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便听说齐氏大病了一场,安氏亲自端了汤药在她跟前侍疾,寻常人倒是不见了。就连东平王妃派人上门来探望,都被安氏不动声色的打发掉了。
黛玉当然知道这些消息都是安氏故意传出来给大房听的,却也受了她这番心意。如今正是人人自危的时候,即使是早已经分了家,二房少惹些乱子,对护国公府有益无害。
中秋刚过不久,外头消息便传开了,说是王子腾死在任上。虽然今上厚赏了王家众人,又追封了王子腾为大学士,赐谥文勤公,但圣眷一时的王家失了王子腾,终究是一蹶不振败落了下来。
黛玉心中道了一声“终于开始了”,却没料到事情并不如她料想中的那样。
既王子腾死在任上之后,今上并没有把手伸向史家和贾家,第二个倒霉的,却是先前重兵在握的齐国公府。
齐国公虽然领了闲差,但是他府中两个嫡子,嫡长子在东北带兵,嫡次子在西南屯兵驻守。事情的起端是齐国公嫡次子,也就是在西南屯兵的振威将军被人刺杀。今上派人调查此事,调查的钦差却偶然发现齐国公府与西南番邦的书信,旨在叛国。
消息一传回京中,齐国公便在宫门外长跪不起,连连哭诉,声称冤枉。
可是齐国公还没跪上几个时辰,便传出齐国公嫡长子在北边联合鞑靼叛变,幸好被驻兵在北边的吴家人发现,一举拿下了,即日便押解回京。
虽然这其中不乏今上暗自动了手脚,但是当今天子说齐国公府叛变,还有谁敢多加置喙。虽然之前朝堂上还有不少为齐国公求情申辩的朝臣,但是等那些官员纷纷获罪之后,更多的就是落井下石之流了。
开国八大公之一的齐国公府,手握兵权比后族吴家更长久的齐国公府,便在一夕之间轰然倒塌。
接着齐国公府以雷霆之势被查抄,这些存在了百年的世家又有哪一个是干净的,查抄出来的东西只能让齐国公府多了许多贪赃枉法的罪名。
重阳还未至,齐国公府便满门获罪。男丁流放苦寒之地,女眷则是入了教坊司,其责罚不可谓不重。
而宫中的阮皇后得知此事,早已吓得脸色苍白。
一方面是庆幸到底嘉阳公主最后没有嫁进齐国公府,不然虽然以她公主之尊自然是不会被牵连获罪,日后却也再难做人了。
另一方面,她则是又悔又怨。既悔因为嘉阳公主的事情跟今上怄气,把皇上生生推到景澜宫那里,又怨今上不跟她说清楚,倒是离间了夫妻之情。
只是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她纵然是悔青了肠子,今上除了初一十五来他宫中坐坐,平日里竟然是再也不肯来了。
齐国公事情还未了结,这京中又有几家勋贵倒了霉,重则灭族,轻则抄家,多半不得善终。自此之后,满城的勋贵人人自危,往年的重阳各府都有赏花会,今年倒是一片萧条之意。
齐国公抄了满门,今上心中终于少了一根刺,在今上拔出下一根刺之前,赵渊倒是得了几天空闲。
因此已经半个月没进二门的赵渊,终于得闲在傍晚的时候回了长信堂里。
赵梓清订了亲之后,便锁在府里绣嫁妆,白日里除了跟教养嬷嬷学规矩之外,唯一去的倒是长信堂了。
她倒是十分喜欢旖哥儿,自旖哥儿出生之后,她待在长信堂里的时日越来越多,就连旖哥儿身上穿的小衣裳、小袜子,也多半是赵梓清亲自做的。
傍晚之后日头落了,赵梓清趁着暑气下去了之后,定然是要来长信堂看看旖哥儿的,便正好和赵渊碰了个正着。
见赵梓清也在,赵渊便道正好,只说道:“我瞧着这段日子暑气重的很,旖哥儿还小,这屋子里放了太多的冰反而不好。若不然咱们便到庄子里住上一段时日,等过了小半个月,最热的时候过了,咱们再回府可好。”
赵梓清被久拘在府里,听闻能去外面走动走动,自然是十分欢喜的,忙不迭的答应了,又转过头去看黛玉。
“我平日里跟旖哥儿玩耍的时候,就觉得他躁的很,大嫂便应了,咱们一起去庄子里吧。”
黛玉狐疑地看了一眼赵渊,前段日子里还忙的脚不沾地的人,如今倒是有功夫去庄子里休养了,这实在是让人不得不多想。
只是黛玉虽然想问,但是又念着赵梓清在这里不好问起,又见赵梓清一脸的哀求之意,便先出声应了。
307章 紧张
避暑的庄子还是前两年林家买下来的,后来贾敏给黛玉做了陪嫁,又把那庄子附近的田地买了下来改成了庄子。
贾敏却是想着她和黛玉都是苦夏的,一年里最热的时候难免是要去庄子里住上几日,若是林家和黛玉的避暑庄子挨的近,正好也可以结伴而行,也有个说话的人。
庄子在东郊,依山临湖而建,树荫林密十分凉爽。而庄子二十里外,便是东郊的马场。
虽然和马场离得近,但是通往东郊马场的官道并不经过庄子附近,因此这里倒是比想象中静谧的很。
从京中到东郊紧赶慢赶也有两个时辰的车程,因此护国公府的马车即使早早便从府中出发了,却也是快到正午时才到了东郊的避暑庄子。
黛玉还未出阁前倒是来了这避暑庄子一趟,只是却住在了旁边,如今也还是林家名下的庄子里。到这边的庄子里来小住,却是头一次。
庄子的管事叫秦连生,原先是林家的家生子,如今这庄子归到黛玉名下,贾敏早已经把秦连生的身契给了黛玉了。
秦连生是个十分会来事的,自打前几日护国公府的下人来说主家要来人小住,他便跟来人打听了一番,又跟原先林家的人打听了黛玉的性子,又跟送到庄子里的护国公府的家生子打听另外两位主子的性子,这才开始安排了起来。
黛玉和赵渊自然是住着正房,旁边又有几件小房间,是专门给随身伺候的丫鬟们住的。而赵梓清则是单独辟了一处,却也离黛玉的住所不远。
便是连吃食,虽然不似护国公府那般精致,却也是十分新鲜的。
为此黛玉倒是特地寻了秦连生家的来说话,见她说话十分得体,倒是对这一家高看了几分。即使是这样,她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只想着让秦连生守着这么一个庄子,却也屈了才,又想等再过一段日子再做安排。
等住了一日,第二日起来抱着旖哥儿去外头走动的时候,便听那秦连生家的来传话说,隔壁庄子里平日里都是安安静静的,今早听着倒是动静有些大了。
因为知道隔壁的庄子是林家的,怕是贾敏也来避暑了。因此才特意跟黛玉说了一声。
黛玉也有些猜想,便打发人去瞧了一趟,却果然是贾敏带着皓哥儿和岚哥儿过来小住了,独独林如海没有来。
听了这个消息。黛玉脸色却是凝重了起来。
当初她曾私底下问赵渊为何好好的偏要来庄子里避暑,赵渊却只是说局势有些紧张,尚且避一避为好。虽然黛玉推测着时间,猜着很可能是贾家要倒霉了,却没料到事态会那么严重。
不单单是赵渊要她避着,便是林如海也打算让贾敏躲过去,不让贾家有机会上前来求情。
贾家的这次大祸,怕是因为今上铁定了心要除了心中的那几根刺,谁也救不得了。而正是因为知道今上的性子。赵渊和林如海俱都想着若是不避开,恐怕便是自家被扎的鲜血淋漓了。
贾敏安顿下来,自然便听了下人回话,说是黛玉也过来避暑了。她想着黛玉终究是带着旖哥儿不便,却也没带皓哥儿和岚哥儿,自己带了丫鬟便来了黛玉这里。
母女二人在此处见面,贾敏也猜到了恐怕是今上即将要对贾家动手了。黛玉却是还好。唯独贾敏独自叹着气。不管王夫人如何待林家,也不管贾元春如何设计黛玉,这贾母毕竟是贾敏的生母,她也是贾母如眼珠子一般捧到大的。
而贾家毕竟也是贾敏的娘家,虽然贾敏如今膝下有子,早已不依仗娘家了,却还是难免伤感悲戚。
贾敏是左右为难,却也知道这次林家是确实帮不得。因此才更难受。而在这件事情上黛玉却是没有什么立场说话的,便也只是宽慰了贾敏几句,又说起皓哥儿和岚哥儿来。
贾敏勉强笑了笑,这才说道:“岚哥儿一早便闹着要来庄子里了,皓哥儿过了童试,你父亲说他终究是年纪小。见识有限了些,若是明年下场侥幸中了,名次却也在后。他听了你父亲的话,这一科便在家中读书,等过几年再考。”
黛玉想想也对,林如海先前中的是探花,眼界自然是十分高的。他虽然不要求皓哥儿“大三元”、“小三元”地太过扎眼,却也不愿意皓哥儿名次太差。拘着皓哥儿多读几年书,等到下一次乡试的时候。皓哥儿也十六岁了。
大兴朝先前十六岁的举人倒是还出过许多的,恐怕等中了举,林如海又会要求皓哥儿在家中多温几年书了。
黛玉想着便笑了起来,突然又想起跟着皓玉一起在林家读书的江俞泰。他的出身跟皓哥儿不同,皓哥儿有林家偌大的家业做支撑,但是江俞泰可没有时间苦读那么多年。
“那个跟皓哥儿一起读书的江家的那个哥儿如何了?”黛玉想了想,便问了出来。
“依你父亲的意思,俞哥儿最好是跟着皓哥儿多温几年的书,只是那孩子到底是懂事,不愿意再耗着了,这乡试怕是今年便要考了。我想着,若是乡试过了,必定还是会一鼓作气考下去的吧。”
黛玉听了只是点了点头,却再也没过问了。
贾敏又陪着黛玉说了几句,终究是不放心把岚哥儿和皓哥儿独自留在庄子里,辞了黛玉的挽留,便匆匆回了旁边的庄子里。
只是还没等到傍晚日头落了,皓哥儿和岚哥儿正午便顶着烈日来了黛玉这里,正好便遇到赵梓清来寻黛玉说话。虽然是自家亲戚,可是皓哥儿却也不好留在屋子里,便去寻了赵渊说话。
而岚哥儿年纪小,倒是被留了下来。
虽然对皓哥儿的功课十分严格,但是林如海对岚哥儿这个老来子却是宽容了一些。皓哥儿从三岁便开始习字了,而岚哥儿如今已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