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7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和胡伟和他们一一握手,并与他们聊了一会儿。
  等一帮年轻人离开了,李明笑着道:“这些年轻人都是辽东过来的吗?”
  “这都是我特意在公司挑的,一直跟着我在河南中原情报站实习,我觉得他们不错,就都领到了我们远东的革命圣地河套根据地,希望他们在我身边多学学。现在公司商业型的后备人才明显不足,我现在有时间就多带一带他们。”
  听了梁玉洁的话,李明点了点头道:“目前河套地区百废待兴,条件也很艰苦,对你的工作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你要有思想准备。”
  梁玉洁笑了下道:“其实我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河套根据地虽然现在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但我倒是觉得这里潜力巨大。”
  大家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梁玉洁想了下,然后说道:“河套背靠漠南草原,光是草原上的物产,就足够我们做文章了。这里有成群的牛羊,我们应该改变草原只靠卖牛卖马过日子,每年出产羊毛、皮货和牛羊肉,就是一项庞大的商业资源,我们尽可以开发它的潜力。
  比如我们可以在河套地区建立一个毛纺厂,以后生产各种用现代机械生产的精仿羊毛制品、毛毯、毛线、毛毡、羊毛被等羊毛制品。还可以开一个皮制品厂,生产皮鞋、皮包、皮衣等皮质产品。牛羊肉也可以制成现代社会特色的牛肉干、肉松、咸肉、肉肠等肉制品厂。
  除了草原上的牛羊,其实蒙古草原上还有一种更珍贵的皮毛,那就是蒙古旱獭。旱獭属于冬眠的哺乳动物,啮齿目、松鼠科,食草类,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蒙古旱獭是中型的旱獭,大个儿的体重可达十斤以上,小的也有六、七斤重。
  旱獭浑身都是宝,皮光泽鲜亮,能做珍贵的皮草。旱獭皮毛色好,可用来做坎肩和皮帽子,是达官贵人最喜欢的东西。旱獭子脂肪层厚,从它的肉里能提炼出很多油脂。秋天的旱獭,通常能出一斤油,最大的甚至能出三斤。
  旱獭油能治烫伤,新烫的伤口若抹上獭子油可以不起水疱。旱獭油还有一个与獾子油相同的功效,把它的油打在牛皮上能使皮子变软。特别是那些沾了水的马嚼子、马笼头等皮具,干了立马儿变硬,若抹上旱獭子油来回揉搓,很快就吸收了,使其重新柔软。
  现代社会蒙古旱獭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可是在这个时代,草原上的旱獭都快成灾了。旱獭善于挖掘地洞,破坏了草原的植被,是草原沙化的罪魁祸首之一。我觉得向草原上游牧支队发布任务,让他们帮我们捕捉旱獭。根据地完全可以开发旱獭皮和旱獭油产品,这个绝对是一个商机。”
  胡伟笑着道:“小梁还真是有心了,你说的我的心都活了,现在就想去草原抓几只旱獭。”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李明也笑着道:“梁玉洁,有什么想法,继续说……”
  梁玉洁看了眼周林,然后说道:“我那天去了老周的农业科技园,感觉菌类产品也可以是我们以后的一项拳头产品。如果以后在河套根据地大规模发展菌类养殖,那根据地的各种蘑菇、木耳和银耳,我就能通过远东商行把我们根据地的菌类产品在大明炒作起来,然后大批量的出口大明,这也是个商机啊。”
  周林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制订了一个大规模开发菌类养殖的计划,预计两年内就能在河套根据地建立几个大型菌类养殖基地,如果小梁有开发菌类商品的想法,我还可以在各个基层支队建立菌类配置站,一旦普及下去,不但可以满足我们河套根据地的副食需要,还可以大规模向大明出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有对获各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
  6世纪贾思辨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的做法。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潘之恒于1500年完成的《广菌谱》,记载了鸡菌和其他40多种可食菌的生态和利用价值。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对前人记述的20多种有药用价值菌类的名称考证,对形态、栽培、采集方法和药用功效作了详细论述。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古人对菌类食品的记载,想办法在大明对我们的菌类食品进行大肆炒作和宣传,我估计还是可行的。一旦大明的达官显贵的餐桌上,出现了菌类食品的菜系,那就能迅速在大明民间普及,并成为一种高贵的副食品,在大明各地逐渐被人接受。”


第977章 河套根据地的商务计划
  李明满意的笑着道:“照你这么一说,没想到我们河套根据地还是大有可为啊。”
  “不止这些,我的计划里,未来还要建几个食品厂,其中包括一个罐头厂。河套根据地守着黄河,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利用起来,这个时代可不像现代社会,黄河鲤鱼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且以后老周也准备在河套根据地准备大规模推广鱼塘养鱼、果树计划和建立大批的各类的养殖场。以后会推出红烧牛肉罐头、午餐肉罐头、鱼肉罐头、各类水果罐头等等品种,估计在大明会有一定的销路,至少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在寒冷的冬天,想要吃新鲜的水果,绝对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们把罐头的价格定的离谱一点,大明的达官显贵们应该能理解。”
  她说到这里,冲着周林说道:“老周,河套有条件搞蔬菜大棚吗?”
  周林想了下道:“倒是有这个计划,但只能小范围的去搞,想要大面积推广的话,近两年不现实。”
  梁玉洁兴奋的点头道:“OK,足够了,我只是想在冬季为山陕两地的达官显贵们提供一些新鲜的蔬菜,以我们河套根据地现在的条件,能在冬天将新鲜的蔬菜保存三五天吗?”
  大家听了都呆呆的点了点头,梁玉洁笑了下。
  “那就行,我估计山陕地区的几个大明王爷也不会差那点儿银子吧。还有一些想法,目前还不成熟,先搞这些吧,反正目前根据地的条件太艰苦,也不可能想到什么,就能马上实施。我说的这些,就是我在经过河套根据地,进行一番走访调查,总结的一些东西。另外这几种商品投放前的推广营销计划,我也做好了,稍后我会把计划书拿给几位领导。”
  李明笑着道:“老胡,小梁很有想法啊,就凭这些东西,就足够我们河套根据地忙两年的了。”
  胡伟更是感慨着说道:“小梁,看来小梁来我们河套根据地,算是捡到宝了。居然在我们河套这么艰苦的地方搞了这么多的名堂,反正我是服了。”
  梁玉洁笑了下道:“各位领导是总揽全局,我们专业人员就是做具体工作的,术业有专攻而已。我的计划想要实施,还需要几个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商务小组负责制定一套完善的推广计划,然后让山陕地区的情报人员配合完成,这个我最在行,领导们就放心吧。以上也只是我设想的一部分,当然,需要逐步的实施,利用我们河套根据地有限的资源,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梁玉洁又和李明他们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留下李明他们几个,在那里唏嘘不已。
  “我感觉小梁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她并没有好高骛远,提出的建议都是符合我们河套根据地目前的实际情况,虽然规模都不大,但绝对具有很大的操作性。”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全都点头深以为然。
  胡伟想了下道:“这个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公司的支持,我们开会碰一下吧,研究出来一个方案,然后上报公司董事局。”
  马庆笑着道:“既然人家都拿出东西了,我们当然要大力支持,争取吧这个计划做好。”
  周林想了下道:“今天她的计划,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今后我们河套根据地还是大有可为的。就说我建立的那个农业科技园吧,开展的很多工作,现在看来步子还是小了。我回去以后,也要适当修改一下我之前制定的计划,好好的配合梁玉洁的工作。”
  第二天,梁玉洁把她制定的计划书交了上来。李明也连忙召集河套管委会的诸位常委和委员,就梁玉洁提出的这个计划进行了讨论。
  会议进行了一天,大家集思广益,终于敲定了这个计划。然后通过电报上报公司董事局委员会。
  公司对河套根据地提出的计划,也非常的重视,计划在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上表决,获得了多数委员的支持,计划最终获得通过。
  但是这个计划还不能马上实施,因为现在正赶上远东公司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各地的春耕工作马上开始了,这个在远东公司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不管任何工作,都得给春耕生产让路。
  河套根据地对今年的春耕工作,就更加的重视了。目前正值春耕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地数十万军民起早天黑的日夜忙碌,为三十余万新安置流民开垦荒地。
  每年的春耕生产,远东公司上到董事局的常委,下到远东公司的普通员工、远东军的普通战士,几乎全都要投入到紧张的春耕生产之中。
  经过几年的努力,远东在东北、外东北、吕宋、南洋、台湾、锡兰、河套等地区开垦了大批的耕地,还占据了印度、中南半岛等重要的产粮区,基本确保了公司近千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而且未来远东公司还将一如既往的开发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彻底解决公司的粮食问题。这个时代,华夏中原王朝历次大规模起义,根源都是吃饭问题,主要诱因也都是遭遇了自然灾害,贫苦的农民被逼上了绝路。
  远东公司也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粮食危机,在崇祯大旱发生的初期,公司甚至经历了两年的困难时期。远东来到了这个时代,首要解决的就是治下人民的吃饭问题。
  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