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故事其实只要稍微涉猎广一些的人都听过,但是那位研究古诗词的教授,在看到外面突然下雪时,还是忍不住说了这个故事,言语之中,对才女谢道韫极为推崇,还惋惜地说了说谢道韫婚姻多么不幸福,她丈夫王凝之有多么垃圾,似乎都恨不得穿越到那个时代,代替王凝之,也不至于让谢道韫晚景那样凄凉。未完待续。
第495章 想要在安忆的画上题诗
安忆作为很喜欢读史书的女孩,对谢道韫当然不陌生,她可是真正的名门才女,是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次叔父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只可惜谢安看走了眼,王凝之论起才学,当然还是有一点的,怎么说也是王羲之的儿子,但他却信五斗米道,平时踏星步斗,拜神起乩,谢道韫一点也看不上他。
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婚姻并不幸福。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
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是指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都是谢家兄弟的小字。言下之意是,这个丈夫让她失望。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么有名气,为什么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蠢才呢?
事实证明,谢道韫真的一眼就看出了王凝之此人有多么愚蠢,后来孙恩、卢循起义爆发时,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事后,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
这位教授就从世说新语中的咏雪一直讲了谢道韫的生平,顺便将她的丈夫王凝之喷惨了,让安忆都忍不住觉得,这位教授如果去写个穿越王凝之的魏晋历史的话,说不定能火。
似这样的选修课,其实大家也都很喜欢听教授瞎扯淡,哪怕是知道谢道韫以及她生平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讲完之后,教授控制了一下心情,却又开玩笑道:“其实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有大才女的嘛,比如说现在就坐在我们教室里的安忆同学,她在绘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已经让我的那些同僚望尘莫及了。”
教授此话一出,教室里坐得满满的学生,尤其是男生们,一下子就将目光投到了安忆身上,眼神之中都带着欣赏之色。
今日的安忆穿着洁白的羽绒服,黑色的直长发已经垂至腰间,那漆黑柔顺的长发与纯白的羽绒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安忆显得愈发清纯可人,古人都说“要想俏,一身孝”,可见女孩子穿一身白衣,多么具有魅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女孩本身颜值足够高,否则穿什么也是白搭。
而教授的话,虽然似乎是玩笑,但只要联想到安忆在传统画坛上取得的成就,以及众多名家对她艺术画作的欣赏,就可以知道,这位教授说他的同僚对安忆望尘莫及,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个时候,许多同学忽然恍然大悟,为什么安忆不选择美术系显然是因为,已经没有人可以在美术方面教她了,最多是互相切磋、互相进步。
“安忆同学在绘画上已经让我等佩服至极,然而大家选修这古诗词方面的课,自然是更长于古诗词,既然如今外面天正下雪,老师也讲了一个咏雪的故事,为何不顺势就让我等以雪为主题作一首诗词呢?同时,也可以请安忆同学随意画一幅雪景图,我等之中谁的诗词得到了安忆同学的垂青,自然就可以将诗题在画上,成就一段佳话啊!”
忽然一位男生高举自己的手,高声提议道。
众多自负有才的学生,听到对方的建议,都跃跃欲试,但循声望去,看到提议者时,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之色。
原来这位高声提议的男生,名字叫做苏文柏,已经大三了,却是深海大学社的社长,公认的校园才子,还是深海大学校报版面的总负责人,许多投稿校报版面的作品,都要经过他的审核,才能刊登。
苏文柏的长相虽然说不上帅气,但他的确有种别人不具备的气质,那个“才子”头衔,的确为了加了不少分。
安忆也朝苏文柏的方向看了过去,苏文柏只是与安忆对视了一瞬,便随意移开目光,似乎对安忆的注视都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他的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似乎已经对自己的诗作能否题上安忆的雪景画,没有任何怀疑。
他才不会告诉别人,刚刚看到安忆的目光投在他身上时,他整个人都感觉燃烧起来了,他决定了,接下来一定要在安忆面前好好地装个惊天动地的**,不说直接攻略安忆的芳心,起码也要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惜苏文柏却不知道,安忆只会为名垂千古的著名诗人、词人画画未完待续。
第496章 大新闻要来了!
安忆正在当众画一幅关于雪景的水墨画,水墨画的主题,却是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用白话来说,便是我喜欢雪花不在于其轻盈的形态,更在于其在寒处生长。雪花,虽与牡丹、海棠等人间富贵花不同,而是另具高洁品性。谢道韫是咏雪的著名才女,在她死后已无人怜惜雪花了,只落得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塞外见大雪飞扬,姿态肆扬时写成的,此词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无依般,体现了纳兰心中的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此词纳兰在当世奢靡贵族中渴望能如雪花般清高生活,是后世赞扬的佳作。
选择这样一首词来作画,无疑非常应景,因为之前教授刚刚讲过谢道韫这位才女的故事,而安忆选择的这首纳兰词,却很快就用到了这个典故,让这位研究古诗词的教授看到,肯定会非常高兴。
这位教授名叫李慕白,可偏偏他却不是很喜欢李白的诗歌,他就是喜欢那种婉约精致的诗词,在当代诗人所作的古诗词中,他最喜欢就是安安那一首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里面的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让他读了之后几乎拍案叫绝。
本世界大中华虽然也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古典诗词也已经走向没落,但是许多喜欢传统国学的人还是对古典诗词十分关注的,在当代诗人之中,那位“安安老师”早就证明了她的诗才,她不仅能写现代诗,古典诗词的造诣也非常高。
现代的古典诗词,与古代相比,又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已经不讲究什么平仄了,只讲究一个押韵,水平可以的话,还可以装装逼,水平不行的话,那就只能算打油诗了。
在场的所有学生,大概还是第一次看到安忆现场作画,想要去安忆身边围观,但是由于教室中人太多,便只能排队来近距离欣赏安忆绘制国画的过程,看到安忆熟练地运用毛笔,轻松勾勒出那种如同博物馆看到的国画的雏形,不少学生都心生敬意。
尤其是安忆在作画时的那种专注的态度,哪怕是遭到围观似乎都完全无法让她分心一丝一毫,这让许多同学都感到十分降压。
有些原本总觉得安忆在绘画领域取得的成就有些水分,都是炒作、宣传的功劳的学生,顿时觉得惭愧不已,这样一个对绘画如此纯粹的女孩,她在绘画领域所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理所当然的!
苏文柏此时站在了安忆的身旁,看着弯腰作画的安忆,她那完美的如玉侧颜,落到了他的眼中,让他竟然不忍移开眼去。
他觉得安忆有一个动作非常迷人,那就是在画着画着时,她的长发会垂下去碰触到画纸,然后她便会用一只手下意识地将头发绾到身后,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充满了女性柔美的感觉
唯一让人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安忆今日穿的衣服过于现代时髦,如果穿着古装汉服来作画的话,那一定能够更加衬托出她的文雅气质来。
当然了,穿着现代服饰却用毛笔作画,也是有种特别的风味的,反正安忆的长相足够美丽,任何衣服都可以驾驭。
有些学生都忍不住拿出了自己可以摄像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