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还记得,共和国早期的直升机都是走的苏联路线,从直5再到直6,又到直7直升机,这些都是有着浓厚的米里系直升机风格,再一次想当年,共和国不仅仅是建立了011、012基地,其实还有了一个专门配套仿制米6重型直升机的013基地。
而这个013基地嘛,最终因为大调整的原因,再加上高层认为仿制超黄蜂直升机更加靠谱,于是一切的情况都变了,从此共和国的直升机工业中就彻底把苏联米里路线放弃,转而走上了法国路线。
但是,当年仿制米6重型直升机的时候,那也是由现在的昌飞、602两个单位共同执行的,仔细算起来这两个单位最开始建立之初期的时候,本来也就是做米里系列直升机。
现在听说要引进最新的米17直升机,这心里面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些想法的,毕竟咱之前也是有过仿制米里系列直升机的经验,现在不过是从新捡起来而已,不是吗?
第715章 要国产就得魔改
“什么,意思是说我们以后就要大批装备米17直升机,而并非是我们现在这样的小批量装备使用。我说你之前也算是在西南那边的黑鹰直升机部队中服役过,应该是识货的,而且上一次考察米17的时候你也去了,你回来自己都说了米17这飞机不如黑鹰,现在你怎么……”
原本领着杨辉一行人过来那位,在向主管装备采购的主任处说明情况之后,明显是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而杨辉这时候才知道,这位居然也是在黑鹰直升机部队服役过,甚至在此之前还力挺黑鹰而不大看得上米17,怎么这次一下就给变卦了,这倒是有那么些意思了,现在越来越感兴趣了。
而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黑鹰直升机固然性能优良,这一点我丝毫不否认,但是这款直升机的技术含量实在太高,我们要在短时间之内仿制这样的一款飞机是不现实的,而且再加上美国的封锁,导致我们甚至是有钱都有买不到。所以只能转而去采购米17,确实,这款直升机的性能在很多的地方比不上黑鹰,但是它也有很多相当优秀的地方,首先就是采购、使用成本,然后是大尺寸货仓,这些都要比黑鹰强上不少。”
听着这些话,杨辉在一旁倒是挺支持的,至少这位在看待米17和黑鹰两款飞机的时候,是做到了公平公正,因此仅这一点来看,就知道这次它极力推荐国产化米17,肯定是有过深思熟虑的。
而随后,那位原本还有些惊讶的装备采购处主任也来了精神:“继续,你这话说的是挺有道理,米17的确实还是有些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不也是非常明显吗?如果我们引进这款直升机,就意味着在往后几十年之内都要忍受这些烦人的缺点,这一点你以为如何做到?”
米17的缺点有哪些?这简直就是多的很,这款飞机本身就是矛盾结合体,优缺点是完全的两个极端。
“我明白,米17的缺点实在是太多了,并且在阿富汗战场中战损也确实不少,但是这些不都可以改进?只要我们把这款飞机引进回来,只要我们愿意提出改进要求,我相信国产化的米17将会更加适合我们的国情。”
正说着,脚下就踢到了杨辉这里,其用意自然是明摆着的。而中航西南又如何能够完成这些要求,能不能解决米17的那些固有缺点,这就只能看下面杨辉的表现了。
反应过来后的杨辉,其实是在听到说要打算引进并国产化米17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针对的在给米17的固有缺陷进行整治,并且提出他本人改进方案。
“有纸和笔吗?我需要纸和笔。”
“有,你座我这里来,有什么想法就画出来,我们都看看。”
说着,这就让出了座位,转而让杨辉坐下来尽情发挥,而杨辉所提出的改进方案到底是什么,现目前谁也不知道,一切都只能看这家伙画出来的三视图到底是什么样子。
随着时间的过去,办公室里面则是雅雀无声,也就只有朱总师在一旁仔细地端详杨辉这画的到底是什么方案,怎么看起来和米17直升机是大变了模样,不管这三视图的哪一面看过去,都是和米17有些差别。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款图纸上的直升飞机简图有着浓厚的米17直升机飞机影子,所以这确实是米17的改进方案,不过这应该算是大改了吧,当最后一笔落下,意味着杨辉的方案也就跃然纸上。
将图纸立起来,展示给众人的时候,无不是深吸一口气。就图纸上这样的改进方案,绝对可以算是歼七改进到歼七四的级别,是妥妥的魔改方案。但是,能够用歼七和歼七四来做对比,也就能够知道这魔改米17方案肯定是一款全面弥补了米17缺陷的型号。
“对于这个方案,我暂时称呼它为米17X,也是我现在能够想到的改进方案中,最符合我们能力的一种。”
这次杨辉提出的方案就是俄罗斯到了新世纪,才再次推出的米171v5直升机,这个方案虽然是俄罗斯在新世纪才推出的,但是以现在中航西南的能力,只要引进并初步消化了米17,就完全可以在90年代做到。
而方案改进的地方就比较多了,首先就是从飞机的舱门方面动手,直接拉出米171V5上面类似黑鹰的滑动开关大舱门设计,一改之前的单侧小舱门的磕碜模样,再加上对机身后面一直被诟病的蚌壳式对开舱门改进为跳板式舱门。
就这么一改进之后,这款飞机在作战效率上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员上下的效率有了质的提高,比起黑鹰直升机都是一点也不逊色,甚至后舱跳板设计,直接使得米17有了空降能力,这就和黑鹰的索降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这样的设计就需要改动机身的结构设计,这已经可以算是相大的改进方案了。
但是,杨辉的改进方案又怎么可能是那么一点,随后的米17V5标志性海豚头怎么可以没有?那不仅仅是可以起到优良的整流作用,里面还可以装上大量的机载设备,比如气象雷达,地形雷达,甚至是红外雷达都可以往里面塞。
只有装备了完善的机载雷达系统之后,直升机的夜航才有了可能,要不然就以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还夜航,直接就想都别想。
“不错,这倒是有点儿意思了,这样改进了米17直升机,倒是可以弥补之前的很多缺陷,不过我看俯视图这里的整个动力系统好像也被你做了改进,说说为什么吧!”
俯视图,这是此次杨辉对米17直升机进行的一次重大改进,当然也是必须要有的改进,要不然以之前中航西南内部立项的MZ…2200发动机尺寸,也没法和bt…117涡轴发动机的尺寸互换,两台发动机的尺寸差距实在是太大。
“我们要完成米17的完全国产化,就不能不考虑国产动力的问题,中航西南内部有立项一款2200马力的涡轴发动机,用在这里就正好。不过我们经过对比之后认为发动机减速装置安放在发动机侧面要更合适,这个和米17使用的BT…117发动机减速装置安装在发动机正上方就完全不同,至于说这两种发动机的减速装置的布局方式谁更好,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就不用多啰嗦。”
第716章 这个不行
要是按照杨辉这次提出的方案来对米17进行魔改,毫无疑问是可以得到一款性能优秀的十吨级通用直升机,或者说是十二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也没有问题,毕竟米17这款直升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要比黑鹰大上了半圈。
所以把这两款直升机拿来直接相比较,确实还有些不太妥当,只不过是因为这两款飞机在服役国家干的活、以及任务定位都相似,所以才会把这两款直升机相提并论,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但陆军航空兵这边就真的会同意引进并国产这款飞机?其实,情况也并不见得就能如此,实在是这款飞机在国内已经有了一个对手,并且这个对手还先一步抢占了市场。
“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们昌飞和602设计所的直8直升机好像和米17在吨位、尺寸上都差不多,你们现在刚刚把直8做出了眉目,现在是要准备放弃这款飞机?我记得你们之前才放弃了直11武装侦察直升机项目,难道你们是准备全面清仓?”
这下就好看了,包括杨辉、以及之前帮着争取米17国产化项目的全都哑口无言,确实这直8直升机和米17有很多的重合方面。前面说了这米17是在尺寸、吨位上都超了黑鹰直升机那么半圈,而超过了黑鹰直升机自然也就意味着这款飞机大量的指标和直8重合。
就这样的项目,要想引进回来确实有些令人尴尬,这或许也是上一位面共和国没有引进米17并国产化的另一个理由吧。
杨辉刚才说了米17的改进方案,若是现在又马上改口的话,就确实有些不太合适,虽然杨辉自己心里面也知道这是重复建设。也就示意一旁的朱总设计师接下这个话茬儿,至少在还没有上马直11项目的时候,朱总设计师也是直8直升机项目的一位副总师,知道的肯定不少。
知道的不少,并且又是亲历了整个项目,这同样也就意味着对这款直升机的一些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
回忆了一些之前的事,朱总设计师这才略微带着一些抱怨:“直8直升机最大13吨的起飞重量确实和米17直升机最大12吨的起飞重量差距不大,但是这款直升机现在只有海军的少量支持,并且因为它原始设计为了满足法国的需求,就和我们国家的需求有些矛盾,所以海军的采购也只有寥寥地几架运输直升机订单,而这样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直8项目持续发展的最低需求。”
必须要说,海军对直8直升机的需求确实不多,再加上一开始就从法国进口了一批原版的超黄蜂直升机使用,因此海军的订单就显得更加少可怜,而驱逐舰那边又有可以勉强使用的直九直升机,导致海军还真就对直八没有太大的需求。
这也就造成了直8直升机虽然看起来好像定型可以生产了,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