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者,哪个又才是观众。
也许是性子清冷,感情也比较匮乏,熙成很难想象这样的剧情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让这么多人在电影院里忘乎所以。
他的想法永远都异于常人,竟然联想到了自己身上。
从这部电影,熙成能够想象的出爷爷为什么反对自己进入娱乐圈。
剧中人戴着纸质的王冠,穿着华丽的服装,脸上涂脂抹粉,在绚烂的灯光下,性感,神秘,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仿佛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是他们与真正的权贵—那些统治者,那些食肉动物相比,又显得虚张声势,不堪一击。
和现实世界里的艺人,何其的相似。
“王的男人”实际上是王的戏子,王的小丑,王的玩具。
所以艺人孔吉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他是一个暧昧而悲凉的存在。
孔吉的左边,是强有力的统治者,也可以说是那个拥有铁一般意志的世俗社会;而孔吉的右边,则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艺人长生。
如果说暴君燕山是现实的王,而艺人长生就是内心的王。
所以这部电影开始时并没有像一般的艺人传记片一样,叙述艺人学艺的艰苦,以及艰难复杂的成长历程,而是直接从长生反抗戏班班主开始,这说明了一点,即长生试图要做自己的王,所以他开始反抗世俗的规则,也不愿意孔吉屈服于权贵的淫威,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成为第三种人,放荡不羁的艺人。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他选择了一种在尘世之内的自我放逐,最后被烙瞎双眼死于非命就成为一种必然。
其实,燕山君也是戏子,一个残忍而又悲剧的戏子。
最后的场景,王和他的宠妃在观看,孔吉在绳上走向失明了的长生,门外的喊杀声越来越近,而所有人都不为所动,王欣喜地看着两人在绳上的表演,因为这是一场伟大的表演,“一场终结所有演出的演出”。
也许长生会后悔来到首都,会后悔戏弄王,会后悔进皇宫。
然而,也许,这才是宿命,谁都无法摆脱。
或许开始的时候谁都不会料想到王会看上孔吉;或许开始的时候长生不会料想到他带着他逃出一个火坑,却也是他带着他跳进另一个更大的火坑;或许开始的时候孔吉不会料想到他会使王迷醉、会一步一步无法自拔、不能控制。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电影毫不客气的撕毁了观众心中的那一点自我安慰。
被偷偷释放的长生不肯离去,故意在王宫上头徘徊,眼看燕山君要射杀长生,孔吉一个劲儿死命抱住王阻挠,不仅如此还登上绳索与瞎眼的长生会合。
他对著疯狂的长生说:“要是投胎转世,你想要当什麼样的人?当个贵族?要麼做大王?”
长生回说:“做王没什麼意思,我宁愿再做个戏子。”
再问孔吉:“那麼换你投胎呢?”
孔吉回说:“不做什麼,只做戏子,不做别的了!”
竟是至死不悔,这种遗憾贯穿始终,令人惆怅。
允儿和泰妍抱在一起,似乎真的哭了。
不知道是感怀这两个古代艺人的不幸,还是因为其他不知名的原因,女孩子总是更容易感伤。
熙成放开了允儿的手,心里有些微微的失落。
其实,他很想说,到我怀里哭吧。
只是,他突然没有信心负担起这个承诺,尽管他不是长生,允儿不是孔吉,这世上也没有燕山君。
当剧终那一幕在荧幕上定格,《王的男人》总算步入了终点,开始滚动幕后工作人员的字幕,影院的灯光随之亮了起来。
坐在贵宾席上的李俊益,神色严谨的观察着观众席上人们的脸,一对耳朵毫不放松的扑捉任何一丝关于电影观感的讨论。
这一百多名观众无法为电影赢得多少票房,即便他们明天还会进电影院观看,但是观众的反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电影的好坏。
目光所及之处,大部分都是令人欣喜的,人们还处于茫然和哀伤之中,似乎不知道电影已经曲终人散。
成功了!
李俊益松开一直握紧的拳头,后知后觉的发现手心已经被掐出血了。
“俊益哥,哈迪斯在哪?”李准基只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先前到了这里就一直忙没时间,现在电影放完,他也忍不住了。
“你找他干什么,”李俊益知道熙成不想暴露身份,自然会配合着帮忙隐瞒。
“我要感谢他,当面,郑重的感谢他,”李准基甚至已经不再去关注人们看过电影的反应。
这么些天的辛苦拍摄,他的心中一直有一腔热血在澎湃。
这世上有个人看得起他,看得起他这个微不足道的小龙套,愿意花钱请他演主角。
李准基在王男试镜之前穷困潦倒,一面拿著微薄的拍片酬劳维持生活,一面需要打工赚取学费好完成艺术大学,常常不吃饭,省下钱和经纪人一起四处找门路。
那一天,身上只剩吃面的钱,两人坐在面摊前,准备吃了这碗面后就回家乡,彷佛走到了尽头一般的凄凉。
却在面摊上接到了李俊益的电话,说有人推荐他演电影——主角。
这样的际遇是否就如唐人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他这时候所饿出来的一身削瘦皮肉,和无奈的春青,不正是孔吉的写照吗?
以穷途之末路,以拼命之决心,极尽所能的将这个角色演到极致,不仅仅是如剧中所说的那样“为了生活睹一把”,还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坚决。
所以,推荐李准基来演这部电影的人,几乎成了他的一种信仰。
他可以不在乎观众,不关注票房,但是却固执想要见到那个人,亲自道谢。
因为熙成的不愿意出风头惹麻烦,李俊益只能告诉李准基,是投资人哈迪斯选中他做的主角。
其实这话也不假,哈迪斯不就是熙成,熙成不就是哈迪斯。
不过,这样一来,哪里去找一个什么哈迪斯过来让他致谢,李俊益很头疼的说道:“他不太方便出面,所以致谢的事情就算了,准基啊,你演的不错,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当面致谢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还是希望能够见他一面,”李准基站起来,郑重的对导演鞠了一躬,俊美的脸上满是死不悔改的执拗。
其实,李准基的性格并不像他长得那样女性化,他的脾气很直,懂武术,而且异常固执。
“确实应该找投资人道个谢,陪着敬一杯酒,”饰演长生的甘宇成也随声附和,他片酬拿的最高,达到了三亿韩元,对投资人的慷慨同样心存感激。
“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吗?”饰演王的郑镇荣年纪要大一些,和王这个暴躁的角色相反,他更加成熟稳重一些,看到导演一脸难色,便打了个圆场。
其实,他对藏头露尾的投资人同样好奇。
“唉,我试试吧,”李俊益无可奈何,准备找熙成商量一下,可惜等他站起来环视一下四周,却发现这里早就没了熙成的影子。
“他来过?”李准基急声问道。
看导演的样子也知道,他们相见的人至少曾经出现在这里过。
“是啊,你们都见过他,”李俊益苦笑,“不过,谁又能想的到呢,似乎多少奇迹出现在他身上也不为过,既然他不想露面,大家就体谅一下吧。”
今天出现的人?
首先被想到的就是张勇宇。
会是他吗?不太可能,他是个导演啊,而且哪有自己拍电影要拉投资,自己却去投资别人的道理。
难道是混在观众里面,那就不太好找了。
咦……不对!
哈迪斯,张勇宇……
如果单单提起哈迪斯,人们的印象就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冥王。
但是,如果将哈迪斯和张勇宇放在一块想象,这些身在影视圈子里的人,自然不会忽略本年度最让人惊骇的咸鱼大翻身。
是的,哈迪斯最先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写了一篇关于《三叶草》的评论,后来《三叶草》起死回生,听说也有这个人的作用。
那么,结合一下今天的张勇宇,他和谁表现的最亲热?
难道说是熙成!
坐在贵宾席上的剧组主要成员,被这个念头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熙成=哈迪斯?
歌手、创作人、MC、演员……或许,还要再加上一个投资人。
既然想到了熙成头上,才有人后知后觉的发现,他好像投资过一部什么综艺节目,有二十多亿的投资额。
这样想一下,他是这部电影投资人也就不奇怪了。
不提这些纠结的人,也不提陪着允儿和泰妍回去的熙成,《王的男人》圆满完成首映式,也就预示着零五年末零六年初的票房风暴,已经拉开了序幕。
2005年12月29日,《王的男人》在多家影院同步上映。
且让我们来看看它一步步走上神坛的历程。
2006年1月1日,《王的男人》已在全国突破观众112万人,由于不堪人气之高,开始追加放映的影院数。
1月8日,《王的男人》上映9天即在全国突破观众200万,预售票在电影预售榜上列第一位,独占将近50%的份额。
1月21日,韩国总统卢武铉于21日早上去影院观看了已在全国突破观众500万、成为话题的史剧电影《王的男人》,这是他上任后首次为看电影而到访一般影院。
因21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到首尔市中心的乐天影院观看电影,《王的男人》也成了政治家和公务员的必修课。同时韩国政坛开始引用《王的男人》掀起了一场对内阁改组问题的讽刺攻防战。
2月2日,据最新统计,《王的男人》连续第六周登上周末预售票第一位,突破880万观众;成功压制住了此前对其发出挑战的好莱坞大片《艺伎回忆录》和《斗师父一体》。
2月9日统计:截止8日,《王的男人》在全国已突破观众971万5472人,第7周的预售票榜排第二。
2月11日,《王的男人》毫无悬念地在全国突破观众1000万人;成为韩国历史上第3部突破观众1000万人次的电影。
2月16日新闻,因即将召开的驻外使长会议,在全世界各国工作的韩国驻海外大使100人将归国,并预定于2月19日在大韩剧场集体观看《王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