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府准备办一个班,叫吉林企业发展培训班。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当下经济增长到了一个阶段性的瓶颈期。国家已经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来活跃经济,各地也都在全力发展经济。为了响应政策号召,完成“十三五规划”,作为经济增速缓慢的省份之一,咱们吉林省任务很艰巨。所以经过领导班子决定,筹办一个企业发展培训班,目的就是促进省内企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现在初步的名单已经拟完,泽明当然位列其中。”许国庆说着看向李天佑,继续道:“我准备提议把你也加进去。”
虽然许国庆说的是提议一下,但贵为副省长,他的提议固然不会有人反对。李天佑受宠若惊,说道:“我还不够格吧?”
王明泽笑道:“许大省长给你开了个绿灯,你小子真是好运气啊!”
许国庆道:“不能这么说,毕竟是青年才俊,不拘一格降人才嘛。”
李天佑赶紧谢过。虽然大多老百姓对于政府的政策以及一些会议都认为是糊弄人的虚事,但听得多了,懂得多了,他知道真正能在电视上听到的政策都会得到贯彻执行。而类似培训班这种政府大力推进的课程更不可能浪得虚名。
每逢大事找朱雀说说已经成为固定流程,或是分享喜悦,或是让朱雀帮忙把握方向。这次也不例外,李天佑已经很久没跟朱雀正经的说几句话了,刚好这是个契机。所以第二天便来到了朱雀酒吧。
在酒吧大厅见到朱雀,李天佑赶忙走上去,朱雀见李天佑走过来,只是瞟了他一眼也没做声。张虎看到了李天佑,但这次他没敢上前,生怕再遭受无妄之灾,唯恐避之不及。
“姐,跟你说点事儿。”李天佑强装镇定,一本正经。
“说。”朱雀的回答很简练,冷冷的吐了一个字。
李天佑讪讪一笑:“去办公室说。”
朱雀虽然面上没有表情,但心里却在犹豫,生怕这个家伙到了办公室动手动脚。但她又不能拒绝,否则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所以还是转身带头走进办公室,一进办公室就直接坐在了办公椅上。
李天佑对朱雀的反应也猜出了八九分,所以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朱雀对面。
“姐,许国庆让我去参加一个企业发展培训班……。”
……
PS:昨天刚破处,今天又来了个梅开二度,直呼快活呀!
感谢“寒风白雪吹笑颜”万赏支持!
还有想弄疯子的抓紧,过两天大姨妈来了。。。。。。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造
李天佑把这个培训班介绍了一番,当然都是从许国庆的介绍中提炼的。
听到李天佑的话朱雀也恢复了往日的认真,不再防狼一样防着李天佑。
李天佑说完,朱雀缓缓开口道:“这种班可不是商学院那种课程能比的,这可是个好机会。这种课也都是精品课程,政府一定会请到资深的经济学家授课。而且肯定会涉及到一些政府的政策导向,相比于其他人,你们等于直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商业世界瞬息万变,就看谁能把握住时机。”
李天佑问道:“姐,你说名单里会不会有你啊?没准儿咱俩是同学呢。”李天佑不禁意淫,要是有个朱雀这样的同桌保准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朱雀不知道李天佑的想法,平淡道:“肯定没有。人家都是正规商家,是真正靠商业头脑发家的,而且也不是有钱就能进的。再说我在长春就一间酒吧,哪有那个资格啊。”
李天佑点点头拉了个长音:“哦!那我就能好好听课了。”
朱雀愣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爆喝一声:“滚!”
李天佑真的就在地上翻了个跟头,然后出了办公室溜之大吉。留下一脸无奈的朱雀又生气又好笑。
每一个被邀请参与培训的学员都收到了一份关于企业发展培训班的介绍。参加培训学员共计65人,名单就列在介绍书的最后。李天佑在名单上看到两个熟人,一个是王明泽,一个是李夸父。
虽然规模宏大,但是课程十分紧密,只为期一周,每天两堂讲座,除了第一堂是带有开学仪式性质的许国庆致辞外,其他课程全部是商业知识。不仅有北京上海来的著名经济学教授,还包括中央财经频道特约的经济评论家。
李天佑原以为第一堂课只是象征性的走走过场,由许国庆讲一些官话,给大家画个诱人的大饼,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但出乎意料,许国庆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番政府此次办学的宗旨之后便专挑干货讲。大方向上分四个方面,分别是政府的愿望;提供的支持;建议的方向;实现的方式。
然后就每一项内容做具体阐述,愿望自然是提高GDP,达到期望值。在政府提供的支持方向许国庆大胆借用了一个口号:法无禁止即自由。听得一众企业家热血沸腾,跃跃欲试。虽然许国庆不是搞经济出身,但是对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判断都入木三分。在开班之前也曾跟众多经济学家进行过讨论分析,所以在发展上许国庆提出的方向分三点:第一是围绕吉林本地特色,发展农副产品及东北特产营销,深度利用网络营销。
第二是发展旅游业及福利行业。旅游一直是吉林的一项弱势,但市场广阔。许国庆只是提出建议,至于是否能发展起来,达到效果如何自然要共同努力。而针对老人疗养和少儿培训教育的产业可谓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形成一股热潮,市场前景好,大有可为。实现起来也更加容易,虽然现在类似的机构不少,但许国庆还是希望形成高端的产业链。服务高质量,回报高收益。
第三个方面许国庆提出了体育产业和传媒业的发展,这是时下公认的在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产业。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虽然仍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经济规模已经遥遥领先众多发达国家。很多产业甚至赶超美国,但综合对比世界龙头,中国在体育产业及传媒产业上相去甚远。所以发展方向明朗,可谓是大势所趋。
最后许国庆仍旧提出了自由,引用伟人的话说,就是: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在实现的方式上,许国庆再次强调了政府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提供绝对的支持。另外,鼓励合作共赢,也希望大家利用自身的关系可以借他山之玉为吉林所用。
李天佑依然保持着记笔记的习惯,当然几乎所有企业家都带着毕本来的。李天佑一堂课记了满满四页纸,几乎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全部写了上去。开篇一行字是“一带一路、十三五规划”,最后一行是两个词,政府支持、自由!这是李天佑对整堂课的一个总结。
下午是一位东北经济专家关于农副产品行业的讲座,李天佑记了两页笔记。
一天学习结束,李天佑和李夸父、王明泽寒暄几句便回到家中。拿出笔记,温故而知新,这是李天佑在魏江河那里学到的学习方法。
第二天上午是一堂网络营销战略,下午是旅游业分析讲座。李天佑共记了八页笔记。
接下来几天课程分别涉及了社会福利业、体育产业、传媒产业,李天佑这才发现许国庆的第一堂课更像是一个大纲。然后的课程包括战略投资,风险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
企业发展战略一课是第六天的课程,让李天佑意想不到的是授课讲师正是老熟人魏江河。虽然魏江河贵为吉大教授,但吉林大学的经济学术在国内并不出名,而且魏江河也不具备和其他经济专家相匹敌的名气。李天佑原本不解,但其他人却丝毫不意外。许国庆不拘一格降人才,当然不是冲着魏家的面子。相反,魏江河的实战能力确实是得到广泛认可的,因为他是于丹的丈夫,是于丹公司的幕后策划。正如大家说的那样,吉大出了个可有可无的教授,但吉林却少了一个商业巨头。
魏江河很早之前就看过学员名单,所以在课堂上看到李天佑并不意外。这一堂课可谓是凝结了魏江河全部学术的精华,也是开课至今让所有人最为认真的一堂课。饶是李天佑早已接受过熏陶也依然精神抖擞,一堂课六页笔记冠绝所有课程,其价值可见一斑。魏江河这堂课给所有人的感觉就是他不是一个学术派,更像一个实战家。理论结合实践,有理有据,发人深省。
李天佑在第五天课程结束时主动找上一名学员,递出一张刚印好的名片。对方是长电集团一位高层,名叫周金辉。周金辉笑着接过,回赠一张。
全部课程结束,许国庆出席了简短的毕业仪式,做了一番动员讲话,然后跟所有学员合影留念。
一张照片定格,成就了一段佳话。一位副省长连同六十五位企业家,后来被誉为吉林商界的梁山好汉,因为正是第一届企业培训课程的成功成就了吉林省经济的突飞猛进。更是成就了一个商业传奇,此时的那张面孔还有些生涩,当然,这是后话。
也正是因为首届的成功,形成了一个传统,每年政府都会邀请杰出企业家参与培训课程。政策扶持,凝结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李天佑参加完培训便进入了闭关状态,因为这一周的课程让他的脑子里涌现了一个想法,那是一个曾经幻想过而此刻觉得可以实践的计划。连续三天反复斟酌和规划,李天佑一笔一笔在本上写上了一个个不同的名字,然后又一笔一笔的将计划和想法落在纸上。批注修改十余次,最后将上课用来记录的笔记本全部用完。一本日记,记录了所学所想,描绘了一个方案蓝图,这个原本价值十块钱的笔记本成就了后来数十亿的商业规模。
…
PS:为避免某些潜在问题,长Y改为长电。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大事
李天佑出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趁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