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非常看中,要知道我们的国防政策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啊!”
  刘副主席之所以能够如此高龄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军队的日常工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要对国防军事装备现代化建设负责,并且主要抓的也就是这方面,不仅要解决军事装备的有无问题,能不能完全国产化,是不是国内自己独立开发,具有知识产权与否,这些都是考察建设的重要指标。
  所以才在这个时候当着众人的面问了项目的国产化问题,但王总师可就不依了,什么叫做国产化!这次的雷达系统虽然有借鉴苏联的设计经验,但是通过一些对共和国的本土适应化改进之后,已经在很多方面同原版的苏联货有了区别,至少现在让俄罗斯来生产出同样一套预警系统就不可能。
  “主席啊!我们这个可不能算是真正的苏联货,当时我们得到这套预警系统的时候还是一套办成品,苏联还没有把这东西研发出来就解体了,我们得到实物和设计资料之后,后来又得到了部分设计人员。在他们的配合下,大量更换了电子元器件设备,现在已经是全部使用我们自己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仅仅在设计构架上还和苏联原版有关系。”
  得知了这套预警系统是这么搞出来的,不仅是刘副主席,海空军司令也都投来了好奇地目光,大概他们还没有听说过有这样搞的项目,以前好像也都没有过啊!这接盘的事情,国内好像是真的没有干过啊!
  “原来是这样的,那我们现在生产的这套系统能够达到苏联原版的性能吗?国内的电子元器件渠道是不是可靠,你不能一些关键的元器件都要靠的特殊渠道弄回来,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到了这时候,王总师其实也不能藏着掖着了,这种时候怎么可以说零部件是走特殊渠道进来的,若是用了走特殊渠道进来的设备,那这次的机载预警系统就不仅仅是现在这个水平了。
  据理回答着:“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电子元器件全都是由国内提供,很多的部件都是长红厂那边的电子元器件公司提供,他们生产的电子元器件性能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些年他们通过民品获利不少,应该是全都投到了这些基础性电子元器件的研制上去了,这对我们的电子工业有很大帮助。”
  而一说起长红厂,副主席那边终于是露出了笑容,他应该想起了一些什么东西,它可算是还清楚的记得之前长红厂那边提交了关于7807雷达的定型验收申请,想必现在雷达的验收队伍已经在那边驻扎下来了吧!


第776章 各种大开眼界
  7807雷达,这实际上就是长红厂通过和以色列合作搞EL/M…2035雷达研究的产物,而要说起7807雷达,那就又是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
  从最开始算起来,长红厂在86年就展开了和以色列之间的合作,以色列则拿出了原本打算研制给Lavi战斗机使用的EL/M…2035雷达,通过对这款雷达进行减重、尺寸缩小等设计,最后搞出来的是7806雷达,也就是这一位面闪电所使用的PD雷达,其性能已经是不弱于美制APG…67雷达。
  随后这款军方编号为KJL…7的7806雷达在90年就定型并交付给闪电战斗机使用,性能也还算是相当的不错,现在不仅是安装在国内采购的闪电上面使用,国外采购的闪电战斗机也都是一水儿的装备这款雷达,到现在似乎还没有听到哪家客户要求换装其他雷达的要求,包括眼光挑剔的希腊,也都是对这款雷达表示满意。
  而7807雷达,自然也是同样基于EL/M…2035雷达的设计,只不过和7806雷达不同,这是强化版的EL/M…2035雷达,最终在性能上也还是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平,完全能满足十号的使用需求。
  在研发了这么多年之后,虽然比7806雷达的定型晚了将近三年时间,但现在也终于要申请定型了,所以刘副主席前不久收到这款雷达的定型验收申请也就正常了。
  “这个涪城的780厂我倒是知道,他们确实也是军民结合的典范,充分利用工厂早期在机载火控雷达上的生产经验,后来转产电视机,赢利之后又反哺机载雷达的研制工作,还利用生产电视机显示器的优势,提供了彩色显示器给飞机的玻璃化座舱使用,原本以为这已经很不错了,只是没想到他们的电子元器件生产科研能力也这么强大,以后不得了啊!”
  确实,要说这年头在航空工业军用结合做的最好的,那就非中航西南莫属,而在电子工业方面,也就是780厂最成功,军用和民用两方面都能搞得红红火火,简直不要太优秀了。
  相比起十号的雷达设备已经开始申请定型验收,而现在歼18的机载雷达却处于研制当中,毕竟这一开始就定下来是仿制美国的APG…65雷达,现在的14所还在各种技术攻关之中,要不是之前他们有过对美制AWG…9雷达的研究,恐怕最后能不能赶到预定时间交付给这边歼18做测试都是一个大问题。
  按照14所的说法,他们现在正对雷达进行样机制造,若是后面一切顺利的话,那也要等到94年的下半年才能有样机初步技术定型,然后再说提供给专门的机载雷达测试平台进行测试,大概定型的时候就要等到95年了。
  需要知道的是,飞机的火控系统是必须要和雷达交联,没有雷达就没法测试机载火控系统,这对于一架多用途战斗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要不是这次14所保证他们的雷达是对APG…65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并拿出了资料证明在性能上可以有一定的增强,恐怕杨辉直接就要让长红厂那边在十号使用的7807雷达基础上增加对地功能,反正当年竞标歼18的雷达时,长红厂也拿出过这样的方案。
  ……
  目光再次回到现场,大佬们对配套的机载预警雷达还没有大致的了解太多,远处的试飞机就已经带着巨大地轰鸣声降落,新的一次试飞就显得顺利了很多,各种规定的飞行测试科目也都能顺利地完成。
  对于这次的试飞机组,那肯定就不能像之前雷强那样的待遇了,但就冲上次首飞的机组成员临危不惧地将飞机飞了回来,那也必须要算成立功,因此,那集体一等功还是要给一个的,毕竟这支试飞机组以前也是首飞了各型号的轰六,累积下来的军功绝对不老少。
  再一个,其实这一支试飞机组成员的平均年龄也不小,很大部分成员都是四十好几,这次空警100预警机项目之后,他们已经不可能还有其它的试飞任务了,给个集体一等功也算是对他们职业生涯的肯定,虽然他们所在的试飞员大队本来就是做这项工作的,但这部队本来也是属于容易立功的一种。
  拿到了一个集体一等功,机组成员当然也是满意的,又在一番勉励与被勉励之后,一中午的两型号飞机试飞也就顺利完成,至此,中航西南旗下的在研型号统统都已经完成了首飞工作,后续的则是各种持续的试飞工作,精心打磨。
  随后的午饭过后,按照计划则是要带各位大佬去看看军队投入巨资研制的各种项目,首先到平坝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看了涡扇12的研制进度,不过这时候的涡扇12科研测试队伍大部分也转移到了624那边去进行高空台的测试,因此看起来倒并非是忙忙碌碌的样子。
  但偌大的一个平坝,能作为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总部,这边可以供参观的地方是一点也不少,比如承担了924航空振兴计划的0111所加力燃烧室科研项目部,现在正围观快反中心加工制造中的轴对称矢量喷管部件,这东西就是专门为以后的四代机配套的高科技。
  看了原理演示样机中,尾喷管随着技术人员的电脑控制之下,也是不停地摇头晃脑着,之前仅仅听说过F…119发动机使用了高大上的矢量推力技术,而这等技术现在就活生生地就摆在了眼前,听介绍说,这还是比F…119的二维矢量喷管更加优秀的一种喷管构型。
  这也是左看右看,对于这个能够摇头晃脑的尾喷管很是看好,而后又问了为什么尾喷管要设计成锯齿形之类的问题,而技术人员也大致地解释了一番之后,众人又满意地离开了研究所,但就看那表情便可以知道刘副主席对此是非常满意的。
  黎阳厂那边新建成的中推核心机脉动生产线同样也散发着一种高科技的气息,毕竟在此之前谁也还没有见过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能够移动总装生产,这和之前的那种在一个地方从开始到最后结束都不挪动的方式比起来,肯定是高大上了好大的一个级别。
  海军张司令之前是听说过这个东西的:“这个就是叫连续移动式生产线了吧,我之前倒是听说了你们在搞这东西,但确实没有想到可以做到这个程度,生产效率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我从你们的试生产中就能看出来,这个技术要重视,以后要加以推广。”
  中推核心机是CG…2000/QC…160/涡扇12的核心燃气发生器,需求量相当巨大,也只有脉动生产线的效率可以满足这些巨大的产能缺口,现在的93年上半年就开始试生产,年中就要投入到中速生产当中,也为94年的巨大需求提前备好产品,免得到时候顾不过来。


第777章 这订单真是……
  对中航西南的总部的参观,从黎阳厂那边出来的时候,当然又径直来到了航空工业园的其它配套单位,其中就少不了还在建造当中的重型锻造厂,整个工厂就是围绕着1。6万吨油压机和8万吨模锻水压机展开。
  两台设备虽然还没有到位,但是配套的设施建造已经有模有样,并且一直都有来来往往的技术工人、工程师为这家工厂添砖加瓦,就只是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对这家正在建造中的工厂就能够更有信心,为此,刘副主席也愿意向杨辉透露一些消息。
  “你们配套建造的这家大型工厂肯定是花了心思的,所以我们呢,就一定要把它充分地利用起来,不仅生产效率要上去、订单也要排得满满当当,这次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