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个年轻人脸上似笑非笑的神色,让赵四心中打鼓,不过在他想来刘东这么年轻,古玩鉴定水平肯定不行,所以言语之中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这时候,刘东笑了笑,在这个自称赵四的中年人略有探寻之色的眼神中,说道:“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主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
“中期康熙青花胎体洁白坚硬,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开片,还有一种亮白釉。底足露胎处光滑细致,多呈泥鳅背状,少见炎石红,瓷器的质量明显提高胎釉结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胎体偏轻。”
“晚期康熙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体比中期要轻,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齐。”
说道这里刘东话声一顿,笑着朝地摊老板说道:“要是还不够详细的话,我可以再跟老板说一下康熙青花的青料?”
“别别,不用了,这位兄弟,我赵四是有眼不识泰山,要是您真想要这件玉壶春瓶的话,那您说个价吧!”赵四苦笑道。
现在他再傻也知道眼前这个看似年轻的家伙,是一个真正懂行的老虫!所以,他之前那些用来对付外行人的话,也就不必再拿出来贻笑大方了。
听完他的话,霍山笑了笑,看了看手中的瓶子,说道:“这件瓶子虽然不是官窑器,但烧的还不错,应该是民国时期的民窑青花,一千块钱吧!”
“一千?”赵四苦笑一声,“兄弟您这杀价也杀的太狠了,我这瓶子收的时候,就不只一千,要不您再给涨一点?”
其实,一千块钱他也不亏了,不过就是没赚多少而已。不过,奸商,奸商,无奸不商,要是有更大的好处,谁不愿意要呢!
“涨点?”听完后,刘东略微沉思了一下后,咬了咬牙,“好吧,我再给你加两百,你要再多的话,我可就走了!”
当然他这表情也都是全装出来的,刘东可是知道这些古玩摊主的难缠,只要他稍露丁点的破绽,被人家看出端倪,再想用低价吃下这件青花瓷瓶,可就不容易了。
“两百太少了!你看这样吧,我们都让一步,一千五,怎么样?”赵四说道。
“不行,一千五太贵了!”刘东立即摇头说道。
……
随后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这件青花玉壶春瓶被刘东用一千四百块钱买了下来。
而就在刘东钱货两清,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猛然被别人拦住了。
“小兄弟等等,这件青花瓷瓶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出让,鄙人愿意出两千买下来!”听到这句话,周围的人纷纷转过了头,就连原本把这件青花瓷器卖给刘东的赵四也不例外。
说话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向后梳着,眼睛不大,眼珠不时转动,再加上削瘦的脸颊,以及下颌稀疏的几条鼠须,看上去给人一种油滑的感觉。
“我当是谁,原来是鼎鼎大名的珍宝阁张老板啊?”刘东略显惊讶地说道。
对于此人,刘东并不陌生,甚至只要在古玩城内呆上一年的人几乎就没有不知道他的。
而此人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他本身在古玩鉴赏方面确实有几分本事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珍宝阁有着一样“斗宝”的规矩。
只要任何人拿着一件古玩真品上门,并且经过他本人的鉴定无误之后,就可以在他的古玩店内任意挑选出三件古玩,如果真的找到了。并且经由查看无误之后,那么也就代表着这个上门斗宝的人赢了,三件古玩可以全部带走。反之,如果找不到,那自然是输了,输了之后,那件参与斗宝的古玩也自然落到珍宝阁手中。
不过,自从这珍宝阁立下这个规矩以来,前后斗宝十多次,基本上都是珍宝阁赢了。当然之所以没有人怀疑他作弊,就是珍宝阁曾经输过,而且这唯一输的一次就是输给了沉香阁的李老。
“小兄弟居然知道我?”张维汉不禁诧异道。
“呵呵,张老板的大名,在这古玩城内谁不知道!”刘东笑道。
“是吗?既然小兄弟知道我,那不知道你这件青花玉壶春瓶可否转让给我,张某愿意出高价购买!”
“既然张老板喜欢,那我也愿意把它卖给你!”刘东略微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听到这里,张维汉喜形于色,心中暗道:“没想到这个家伙也是个门外汉,居然有宝不识!”
“呵呵,那可是谢谢小兄弟了!”
“张老板客气了!”
而这时候,生怕刘东返回,张维汉便迫不及待的从口袋中拿出钱包,数了两千块钱朝着刘东递过来。
“张老板,你好像弄错了吧,我什么时候说过两千块钱把这件光绪官窑青花玉壶春瓶卖给你了,我可没有那么傻!”刘东脸上虽然表现的惊讶,但眼神中的一抹笑色却表露出了他心中真实的想法。
而被刘东小小戏耍了一下的张维汉心中暴怒的同时,也明白这次想要用低价从刘东手中买下这件光绪官窑的希望破灭了。
“那你准备多少钱才卖?”张维汉脸上带着一丝勉强的笑容问道。
“二十万!少了一分钱都不卖!”刘东晃了晃右手食指,一脸笃定地说道。
第230章 珍宝阁斗宝
当然刘东也不是瞎要,光绪时期,民族资本有所发展,社会相对安定,这个短暂的兴盛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同光中兴”。
所以光绪时期的瓷器烧制,比之起咸丰和同治时代更为出色,景德镇官窑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光绪官窑青花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优质的仿品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康熙、乾隆瓷的水平,而大部分作品则带有明显的光绪特点。
因此,除了清三代的天价瓷器之外,光绪时期的瓷器,在现在的文物市场上价格也并不低。
而刘东的这件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就是光绪青花瓷器中的精品,款识为“大雅斋”,属于光绪青花中最为精美的一类瓷器。
所以刘东二十万的价格虽说高了点,但也并不算是夸张。不过张维汉却并不打算付这么多钱。
“二十万太高了,光绪青花官窑不值这个价,十万吧,我愿意出十万把它买下来!”
张维汉话落,周围的人纷纷用艳羡的眼神,看向刘东,一件一千四买的青花瓷瓶,转眼就卖十万,整整翻了将近一百倍,古玩的暴力在此刻展露无遗。
而刚才亲手把这件瓷器卖给刘东的地摊摊主,看着刘东眼睛都红了,如果可以的话,他现在就像把那件刘东那在手中的玉壶春瓶给抢回来。
“我的十万块钱啊!就这么没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地摊摊主心中哀嚎道。
不过现在木已成舟,那怕他再后悔也没有用了。
“十万!没兴趣!”刘东撇了撇嘴,说完后,便待转身离去。
现在的刘东根本不差钱,所以对于卖这件青花瓷的愿望并不是太强烈。刚才之所以说二十万,只是单纯的想要让这个姓张的不要继续纠缠而已。
“等等!”眼看,这件难得的光绪精品官窑就要离自己远去,张维汉当然不甘心。
“怎么,张老板愿意付二十万吗?”刘东半转身,笑着问道。
“我?”张维汉神色一急,不过眼珠一转,心中有了主意,“既然小兄弟认识我,那想必对我珍宝阁的规矩也了解,不知道小兄弟有没有参加的兴趣?”
听到这里,刘东心中一动,随即转过身来。
“珍宝阁的规矩,我自然有所耳闻。”
“既然这次,张老板诚心相邀,那在下愿意去见识一番!”
“好!小兄弟,果然快人快语,请!”张维汉大喜之下,说道。在他看来,年轻的刘东根本没有丁点赢的希望。
“看来这次,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把这件光绪官窑精品青花瓷收到手了!”张维汉心中暗道。
“唉,这年轻人也太不知道轻重了,又让这个姓张的骗了!”人群中有许多经常在古玩街厮混多年的老虫们,见到这一幕后,不由摇头叹了口气。
“是啊,一件光绪官窑‘大雅斋’的精品青花玉壶春瓶,市场价可是十多万,真是可惜了!”
……
众人议论着,心中存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思,簇拥着张维汉和刘东朝着珍宝阁走去。
因为张维汉在这泉城珍宝阁内还有几分名气,所以等消息散开之后,珍宝阁门前已经围满了众多看热闹的人。
“小兄弟贵姓?”
“在下刘东!”
“噢,原来是刘兄弟!”
“不知道刘兄弟之前是干什么的,张某在这泉城古玩市场内多年,怎么好像并没有见过刘兄弟?”
面对张维汉的试探,刘东笑了笑,“在下之前只是在古玩城外摆摊卖点木雕,可比不上张老板开着珍宝阁家大业大!”
听到这里,张维汉心中松了口气,感觉这次把握又大了几分。
“到了,这就是我的珍宝阁,刘兄弟请进!”
对于这里,刘东之前也几次从门外经过,虽然没有进来过,但对这里却并不陌生。
跟在张维汉的后面走进来后,刘东才发现珍宝阁一楼的面积并不小,足足有一百多个平方,一进门,在中间的过道两侧,摆放着两列,六排的长案,上面摆放着青铜器、书画,文玩杂项,琳琅满目,怕是不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