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的踪迹,立刻迎住,不要让他探头探脑。”
林海录又道,“等钦差来了,回头我要从守军中抽出一千人,再配上二百衙役,上莫干山剿匪,做点样子给钦差大人看看……”
林荣忙反对道,“抓贼是咱们的事,这缉盗可是驻军的职责,父亲不如把这差事,压到张合的头上,就让他把虎头营给派出去?”
林海录想了想,并没有说话……
林荣又道,“父亲放心,这功劳他张合抢不走,他缉他的盗,咱们在城里,也大张其鼓地抓贼。李家的事情,弄得人心慌慌的,咱们正好借这个机会,来个大规模清查。一千守军,配二百衙役,能把整个武陵城都翻一个遍。届时把李家的人捎带上,一家一家的来,就算不能把林子祥找出来,也可趁机把武陵城的风气,好好整治整治。只要衙门里严令,让衙役在执行公差的时候,不十分地扰民,百姓只有谢咱们的份,再没有倒打咱们一耙的道理。”
林海录这才点了点头道,“对,就是这个道理。就让钦差看看咱们武陵城路不拾遗的风气……至于缉盗嘛,你的意思也很好,最好张合能把虎头营全部埋在莫干山,那才叫好。这样,你呆会先去一趟岷山大营,把这层意思,透给他听,看看他的心,到底在哪边。带一万两银子去,如果他肯帮忙,把虎头营送上莫干山,那银子就是谢程。注意他的口风,如事不可为,便不要提这层意思,免得节外生枝。”
林荣点头道,“是。想那张合也不会是什么好鸟。他虽不往武陵城跑,但隔段时间就会往金陵城去,他在金陵也置着一间宅子,若是靠着他一年才几十两的俸禄,鬼才相信他买得起那宅子。十成的将军里,倒有九成九在吃空晌,他会不吃?虎头营,他早就没有放在心里了,只怕现在,也正在为怎么安置虎头营的人头痛呢?咱们让他去剿匪,那就正中他的下怀,这一万两给他,都是多余的。”
“有备无患,就按我的意思去办,便对了。”林海录挥了挥手,打断了林荣的话。该花钱的时候,就是要花的,真要是花一万两,把虎头营一整个断送在了莫干山匪人的手里,那就算是彻底的死无对证了……
林荣见父亲不耐烦听他说完,便只能闷闷地应了一声。出了密室,直接到帐房里支了一万两的银票出来,内院里挑了八名护卫出来,门房里挑了快马,一行九人,打马出了北门,直奔岷山大营而去……
第144章 杜如悔雨入武陵城
李道明靠在客栈的椅子上,窗外点点滴滴地下着雨,下得让人心烦。
钦差行营尚在城外三十里,‘从五品’都虞候铁平就已来在了眼前。没有重要的事情,铁平是不会离开钦差仪仗的,如此快马奔来,自然是因为,行营里来了上差,而这上差,又是带着圣意来的。
会是什么意旨呢?李道明默默地看着窗外,没有言语。
铁平似乎是读懂了李道明的所思,便小声地道,“听说与武陵府尹林大人有关。”
“喔。”李道明想起那小神仙的话,不由苦笑了一声道,“看来,一时半会儿,是真回不去了。琪英。”
邓琪英闪身走了进来,对着李道明行了一礼,又与铁平见了一礼,便立在一边,等候吩咐。
李道明唤进了邓琪英却并不急于吩咐,而是静静地想了想,才对二人道,“如今这趟差事,并不好办。要想二全其美,只怕不易。不过本钦差是皇上钦点的,行事自然是要忠于皇上,一切也须依律而行。因此,你二人须要仔细了,一切关于钦差行营的内情,全部都要跟我守口如瓶,但凡走漏了一点消息,本钦差可是六亲不认。”
二人身上一紧,连忙俯身道,“谨遵大人钧命。”
“铁平你仍旧回去,吩咐钦差仪仗明早入城你带些精干的人手,快马赶在天黑前进城”
“是。”铁平应了一声,转身往外走去。现在已经过了午时,一来一去,赶在天黑前进城,时间应该还是够的,但也不富余,毕竟这天气不好,路上不好走。
待铁平走后,李道明一召手,把邓琪英招到身边,小声地道,“今晚先杀只鸡……给猴子看看,你现在去,把苦主给安排好,让他先写个状纸上来,我也好师出有名。”
琪英点了点头,也退了出来。
昨天一天,他尽打听一些小道消息来着,陆续花了好些银子,好不容易才从茶博士那里打听到一桩案子。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家里遭了贼,当场把那贼给抓住了,扭送了安抚司。
安抚司原本就是武陵府尹林海录的兼任,可他却没有那么多时间处理安抚司的公务,一应的事情,都是司里的同知,知事在处理。何况还是这样的小盗案,更惊动不到林大人那里,一个知事便处理掉了。
可事有凑巧,那贼七弯八绕地走通了,接下这案子——钱知事的关系。
被扭送进了安抚司,没二个时辰,就买了出来。
被偷的苦主,既丢了财物,又失了官司,再也没处说理,便在堂前叫骂了一句,被钱知事当堂杖打了三十,回家将养了一个多月才好,因此坊间多有不平。
只是这种事,哪有民与官斗的,便是不平,也不过是传传便罢了,苦主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咽下了这口气……
就这件事,落在了邓琪英的耳朵里,便上了心。他正愁没地方找林海录的麻烦,这钱知事多少是林海录手底下的属官。
拿了钱知事,便是打了林海录的脸。
琪英虽然不知道姑夫为什么一进城,就要找林海录的麻烦,但既然姑夫吩咐了,他就要把事情给办好喽。
于是他便找着了这苦主,把钦差大人的消息一露,又许了帮他追讨财物的保证。那苦主心里原本就是气愤难平,咽不下这口气,反正是豁出去了,就跟着邓琪英来了。
有了琪英这消息,李道明正想着,选择一个什么时间,拿着这个借口,好好地发挥一下,便得到了铁平送来的消息……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圣旨的具体内容,但他却清楚地明白,圣旨绝不是要把自己追回去,不用给林海录考课……
既然不是追自己回去的圣旨,又与林海录有关,那恐怕不是什么好意儿。
如此一来,自己正好借题发挥一下;先敲打敲打这个林海录,让他明白自己来,可不是喝酒赏花的;也表明一下,自己大公无私的态度……
至于接下来,怎么走,那就要看事态的发展了。打一下,收一下,就会有变化,看着吧。
在林荣带着八名护卫,一路往岷山狂奔的时候……铁平,正骑着马,急急地出了北门,一路从官道上,朝北急行而去。同一时间,一辆马车,缓缓地从城北,穿过城门,朝城内行来……
杜如悔的神情有些疲倦地坐在车中打坐。长途的奔波,又遇上这样的天气,还真是让人感到有无聊……
“杜先生,咱们进了武陵城了……”高大福揭开帘子往外看了一眼,然后回头对杜如悔道。
杜如悔并没有睁开眼睛,而是轻轻地嗯了一声,似乎对这武陵城一点也不感兴趣似的。
高大福知道杜先生的性子淡,从不会对要办得的事情之外的事情,投入太多的热情,便对着赶车的把式道,“往城南去。”
杜如悔这才睁开看,从马车的小窗里,往外看了一眼……
天空中还在飘着雨,大中午的天气,就好像快要天黑了似的。重阳过后,也没几个好天气,这深秋的雨一下下来,就没完没了。时而挥洒如斗,时而飘散如雾。有时又像是扬起的盐粒子一般,风吹一阵,便飘来一阵。
武陵城里,大街小巷都流动着浑黄的潦水,有些就积在低处,有些直接流进了护城河里,处处都显出这是一个凄风冷雨的深秋……
看这样子,这雨还有得下。
皱了皱眉头,杜如悔便把头再次缩了回来,问高福儿道,“二爷的门人们都知道我来武陵了吗?”
高福儿小声地道,“都送了信去了。”
杜如悔又道,“暂时不要把我们的住处,泄露出去,人手也不要集中在一处;林海录在武陵城里经营日久耳目众多,没有拿到更多的真凭实据之前,最好还是不要让他知道我们的下落为好。”
第145章 林家的如意算盘
“杜先生不必担心,这武陵府,咱们的人也不少了。那林海录又不是一个大大的清官,随便找找,都能举检出他一大堆的毛病。就算不能整死他,把他从武陵府的位置上,拉下来,那还不是易如反掌吗?”高福儿对杜如悔的小心不以为然。
“不要大意。林海录可是个狠角儿。靖元二年,太子保举林海录,领京西路安抚司兼任安林刺史。上任不到一月,便毒死了二皇子的门人,时为安林通判的刘大人;靖元十年,他设计杀了武陵军将军唐季虎,并抄没了唐家……”
“诸此种种,这些手段,虽说十分严密,却总能听到一些风声。只是咱们从没有真正抓到他的把柄;也是那个时候,二爷这边势弱了一些,有些路子走不通。如今虽然起来了一些,但这林海录也不是好相与的。”
“他背后站着太子,自己又是一个三品下的大员,若是李道明不肯用心办差,咱们再费多大的力气,也是白搭……”
杜如悔慢慢地说着这些,意思就是要高大福警醒一些,不要以为,这事十拿九稳,可以轻轻松松地办到……
不过,事情自然也没有自己说得那么不堪。至少他不用去担心,李道明阴奉阳违,来武陵府一点事情都不做……
李道明要想往御史中丞的位置上再靠一靠,就不得不防着别人参了他。
一个钦差,跑到武陵府。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李道明,李道明总归是要有些动作的。
他只需要李道明坐在公正的立场上做事便可……他会找到林海录的把柄,然后交到李道明的手上。李道明只需要完成最后一击便可。
“那这么说,关键还是看钦差的了?”
“嗯,明面上,还是钦差的事情;而且最后还是要他一锤定音……我们只管做好我们的事情,李钦差想要什么,我们便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