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隋-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这让王玄应绝无法接受。
  “可是。”
  王玄应一脸为难地看着手中的书信:“父皇之命,如之奈何?”
  是啊!
  殿中众人都为难起来,不管怎么说,王世充也是郑国的开国之君,威望崇高,这封信无论是不是王世充的本意,他们都不能置之不理。一时都为难起来。
  “殿下。”
  还是段达有办法,沉吟道:“不遵父命,是为不孝,但若是献国而降,又是不忠,实难两全。如今惟一的办法,便是殿下速即帝位,尊陛下为太上皇。”
  好主意!
  众人眼睛一亮,若王世充成了太上皇,赵军便不能利用他干预郑国国政了,当即纷纷道:“太尉大人所言甚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陛下不在,理当太子登基。”
  “请太子哥哥登基,臣弟竭力拥护。”
  单雄信犹豫了一下,他受王世充知遇之恩,觉得把其赶下帝位似乎不妥。但是,如今保住郑国的基业才是对王世充最好的报答,便也轻叹着点了点头。
  王玄应装模作样的为难了一番,这才似乎很勉强道:“既如此,那本太子便勉强挑起重担吧,绝不让父皇辛苦创下的基业就此断送。”
  “呼——”
  殿中众人松了口气。
  段达高兴道:“既如此,臣等马上安排殿下的即位大位。不过,如今事急从权,只能一应就简了,臣想三日后就举行,还请殿下担待。”
  “无碍的。”
  王玄应一脸假惺惺的毫不在乎。
  接着,一群人商量了一下即位大典的细节后,这才散去。
  ……
  与此同时。
  洛阳南城,赵军主营,帅帐。
  帐中,徐茂公端坐正中,王伏宝、侯君集、罗艺等数十位大将分坐两旁,真个是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诸公。”
  徐茂公一脸客气道:“承蒙陛下信赖,与罗都督会师后,依然让徐某担当主帅。徐某才疏学浅,担此重任,实不胜惶恐,日后,还望诸位将军多多指教。”
  徐茂公话虽然客气,但那意思也是当仁不让。
  的确,领军攻灭郑国这等名扬青史的好机会,徐茂公自不会拒绝。当然,为了防止罗艺、侯君集等老资格的将领心中不爽,表面上还是要谦虚一点的。
  听了这话,王伏宝脸上并无异常,他为人豁达,素来不爱争权夺利,而且,他对徐茂公的才能也是自愧不如。
  侯君集却是微一撇嘴,似有些轻蔑,但是,对徐茂公的才能,他也是不得不服气一二。
  罗艺也是会做人的,虽然对徐茂公这样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当主帅有些不爽,但面上微微一笑道:“徐都督将军了,既然陛下信任你,那我等就绝无话说。”
  各卫主将都没话说,底下各将自不敢炸刺,一时间,帐中倒显得一片和睦。
  徐茂公松了口气,笑道:“如此,谢过诸位将军抬爱了。如今,我二十五万大军会师洛阳城下,但洛阳仍世间雄城,如何攻克,徐某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都督。”
  张亮当即道:“如今天气严寒,滴水成冰,攻城困难极大,尤其还是像洛阳这样的坚城,所以,末将认为,当以围困为好。如今,洛口仓、回洛仓都已落入我手,洛阳必定缺粮,料不过数月,必然粮尽,届时,必可一鼓而克。”
  “有道理。”
  “是啊,我也认为此计甚好。”
  ……
  一时间,赞同张亮者甚多,显然,天气的严寒让很多人作难,而且,洛阳之雄险,也绝非偃师、含嘉、新安等小城可以相比的,更让不少人望而生畏。
  “我觉得不妥。”
  寻相却不干了,昂然道:“我军如今气势正盛,正宜一鼓作气攻克洛阳,岂能惧难而逡巡不前?夜长梦多之理,诸公想必都明白,岂忘了昔年李密之败乎?”
  众人听得心中一懔:李密当年,可就是因为长期钝兵在洛阳城下,这才为王世充找到破绽击破的,如今,轮到咱们,可不能重蹈覆辙。
  “寻将军说得对。”
  有人当即赞同道:“李密之败当可为戒,我看还是一鼓作气攻下洛阳的好。”
  张亮不服气地反驳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王世充麾下大将如云,兵力雄厚,自然不可小觑,如今,王世充被俘,郑军士气低落,兵微将寡,还有何惧之有?”
  “行了。”
  眼看着争吵越来越激烈,渐有些火气,徐茂公赶紧道:“诸将的意图,徐某都已知晓,不要再争吵了,且听徐某一言如何?”
  帐中这才平静下来,一群人都看着徐茂公,看他如何定夺。
  徐茂公不慌不忙道:“天气严寒,洛阳城坚,这两大困难都是显而易见的,若是强攻,想攻下洛阳,徐某以为,至少要一两个月以及五至十万人的伤亡,代价不可谓不大。
  不过,若是围城,又难免夜长梦多。我军兵力雄厚,而且战力出众,更兼名将如云,倒是不怕郑军耍什么花招,唯一可虑的,就是郑军会向其它诸侯求援,那变数就大了。”
  “咝——”
  诸将吃了一惊,王伏宝道:“徐兄弟,那以为会有人出兵来援郑国?”
  “不可不防。”
  徐茂公沉吟道:“若我是王玄应,就会向梁国求援。那萧铣拥兵四十万,势力不小,而且,梁国紧邻郑国,一旦从襄阳北上,数日内便可威胁我军侧翼。”
  “咝——”
  众将又倒吸口凉气。
  “哼!”
  侯君集却冷笑道:“徐兄弟是不是太危言耸听了?我大赵如今雄踞北方,拥兵百万,国势何等强大,料那萧铣也不敢为一个素无瓜葛的郑国与我为敌?”
  “侯兄所言甚是。”
  徐茂公微微一笑:“虽然萧铣末必敢开罪我赵国,但是,万一其考虑到唇亡齿寒之理,如当日王世充救唐一样也来救郑,我军仓促无备,必吃大亏,所以,徐某以为,即便有一分的可能,也要做十分的准备,不知侯兄以为如何?”
  “这——”
  侯君集有些没辞了。
  王伏宝赶紧打圆场道:“徐兄弟所言有理,的确是该谨慎点好。那么,说了半天,不知道徐兄弟到底对洛阳是如何打算的?”
  徐茂公这才不慌不忙道:“徐某以为,当做两手准备。首先,当速派一得力将领挥军南下,扼守重镇南阳,万一萧铣当真派出援军,也可阻于其南阳城下。其次,正如徐某所说,强攻不足取,围城又有变数,所以,徐某以为,便哪当日取虎牢、洛口仓一样,当以智取为上。”
  智取!?
  众将有些愕然:智取了虎牢,智取了洛口仓,难道,这徐茂公还有本事智取洛阳不成?那也太神了。
  罗艺忍不住道:“素闻徐兄弟足智多谋,那么,不知此计又有何妙计来取洛阳如此坚城?”
  “呵呵。”
  徐茂公微微一愣,这才一副胸有成竹状道:“若想攻克雄城,最佳之策莫过于里应外合。徐某分析,洛阳之中,一多瓦岗旧人,二多旧隋之臣,其中,必有对王世充不满者,亦或者见郑大势已去,欲投明主者,所以,在攻破洛口仓之后,本将即命大量细作潜至城中,与暗桩相配合,开始策反。
  结果,十余日来所获甚大,共计有郑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宇文温、散骑常侍崔德谋、殿中监豆卢达,以及瓦岗旧人房彦藻、鲁儒等数十人愿降。这数十人在洛阳城中,掌握私兵不下万人,军队也有五千,足以与我里应外合,攻克洛阳了。目下,徐某已与其约好献城,只好近日动手了。”
  “太好了!”
  众将一听,真是又惊又喜,只觉得这徐茂公真是神人也,刚攻破洛口仓,竟然便已暗中定下取洛阳之策,若是能成,那灭国之功便足以让其名垂青史。
  王伏宝、侯君集、罗艺也相视骇然,徐茂公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让他们想起了另一个人——李靖,真是不得不服。
  “都督。”
  赫孝德一听高兴道:“既如此,那计当速发,不知何时取城?”
  “不急。”
  徐茂公一摆手,非常沉着道:“一来,宇文儒童等人尚需时间武装私兵,清除隐患,二来,也需要等得这些人夜间值守城门的时候还好下手,所以,诸公还要稍等几日。”
  “这没问题。”
  一听只等几天,众将都没有异议,毕竟天寒天冻,一路行军、攻城至此,他们也需要休整数日。
  “那好。”
  徐茂公点头道:“诸位这几天便悄悄做好准备吧,张亮——”
  “末将在。”
  张亮连忙起身拱手。
  徐茂公吩咐道:“后天,你即率我右金吾卫两万大军南下南阳,若有梁军来,务必要将其挡在南阳城下,不得北进,若是梁军不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诺。”
  张亮一听,虽然答应,却有些不太情愿,毕竟,谁不想攻克洛阳、覆灭一国啊,这可比守南阳的苦差事强多了。
  徐茂公见状,如何不明白,但是,张亮智勇双全,有他守南阳,徐茂公才放心啊,便笑吟吟地安慰道:“这次就辛苦亮公了,放心,无论梁军来不来,皆给你记大功一件。”
  “谢都督。”
  张亮这才高兴起来。
  “好了。”
  徐茂公松了口气:“议事已毕,一路行军辛苦,诸公就各自回帐,好休歇息吧。”
  “告辞。”
  众将当即纷纷散去,转眼间,帐中便只剩下徐茂公一人。
  “唉——”
  而这时,徐茂公却悠悠地叹了口气,显得有些悲伤而无奈,喃喃道:“单大哥,郑国大势已去,你为何就不肯降呢?王世充那个蠢材,又何必给其陪葬。”
  单大哥者,单雄信也,与徐茂公交情莫逆,如同兄弟。
  所以,徐茂公一早就派人潜入洛阳,与单雄信联络,欲劝其归降,但单雄信断然拒绝,曰:“陛下(王世充)待我有知遇之恩,某虽万死,亦当报之。”
  一时间,眼看洛阳城破在即,徐茂公不禁替单雄信深深地忧虑起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