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击三国-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孙权没有来降,同样也不敢等马悍去,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第三次搬迁。
  第一次,被太史慈率龙狼徐林军赶出吴郡;第二次,在龙狼军强大威压之下,不得不放弃会稽;第三次,因彭泽惨败,北大门被踹开,为避免龙狼军截断长江,关门打狗的悲催命运,孙权被迫再一次将军政中心从豫章撤出。这一次,他只有一个地方可迁——江夏,西陵。
  时间非常紧迫,可以说是刻不容缓。孙权与张昭、吴景、董袭等重臣连夜商议,只用了一天一夜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于是,刚刚从会稽山阴搬到豫章南昌,还没能喘几口气的江东军民,又一次开始了大转移。好在江东船多,无论人、物、牲畜,九成都是船运。此外,西陵也不算远,也就几百里水路。
  三月十二,江东老将、西征副帅、荡寇中郎将程普,率潘璋、陈武等五千将士及大小船只八十余艘,与吴景三千余卒共守柴桑,以拒龙狼军,并为迁徙军民护航。
  由于西征军一下抽走四分之一兵力,周瑜不得不暂缓攻击鄂县,并且在包围网上也出现了一些漏洞。鄂县守将苏飞,由是得以运走部分物资,最后率三千卒乘船撤退,逃回夏口。
  周瑜追之不及,只夺取了包括西陵在内的沿江数城,使得孙权再一次迁徙成为可能。
  三月中,龙狼先锋甘宁的船队出现于柴桑东北的江面上,从城头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吓人的狼头大旗,柴桑立即进入警戒状态。不过甘宁并未趁势进攻,只是率船队不远不近转悠,令柴桑守军时时神经绷紧,疲于奔命。
  三月十七,周瑜率大军与曹刘联军会师于夏口以北的江面,孙曹刘三家,正式联合。他们要面对的,是黄祖布置于夏口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以陈就为主将,苏飞为副将,统帅近万江夏军。
  江夏军在夏口江岸危崖上设立了一个关卡,其上堆满了滚木擂石,居高临下,擅闯者人船俱毁。河面以两艘千斛艨艟为桩,拉起数条粗若儿臂的缆绳,横江拦锁,任何船只,不得允许,都休想从此经过。唯一的入口,就在危崖之下的水门,而头顶上就是万斤巨石啊……
  如此严密的防守,就连三军会师、士气如虹的孙曹刘将士,都没敢轻举妄动。只能是一边勘察地形,一边苦思对策。
  数日之后,荆州方面派来使者韩嵩,调解斡旋。然并卵,曹刘吃人嘴软,还不好说什么。江东方面却根本不买账,周瑜更是在宴席上控诉黄祖当年杀害孙坚之举,说到悲情处,食难下咽,停箸流泪。
  韩嵩除了陪着流泪,无话可说。
  和平的努力失败,接下来,就只有将战争继续到底一途了。
  就在黄祖几乎要喊娘时,接到了龙狼军统帅马悍的亲笔书信,告知了彭泽之战的结果。信末给了黄祖一个时间表,坚持一个月,龙狼军即可与江夏军于夏口会师,合击三家联军。
  这封信,给了快崩溃的黄祖一颗定心丸,终于又点燃了战下去的信心。于是黄祖也象孙权一样,令从事骑快马绕城宣读,以坚定军民信心。结果是江夏军民信心高涨了,而对面孙曹刘联军也急眼了。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长江决战,提前来临。


第423章 风云突变
  建安六年三月二十二,孙曹刘联军向夏口发动强势攻击,江夏军背水一战,决死反击,战况异常惨烈。
  此役联军以周瑜为主将,夏侯渊、关羽为副将,曹操、刘备督战,总兵力二万三千余人,各类战船三百余艘。趁着天气晴好,以黄盖、周泰、蒋钦、吕蒙等将各率一千到三千人不等,乘船向夏口发动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江夏军主将陈就于江岸危崖设帐,指挥军士反击,以力士投石毁船,以弓弩手发矢杀敌。而苏飞则坐镇江面的一侧艨艟,坚守水门,让士卒在水门两侧的寨墙上,以弓箭、撑杆、矛戟,将侥幸冲过矢石阵的江东军船只及船上士卒尽数击沉、击杀。
  一时矢石如雨,声震两岸,长江夏口段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中。江面上飘浮着无数碎木、覆舟、尸体、衣甲、木盾,更多的是沉浮悲嚎的士兵,有江东卒,也有江夏卒……
  周泰、蒋钦先后率领二千卒冲锋,连冲四次,都被暴雨般的矢石打下来。周泰的肩背都被石块砸肿,蒋钦也被砸得头破血流,脸包扎得象粽子一样。若非二将都披双层铠,戴铁盔,怕早就成为这江中浮尸之一了。
  “中护军,这样不行啊!江夏贼防守严密,矢石仿佛无尽,儿郎们死伤惨重,再打下去,咱们可就没人啦……”
  而对二将的求告,周瑜面无表情:“周、蒋二君辛苦了,请下去休息疗伤。黄盖、吕蒙,该你们上了……”
  激战一日,将士伤亡达千余人,却没取得什么象样战果。
  第二天,继续攻战;第三天,再战;第四天……老天开眼,下了一场大雨,长江难得平静一天,江面的血水与杂物,也终于被冲洗干净。
  江南之地,又逢雨季,这雨要么不下,要下至少好几天。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曹操、刘备、周瑜、关羽、张飞、夏侯渊、黄盖、吕蒙等一众将领,披着蓑衣,在扈从的护卫下,来到江岸,望着渺渺大江,及对岸隐隐约约的崖寨,长吁短叹。
  “公瑾呐,急攻三日未下,士气略挫,这场仗,不好打啊。”曹操抹了一把长髯上的雨水,湿露的雨水,将那一把黑髯染得更为黑亮,都快赶上一旁的美髯公了。
  周瑜昂起头,任由雨水打在那张白暂俊美的脸上,潮湿的水滴,仿佛将面色洗得更为苍白。他的语气一如平常的温和,却自有铿锵:“不好打,也要打!而且,还要尽快,我们拖不起。”
  刘备手搭凉棚看了好一会,放下手,微叹道:“公瑾所言不差,江东那个催命鬼,在后面用鞭子赶着我们啊!”
  关羽深以为然:“必须在那个人的大军进入江夏之前,灭掉黄祖,事犹可为,否则一切休提。”
  曹操与夏侯渊不由得对视一眼,从彼此眼里看到一抹惊骇——关云长,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居然也会说出这样的话,足见当日淠水惨败,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
  曹操深吸一口潮气,平复一下心情,道:“操之意,我们应换一个打法,宜先毁敌艨艟,再攀崖而上,与敌近身而决。”
  黄盖皱眉道:“毁敌艨艟?前日我已试过,连寨墙都攻不破,如何摧毁其后的艨艟?”
  曹操捋袖抬指,在泥泞的地上划了一个长长的“一”字。
  张飞绕着这“一”字左看右看,嘿了一声:“曹公这一字,笔锋、笔力都不够啊。”
  曹操为之气结:“翼德当我这是一字么?”
  张飞瞠目道:“难道不是么?这多明白啊……曹公,字难看些没啥,多练练就行了……”
  “行了,三弟慎言。”关羽拉了一把拜弟,这家伙,以为自己的字写得不错,就到处显摆。
  张飞不乐意了:“大哥你来评评……”
  刘备赶紧站远些,免得被牵连。
  张飞目光又转向周瑜:“公瑾你来说。”
  周瑜笑道:“好,我来评。”走过去,拔出腰间剑,在“一”字上划了一剑,居中而断。
  曹操哈哈大笑:“公瑾不愧为江东俊彦,正合吾意。”
  刘备瞥了一眼,也露出会心微笑:“从这里下手,或许有望。”
  望着三弟还一脸不解的样子,关羽叹了口气,拍拍他厚实的肩膀,向江面迷蒙的江面一指:“是那个。”
  直到众人离开,张飞还瞪着牛眼朝江面看。良久,一阵急风吹来,江雾一涌散开,隐隐显露出什么。
  张飞一拍大腿:“我明白了,缆绳!是缆绳!”
  ……
  五日之后,风停雨歇,联军再度出击。这一次,将目标锁定江面上联系着两艘艨艟的粗大缆绳,缆绳并不止一根,而是六根,必须全部斩断,才能令两艘艨艟失去夹峙之势,不至于攻此而为彼所击。
  这一次,联军共同出击,董袭、吕蒙、关羽、韩浩,四将出战,各率千军,任务明确:关羽攻江左水门,吕蒙击左岸艨艟,韩浩攻右岸艨艟,董袭率锐卒五百,棹卒、船工五百,战船五艘,负责断缆。
  战局重开,厮杀又炽。从江左到江右,到处是幢幢搏杀的身影,江水尽赤,积尸堵流。
  尽管处处鏖战,但曹操、刘备、周瑜等一众将领的目光,始终锁定在江心之上。那里,是董袭的船队,他才是此战胜败的关键。
  忽然,黄盖大叫一声:“好,斩断一缆了!”
  果然,江面上一根粗缆在江东数力士拼命劈砍之下,豁然断裂,江东军发出一阵欢呼。
  正当江东船工调整船只,力士们向第二根缆绳举刀斧时,一个急浪打来,船只倾斜,力士纷纷坠江,引起一片惊呼。
  董袭见状,拎起一把大斧,从船顶飞庐纵身跳下,抡斧就砍。
  一下、两下、三下……七斧之后,粗如儿臂、被江水浸湿而异常坚韧的缆绳中断。北岸观战的江东军将士欢声再起。
  连断两根缆绳,水门处的守将苏飞也急了,连续派出三艘战船前往阻止,结果均被击败,而缆绳也接连被斩断。战至黄昏,只剩最后一根缆绳了。
  苏飞终于急眼了,再一次击退关羽之后,亲自持刀登舟,与董袭展开厮杀。
  两船士卒人数相若,兵对兵,将对将,捉对厮杀。
  董袭一连三斧,斧斧疾劲,势大力沉。苏飞连挡三下,吃不住劲,仰面摔倒,船身一倾,趁机滚到另一侧船舷。
  董袭顾不得追击,转身又奔最后一根缆绳,嚓嚓嚓!三斧劈下,缆绳裂了一半。董袭看看斧刃,因厮杀激烈,斧刃已钝,但已来不及换兵器了,只能是硬砍。
  还没砍几下,眼角瞥见苏飞又猛冲过来。董袭横斧架住,一脚踹倒苏飞,正要一斧劈下。蓦然一支流矢射来,正中董袭手背,大斧脱手坠地。
  苏飞狂喜,斫刀高举。
  董袭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