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瞳-第1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他不通古玩鉴定和收藏,但这并代表着他对中国古代历史缺乏了解。
  “姨夫,你知道平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古玩收藏和鉴定。所以,对于古文字我也有一定的研究。结果我发现这些玉板上的图案虽然跟甲骨文有几分相似,但却并不是甲骨文。但只要是对甲骨文有所研究的人,也能够看懂这些玉板上的一部分文字。就像是我们熟悉简体汉字,却也能够看懂部分繁体字一样!”
  刘东的话,让齐红军情不自禁的从密码箱中小心的拿起了一块玉板,捧在自己面前细细研读起来。
  对于中国文字的特殊传承体系,齐红军自然也是了解的。而且,对于刘东的话,他也愿意相信。
  但夏朝文字这种史学界遍寻多年而不可得的事情,他心中还是万分慎重。毕竟这种事一旦传开影响实在是太大。而且如果最后证实是子虚乌有的话,那丢人也丢的太大了。由不得齐红军不谨慎小心。
  “小东,你肯定吗?这可是开不得丝毫玩笑的事!”齐红军满脸慎重道。
  “姨夫,我肯定!像这种玉板我可不止找到了一块,保证不会出现任何的纰漏!”
  点了点头后,齐红军再次打量了一下手中的玉板后,小心的把它放回了密码箱中的软垫上。
  “这种玉板你手里还有多少?”
  齐红军言语中带着一丝急迫,但又无比慎重的问道。
  刘东能够理解自己姨夫心中的感受,玉板文对他来说,也许仅仅是一次难得的考古大发现。但对齐红军来说却是难得的政绩,是他在政坛上更进一步的绝佳跳板,由不得他不关心。
  “完整的玉板还有8块,破碎的就多了,大概有一百二三十块!”
  “每一块上都有这种文字?”齐红军眼睛一亮,急切道。
  “当然!要不是如此,我也不会认为它是夏文字了!”
  “太好了!”
  齐红军相信刘东不会拿如此重要的事情来蒙自己。既然如此,那就意味着这些玉板文属于夏朝文字的可能性非常大。
  想到这里,齐红军再也坐不住了!
  “唰”的站起身,背着双手在办公室中来回走了几圈,脸上神色连番变化,大约三四分钟后,齐红军神色一定,豁然转身朝刘东急速道:“小东,现在你手里这些玉板都放在什么地方?”
  “在圆明博物馆的储藏室,放在那里安全!”刘东道。
  “那就好!……这样,你现在回去立即准备一间会议室。四十五分钟后,我带着专家过去,咱们一起鉴定一下这些玉板!”
  “这没问题!”刘东点了点头。
  “那好,咱们分头行动!四十五分钟后在你的圆明博物馆见!”齐红军雷厉风行道。
  “那姨夫我先回去准备了?”
  “嗯!……哎,小东等等,你时间充裕的话,就帮着找一些古玉鉴定专家,要最好的!”齐红军喊住将要出门的刘东交代道。
  “呵呵,姨夫放心吧,到时候一切都给您准备好!”
  “臭小子!姨夫未来如何,可就指着这次了!你可千万别给我捅娄子!”
  “我办事,您放心!”刘东自信的拍了拍胸脯。
  “这就好,快走吧!”
  “好唻!”
  答应一声后,刘东转身出门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凝神半晌的齐红军猛然转身吩咐道:“胡秘书,替我给故宫博物院打电话,十万火急……!”
  “明白,部长!”
  ……
  从中南海出来,刘东开车回到圆明博物馆的时候,时间还是下午。从门口到博物馆一楼,随处可见来自国内外的兴致勃勃的参观人员。
  随着圆明博物馆藏品,尤其是珍贵藏品的愈加丰富,受它吸引而来的国内外游人比去年翻了两三倍。
  尤其是刘东的沉船博物馆,以及得自沙皇宝藏中丰富的西方藏品,更是让圆明博物馆在国际上的声望,不次于鼎鼎大名的故宫。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旅行社开始把圆明博物馆定为中国,尤其是京城旅游的必到之地。
  这种结果也恰恰是刘东所希望的,只有具备盈利能力的博物馆才能真正的经营下去。那怕是几百上千年后,汉华集团衰落了,也一样不影响圆明博物馆的经营。
  欣慰的看了一眼博物馆繁盛的人流后,刘东把车停到外面的停车场。然后从博物馆工作人员专用通道进入了博物馆一层的会议室。
  在刘东刚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听到了从敞开的一丝门缝中传来的激动的声音。
  “这些玉板上的文字肯定是夏朝文字!它与甲骨文有着明确的传承关系!”
  “我是专攻古玉鉴定的,尽管对于这上面的文字我并不了解,但从这些玉板的沁色上看,它们确实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听着这些苍老中蕴含着激动的声音,刘东微微一笑,推门走了进去。
  只见,在小会议室中间的椭圆形会议桌上,此刻正凌乱中带着几分工整的摆放着形状各异的玉板。
  围绕着这些玉板,六七个最起码六旬以上的白发老者正围着它们激动的辩论着。看着他们精神焕发,双目大睁,满脸兴奋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精神病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对于各自行业源自内心最真诚的热爱,才会让他们在看到这些代表中华文明源头的玉板时出现这种癫狂的表现。
  也许是太过于投入了,等刘东走进去的时候。包括李老在内的这批圆明博物馆特聘的鉴定和修复专家并没有发现刘东的到来。
  见此,刘东也没有上去打扰他们,在旁边安静的看了一会后,悄悄的走了出来,开始给齐老打电话。
  齐功老爷子除了书画双绝之外,对于国学也有深厚的研究,精于书法的他同样对“甲骨文”有着很深厚的基础,所以刘东第一个就想到了老人家。
  不出意外的,刘东的电话刚拨通一会,那边便传来了齐老爷子爽朗的笑声,“小东,你小子整天飞来飞去的,也不着家。这会怎么有时间给我这个老头子打电话了?”
  “呵呵!齐老,这不是想您了吗?”尴尬的一笑后,刘东讨好道。
  “少来!你小子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说吧,这次是不是又找我帮忙修画?”
  “呵呵,您老真是神算!不过修画咱们放到后面再说,现在有件事想要麻烦您老!”刘东连忙道。
  “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什么事,说吧?”
  “是这样的,这次我去郑州参加了一个鉴宝栏目。中间逛古玩市场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些玉板……!”随后,刘东把这次去郑州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东西现在在哪?”听完后,齐老语气中带着一丝急迫的立即道。
  “就在圆明博物馆!”
  “嘟嘟……!”
  “喂,齐老,齐老?”听着手机中的盲音,刘东不禁摇了摇头,“这老爷子都九十多了,这急脾气还是没改掉。”


第1352章 古文字学家
  ……
  齐老比刘东想象中来的还要快,基本上二十分钟不到的时间,神色急迫中带着几分兴奋的老爷子已经出现在了刘东面前。
  不过还有点出乎刘东意料之外的是,老爷子并不是一个人来的,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学术界的名人。
  “朱先生,很高兴您能来!”
  “刘馆长不嫌我来的冒昧就好了!”朱玉哲跟刘东握了握手后笑道。
  “怎么会呢,有您这样的古文学大家光临,我们圆明博物馆可是蓬荜生辉啊!”刘东真心实意道。
  虽然他跟眼前这位五十岁左右的当代学者,到现在为止还是第一次见面,但在过去也算是久闻其名了!
  “刘先生太客气了!”
  “哎,我说你们两个还是待会再客气吧!小东,你说的东西现在在哪呢?快带我去看看!”这时候齐老已经急不可耐道。
  一听齐老的话,朱玉哲脸上也露出了一缕急迫之色。对任何研究中国古文学或者历史学的人来说,夏朝的文字或者文明都是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所以,正好在齐老那里做客的朱玉哲也一起赶了过来。
  “您老先别急啊,东西就在会议室……!”
  刘东话还没说完,便又一次被出现在眼前的人给打断了!
  “裘老?”
  看着跟随自己姨夫一起走来的白发老者,刘东脸上不禁露出了惊讶之色。
  “老裘也来了?”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后,齐老爷子也自然转身朝身后看去。
  “齐老哥,没想到你也在这里!”看到齐功,算是矮了半辈的裘锡圭连忙快走两步,抢先伸手过去。
  “没想到小东把你也找来了,看来这次的事情还真是不小!”齐老道。
  尽管他年岁更长,但对于甲骨文的研究肯定还是比不上裘锡圭这位国内不说是硕果仅存,但也是凤毛麟角的古文学,尤其是甲骨文和先秦历史方面的大家的。
  如果说“甲骨四堂”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和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最顶尖的第一代的话。那么,于省吾、容庚、商承祚、徐中舒、胡厚宣、裘锡圭等几位先生就是中国研究甲骨文最顶尖的第二代,他们是率先培养古文字学接班人的学者,而朱玉哲等当代古文字学大家多半都师承于省吾、容庚等几位先生。
  在上世纪末,于先生、容先生他们大多作古后,裘锡圭先生就成了国内仅剩不多的甲骨文研究方面的大家。
  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些,刘东才会看到对方到场后显得那么惊讶。
  “几位老先生,叙旧的话咱们还是等着以后再聊,现在咱们还是先去把东西看一看吧?”齐红军开口道。
  “齐部长这话不错,我这里也是早就好奇的紧了!”齐老话落后,便招呼了裘老先生朝旁边的会议室走去。
  至于被晾到一边的齐红军对此倒也没说什么。
  常年在文化部长这个位子上,文人桀骜的内心他早就感受了不是一次两次,习惯了!
  “姨夫……!”
  “嗯,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