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之路-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院的核心成员们最讨厌的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也无从去猜测,但有一点是有些共通之处的,他们向来厌恶那种异常明显的为了冲击奥斯卡而冲击奥斯卡的行为。
  “早在去年5月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哈维·韦恩斯坦就发现此片对平均年龄高达56岁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投票者来说,简直就是量身订做的礼物:黑白、无声、模拟好莱坞经典时代明星的举手投足,逻辑简单且恰到好处的100分钟片长,都非常适合他进行奥斯卡运作。”
  “更重要的是,其对试映日和公映日之间的时间差,也设置得和《国王的演讲》如出一辙:当年《国王的演讲》的好评是从前一年9月的多伦多电影节发出,但大规模上映却安排在奥斯卡颁将之前,而它的竞争对手《社交网络》早已被晾干;《艺术家》同样是做了漫长的舆论预热,才在颁奖前逐步扩大上映规模,尽管有观众冲进影院发现这是一部默片,受到了愚弄要求退票,但这桩新闻本身就是一个卖点,进一步让投票者感到:奥斯卡还是要注重点品位档次的,普通观众没文化……”
  “哈维·韦恩斯坦如今已经成为奥斯卡背后的操纵者,如果你想提前知道奥斯卡获奖热门?那很简单,去调查一下韦恩斯坦影业公司的项目进程表,就清楚了。”
  与此同时,墨菲也没有忽视评论界对奥斯卡的影响力。
  著名评论人斯蒂芬·科尔伯特在其主持的“伯特时间”节目中公开咆哮,指责《艺术家》是“令人作呕”的谄媚,影片为了向学院派示好而改变拍摄初衷,“卑鄙”的将影片剪辑成黑白默片!
  随后,洛杉矶地区以托德·麦卡锡和肯尼斯·图兰为首的职业影评人们,也纷纷在自己的专栏里面抨击《艺术家》这部影片。
  “《艺术家》在整个参选过程中都充满了向好莱坞学院派示好的倾向性,而其作品本身并不符合奥斯卡一贯的评选标准!”
  “如果要我付钱看黑白文艺作品,我宁愿选择看《纽约时报》,如果奥斯卡将奖项给了《艺术家》,还不如颁发给《变形金刚》,至少它更过瘾。”
  各种各样的花式炒作,一直持续到了二月中旬,随着学院投票截止日期的到来,媒体和好莱坞忽然之间就恢复了安静,所有人都在静等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开始。


第647章 你死定了
  每年奥斯卡提名公布后,最让人着迷的话题莫过于谁将是最后的赢家,媒体、预测机构,以及众多影迷们个个心有所属,期盼着信封拆启的时刻早点到来。
  如果观众有足够的兴趣,甚至还可以在奥斯卡的官方网站上参加网上预测和抽奖,假如运气和小金人得主不相上下的话,等待他们的大奖将是索尼提供的五十英寸的液晶电视。
  早在数天之前,今年正式更名为杜比剧院的好莱坞与高地中心门口的巨型金像就吊装完毕,这位气度不凡的“奥斯卡先生”到位之后,红地毯区域的搭建工程也陆续完成,特别是长达600英尺的红地毯,更是明星展示风采的关键场合。
  红地毯的起点处,还搭起了一座占地面积在500平左右的巨型帐篷,出席颁奖典礼的明星嘉宾乘车抵达后,将会在帐篷中稍作停顿,然后陆续走上红地毯,进入柯达剧院,红地毯边上留给各路媒体的拍摄区也规模巨大,由于2月份是洛杉矶的雨季,组委会未雨绸缪,预先为所有的观礼台和拍摄区设计了顶棚。
  中午刚刚过去,好莱坞的上空盘旋起直升机,街道上拉起了警戒线,奥斯卡颁奖礼举行地点——柯达剧院的保卫工作更是在技术及人力方面极尽所能。
  为了保证秩序的井然,每个角落都有监视摄相机、金属探测仪,还配有一名警官,甚至连坐在露天看台上观看星光大道上众明星入场的影迷也会受到严密的注视。
  奥斯卡之前,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柯达剧院改名为杜比剧院,经过多年的挣扎之后,全世界最大的胶片制造商终于抵挡不住数字技术带来的狂潮,柯达正式申请破产,并且因破产问题向法院提出申请,希望能够中止与CIM公司之间的冠名权合同。
  尽管其间也有消息称太平洋对岸的某公司将会接手该剧院冠名权,但最终CIM公司选择了杜比实验室作为新的合作伙伴。
  杜比实验室与“杜比剧院”的所有者CIM公司签订了一份长达20年的冠名权合同,合同上注明奥斯卡颁奖典礼在2033年以前都将在该剧院举行,好莱坞与高地中心也正式在这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更名为杜比剧院。
  “你认为这届奥斯卡最大的热门影片是什么?”
  相比于传统的电视观众,像黛西这样的年轻人,更喜欢通过网络收看一些节目,网络完全可以在收看的同时,随便发表自己的见解,她半下午就坐到了电脑前面,进入了ABC电视台的奥斯卡网络直播专区,里面是两个嘉宾正在讨论谁会是今晚上最大的赢家。
  互联网直播的自由度更高,也不会像电视台转播那样一本正经,嘉宾也可以大胆点评。
  黛西坐在电脑前,听着视频直播网站的主持人和一个嘉宾在这里啰啰嗦嗦。
  在主持人问过这句没有营养的话后,那位叫做摩根·维特维奇的嘉宾立即回答道,“我认为最热门或者最有希望的影片是《艺术家》!”
  主持人追问道,“为什么是《艺术家》呢?”
  “很简单……”那位嘉宾完全是一副奥斯卡专家的派头,“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最大的风向标奖项金球奖上,《艺术家》是最大的赢家,拿到最佳剧情类男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片,按照往年的惯例,这部影片获奖的几率……”
  听到这句话,黛西差点没把喝到嘴里的水喷出来,作为IMDB一个相当有规模的讨论组的组长,她对奥斯卡多少有点研究,尽管不像直播中这位自诩是专家,却也知道金球奖和奥斯卡没多少关系,而且在近期公布名单的几个工会奖上,《艺术家》的表现只能说是一般般,比起《迭戈·罗斯》这部影片,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可言。
  那两位还在那里讨论,黛西切换过窗口,来到了墨菲影迷组织的讨论区,这里议论的相当热烈。
  “墨菲会不会拿到第一个最佳导演小金人?”
  这是众人在这里讨论的焦点话题。
  “一定会拿到,否则奥斯卡没有任何公平性!”
  “是时候该结束奥斯卡陪跑的生涯了!”
  “如果这次还拿不到,我们就去比弗利山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门口静坐抗议!”
  也有人理性的分析道,“墨菲获得提名的影片《迭戈·罗斯》有十个奥斯卡提名,与大热门《艺术家》不相上下,就算是分蛋糕,也要分给墨菲一些吧?”
  还有人说道,“墨菲是所有提名最佳导演的人中最受观众喜欢的导演!”
  虽然讨论中大部分网友都看好墨菲获奖,但有些人的头脑还是足够冷静的。
  “这对奥斯卡获奖没有任何用处,学院的老家伙们更不会管一个导演或者一部影片是不是受观众喜欢……”
  这句话一出,讨论区安静了许多,只要稍稍了解好莱坞,就知道事实确实是这样。
  “墨菲·斯坦顿是不会获奖的!”
  突然,讨论区里蹦出这么一句话,在一堆墨菲的粉丝中显得异常惹眼,立即吸引了黛西的注意力,她拖动鼠标看了看,对方的ID就让她冒火。
  “天主教信徒!”
  对方的ID就叫这个名字。
  那人还没有完,又说道,“告诉你们,天主教已经发动了在好莱坞的所有力量,阻止墨菲·斯坦顿获奖!”
  黛西想都没有想,就敲出一行字,“少在这里喷粪!”
  “擦,是个天主教的xxxx,一起干他!”
  “老子查查他的IP,找到地址大家一起去弄死他!”
  天主教与墨菲之间的摩擦,直接反应在了这些粉丝的身上。
  “墨菲·斯坦顿肯定不会获奖!你们以为我们教派在好莱坞没有影响力吗?别天真了!”
  看到对方的回应,黛西眼睛越瞪越大,熊熊的怒火开始燃烧,那群混蛋攻击墨菲,攻击墨菲的影片,都该去死!
  “有本事你们来啊!”那个人显得异常嚣张,“我在圣莫妮卡商业中心用鸡蛋砸过墨菲·斯坦顿,下次就会石头了!”
  “是你!”黛西想都没有想,快速敲击,“是你这个混蛋!你敢在这里嚣张!我敢打你一次,就敢打你第二次!”
  那人一点都不收敛,“你以为我怕啊?我诅咒墨菲·斯坦顿一辈子陪跑奥斯卡!”
  “砰!”
  黛西的拳头重重砸在了电脑桌上,如果那个家伙现在就在她面前,她一定会用最严酷的刑罚,折磨他整整一天,才让他断气!
  “我发誓!我逮到你,你就死定了!”她咬牙切齿的挤出了一句话。
  讨论区的管理区这时候出现了,将那个人踢了出去,同时封掉了他再次进入讨论区的权力。
  但黛西心情还是没有平复,非常后悔那时没有出手更狠一些,就该把他的脸踩进沙滩里面,让他窒息而死!
  “墨菲走上红地毯了!”
  看到讨论区里最新出现的标红的信息,黛西收拾了下心情,赶紧回到了直播页面,墨菲和盖尔·加朵已经走上了红地毯,无数闪关灯在两人周围不断亮起。
  杜比剧院前,墨菲挽着盖尔·加朵一路前行,除了偶尔向喊他名字的影迷招手示意,丝毫没有其他人在红地毯上面磨磨蹭蹭的架势,就像是正常走路的速度一样,等他们进入媒体区的时候,几乎追上了走在前面的安妮·海瑟薇,让这位来自纽约的安妮公主显得颇为尴尬。
  墨菲没有去看安妮·海瑟薇,直接拉着盖尔·加朵超过她,也不理睬媒体记者喊的摆造型照相的要求,径直朝着杜比剧院的入口走去。
  “这样不太礼貌吧?”盖尔·加朵回头看了眼。
  似乎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大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