着他们。
高建国笑着道:“远东旅终于有点样子了,现在就差打几仗见见血了。对了,宋涛那小子怎么还没回来,他别把我们的山地游击营给拐跑了。”
李明摇头道:“他领着特战队和山地游击营,已经走了两个多月。看来这小子也是下了狠心,上次在老林子里吃了一次大亏,这回是真想把周围的老林子给弄明白。”
高建国笑了笑道:“我对宋涛还是放心的,别看这小子平时混不吝的,可关键时刻还是能把握住大方向。我现在担心的是老乔啊,这家伙平时看着一副弥勒佛似的,可天生骨子里就有一股子海盗情节,别真的出什么事情。这次我怕他在外面搞事儿,特意以军委会的名义给他们下了命令。可我现在后悔了,应该让你带着刘保国他们几个特战队员跟着去,再带上一艘登陆舰。一旦遇到事情,好歹也能自保啊。”
李明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按照计划,他们这个月就会回到海参崴,反正马上就回来了,我们着急也没有用。”
等到部队全部整队完毕,高建国对大家在这次拉练中的表现给予了表扬,并要求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最后宣布解散,部队放假三天。
等战士们欢呼着解散了以后,高建国和李明来到了教导队院内的远东旅参谋本部,现在这里也是陆军部大本营的所在地。陆军部的所有作战计划都是在这里制定的。
这里的条件一般,只是有几间宽敞的木刻楞组成的木屋。原本是要建一排砖混房,但是考虑到远东旅的战士们都住在木刻楞里,他们就打消了这个想法,毕竟在军营里搞特殊化不好。
他们走进木屋卸下装备,然后来到中间一座最大的木屋里。这里面积不小,足有近二百平米。四周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地图,屋子中间是几个巨大的沙盘。
旁边是一排排的通讯器材,几十台电脑,还有一部巨大的投影屏幕。十几个参谋部的参谋正在布置着一块巨大的沙盘。
李明走到沙盘前,回头对高建国问道:“老高,这是哪个地区的沙盘?”
高建国走过来,笑着道:“这是特鲁多沃耶和阿尔乔姆,真是一块好地啊!如果今年我们去东江镇,我估计至少也能拉回来几万辽民吧。海参崴这里未必能消化得了啊,如果想要安置这些辽民,势必要沿着北部的海岸线一直向北,开辟新的定居点。民委会的工业部、农林部和交通部等几个部门,在今年冬天联合制定了一个阿尔乔姆开发计划,我特意过去看了他们的大致计划,觉得很有想法。他们决定用三年的时间把海参崴和阿尔乔姆连成一片。”
李明也摇头苦笑道:“今年如果真的能从东江镇弄到几万辽民,我们的压力就大了。这几万辽民的衣食住行,就够我们伤脑筋的了。光靠金角湾南岸的两万多亩土地,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今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