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河航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以河、渭和鸿沟水系为主,形成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水运网络。隋唐五代和两宋,黄河晋陕峡谷的水运很发达,黄河槽运进入到鼎盛时期,曾对内蒙古和中原、陕西和山西等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黄河晋陕峡谷最大的水运障碍是壶口瀑布,壶口这个地方,由于风高浪急,瀑布落差巨大,过往船只根本无法通过,以目前的条件,通过壶口瀑布只有采用‘旱地行船’的方法。
  所谓的‘旱地行船’,就是船夫们在壶口瀑布以北三四百米水流较缓的地方,提前把船停泊靠岸,然后卸下货物,雇用毛驴把货物驮到壶口瀑布下游水流平缓的‘忒口’,再雇用附近村民把船从石岸上也拉到‘忒口’,再把船推入水装上货物继续南行。
  除了壶口瀑布,还有就是三门峡河段也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由于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使隋唐以后本来就难以通行的三门峡地区,如今更难以通行了。所以大家想通过黄河水道向河套大规模运送物资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大家听了陈宏的话,脸色都变得难看了起来。如果没有水运的支持,想要把物资运到河套根据地那就太难了。建立河套根据地,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援,而且收拢流民也需要海量的粮食。没有黄河水道的水运支持,单凭陆路根本无法满足根据地初期的物资的需求。
  李明在心里叹了口气,然后说道:“看来河套根据地的可行性,还有待商榷啊。”
  高建国摇了摇头道:“就算黄河水路无法向河套运送物资,我们也要开发河套根据地。明年公司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就将扫荡整个漠南蒙古,面对这么大的一片地域,公司也必须在北方草原建立几个守备区,归化城就是我们之前选定的一个地方。但河套地区明显要比归化城优越很多,不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水草丰美,非常适合屯田。此时正值崇祯大旱,北方数省在未来几年,会有大批百姓受灾,我们远东虽然竭尽全力收拢流民,但依然是杯水车薪。如果我们在河套建立根据地,就可以组织流民在那里屯田,这样一来就能救活更多的流民。”
  王和也笑着道:“河套平原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如果我们能在河套地区屯田成功,那我们在山陕移民的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我们争取在几年之内,把这个被称作是‘塞上江南’的河套地区,建设成我们远东的另一个粮仓。”


第658章 河套
  接下来大家都发表了看法,毕竟河套根据地若是能够开发出来,对远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光是那里的农业资源,和现代社会的包头钢铁厂,以及储量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就让大家非常感兴趣。
  乔海鹏想了下道:“其实我们可以在河套地区修建一个造船厂,目前公司制造的蒸汽动力机组,都是以标准化构件组成,只要将蒸汽机的散件和船只的重要部件运到河套地区,我们完全可以在当地伐木自行组装内河蒸汽甲板驳船。而且现代社会包头附近的凯越露天煤矿、海柳树大场新露天煤矿,都是极易开采的煤炭矿区。起码我们在河套根据地的建设初期,各种蒸汽设备所需的动力煤,还是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
  胡伟也说道:“我们在建设河套根据地的初期,可少量的收拢一些流民,然后在农林部员工的指导下开荒种田。等第一茬地瓜、马铃薯和玉米收获了以后,在以此为基础,慢慢加大流民的引进数量。力求打好基础,争取在两年内,具备大规模接受流民的能力。”
  王和感慨地说道:“这样一来,河套根据地初期建设阶段,物资肯定无法全方位保障,在河套根据地的创业的同志们,条件就更加的艰苦了。”
  其他常委听了也深以为然,河套地区如今就是一片荒芜,大明放弃河套以后,那里汉人已经绝迹,现在占据那里的是蒙古鄂尔多斯部。除了草原和蒙古人,其他的要什么没什么,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虽然当年公司先遣队穿越虫洞到达海参崴的时候,海参崴同样也是一片荒芜,但海参崴当时却能得到现代社会的大力支援,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员都随时可以利用虫洞进行支援。
  可是现在河套地区就没有那个条件了,孤悬西北,没有了黄河水道的水运支持,根据地的各种物资肯定跟不上。河套根据地第一年的建设,将面临着很多困难。好在距离北上战役的第二阶段战役的实施,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现在就着手准备的话还来得及。
  远东公司董事局的几个常委研究了一天,然后就召集董事局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商讨开发河套根据地的事宜。但王和刚把情况陈述完,就在董事局委员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委员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委员对开发河套根据地的想法持怀疑态度,他们并不支持公司现在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开发河套根据地。
  会议一度陷入了不断争执的局面,高建国看到会议室有些混乱,就一拍桌子怒道:“都喊什么,有什么想法一个个来,别弄得跟自由市场似的。”
  王和也笑着道:“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我们董事局委员会,也要充分的民主,不会不顾忌大家的意见。好了,现在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但注意会议纪律,发言之前要举手,还有就是要尊重其他同志的发言,不得任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下来,但很多委员都举起了手,高建国指着最边上的一名委员说道:“从你开始,按照顺序一个个来。”
  那名委员站了起来陈述者自己的观点,他激动地说道:“别的我不想多说,公司现在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辽东,开发河套根据地,势必会牵扯公司大量的精力。我认为耗费不必要的资源,去经营一块毫无意义的飞地是没有意义的。目前公司开发辽东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足够的人口,可现在我们还要把山陕的流民安置在河套地区,这是无谓的资源浪费。”
  他刚坐下旁边的一名委员就站了起来,他沉声说道:“我同意公司开发河套根据地,从几年冬天开始,崇祯大旱造成的大规模流民潮就会出现,公司现在接收流民的能有极其有限,而且移民的成本也非常高。就算我们尽最大努力去收拢流民,还是会有绝大多数大明北方的流民,因为得不到安置而死去。与其让他们活活饿死,还不如就近把他们安置在河套地区。我们可以组织流民在河套根据地屯田,充分发掘那里的农牧业资源。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实施北上计划的第三阶段战役,如果我们成功的开发了河套根据地的各项资源,公司以后就在西北地区拥有一个粮仓。今后公司无论是北上漠北,还是沿着河西走廊西进新疆,河套根据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家讨论的非常激烈,一时间会议室里的委员们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高建国和王和等几位常委也分别发表了意见,轮到李明的时候,他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开发河套根据地的想法,是我最先提出来的,我也说说我的想法吧。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我并不完全认同,我们不要把思维局限在辽东一地,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全局。公司大规模从大明各地移民辽东,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建设开发辽东,也是为了今后入主中原做准备。公司实施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以后,北方大片的草原将成为我们远东的牧场,河套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河套建立一个守备区也未尝不可。既然这个想法是我提出来的,那我在这里表个态,如果这个提议在表决中通过,我将去河套地区主持工作。而且我在这里保证,会以公司大局为重,绝对不会无谓的浪费公司的资源。”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都沉默了下来。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开发河套根据地的想法,是李明提出来的。而且他还将亲自去河套根据地创业,要知道那里的条件可是极其艰苦。
  胡伟也站了起来,他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想法,只是沉声说道:“如果决议通过,我也希望去河套地区创业,和李明一起搭班子,共同建设开发河套根据地。我也表个态,河套根据地对物资的要求不会太高,更不会无谓耗费公司的资源。”
  等到大家都发表完自己的看法,王和看了大家一眼,然后微笑着道:“如果大家没有什么补充的,我们现在就开始表决吧……”


第659章 河套(四)
  表决的结果出来了,最后开发河套根据地的计划,以微弱的票数获得通过。既然计划通过了董事局委员会的决议,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常委和委员,开始继续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
  成立河套根据地守备区和管委会,李明将担任河套守备区司令员,胡伟担任河套根据地管委会主任。他们俩将组建河套根据地筹备办公室,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制定根据地的规划。
  李明和胡伟已经分别表态,为了不影响公司各方面的工作,根据地建设初期将不会过多的占用公司的资源。这也让那些投反对票的委员们说不出什么,所以接下来关于河套根据地的几个表决,都是全票通过。
  散会后几名常委又坐在了一起,高建国对李明和胡伟笑道:“你们先把根据地的筹备小组搞起来,既然计划通过了表决,那公司就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你们对物资和人员有什么要求,尽可以提出来。”
  王和也说道:“你们放心大胆的干,公司各个部门都会积极的支持你们。你们俩去河套艰苦创业,我们却躲在后面享福,实在是惭愧啊。”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也开始纷纷表达了对李明和胡伟的支持。
  李明想了下道:“我觉得根据地建设初期,不宜过多的投入,只要先期满足根据地的正常运转即可。但是流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