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二人的态度,牛大猛再次无可奈何,他本人肯定也不喜欢邱凌,只能当这是报应了,也不再谈这事,转而问道:“逸夫,关于10克煤耗的事情,你到底有多大把握,实话实说。”
“厂长,你放一百个心,这煤耗绝对能降下去。”张逸夫已经忘记了是第多少次跟牛大猛说这件事,也许是10克太夸张了,即便经历了这么多事,牛大猛依然不敢相信。
“哎呀,还是感觉,难度太大了……”牛大猛依然不敢尽信,转望段有为,“老段,你觉得呢?”
段有为看着手中的材料道:“从数据分析上来说,提高那么多热效率,节约那么多厂用电,10克还是有希望的。但结合现实,能做到什么程度,这个现在还无法下结论,要等措施都落实完的时候才知道。”
“揪心,揪心。”牛大猛吐了口烟雾,纠结地说道,“我上次跟华北局的领导聊这件事,他给我指了条路,让我去找电力报的朋友,请他们报道一下我厂降煤耗的事情,每个工程,每个细节,每一步都报道,搞个长篇,最后若是真的成了,刚好贴上了部里的节能号召,是个美事。”
他说着,又是眉头一皱:“俗话说露多大脸,现多大眼……煤耗的事情若是没成,可就丢大人了。”
张逸夫眉色一扬,紧接着说道:“可以先联系,让他们过来取材,拍几张照片,写两篇草稿,等咱们确定做成以后再发稿。”
“这个我也想过,可是逸夫啊,电力报又不是咱们厂的,那是部里的,是全国的。降煤耗这件事确实有吸引力,能靠上部里的精神,正好也缺一个优秀典型,我这才有自信请到他们……如果事情不顺利,让他们白忙活一通,今后可就不好交代了,咱们毕竟就是个小电厂,要面对的是电力报社,不能得罪的。”
张逸夫站在牛大猛的角度,简单思考过后,灵机一动,打了个响指:“这好办啊,咱们自己弄个相机,随时拍一些施工的照片,自己根据工程进展写几篇文章就是了。将来如果做成了,直接投给电力报不就得了?”
“!”牛大猛顿时虎躯一震,惊道,“这倒是个办法!”
想必是这年头企业对内宣重视程度还不够,太单纯,没怎么在这种事上动脑子。拿张逸夫前世所在的电厂来说,办公室专门有三五个人搞这件事,单反相机高清摄像机一应俱全,每个月都能硬拼出来一份“厂报”。
财大气粗的牛大猛把钱都砸电脑上了,竟然没考虑到这个。
牛大猛只微微一琢磨,便觉得这件事实在太他娘的靠谱了,搞个照相机,好人好事随时都照下来,留个存底,将来贡给局里、部里、电力报社,那可都是大大的美事,他当即一拍桌子道:“小壮,这事你去做!”
左右一扫,无人回答,他这才想起牛小壮出差去搞保温材料了。
“那逸夫,你去做!”
我干,领导不带这么当的,想起一出是一出,当老子是八爪章鱼么?
“厂长,这是办公室的事情,让文天明去吧,或者交给张琳主任安排。”
牛大猛笑嘻嘻地摆了摆手:“别了,照相机是新鲜玩意,反正你什么都懂,就你了。另外你笔头肯定没问题,做事做到底,后面随时总结工作,出稿子的事情,你也通通包了吧。”
原来太过渊博,也是一种罪啊……
第107章 相机与猫腻
各种窃笑之中,张逸夫只得勉为其难地应了采购相机的事情,而后生生将话题转移回了正题上:“厂长,供电煤耗的事情,自我改造自然是一大块,但最直观的方法,还是从燃料下手。”
张逸夫所说的,自然是煤种、煤质。
计算供电煤耗的时候,不管你用的是印尼煤还是越南煤,是褐煤、烟煤还是无烟煤,都会折算成标准煤,因此如果用那些燃烧率高,质量好的煤,无疑可以大大减少磨煤机等辅机的电耗,通过减少厂用电,直接降低供电煤耗数据。达标的关键时刻,想办法弄到更好的煤,自然是重中之重。
“这个,你放心!”牛大猛显然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早跟局里管燃料的领导说好了,从下个月开始,保证咱们厂分到挥发分最高,发热量最大的煤!”
张逸夫心下松了口气,有这个保障后面会顺利很多,但他还是说道:“这样肯定好,但为了追求极致的话,咱们可以在配煤上再做一些文章。”
“配煤?”听到这个,老段先是急了,“你连这个都懂?”
“嗯……旁听过别的系的课程,这个概念比较新,需要根据煤种煤质做一些计算,如果搭配得当的话,可以提高相当高的效率。”
老段紧跟着说道:“配煤的数学模型计算相当复杂,电力科学院都要专门的实验室和专家来研究这个问题,咱们谈这个,未免太早了。”
张逸夫感觉百口莫辩。
确实,配煤问题相当复杂,完全可以当硕士论文来做,可问题是自己根本不用做什么计算,仅仅参考一下后来的结论就好了,根据手头的情况,根据电厂能得到的煤种,按照后人的结论与比例一配就好了。
牛大猛思索过后,也跟着说道:“我看,配煤还是放一放吧,一来工序复杂,需要燃料车间大动干戈,没有把握;二来咱们既然能得到华北地区最优质的煤种,也没必要去配了。”
“厂长说的是,可计算最终煤耗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取平均值,万一这两个月提供的煤种断了怎么办,中间换成次一些的煤种怎么办?”
“呵呵,这个问题我来解决。”牛大猛温和笑道,“逸夫,你身上的任务已经很重了,没必要做得那么极致,你可不许给我累垮了!”
牛大猛用命令的语气命令张逸夫不许垮下。
“……”张逸夫也是感动一笑,配煤的事情确实太麻烦了,从自己的立场上来说,足够心细,将一切能考虑到的点都告知领导就对了,至于领导是否采纳,那是决策人权力,自己尽职尽责即可。
既然牛大猛对配煤没有兴趣,自己也便放松一点吧,张逸夫随即笑道“成,那我还是跟天明去办公室找张主任,请示照相机的事情吧。”
“呵呵,去吧,这就去,这个周末别加班了,休息一天。”牛大猛笑着对工作组的同志们说道,“大家辛苦了,明天统一休息,让工队也休息一天,这是命令。”
众人嬉笑应了,厂长还算知道心疼人。
……
总绷着筋,人确实会垮掉,在老牛的劝说下,张逸夫终于在周末给大家放了个假,工队也得以休息一天。然而张逸夫身上确实还是有任务的,他不得不伙同向晓菲,奔赴冀北唯一的百货商场,目标自然是照相机。
上次急着买驴肉回京,张逸夫都没往上走,这次时间充裕,慢慢悠悠跟老妹逛到了顶层,才终于在传说中的家电专区中,找到了传说中的相机柜台。
这会儿,照相机在蓟京算不得新鲜玩意儿,但冀北还远未普及,商场柜台中也仅摆着四台而已,这是真正的曲高和寡,相机这玩意儿已经算不上商品,几乎是展品。
摆在中间的两台,机体都是纯黑色,一台佳能、一台尼康,看上去就是那种最惨的小相机样子,像玩具一样,然而这两台一个标价4500,一个标价3800……
弄这玩意儿过来养老过年么?20年后单反也就这价了吧?有这钱买套房子不好么!
“咦……”向晓菲看着这四位数的可怕标价,身为皮货女王的她已经无法容忍了,“老娘拼死拼活,在老毛子堆里拉一批货回来,也就赚个千把块……这么一个破玩意儿……我的天啊……”
张逸夫盯着两台进口相机,也是相当之痛心疾首,他痛的不是现在,是未来,现在日本进口相机这么卖,几乎是有价无市,看似昂贵,其实销售量一般般。而20年后,价格下来了,单反的价格也就五六千起步,于是步入小资的我们,开始进入了人手一台的节奏。不说别人,就说张逸夫自己,当年也上过头,莫名其妙入了一个佳能单反,毫无疑问地,耍了两周新鲜劲儿一过去,那个相机包就永远躺在了柜子的角落里,等着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出来看一看焰火。
没辙,温饱思淫欲,人都爱赶个时髦,追个虚荣,然而真正的爱好者追求极致,入手佳能尼康莱卡也就得了,为了艺术可以无视国界无视钱才,而像张逸夫这样的盲从者们,才是莫名其妙地将那些外国厂商捧上神坛的功臣。
向晓菲看着张逸夫若有所思的神色,以为他动心了,一阵心寒。
“哥……你就非得现在在这儿买么?”向晓菲再次望向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标价,又是心疼又是肉疼,“咱们去中关村淘一个,不比这便宜多了?”
“淘一个,有发票么?”张逸夫看着柜台内的几台笨重的傻瓜照相机问道。
“你把你们厂长哄得那么好,有没有发票不都照样给报销?”向晓菲已经不忍再看那标价,直捂住眼睛道,“不行,我不要看……不带这么浪费钱的。”
张逸夫无奈笑道:“呵呵,这商场也国企,电厂也是国企,左兜出右兜进的事,又不是你的钱,心疼什么。”
“什么左兜出右兜进!小日本不是赚到了!”向晓菲撅着嘴骂道,“不能让他们赚那么多,咱们得去淘个二手的,让他们少赚点。”
向晓菲说得那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张逸夫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
“喂……”向晓菲又是神色一动,拉着张逸夫小声道,“不就是要个能照相的玩意儿么?我就不信没地方能找到,这儿标价4000的相机,咱们回蓟京,想办法弄个二手的,估计也就两三千,到时候搞个4000的发票就是了……你跟厂长和办公室科长那么熟,没人会深究的。”
“打住!”张逸夫很是正经地遏制了罪恶的苗头。
向晓菲到底是聪明人,连贪污腐败的脑筋都领先于时代了,虽然类似的事情在20年后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