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可惜……”刘建网看着形象颇为出众的张逸夫,也是叹了口气,只有小聪明,而不肯努力,胸无大志的人,他见得太多了,就算是部委里,这么混日子的人也有,这种人,是万万不能给他舒适环境的,一定要逼他努力。
  张逸夫并不知道,台上两位大佬简单的对话,已经基本宣布了他的死刑,而唯一能解决困境的东西,恐怕就是他手中的这张纸了。
  约么沉思了半分钟后,张逸夫才终于下笔,用他能提炼出最简单的话描述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
  【火力发电厂通过锅炉、汽轮机与发电机的共同作用进行发电。】
  【1:煤通过传送履带输入锅炉燃烧,制造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
  【2: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机根据切割磁感线的基本原理产生电力。】
  【3:发电机产生的三相交流电通过端部引线,引出送到电网,完成发电过程。】
  【4:用过的蒸汽通过冷凝、除氧等化学手段净化液化后,重新并入锅炉,再次加热为蒸气状态,循环做功。】
  【补充:根据发电能源不同,火电厂还分为燃油发电厂、天然气发电厂等等,原理不变,只是根据原料不同,锅炉构造有所不同。】
  答完此题,也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张逸夫用余光四下看了看,大多数人还在奋笔疾书,也不知道是在摆热力公式还是发电机电路图。
  发呆的功夫,他只听到一声咳嗽,侧目一看,原来夏雪也已经答完,特意将纸往这边推了推,推进张逸夫的视野内。
  还是知恩图报的么。
  张逸夫却只嗖了嗖嗓子,轻轻摇头,示意爷根本不需要。
  “看来是自暴自弃了。”夏雪低吟一声,收回卷子,微微思索片刻,开始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
  台上,刘建网低头看了看表,听着有些人撕第二张纸的声音,无奈摇了摇头,没人让他们画电路图,就算画了刘建网也看不懂,搞技术的人,毕竟是有些迂腐与钻牛角尖。
  他不禁又望向了刚刚特别关注的张逸夫,这小子倒正好相反,最晚下笔,最早停笔,也不知道是肚子里没水儿还是一下参透了考核的目的,一会儿可得好好看看他的卷子。
  整五分钟的时候,刘建网不再顾及那些埋头苦写的同学,朗然道:“好的,没写完也没关系,这不是考试,只是稍微了解一下大家。”
  话罢,他直接提出了下一个问题:“请听好第二个问题——假设一个城市面临缺电的问题,请提出解决方案,并简述理由与优劣。”
  大家的思维还未跳出发电基础的框子,第二个问题已经迎面而来。与第一个问题不同的是,第二个问题课本里好像根本没有,与其说是专业题,倒不如说是常识题,管理题。这个问题也许你一天课没上都可以答出来,相反,你天天玩命学习也有可能答得很一般。
  有些人很快提笔,有些人则陷入迷茫之中。
  表面上看,张逸夫好像也是迷茫众之中的一员,但他其实是在思考更多的东西。这个时代的人比较老实,别人出题后,他们只会尽力思考解题步骤。而张逸夫清楚,刘建网是搞人力的,不像是死钻技术的人,解他的题,更应该从出题者考核的出发点进行思考,而非技术细节。
  第一题,刘建网的目的是看看你懂不懂基础,脑子是否明白,仅此而已。
  第二题,则是看你常识过不过关,书本上没交代到的实际应用知识能否轻松解决。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这里面还藏着一道暗题。刘建网话说得清楚,在最后提到“请简述理由与优劣。”优劣是比较而出的,也就是说,解决缺电问题的方式绝对不止一种,需要综合几种方式互相比较,做出判断。
  到这个层面,其实已经是一道专业题了,而且是实际工作上的专业题,管理方向与大局观上的专业题,即便是电力专业的学生,要答得完美也十分困难;相反,一个小学毕业的老电工也许答起来游刃有余。
  张逸夫忽然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都在电厂工作那么多年了,回来跟愣头学生们一起回答这种问题,算不算作弊啊?
  【常规解决方式有三】
  【其一,加大供电能力,建设新电厂以弥补用电缺口。优势是一劳永逸,直接地提高了发电量,多余的电量还可以并入电网解决其他城市的燃眉之急;劣势是电厂建设周期太长,无法立刻解决眼前问题,会耽误缺电城市的生产与生活。】
  【其二,区域输电。优势是见效快,架起高压输电线后可以立刻从周围电厂获得电能;劣势是全国电力供给都处于紧张状态,恐难厚此薄彼。】
  【其三,有序用电,通过错峰用电、拉闸限电来均衡电力供给,特别要平抑高峰时段用电;优势是无须外部力量,城市内部即可立刻解决;劣势是治标不治本,对经济发展不利,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与生活秩序。】
  【综上,单一的解决方式总有不妥之处,可三种方式并用,一面兴建电厂,一面增加输电,同时限制一部分用电,直至新电厂落成,即可平稳地解决缺电问题。】
  张逸夫一题答完,距离规定用时还有很久,已经开始自恋了,他只怕用上了太多精髓的专业性词汇,逼格太高,让领导看不懂了。


第4章 钢铁侠与闪电侠
  台上的刘建网其实一直关注着他这边,见这次答得更快,不禁笑道:“那位同学这种题答得倒是很潇洒。”
  “呵呵,正常。”老教授也无奈摇了摇头,“不谈专业知识,论纸上谈兵的话,张逸夫倒不会输。”
  “陈教授,纸上谈兵也是门本事。现在工程大,工程多,开工之前都要在纸上设计个一年半载的。”
  “那也必须要有技术不是?哪个参数不是呕心沥血算出来的?”
  “是是。但在落实技术问题之前,先要确定正确的规划方向。”
  “没有技术基础,很难提出正确的方向。”
  “陈教授说的是,还是技术重要一些。”刘建网见老教授一副顽固的样子,也不好再争,自己虽然在部委担当要职,级别上比老教授高一些,但轮起学问与根基,还是老教授更胜一筹,现在他带出的学生们不少已经与自己平起平坐了,陈教授门生遍天下不敢说,至少门生遍系统。
  刘建网显然不是个太有耐心的人,几分钟后便宣布了下一个问题。
  “最后一题很简单——请推测一下20年后的电力系统概况,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列出一些数据,大家天马行空即可,发散思维,无需有压力。”
  大家听到这道题都松了口气,这个简单,主观题么,随便答随便想就是了。
  可对于张逸夫来说,着实尴尬……这已经不是作弊了……自己才是这道题的权威泰斗好不好。他抬头看着天花板,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回忆那个时代的电厂数目,发电量等等……虽然在感性上他有充足的认知,但那些数据,真的非一介值班员能够烂熟于心的,那些数据他绝对看到过,但只是看过而已,根本不可能背下来。
  也正在这是,他脑子一麻,感受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触击。
  这感觉他太清楚了,不就是五十万伏高压电洗澡的经历么?然而这次,高压电貌似变得温和了一些,而且仅仅局限于大脑而已,令张逸夫惊讶的是,自己竟然觉得这很舒服,而且自己还活着。
  惊疑未定之时,脑中已经联通了一个类似于“电力资料库”的东西,不管是技术文献还是电机硬件细节,应有尽有。张逸夫感觉自己是一个电子,可以在连通电线的地方四处游荡,如果他愿意的话,甚至可以钻进核电厂的反应堆中。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经历!明明人已经到了1990年,思绪却可以在21世纪游荡!唯一遗憾的是,这个游荡的范围被严格限制在电力系统所及的范围内,值得庆幸的是,他相当于拥有了一部《21世纪电力百科全书》。
  高压电这种超自然的东西,竟然带来了超自然的能力。
  “原来我差一点成为闪电侠……”张逸夫流着哈喇子嘟囔道。
  夏雪呆呆侧头,看着这个痴汉,略显惊讶地悄声道:“你知道闪电侠?”
  张逸夫瞬间被拉回现实,摇了摇头:“我知道很正常,为什么你也知道?”
  “我姐经常寄美国的杂志回来。”夏雪看张逸夫的神色突然有些不同了,这些知识与兴趣在学校里是没人能与自己交流的,没想到这个流里流气的家伙竟然知道闪电侠。
  此时,讲台上的老教授咳嗽了一声,夏雪也连忙收敛心情,不再言语。
  张逸夫也知道现在要先解决眼前的问题,便也放下了漫无止境的探索,优先调出了下个世纪的资料,开始思索如何答题。
  看过了专业基础与常识过后,最后一道题无疑是在考验眼界与想象力了,这些长达几十年的规划构想,只有部里的高层领导与先行的领域专家能够涉及到,作为普通学生是不可能研究这个的,书本上更不会有。
  简而言之,这道题就是看你敢不敢想,敢不敢猜,猜得准不准。
  确实,作为90年的人是难以想象20年后样子的,他们不会想到20年后的祖国实际上不亚于此时的美国,并且正在飞速拉近这个差距,在这个过程中电力行业居功至伟不敢说,但汗马功劳是绝对有的。
  考验其它人的是眼界与想象力,而考验张逸夫的,貌似只剩下语言表达能力了……他不住提醒自己要注意措辞,不要站在“未来人”的高度来俯视90年的前辈。
  【我眼中20年后的中国电力】
  【发电量:电力供应与经济发展永远齐头并进,发电量的增速将在GDP增速上下弹性波动,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推测,20年后的年发电量应该在50000亿千万时上下。】
  【电厂:大容量发电机将成为趋势,百万千瓦的大厂将遍布全国,同时随着技术发展,煤耗将持续降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