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束了此次战役,近阶段敢死军部队将继续驻守在中南半岛各地区,下一步公司就要开发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地区,部分敢死军部队将作为公司的先遣部队,先期赶往这些地区建立殖民点。
  明年开始,公司将加大对印度、南洋、中南半岛等地区的移民力度,争取在几年之内,向上述地区移民数百万,争取。武士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将驻守在这些地区,担任这些地区的守备任务。


第973章 重回河套
  中南半岛战役得胜利结束,远东公司的控制区的面积又增加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
  远东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拿下中南半岛,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中南半岛这个时代人烟稀少,整个中南半岛的人口全加在一起才几百万。
  半岛的山区和丛林等地区一般都是几乎人迹罕至,绝大部分人口还都集中在一些繁华地区,也就是主要的河流两岸与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属于半岛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
  远东发动中南半岛第一阶段战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发动了进攻,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占据了半岛各个繁华的河流两岸与河口三角洲,并同时摧毁了各国的上层统治机构。
  武士集团军的二十万敢死军部队,在中南半岛肆意纵横,仅有少部分成建制的部队和半岛百姓逃进山区和丛林地区。
  虽然半岛各地也组织起了很多抵抗力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侵略战争,但是终因人数太少,根本形不成规模,最后纷纷在远东第二阶段战役的扫荡战中被各个击破。
  如果在现代社会,远东的兵力就算是再增加十倍,也根本无法彻底的占据中南半岛。
  而且武士集团军的敢死军部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无比,在中南半岛各种极端环境下进行野战。而且他们杀戮成性,所到之处必然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中南半岛战役进行了不到半年,敢死军部队在半岛各地造成了无数次大规模屠杀,敢于反抗和具备反抗意识的半岛土著,几乎被杀光了。
  如今半岛各地的局势非常稳定,远东军的敢死军部队、武装警察部队,以及几个海外师,共三十万人驻守在中南半岛的几个繁华地区。
  随着远东不断从大明接收流民,未来几年,公司每年都将会向中南半岛移民五十万以上,尽最大的努力开发中南半岛的各种资源。
  初春的河套,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李明从飞艇上跳了下来。就见胡伟和马庆两人正微笑着走了过来,和李明握手拥抱。
  “李明,中南半岛战役打得不错,这几个月辛苦了。”
  听了胡伟的话,李明惭愧地说道:“你们可别这么说,中南半岛战役其实是藤田亲自指挥武士集团军进行的,我和老高基本没做什么。河套工作这么忙,老胡刚来我就做了逃兵,直到今天才回来。”
  胡伟笑着道:“河套根据地的底子打得不错,大家各司其责,我这几个月也是在享受大家以前的工作成果。最艰苦的时期,还不是你带领大家一起熬过来的,惭愧的应该是我。”
  大家边走边聊,一起来到了河套根据地管委会。现在正值初春,河套各方面的工作已经全部展开,管委会的一帮人早就下到河套各地基层去了。
  北上计划和西进计划马上开始了,宋涛目前正带着部队在草原上拉练,为接下来的战争做最后的准备。周林、吕永仁和林菁华等人也在基层农村,正在组织大家做春耕前的准备。
  去年河套根据地又新接收三十万大明的流民,经过几个月的冬训,不久前已经在河套地区进行了安置。目前河套地区各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马上就要开展紧张的春耕生产。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如今的河套根据地各方面情况都不错,尤其是胡伟来了以后,民委会方面的事情,已经基本不用李明操心了,军事方面有宋涛和马庆负责,所以李明才能甩手离开。
  但是李逸对河套根据地的未来发展,还是非常关心的。毕竟这里是李逸带领大家从无到有建立的,他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河套根据地管委会的一帮人,也都是李明当年从公司带出来的,这两年大家同甘共苦,从吕梁山根据地开始创业,后来又一起在河套根据地开荒,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如今李明再次回到河套,看着河套根据地越来越好,他也非常的感慨。如今李明只担任远东公司西北局主任,河套根据地管委会主任由胡伟接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由宋涛担任。
  军委会为了即将展开的两次大的战役,组建了西北战区司令部,由李逸担任司令员,政委马庆,副司令宋涛,参谋长商明。
  但是两次战役的指挥,都将交由宋涛指挥,马庆、王耀武和高强协助宋涛共同完成今年北方的两场大战。明年李明就将回到沈阳,将和王和、高建国一起主抓公司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李明身上的担子很重,将是远东未来的领导核心,当然不能常年身在西北。目前远东已经步入快速的发展时期,明年开始,公司的很多工作就将提上日程。
  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李明当然要承担更多的管理工作,为将来他执掌远东做积极的准备。这两年他在西北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大家艰苦创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原本李明还想在西北再干两年,但是王和、高建国等人却和他进行了长谈,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李明现在就应该站在前台了。
  但是公司很多员工,还是从西北地区的人员配置,看出了一些端倪。以后和李明搭班子的人选,肯定是胡伟,工作狂的能力,公司上下全都清楚。另外,周林、马庆在公司肯定会有一席之地,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态度,在公司都算是最好的。
  而宋涛执掌西北军,大家也并不意外,他和李明的关系自不必说。未来军委会将是李明这一届领导集体最有力的支持者,所以宋涛、林华、周成和丁为国等人,必将在军委会占有一席之地。再加上情报部特务头子周比利,以及几位一直支持李明的常委,基本就构成了未来领导集体的雏形。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人的年纪普遍年轻,几年以后正值当打之年,能始终如一的执行和延续未来远东公司的各项方阵政策,最大程度的保持公司稳定。


第974章 重回河套(三)
  李明和胡伟、周林上了蒸汽甲板驳船,一路沿着黄河西行,沿途不断的上岸考察河套地区各地的春耕准备工作。
  现在河套各地新安置的流民,已经组建了一个个基层支队,大批的基层领导干部正组织各地的流民进行春耕前的动员,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开荒,黄河两岸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
  新安置的流民冒着初春的微寒,一个个赤着上身依靠耕牛开垦荒地。附近的驻军和根据地各部门的员工、领导干部,以及各地的农户,都赶到了各地的安置点,帮助流民们进行开荒生产。
  整个河套根据地的数十万军民,都投入到开荒生产之中。现在距离春耕还有一个多月,大家要争取在春耕前的这段时间,帮助开垦出足够的荒地,使得接下来的春耕生产能顺利进行。
  目前对河套根据地来说,春耕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关乎着河套根据地明年的粮食储备。宁夏战役期间缴获的粮食,经过两年来的消耗,根据地的战略储备粮食库存已经不多。
  如今河套根据地战略储备粮轻易不敢动用,根据地的数十万人,每年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根据地每年的秋粮收获,关系着河套根据地的命脉。
  虽然远东公司的粮食储备极为充足,因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实在太高,除非情况紧急,一般不会选择向公司求援。
  所以每年的春耕生产,也是根据地的重中之重。得益于黄河中游地区充沛的水量,即便是崇祯大旱期间,河套地区也没有受什么影响。
  李明他们在黄河北岸的一处简易码头下了船,和在此等候的林菁华等人亲切握手。林菁华还是那个样子,只是现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起早天黑的工作,精神显得有些萎靡。
  “老林,几个月不见,你可见老啊。工作再忙,平时也该多注意身体,你身体若是垮了,那还干什么工作。”
  林菁华嘿嘿笑道:“主任,你就放心吧,我这身子骨硬实着呢。”
  旁边的胡伟指着林菁华说道:“李明,老林已经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了,人家以后还想扎根西北呢。”
  李明听了摇头苦笑道:“老林,老婆接过来我支持,孩子最好还是留在沈阳,河套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无法和沈阳相比,别耽误了孩子的教育。”
  “两个大的都留下了,家里的两个婆娘和几个小的跟着来了。等孩子大了,以后也会送回沈阳上学。我就没什么文化,当然不能耽误孩子的上学。”
  李明听了林菁华的话,笑着点了点头。
  “河套各地安置点的开荒情况怎么样?不会耽误春耕吧?”
  林菁华摇了摇头道:“这几天,我一直在下面转呢,情况还算不错。主要是我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牛马,农具什么的也很充足。而且我们还动员了部分游牧支队,共十几万牧民过来支援,照现在的速度,春耕前保证能完成开荒的任务。”
  他一边说一边领着李明他们在附近的几个安置点进行实地考察。附近的几个支队的领导,闻讯也都赶过来了,向李明他们一行人汇报了春耕前的准备工作。
  三十余万新安置流民的住房、耕牛、余粮、农具和种子全都分配完毕。新安置的流民工作热情也非常高,分到了土地的他们,心里都在憋着大干一场呢。
  大家看着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心里都非常感慨。一想到当初刚来河套地区的时候,这里还都是一片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