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之路-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的路上,墨菲想到今天发生的事,如同莉莉·柯林斯一般,也有点哭笑不得,好好的一场求婚,最后竟然演变成了这样,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黑色的越野车渐渐进入比弗利山庄的范围,在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的时候,墨菲忽然想到,自己求婚的话,还是要用那种比较稳妥的方式,类似詹姆斯·弗兰科今天下午摆出的这种花式创意求婚,还是算了吧。
  最俗套的方式未必不能显出真心。
  回到家中,墨菲洗漱过后,又给詹姆斯·弗兰科打了一通电话,听到那边并没有发生超过詹姆斯·弗兰科控制的状况,彻底放下心来。
  坦白地讲,詹姆斯·弗兰科和莉莉·柯林斯能走动今天并不容易,尽管很多八卦小报这几年都在炒作詹姆斯·弗兰科与塞斯·罗根是同性恋,墨菲却很清楚,这也就是炒作而已。
  好莱坞充满诱惑,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饮食男女,乱搞的人非常多,但也不是没有洁身自好的人。
  当然,洁身自好要有一定的本钱。
  墨菲承认自己不是好人,却也不是那种见一个上一个的发情种马。
  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就像黛咪·摩尔和阿什顿·库彻夫妇喜欢拉一个人与他们夫妻玩三人行,梅丽尔·斯特里普喜欢在化妆拖车里胡搞,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不断搞长腿模特,泰勒·斯威夫特重复着换男友写歌一样,感情稳定同样是好莱坞的一种生活方式。
  墨菲从来都不是圣人,但现在的生活方式是他自己选择的,也是他喜欢的和非常享受的。
  挂断与詹姆斯·弗兰科的电话,墨菲又给远在以色列的盖尔·加朵打了一通电话,盖尔·加朵因为要协助父母处理一些事情,在一月下旬回洛杉矶一趟又飞走之后,已经在以色列待了很长时间了。
  夜色越来越暗,墨菲没有这么早入睡的习惯,来到二楼的书房,为新的电影项目做准备。
  这些年来,他都是在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拍摄制作电影,如今《华尔街之狼》的放映已经到了尾段,自然要准备新的影片。
  这方面墨菲早就有所考虑,下一步准备拍摄制作一部典型的黑色动作犯罪影片,这部影片虽然不会完全来自他的原创,却也与《无耻混蛋》和《华尔街之狼》这两部在原有电影上融入自己的风格和理念的影片不同,他准备只是借鉴曾经影片的框架,然后其他内容基本用自己的方式来填充。
  就像《钢铁之躯》一般,主角和主要配角们无论是设定,还是背景结构,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基本上,可以算是半原创的电影。
  在这个行当混迹了这么久,还站在了好莱坞一线导演的位置上,如果说墨菲没有一些自己的制作理念和想法,那肯定是假的。
  他也很想把这些理念与想法用于实际的电影拍摄和制作当中,即便是失败了,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获得宝贵的经验。
  以他今时今日的名望、地位和号召力,与新入行的导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别说是一次的失败,就算多几次,也能承受得起。
  靠坐在椅子上,墨菲并没有动笔,更多的是在思考。
  影片的背景城市放在洛杉矶?他缓缓摇了摇头,纽约这样的大都市无疑更加合适,外表光鲜亮丽的纽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可以说是一座充满罪恶的都市……
  想到这里,一系列的念头出现在墨菲的脑海里。
  这座罪恶之城帮派林立,警察腐败不堪,每到夜晚无数犯罪活动滋生,一般人根本无法独自走进阴暗的小巷,民众生活水准日益下降,整座城市走在腐败和溃烂的道路上。
  只有少数人保持着良知,想要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拯救这座城市……
  轻轻敲了下桌子,墨菲打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纽约”这个单词。
  然后是主角。
  这部影片必然是大投入大制作,那么主角必然是正义的形象,不过在正义之外,他也应该存有一定的争议。
  任何人都有两面性,即便墨菲自己都不例外,所以这个主角肯定也有,在正义之外,他必然还要有其他的一面,比如阴沉的性格和沉重的心理负担?
  墨菲觉得这方面可以考虑。
  然后是配角了,也就是反派。
  像是这种黑色犯罪电影,想要出彩的话,配角其实非常重要,就像公认的警匪经典片《盗火线》一样,无论是作为警察的阿尔·帕西诺,还是作为匪徒的罗伯特·德罗尼都不可或缺,可以说是缺一不可,正是这两个极其出彩的角色,铸就了一部经典的电影。
  对于配角,墨菲思考的更多,甚至比主角还要多,尤其是配角的行为,也就是说他为什么要犯罪,为什么要与代表正义的主角发生冲突?
  这一点非常重要!
  墨菲思考良久,在笔记本的配角后面,加上一行字——理念冲突。
  相比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物之间的冲突,理念方面的冲突无疑更加高大上,也是一种根本无法解决的冲突。


第516章 动机和代价
  理念的冲突,说白了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如同宗教和民族问题一样,意识形态不同所带来的冲突,也是当今这个世界最大的难题之一,而且相比于其他,这个概念显得相当的高大上,如果影片都恰到好处的展现这一点,无疑能提高整个系列的格调。
  没错,墨菲想要的不是一部影片,而是一个系列。
  作为好莱坞的一线导演,处于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后续作品的票房成绩固然重要,但提高自己的格调,说通俗掉就是抬高自己的逼格,能够赢得无数观众和评论家的疯狂支持,从而在影史留名,同样的重要。
  所以,他根本不会选择那些严重同质化的爆米花电影,而小众的无法广泛流传的文艺片同样也不是他的那盘菜。
  墨菲要做的,就是赋予商业片一种非常高的格调,一个能让无数人疯狂讨论并且为之痴迷的主题。
  意识形态的冲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这是一整个系列,而作为系列的开端,就要充分展现这一主题。
  夜渐渐深了,墨菲却没有任何睡意,大脑反而一直在高速运转,想要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意识形态的冲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对立如何实现呢?
  这难不倒墨菲,反应在影片当中,就是主角和反派的思想碰撞,主角有自己的底线,但反派也有完整的逻辑……
  墨菲想了一会,在笔记本上写道:主角——多意识形态的结合,反派——单一意识形态。
  谁都知道,单一的意识形态会对世界的认知带来障碍,极其容易变得痴迷和疯狂……
  实际上来说,意识形态的单一化在如今这个时代受到了广泛的怀疑和批判,人们普遍认为,这种乌托邦化的社会设计论是导致极权主义的必由之路。
  想到这里,墨菲脑海里闪过一个概念,赶紧写了下来:扫荡一切,不留下一块没有翻动过的石头,他们渴望建立的不仅仅是比我们更好一点的社会,而是一个完全消除了所有丑恶的世界!
  这作为反派的理念怎么样?
  在单一意识形态控制下的社会中,统治阶级权力必然会被无限放大,这种放大将会导致力量的单一化。
  于是,竞争性的丧失带来了政治道德基础的虚无。
  而此时,对某个地区或者城市统治的合法性只能依靠自我指涉,而与人类真实的道德情感无关,因此,为了维持其虚假的合法性,统治阶级会制造美丽的幻景来鼓吹未来盛世,而人的所有行动都会被严格设计,以达到维持其统治的目的。
  墨菲记得很清楚,奥威尔的《1984》就为观众展示了一副这样的可怖场景,居于其间的人产生了恐怖的人格断裂。
  那部影片展现的主题,也可以将其中适当的一部分融合到反派的理念当中。
  他又在笔记本上写道:以自我意识为自由,作为明显是犯罪,却自我意识为正义,就如在毫无人性杀戮时,以正义自诩一样。
  “政治需要以道德为基础,因此,即使是混乱如影片中纽约的社会,也不能以这种丧失道德基础的政治来重建。”
  墨菲很清楚,既然是虚构的纽约,那就让这座都市彻底混乱下去吧。
  混乱的纽约,正反派角色的决斗场,就像一副纽约黑帮火拼的场景,想要实现这些,墨菲又在影片的主题上写下了两个单词——黑暗、写实!
  随后的两天里,墨菲除了去医院看望了下詹姆斯·弗兰科和莉莉·柯林斯,哪里也没有去,完全躲在家中,完善新项目的人设和剧本。
  他思考的越来越多,主角的设定也越发的清晰。
  最终在代表主角设定的一页上,写下了这么一段:以逻辑为表,情感为里,在铺陈的悬念、庞杂的叙事、缜密的逻辑背后,打造一个近乎偏执狂的角色,角色为了自己内心最隐秘的动机疲惫而倔强的找寻着自己,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保险柜”里面那一个隐秘的心结做着疯狂却不失逻辑的抗争,他的偏执、痛苦和负罪感驱使着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以主角为中心的正面角色们,他们所代表的是复杂的意识形态,每个人的理念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却不会向单一意识形态的反派那样,认为毁灭是重塑的必须,这些人更加明白容纳和协作的重要性。
  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带着自己的动机和蓝图试图改变世界,在一个纽约这座近乎疯狂的城市里,他们以各自的理念为据,或进或退,最终都指向一场关于选择和博弈的“意识形态战争”。
  “世界是人民群众的,有时候他们会受限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而犯错,但最终他们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
  即使吃饭的时间,墨菲也没有停止过思考,他非常清楚,想让影片的格调无限拔高,那主题展现和讨论的必然都是一些高逼格的东西,“比如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