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可以重活一次-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儿子,你说你一个正在上学的小孩子,你要手机有啥用,还是给我吧,你一个小孩子,拿这东西上学,也不像话不是?”

    马小东一听,更是笑着说道:“你要手机有啥用,我拿着最少还有小鱼姐给我打电话呢,你拿着谁给你打电话?完全就是没用的摆设,一个月还得花十几块钱的月租。”整个大队就一部座机,确实没啥人会给老爸打电话。

    马洪国自然也知道啊,可是这手机拿出去吹牛的话,那可是比摩托车还让人羡慕啊,摩托车村里有,整个大队更是有好几辆,可是这手机,绝对的蝎子粑粑独一份啊,拿出去可是涨老面子了。

    越想越激动,马洪国打定了主意,这手机说啥也的弄到手拿出去显摆一下,不然自己这心里实在是痒痒的受不了啊。

    “儿子,你就借我玩儿两天,过两天我就还你,行不行?”

    “不行!”

    “一天?”

    “不行!”

    “就一下午!”

    “好吧,那就一下午。”马小东看老爸都急成这样了,要是自己再不借给他的话,估计就要翻脸了,到时候动用武力的话,自己就不划算了,还是借给他吧。

    马洪国一听顿时乐了,拿过马小东递过来的手机,就兴奋的摆弄起来,虽然他连最简单的拨号都不会。

    于是他就缠上了马小东,开始东问西问的,弄的马小东头昏脑涨,可算是教会了他一些基本的功能操作。学会怎么摆弄手机的马洪国拿着手机就出门了,不用想,马小东也知道,老爸这是跟人显摆去了。

    对于老爸的这个爱好,马小东是相当无语啊,以前家里穷的时候,他就经常显摆,虽然村里人当着他的面不会说什么,可是背后肯定会有一些闲言碎语的。

    这回家里的条件真的变好了,又买了摩托车,又有了手机,这下更有了炫耀的本钱了,他这个爱好,也可以有机会发扬光大了。

    马小东猜的一点没错,马洪国吃饭的时候都没回来,也不知道是去哪里显摆新手机去了,吃饭的时候老妈还疑惑的问了马小东有没有看见他老爸,马小东自然知道,不过也没说手机的事儿,不然老妈肯定又是一顿唠叨。

    时间匆匆而过,马小东重生之后,为家里和亲戚们都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大家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爱好。几个舅舅整天早出晚归的收蘑菇,每天都能收回来两三千斤。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五章 金秋之美

    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像浓妆艳抹的美女,把最光鲜一面裸露在贪婪的眼眸里。因而文人墨客的清词丽句,就把秋天赋得雍雅而高贵,华丽而端庄,物华而殷实,娉婷而峥嵘。多美!秋的神韵浓缩在平平仄仄的诗行里,还有硕果累累,田野上稻谷金黄,空气里弥漫丰收的芬香。

    不知不觉之间,时光流逝,路旁的树叶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的变黄,盘旋飘落,稻田里的稻穗,已经金黄饱满,深深的弯下纤细的腰肢,等待人们将它们收获回家。

    十几天的时间,经过几个舅舅的努力,整个镇子周围的几十个村里的蘑菇,也都被他们收获的差不多了,再出去,也没什么收获了,除非走到更远的地方。

    而且,由于马上就要进入秋收了,马小东也就顺势停了收蘑菇的生意。并且给于小鱼打了电话,通知她有时间过来把蘑菇运走。

    秋收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他们收获了一年的汗水,他们收获了一年的辛勤,他们收获了秋收的喜悦,他们收获了秋收的丰收。平时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开始慢慢的出现了人影。

    人们拿着镰刀,弯着腰,一点点的把秋收的喜悦带回家,虽然有时候累的就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可是心里却是喜悦激动的,一年的劳动成果,眼看着就要收获了,所有人脸上都不自觉的洋溢着笑容。

    这时候的秋收不像后来的机械化,别说收割机,就是运输的拖拉机也不是每家都有,大多数人家用的还是马车和牛车。

    秋天最先成熟的粮食是玉米,但是最先收割的却是黄豆,因为黄豆是最着急的粮食,黄豆在成熟之后,只要天气干燥晴朗,如果超过一周没有收割的话,那它的豆荚就会自然的干裂崩开,里边金灿灿的豆子,会崩的满地都是,到那时候,损失可就大了,所以农民一般都是选择先把黄豆收割,脱粒,归仓,接下来才是水稻,因为水稻收割晚了的话,稻穗容易折断,最后是玉米,成熟的玉米什么都不怕,哪怕被大雪覆盖,照样不耽误收割。

    这个时节,在田野上到处摆满了打谷机,旁边站满了大人、孩子、老人,繁忙的收割,累得汗流浃背,谁也不言辛苦,心里乐得开了花,脸上笑得像蜜一样的甜。

    窄窄的田埂路上,随处可见大人们挑着一担担沉重丰收的粮食。虽然把他们压得上气不接下气,但他们个个乐呵呵的,笑哈哈的,相互打着招呼,说着今年的收成好,丰收的喜悦在他们的脸上绽放成一朵朵金黄的花。

    收黄豆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天就会全部完工,靠一家三四口人肯定是不行的,一般都是几家亲戚或者邻居朋友联合好,约定打粮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当然有些人家的地实在太多,那就只能花钱雇人了。

    打谷的时候是热闹的,不能下地干活的老人和今天打谷家的女主人,会为几十个过来帮忙的乡亲准备午饭和晚饭,因为打谷的时候都是全家出动,所以老人小孩儿一大堆,所有人家都要在这家吃饭,要准备的东西就非常多。

    一大盆洗好的土豆,一颗颗自家种出来的大白菜,翠绿的豌豆角,黄瓜,茄子,幸好这时候的菜还算丰盛,不然每家买菜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多数主人家都会为前来帮忙的乡亲准备几个好菜,比如一条鱼,鸡肉炖土豆,香肠,在现在人看来,这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菜色,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嫌弃,但是在那时候的农村,绝对是大方的人家才会准备的丰盛菜肴。

    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现在这个时节,因为这时候的农村有一种特殊的假期,叫做“农忙假”,看字面的意思就明白,就是农忙的时候,给学生放假,让他们回家帮忙,这种特殊的假期,本来就是老师的无奈之举。因为即使学校不放假,也会有很多的学生没办法来上课,被留在了家里帮忙。

    虽然他们还干不了什么重活,可是秋收的时候大人们都忙的头昏脑涨,有时候难免丢三落四,有些小事自然忙的没时间处理,小孩子就是最好的跑腿帮手。

    没有工作需要用到他们这些小孩子的时候,这些熊孩子就会在脱掉粮食的秸秆里摸爬滚打,摔跤打架。

    马小东清楚的记得,每年秋天的时候,他都会和小伙伴们跑到豆杆堆或者稻草堆里边搭房子。每当一座房子搭好,能够成功入驻的时候,都是大家最有成就感,最自豪的时候。这种好玩的游戏,会一直让大家玩到落雪,那时候这些秸秆就会被焚烧在田里,做来年的肥料。

    到了晚上的时候,玩了一天的熊孩子,会随着自己的大人们一起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几十人的聚餐,大家吃吃喝喝,高谈阔论,气氛热烈。无论是平时舍不得喝的啤酒,还是东北人离不开的老白干,主人家都会管够。

    而且绝大多数人家,都会给孩子们准备汽水,其实这东西也用不了几块钱,一大箱子汽水才8块钱,足够这些熊孩子痛饮一番了。要是哪家没有准备的话,少不了被这些熊孩子背后痛骂一番,就连他们家的孩子都会遭到鄙视。

    这样的秋收,忙碌而又热闹,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人情味道,不像后来的机械收割,虽然省了不少的劳力,大家只需从田里把一袋袋谷子搬到马路边,用机动车或板车拉回家。田野上只有收割机穿梭着忙碌,看不到农人们的繁忙了,少了秋收热火朝天喧闹的景象。自然也少了那些在秸秆堆里摸爬滚打的清脆笑声。

    今年的秋收,马小东没有让自己家里完全按照以前的模式操作。以前都是父母加上大姐三个人,整整十几天在田里早出晚归,累的不成人形才白粮食运到家里。今年的家里条件改观了,马小东自然不会让他们再这么没黑没夜的劳累,不然自己赚的钱岂不是没用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六 第一次亲密接触(为堂主‘阿务13’加更)

    “爸,后天割稻子雇人吧。”马小东看着坐在凳子上磨镰刀老爸说道。

    马洪国拿起一把镰刀,在一个盆子里沾沾水,然后把磨刀石压在上边,准备开始磨刀,听见儿子的话,停了下来。诧异的看着马小东问道:“雇人干嘛?一共就那么十几亩地,咱家四五天也就割完了。”马小东家里都是水稻,没有大豆和玉米,一共只有十几亩。

    马小东笑着说道:“自己割多累啊,雇人的话,也就一千左右块钱就行了,何苦挨那个累呢。”想想以前自己爸妈还有大姐割稻子时候,每天累得腰酸背痛,马小东心里就很不好受,割稻子一点都不比插秧的时候轻松多少,同样都是弯着腰,只不割稻子不用在泥里拔腿。所以割起来的话,要比插秧快一点。

    这时候马小东老妈在一边训斥道:“净说胡话,一千多块钱还少了?咱家那点粮食一共才能卖几千?”

    马小东家的那些稻子,要是赶上大米价格好一点的时候,大约能卖个六七千块钱,不好的时候,顶多也就五千来块。

    马小东看着老妈和老爸认真的说道:“咱家现在还有必要靠着种地赚钱吗?看看院子里的那些蘑菇,全卖了的话,咱家最少能赚个六七十万,过些日子,我再想点办法,咱家将来成为百万富翁也用不了多久,你们见过哪个百万富翁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