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外对飞机受力情况复杂的闭式盒段结构进行打孔作业,但打孔之后的结构将受到严重破坏,这又需要对结构进行一定的加强,可谓是麻烦重重。
  所以,这次的问题解决,恐怕就需要0112所那边发动机设计队伍更多的受累了,好在之前涡扇10研制中自己走完了所有过程,控制系统的小小改进还是比较简单的,这一切都因为0112所完全掌握了这款发动机所有的测试数据,一切都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要是换做一款国内没有详细研发测试数据的发动机,谁敢来动这些固有的设计?
  而这,就正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处,其它的绝对是无解!
  不再多想这些关于歼18排故的事情,这次歼18的故障算是坏消息的话,那么就需要用一个好消息来冲冲喜,正好这次贵羊这里还有一款飞机要进行首飞,它不是别的,正是立项了好几年的国产预警机项目。
  距离立项时间才三年时间不到,虽然也从俄罗斯那边挖来了“量子M”机载预警雷达系统的研制队伍,但是这次对雷达进行大改,终究还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完成的,所以这次首飞机上面也并没有装上雷达,但没有雷达也依然要进行首飞。


第756章 空警100
  作为一款预警机,在没有安装预警雷达的情况下进行首次飞行,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让人感到是天方夜谈,但仔细想来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虽然这次预警机载机平台选择的是装有四台涡扇9发动机的轰油5空中加油机平台,延续了轰六甚至是图16的优秀基因,那绝对是成熟且可靠的,但这也仅仅在是作为轰炸机或者加油机的时候,要改装成预警机对飞机的气动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个必须要好好研究研究。
  预警机上面要背一个装有预警雷达的大盘子,那东西是绝对是要增加气动阻力的,而由于位于垂尾前方的雷达罩厚度大且边沿钝,飞行中罩后气流产生分离引起紊流,作用在垂尾上就产生振颤,也就不好控制飞机的航向姿态,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在国际上已经有了比较常见的办法,但真的到了实际情况中,还需要靠试飞数据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即便是整个预警雷达系统还没有完成研制工作,但在国内早就有了成熟的大型飞机平台时,先把雷达罩给装上飞机,没有雷达就装一些配重在里面,甚至机体内部都严格按照计划中大致布局的设备,同样采用大量的配重来做到最大限度地模仿一整套机载预警系统。
  就这样,一架没有安装预警雷达的预警机被安排了首飞工作,而这架原型机的最大用处就也就是用来测试预警机的新气动外形是否合格,噪音、气密是不是达标,将以最大的能力保证能够先一步完成机体的测试工作。
  对于这些事情杨辉大多也是知道的,负责整个预警机项目的王总师也对此深表认同,他也是清楚地知道当年空警1号试飞的过程中,在空中所遇到的那些险情,那些过去的各种经教训告诉众人,预警机的机体设计一点儿也不比那套机载预警雷达轻了一两分。
  首飞机已经被安顿到了机场旁边大型机库里面,这是在新建贵羊航空工业区的时候,考虑到了以后预警机的需要所特意建造的,里面各种设备齐全,就算是要在这里面对预警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检修,里面的设备也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首飞的前一天晚上,杨辉还是照旧来到了这一处机库,这次的运气还算不错,遇到了同样前来做最后巡视的王小莫总师,两人自是欣然谈到了这个众人最为关注的预警机项目。
  王总师并非是和飞行器设计搭边的,在此之前的王总师确实有设计过一款优秀的雷达系统,但那是安装在地面使用的雷达,哪里又会和机载平台搭上什么关系,这次虽然被任命为预警机项目的总师,但总体来说,他在机体平台研制这边几乎也是很少发言,主要都是由一位西飞那边派来的副总师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所以两人平时都是分工明确,各人也把自己的事情都做得挺好。
  而这次王总师来到这边,虽然有一些原因是因为明天就要首飞,但更多的还是要宣布一件大事:“好了,大家都暂时把手中的活停一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都快来听听。”
  作为项目总师,虽然平时不怎么插手这边机载平台的事情,但肯定还是在整个项目部很有些威信,一旦发出了号召之后,大家还是相继停下了手中的活,三三两两地围了过来。
  现场负责预警机机载平台设计安装的是一位叫做聂忠良的中年人,远在81年研制轰六丁的时候就是项目总设计师,后来在研制四发轰油六的时候,作为副总师继续深度参与项目中,甚至之前的运七100系列飞机也都是他在带队。
  这次让他来协助做这预警机项目,仅仅只是一位负责飞机平台测试安装的副总师确实有些降低了档次,不过按照它他的说法则是:这次的预警机项目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破,是国家耗费巨资、军队寄予厚望的重点项目,需要全国各相关单位派出精锐骨干力量配合,马总师在做MPC…75客机项目,自己作为轰油六飞机上很有造诣的副总师,自然责无旁贷。
  一个很有责任感的总师,说起话来也很有六七十年代的时代气息,听到王总师要来宣布一个好消息,也是很快就从飞机里面走了出来,走到这边同杨辉和王总师打了招呼之后,也就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这次就连杨辉也不清楚这好消息倒是关乎哪一方面的,心里面也还是需要好奇一番的。
  王总师见人都安静下来了,也就宣布着消息:“我们的飞机明天就要首飞了,虽然只是安装配重进行首飞,但这依旧是我们大家值得兴奋的时候,而这也正好,下午的时候军队那边来了消息,将我们的预警机项目军队编号正式定了下来,代号:空警100,意思就是说。这是一款起飞重量达到100吨的空中预警机。”
  这等消息在坐到杨辉这个位置的人听来,一时间还没有感觉到什么特殊地味道,但是那边的机载平台科研保障队伍倒是热闹开了,整个预警机项目一开始就是以机载预警雷达为中心,这从项目总师是安排了一位典型的雷达系统总师来担任就能看出来。
  所以,尽管这款预警机的编号还没有下来,但众人还是预计这款飞机的军用正式名称和军队编号会和雷达型号有关,再退一步至少也是接着之前下马的“空警一号”继续,给一个“空警二号”的编号,但绝对没有人想过命名的时候是更多地考虑到了机载平台的信息。
  聂副总师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也就不像其它工作人员那样高兴地跳着、乐着:“空警100,真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编号,我们这几年的累死累活倒是都觉得值了,那么王总师请你放心,我们这边搞机载平台的一定会对得起这个编号,一定试验交付一型合格的机载平台,保证不会掉链子。”
  而后,王总师也同其一起共勉了几句话,再往后则是杨辉给众人提前打气助威,并且预祝首飞圆满成功之类的,最后一直到了晚上11点过后,众人才把最后的事情做完,关上了机库大门之后各回各家。


第757章 四平八稳
  空警100首飞同样是安排在上午进行,牵引车把飞机拉出来的时候,众人第一眼看过还是挺壮观的,这大家伙装有四台发动机,机身上顶着大大的一朵蘑菇,之前已经得到过有关数据,这盘子的直径已经是达到了8。6米,比起早期空警一号直径7米的雷达罩又要大上不少,至少在雷达罩的直径上达到了和E…2预警机同一个级别。
  当然,这8。6米的直径其实已经是快要达到E…3预警机的9。16米数据了,虽然还有一些差距,但其实算起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本来也没有要求空警100达到E…3预警机的性能,只要能够略微超过E…2C就算够用了。
  由于这次飞机安装了巨大的雷达天线罩,早期空警一号的经验告诉设计团队,给轰六的平尾两端再各自安装一块复合材料制造的轻量版小型垂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后来的风洞试验中,也确实证明了这是正确的一个设计。
  随着飞机继续被牵引车牵引到起飞点,这大家伙也终于是稳稳地停到了所有人的面前,空警100的首飞由于并没有安装机载雷达系统,说白了其实就是对新气动设计的试验,所以这架飞机本质上来说还是和轰油六没有太大的区别,自然也就很难引起高层的兴趣,仅仅是来了一些普通的空海军装备处的工作人员。
  而杨辉其实也乐得清闲,来太多的大人物有什么意思,不仅到时候还挺麻烦的,又搞得众人都是压力山大,于首飞工作必定也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才对,现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首飞还是挺不错的。
  飞轰六这种大家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之前首飞战斗机只需要一位飞行员就搞定了,首飞MPC…75的时候因为机载航电设备先进,所以也只用了两位飞行员,但这次的空警100就大不一样。
  在轰油六研制的时候,国内的航空电子设备虽然有些进步,但仅仅是限于战斗机之类的,在这种大型飞机的航电设备研制依旧是没有太多的建树,因此依旧延续了老轰六的航电设计方案,这空警100同样也没有来得及改进这些,但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大致还都可以忍受。
  因此,站在杨辉面前的自然就是要进行首飞的机组成员,共计两位领航员、两位飞行员,一位无线电通讯员,这倒是比老轰六少了个尾炮操作员,那尾炮的设计在轰油六的时候就放弃了,同样的位置改成了安装红外诱饵弹。
  总体来说,虽然这款飞机的很多地方都不是多么的先进,但它至少是唯一可以满足目前使用需求的一款百吨级大型飞机,飞机装备了四台改进后单台推力达到6吨的涡扇9发动还是挺给力的,充沛的动力也是这次选择用轰油六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