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不过在杨辉看来,这种事其实是完全不用过多的担心。
能够有38所站出来同14所一起分担研制风险,加快研制进度,这对14所来说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看这位14的所长也是聪明人,他肯定知道在这个时候如何取舍。
真正的情况也的确和杨辉所料的分毫不差,双赢的好事从来没有人会拒绝,除非是那种喜欢做损人不利己的事的家伙,不然这种事儿绝对是不会有太大的差池。
“这个提议倒是很不错,由38所一起参与到这份清单中的技术研制工作中,不仅对38所有好处,对我们14所也不会有坏处,我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当恶人呢?”
果然是在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况,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为项目谈妥了而高兴,一直到14所的所长又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这清单上的项目的确可以按照王所长方才所得那样办,但这1320万的资金又该如何说?这笔资金可是我们出售AWG…9雷达所得,你们可一分钱也不能少,不能因为你们38所这个时候把清单中的项目划走一半,就要把1320万的预算也砍掉一半,要这样的话我们可不同意。”
没想到这14所的所长还挺精明的,一下就看懂了这个时候的问题所在,毫不犹豫地要求38所将1320万全额付给14所,这也让王总师最开始想要捡便宜的想法落空了,但这也无妨。
“这个我都知道,大家都是老熟人了,都还说这些干什么。这样吧:我们14所以1000万的价格购买14所之前在AWG…9雷达项目中的所有技术研究,后续清单中的这些技术由于我们双方都有需要,各自研制一半技术就好,到时候我们以自己的那一半技术交换对方研制的另一半技术。”
这倒还算是一个靠谱的方案,14所那边虽然有些无奈少了320万,但想到只需要研制这清单中一半的技术就够了,1000万的资金还绰绰有余,也就不愿意再继续在这上面多费口舌。
“可以,我看这方案可行,到时候我们双方是谁也不欠谁的,我们14所拿到了钱,你们38所拿到技术,这在以后见面后也好说话,不至于太尴尬,所有我们还是马上准备资金和技术的交接吧!”
钱的事商量好了,其它的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后续的只需要两边的所长下去各自商谈就够了,反正已经是和杨辉关系不大了。
送走了这两雷达研制单位,才算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种事还真的费脑细胞。事儿说起来其实也不大,双方坐下来说开了就好,最大的问题还是钱够不够,只要有那东西一切都好说。相比之下,杨辉更喜欢像现在这样,就这样静静地等着来自美国那边的消息。
随着电话响起,从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那边的越洋电话终于还是经过多方转接到了杨辉这里:“杨总,38所滞留在美国的技术人员共计58人,现在一共有56人联系上了,我们正在准备分批收拾东西坐飞机回国,至于另外两人我们正在联系和排查,反正一定会把他们揪出来。”
听到电话传过来的消息,杨辉不知道该作何评价,在这个国家局势动荡、手中的项目又下马,在加上过了几天资本主义生活之后,还只有两位技术人员没有联系上,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但杨辉在这个时候依然有些提不起兴趣。
“我知道了,尽快安排那58位技术人员回国,你告诉他们就说38所的情况并不是想的那么糟,有西南科工在就一定会有项目、有资金,他们最多在五年之后必定会为今天的决定而感到满意。”
……38所的问题又算是告了一个段落,但西南科工这些年搞的对外项目可不止一两个而已,除了诺斯罗普、格鲁曼为代表的美国方面,和德国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现在还是要在大方向上跟着美国爸爸走,所以也同样在纠结着。
第547章 舍不得
要说这次风波,就整个西南科工所在的那一大片地区中,也还只有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比较安稳,因为航空发动机这种东西太关键、敏感,美帝等老牌巨头不愿意和共和国有任何的大交集,所以没有太多的合作有关系。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德国佬没有炸刺儿的本钱,实在是现在的MTU公司已经把该他们开发的技术都开发出来了,钱也投入了进去,现在就等着看这CG…2000发动机不断的测试而已。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有没有MTU继续参与项目关系上都不是太大,若是现在的MTU也听美国的话和西南科工闹掰,大不了就是西南科工继续把CG…2000发动机的冷端部件也做了就行。
没看到现在的420厂至今还没有足够的业务,西北那边的红旗厂同样也是各种猴急的想要参与到CG…2000发动机中来,那些单位的技术的确在专业的地方不如MTU,但也不是差了太多。
只是因为现在的CG…2000发动机为民用发动机需要追求最大化的各方面性能平衡,所以才有了MTU在这个项目中的“必不可少”,但要是说一声MTU现在不做这个项目了,恐怕这个CG…2000发动机也会在西南科工总公司、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持续关注下继续走下去。
因此,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MTU公司有些不上不下,说撤出项目吧,不仅MTU会损失掉前面所有的投资,而且还对这CG…2000发动机的影响不是太大,最主要的是一旦撤出项目,那么MTU公司、乃至整个联邦德国在重回航空发动机整机工业中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而你说不撤出项目吧,那边的美国爸爸又该如何交代?毕竟现在的德国本土还有北约多国部队的驻扎,要是惹了美国爸爸不高兴,那可就糟了。
所以说,现在的MTU公司是非常纠结的,反映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就是MTU德国总公司已经闹的不可开交,而又因为没有最后定下决策,驻派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MTU工程师依然是兢兢业业的进行着各种工作,配合着对CG…2000发动机的各种测试,甚至有的人都开始写报告、打申请,要同二所这边技术人员一起到624所进行高空台测试。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德国方面和美国方面不同,由于德国同样对做大航空工业有需求,在这个时候也就不像美国那样禁运的彻底,这一点甚至非常直观的表现在了德国政府的动作上。
和MTU公司只需要考虑自己一家公司不同,联邦德国政府在这个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整个德国同共和国的各项合作,即便是在航空工业的合作中,首先考虑到的也不是MTU那边和西南科工合作的CG…2000,而更多的是考虑着现在的MPC…75支线客机项目。
CG…2000发动机虽然很重要,但这个时候其实也只算是MPC…75客机配套上马的项目而已,毕竟现在的CG…2000发动机还只有MPC…75项目一个客户,也就显得不是那么的树大招风。但只要MPC…75项目有个三长两短,MTU在CG…2000发动机中的历史也就到此为止,若是MPC…75项目都能继续下去了,那MTU又有什么利用不继续把CG…2000做下去。
于是,联邦德国政府直接把MBB公司的总裁叫到了总理府,为的就是要和MBB公司有一个深入地沟通和交谈,并最终确定该如何对待这个让人还有些不上不下的合作项目。
而MBB给出的说法也够光棍:“MPC…75项目的去留完全没有讨论下去的必要,若是要说着我们和华夏合作MPC…75客机,美国还是先看看他们自己吧!首先就是他们现在和华夏魔都飞机公司合作的麦道82飞机,其次是西飞公司现在进行中的客机项目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和我们合作的MPC…75客机,另一个则是他们的运七200客机。”
说到这里,MBB公司的总裁也是神采奕奕,刚从西非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已经说了,美国都是默许运七200客机采购美国汉密尔顿的四叶复合材料螺旋桨、采购加拿大普惠的PW127C发动机,这都表明了美国这次禁止的只是限于军用技术而已,在民用技术上开始没有太严格的管制。
说着,就将这些情况原原本本的和德国总理进行了一番交流和沟通,直到总理点头表示明白之后,这才停止了说话,满眼期待地等着政府方面的回答,只要德国政府说话了,那MBB就绝对敢把这个项目继续下去。
而这是时候的德国总理也想通了,不管怎样现在都是该拼搏一把的时候到了,MPC…75已经完成了详细设计,马上就能看到成果了。
第一架首飞机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制造工作,西飞承担机身、机翼的制造和整机总装制造工作,西南科工捞到了水平尾翼和垂尾的制造,MBB则是捞到了飞机的机头、起落架的制造,这些项目将会给德国带来多少就业机会,又会拉动多少经济的增长呢?
这些都是德国政府现在要考虑的问题,甚至按照最开始的合同中所写的条约,飞机研制成功之后,只要欧洲、美洲方面的订单超过200架,就会在德国设立总装制造厂。那个时候德国干的活儿就是真正的飞机总装制造,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是制造欧洲空客的部分机体,光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没有面子。
这个时候的总理法律顾问也走上前来,它作为法律顾问自然要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对于这次德国是不是要退出MPC…75合作,法律界有他们的说法。
“总理,我们当时和华夏那边的西飞、西南科工两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还给了他们各自一笔无息贷款,当时的条款上明确的写了若是由于我们德国政府方面撤出项目,这笔贷款就不用再……”
这绝对是最有力的理由,不管什么时候还是钱的最有威力,一想到当年的那个合同现在心里就在打鼓,那时候的德国政府出面担保贷款给了西南科工和西飞两公司共计五亿美元,去年又给两家公司各自再追加贷款了一亿美元用于两公司采购德国制造的工业设备,以拉动德国的经济发展。(八十年代末期美国爸爸在广场条约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