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矿主-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那些通过数据线来对唐风身体各种脏器进行监控的监控器,显示出来的数据也说明唐风根本就一点事情都没有。甚至连心跳的速度都没有增加多少!

唐风不需要接受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的训练,他没有这个基础,也没有时间去学习那些东西。作为一个打酱油的存在,唐风只要身体过关就能够升空。而现在看起来,别说要进行一个半月的基础训练了,恐怕三天的训练就足够唐风过关了。

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当唐风在三天之内,将所有的基础训练项目都一次性的完成了之后,就连NASA的那些专业的航天员训练专家,都无语了。

“这家伙就是一个怪物,或许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外星人,他现在只不过是在做准备回家乡的准备工作而已!”这是约翰逊航天中心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首席航天员训练专家在全程看完唐风的训练项目之后说出来的一句话。

而这句话,也深深的被其他航天员训练专家所认可,因为航天员的训练可比空军飞行员的训练难度大多了,而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训练的年轻人,竟然能够比那些正牌的航天员还要轻松的就完成训练,这不是外星人是什么?

身体素质的训练很快就结束了,再练下去根本就没什么作用。而且作为这次登月计划的出资人,唐风也有着极大的特权,他说不练了,别人还就真没办法难为他。

难为这伙计?你脑子秀逗了吧?人家一个不高兴,得,这次登月行动你干脆也别参加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唐风虽然是在约翰逊航天中心进行训练,但为了这种训练,唐风也是支付了相应的训练费用。而且,如果唐风不在这里训练,这个世界上有的是国家欢迎唐风去他们国家进行训练。。。。。。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唐风就有点无所事事了,溜溜达达的他,没事就跑到施密茨博士的办公室,和这位古稀老人讨论一些别的事情。

“唐,再有一个星期,我们的星空一号运载火箭就会进行登月前的最后一次发射,将足够多的燃料送到月球飞船上去,然后接下来就是你们展开登月行动了。”在办公室里,施密茨博士笑呵呵的给唐风说道,看得出来,一手主持登月计划的施密茨博士非常兴奋。也难怪他这么兴奋,毕竟这次登月计划可是和重型运载火箭可回收重复利用计划以及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相连的一个计划,而且登月行动的是否成功,关乎着更加重要的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的展开。

对于一个航天专家来讲,载人火星探索计划无疑是一种无比的荣耀!

“等你们乘坐火箭到达位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上的月球飞船之后,飞船将会围绕地球运行几圈,然后加速脱离地球的引力,让飞船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等月球飞船到达环月轨道之后,会围绕这月球继续做环绕运动,等合适的登月时间窗口到达时,登月器会脱离登月飞船,载着你以及另外两名航天员展开最后一步登月行动。”

“唐,你不用担心,整个登月行动基本上都是由设定好的程序来控制的,只要不是发生极为特殊的情况,登月行动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第七六二章弹射装置

唐风到是不太担心安全问题,因为这个世界上登月经验最丰富的就是美国人。

截止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就成功登月六次,都是美国人干的事情,一共有十二名人类在月球上留下过足迹。从1969年的阿波罗11号,到1972年的阿波罗17号,除了阿波罗13号因为飞船发生意外而提前返回地球之外,其他的六艘阿波罗飞船都把宇航员送到了月球表面上。

后来尽管因为阿波罗计划耗资太过于庞大,美国人停止了这个计划,但无可否认的是,阿波罗计划让美国人拥有了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登月经验。

而相比于四十多年前的阿波罗计划,现在人类的技术更加先进了,飞船的性能也更加稳定了,再出现类似于阿波罗13号那样的事故,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

现在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过程,就是在火箭升空这个阶段了。毕竟庞大的“星空一号”运载火箭在满负荷升空的时候,可是携带着几千吨的燃料。这些燃料是比锑恩锑还要牛逼的东西,一旦出现意外,发生爆炸,那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关于火箭升空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施密茨博士也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创新,而且经过模拟实验,这种创新可以极大的提升宇航员的安全性。

和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上建造月球飞船以及登月器不一样,那时候的“星空一号”运载火箭每次发射,都是满负荷发射,要携带月球飞船和登月器的各个部件以及燃料升空,自然就不能浪费“星空一号”运载火箭的载荷。

但那些东西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尽管价值不菲,可即便是发射失败,也能承受的起。可如果要是“星空一号”运载火箭在载人升空的过程中出现意外,造成宇航员死亡,尤其是上面还有一个唐风,那问题可就大了。

正是基于这个问题,施密茨博士这才破天荒的在“星空一号”运载火箭上引进了弹射技术,以确保宇航员所在的功能仓的安全性。

因为“星空一号”升空,仅仅是把六名宇航员送到位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上的月球飞船,没有其他的载荷,所以“星空一号”运载火箭的载荷能力拥有极大的富余。而且宇航员所在的功能仓位于火箭的最顶端的整流罩下面,与一级火箭还隔着一个二级火箭呢,所以,施密茨博士特意为载人运载火箭加装了一套弹射装置。

就好像战斗机飞行员在飞机遇到不可控的情况下,拉动座椅下面的弹射装置,可以让飞行员逃出生天一样,施密茨博士在载人的功能仓与三级火箭之间,也加装了这么一套弹射威力更大的弹射装置。

这种弹射装置完全是自动化控制的,弹射装置的控制程序是根据安装在一级火箭和二级火箭燃料舱中的六个高灵敏度探测器来控制的。无论是一级火箭还是二级火箭的燃料舱中,都安装有三个高灵敏度的监测器,一旦燃料舱发生剧烈的变化,比如温度、压力的变化,只要超出探测器的探测范围,那么探测器就会在百分之一秒内,向弹射装置的控制系统发送警报,而当控制系统接收到警报之后,同样会在百分之一秒之内,将载人的功能仓弹射出去。

这种加强型的弹射装置,重量足足有三吨,也就是因为“星空一号”运载火箭在进行载人升空的时候,载荷有极大的富余量,才能够安装这套弹射装置,否则的话,这玩意儿根本就无法应用在运载火箭上。

不过这套装置可以极短的时间内将重达四吨的功能仓弹射出去上百米远,再加上功能仓本身具有的惯性,因此即便是火箭发生爆炸,也足以保证功能仓中的宇航员的安全。

也就是唐风有钱,才能够如此大手大脚的为了安全而额外的进行多一次的发射。要是换成NASA或者其他国家的航天局,每一次火箭发射,那些专家恨不能将运载火箭的载荷压榨到极致,哪儿来的富余载荷让火箭安装这么重的弹射装置啊。

当然,这种弹射器也有防误激发措施,一个探测器发出警告,弹射器是不会作业的,只有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探测器同时发出警告,弹射器才会进行作业,把功能仓弹射出去。

有了这玩意儿的存在,除非是六个监测器全部失灵,否则唐风他们几乎是不会有安全方面的问题。

一旦到了太空中,那么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了,别忘了,唐风的星核空间内还停放着一艘鹦鹉螺号呢,万一真的发生了什么无法挽救的灾难,鹦鹉螺号就会成为唐风的救命稻草。。。。。。

不过以施密茨博士还有现在的科技,集合了顶级科技的月球飞船要想发生灾难性的事故,除非是有人故意破坏,否则这种可能性是很小很小的。

正是因为这重重的保险,唐风才非常放心的准备进入太空。事实上,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进入太空和坐飞机从亚洲飞到北美,在安全性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飞的高一点罢了。。。。。。

唐风安心的在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训练,身体素质方面他是绝对没问题的,就连其他那五名宇航员的身体素质都无法和唐风比拟。他现在只是想学习一些其他的知识,毕竟上到太空之后,就他们六个人在一起共同努力了,多掌握一点东西,对于整个登月行动也是有帮助的。

但即便是如此,唐风也在一个星期之后在卡角欣赏了“星空一号”运载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这次发射,是要将重达21吨的燃料以及一些补给送到月球飞船。当燃料补给舱和月球飞船成功对接之后,燃料会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注入到月球飞船以及登月舱的燃料舱,为这两个大家伙把所有的燃料补充完毕。

至于补给品,也会在程序的控制下,由停放在月球飞船内部的机器人按照程序搬运完毕。

不得不说现在的技术要比几十年前强大太多了,别的不说,光是月球飞船里的那台机器人,就远远不是当年阿波罗计划的时候能够比拟的。

随着“星空一号”运载火箭的最后一次成功发射和成功回收,距离真正的登月行动开始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第七六三章第一次载人发射任务

美国东部时间的2017年5月18日,上午9点32分!

这一刻,将会被永远的记载到人类的航天史册中,因为就在这一天的这一刻,人类历史上的第八次载人登月行动将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展开。

这次发射任务依然是在“星空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升空时所使用的39号发射阵地的B发射台。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发射阵地,39号发射阵地当得起这次发射任务的荣耀!

今天的天气情况极好,位于北侧的B发射台东面几百米,就是湛蓝湛蓝的大西洋。汹涌的浪花一波一波的从远处的海面连绵不绝的涌上海岸,留下了一排又一排的白色泡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