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之路-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白地讲,胶片的落寞是技术和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近几十年来,电影产业的每一次革新,都是由一系列好莱坞主导的行业标准催生的。35mm、每秒24格、宽银幕技术、3D……无不如此。
  不过,好莱坞片商喜欢数字电影,并非因为它影像上优于胶片,而在于其物美价廉。
  想想看,一部90分钟的电影,胶片长度差不多3000米,需要五六个拷贝,每个拷贝重约25公斤,要挨个的影院人工递送。而数字电影,一个加密数字硬盘甚至一个U盘就够了,足不出户,通过卫星就能直接传输交付给影院。
  再算笔账,制作胶片拷贝的成本高达2000美元以上,但是一个数字拷贝也就几百美元,在此种考量下,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的片商们会做出何种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要技术的发展在继续,就总会有被淘汰的旧技术,但在一部分导演眼中,数字技术替代胶片本质上不是所谓进步,顶多是进步的幻象,他们认为胶片在色彩还原和饱和度依旧优于数字技术的时候,就被强行扫入博物馆和仓库,难免让人感到委屈。
  剧组的胶片储存短缺的问题没有影响到拍摄,在盖尔·加朵联系到卡拉·费斯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动用了自己的库存储备,直接空运到巴黎足够的35MM胶片。
  有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样的大公司支持,像是筹备、拍摄和宣发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根本算不上问题。
  如今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凭借一体化战略,成为了好莱坞的领头羊之一,这包括横向和纵向两种向度。
  一体化战略能够建立某种关联达到资源共享,实现协同作战作用,最终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新闻集团的传媒公司横跨广播、影视、报刊、出版社、因特网等,集团内各子公司拥有的优秀稿件统一调配,提供给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
  横向方面,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通过收购扩张,拥有福克斯有线电视,福克斯电视和福克斯新闻,福克斯音乐和福克斯电影公司。
  纵向竞争方面,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并不仅仅是电影制作,更拓展出许多电影营销业务,又进一步从电影业务扩展出根据电影中任务场景搭建的主题公园、电影的DVD业务、互联网业务以及相关消费产品行业。
  这些业务扩展使得企业的业务也更接近于最终的电影消费者。
  像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样广阔的平台是斯坦顿工作室完全无法比拟的,这种优势也不是短时间内建立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积累。
  哪怕是个傻子也知道,这个年代成立一家新的电影公司,单凭拍摄一些优秀的电影,就想压下好莱坞六大,成为行业的领跑者,那绝对不是痴人说梦。
  那是精神有问题。
  曾经的狮门影业凭借一系列大热电影短暂的辉煌过,似乎随时都会成为好莱坞第七大公司,但随后就陷入沉寂,也再次像外界显示出,好莱坞的新公司想要做到一线的地步,根本不是单单凭借电影就能够解决的。
  随着二十世纪福克斯的35MM胶片空运到位,墨菲的剧组解决了最后的难题,拍摄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影片除了最后的影院爆炸戏外,基本不会有大场面,只要詹姆斯·弗兰科、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和玛格特·罗比等主要演员的状态有保证,拍摄就会顺利的进行,原本落后于计划的工作,到四月中旬的时候,也渐渐赶上了进度。
  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拍摄,到四月下旬,剧组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戏份。
  由于这场戏的场景与之前的拍摄没有任何重合,墨菲特别将影片的结尾放在了最后拍摄。
  詹姆斯·弗兰科、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以及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替身模型都很快准备就绪,墨菲又一一验看过外景场地的布光、道具、背景和摄影机位,对一切都满意之后,下达了开始拍摄的命令。
  这处幽静的小树林,迎来了小流氓和大流氓的超级对决。
  墨菲对菲力·拉舍尔做了个手势,菲力·拉舍尔控制的主摄像机顺着滑轨移动到了詹姆斯·弗兰科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侧面。
  虽然松树林外景地中有四名演员,但这无疑是詹姆斯·弗兰科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角色之间的正面交锋。
  “尤特维奇和我听到了你与将军的对话,今晚将结束战争……”
  詹姆斯·弗兰科一脸严肃的对有些抓狂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说道,“我也愿意做这样的交易。”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有了不好的感觉,再也不复之前的优雅,惊叫道,“你会受到惩罚的!”
  “这是一笔非常好的交易。”詹姆斯·弗兰科根本不管他的话,自顾自地说道,“至于你提出的无耻要求,看在你愿意把纳粹高层一锅端的份上,我觉得是可以考虑的。”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看着詹姆斯·弗兰科,仿佛看不透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一般。
  “当你得到美国政府给你提供的房产,你会脱下这身纳粹制服,是吗?”詹姆斯·弗兰科重复问道,“是不是?”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没有回答,嘴角却抖动了一下。
  “我也这么想!”詹姆斯·弗兰科渐渐流露出了一种大混蛋的气质,“这是我不能容忍的!”
  他凑到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耳朵边,“如果我官运亨通,你这辈子别想脱下这身制服,但是我知道这不现实,你总要除下这身制服,所以……”
  詹姆斯·弗兰科从腰上抽出刀子,“我要给你一个除不掉的纳粹标记!”
  拍摄暂时结束,随后换上家人,詹姆斯·弗兰科在假人蒙着的头皮上,刻下了一个深深的纳粹标记。
  《无耻混蛋》至此也结束了所有的拍摄工作,墨菲第二天就带着拍摄的胶片返回洛杉矶,开始进行后期制作。


第436章 世界上有三种电影
  回到洛杉矶,短暂的休息过三天,墨菲就来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位于世纪城的一间后期制作室,开始《无耻混蛋》的后期工作。
  后期制作同样需要多个部门和团队的协调,而这一切的基础无疑是剪辑,毫不夸张的说,墨菲乃至任何一个导演的拍摄,都是在为剪辑而服务。
  这次,与墨菲合作剪辑的依然是乔迪·格里菲斯的剪辑小组。
  在剪辑之前,确切点来说,早在撰写剧本的时候,墨菲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思路,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都会在剪辑上玩许多花招,尤其是那著名的章回体,墨菲虽然不是那种依赖于传统剪辑的导演,但与昆汀·塔伦蒂诺毕竟不同,这部影片必然不会使用章回体,他在剪辑中将大量使用平行蒙太奇,也就是说《无耻混蛋》最后的成片将会以多线叙事的形势呈现。
  这一次后期制作,所有的工作都会围绕剪辑而进行,墨菲也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
  有人说“最好的剪辑是让人发现不了剪辑的痕迹。”
  这个真的是对剪辑最大的误解,应该说让人发现不了的剪辑,是“让普通观众没有信息接受障碍”的剪辑,但并不是最好的剪辑,剪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多种审美标准和可能性了,内涵非常丰富。
  当然,作为一部商业化的电影,而且尽可能面对大众影迷,墨菲必然要保持剪辑的流畅性。
  非“让普通观众没有信息接受障碍”的剪辑,并不是故弄玄虚的卖弄技巧,更不是晦涩难懂。
  想要保持大众可以接受的流畅剪辑,首要就是所有镜头确定合适的剪辑点。
  剪辑点是两个镜头之间的转换点,包括声音或者画面,准确的掌握镜头的剪接点能保证镜头切换流畅,因此,剪辑点的选择,是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视频粗剪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
  《无耻混蛋》所有镜头的剪辑点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画面剪接点、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节奏剪接点;第二类是声音剪接点,包括对白、音乐、音响效果剪接点。
  一部影片,大多数剪辑都是围绕人物的动作来进行,这里的动作不是指打斗,而是角色的行为。
  动作剪辑点是主体动作的连贯性,动作剪辑固然也是为了清楚的叙事服务,不过它更着眼于镜头外部动作的连贯,动作连贯性可以增加镜头间的流畅感。
  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对于动作剪辑点的选择相当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最后成片所能达到的效果。
  《无耻混蛋》的粗剪,被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分为了两部分。
  第一步是拼,拼就是说利用一些镜头的组接产生不同的那种,给人不同的感觉。
  然后第二步是剪,具体来说就是控制节奏,整个片子的这种节奏和情绪的东西。
  在电影剪辑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就墨菲在这部影片中使用的手法而言,一切还是要依附于故事情节和情绪,他和乔迪·格里菲斯一致认为,控制《无耻混蛋》节奏最重要的是情绪,情绪到这里它需要你怎么样,你再去做怎么样的变化或者处理。
  剪辑过程中,墨菲希望自己尽量保持一种比较客观的状态,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观众,去真正去感受中间的各种的节奏和细节的变化、戏好不好看等等。
  《无耻混蛋》适合于什么样,那他和乔迪·格里菲斯就用什么样的手法去剪,能够让观众看的时候能够入戏就行了。
  依靠这些,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花费近半个月的时间搞定了粗剪,接下来的精剪更为重要,将直接决定成片的质量。
  从名字上面也能看出来,精剪远比粗剪要复杂。
  墨菲要保证精剪足够紧凑,剪辑紧张但场面不过分简短,这意味着需要剪辑掉演员对话中不必要的停顿,缩短每句中间的空白部分,甚至可以减去冗长不重要的对话。
  大部分电影观众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百五十分钟,相当于一般主流商业电影的长度,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完成的粗剪版本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