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瞳-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四十万?”穆刚愣了一下,随即看了葫芦一眼后,眼底闪过一丝警戒之色,“小东,要不我们先回去一趟,把东西放下。要不然这手里拿着这么值钱的东西,我这心里不踏实啊!”
  闻言,刘东笑了笑,“不用,凭我们两个的本事,谁还能在我们手里把东西抢去不成!”
  “呵呵,这倒是!”对于自己的功夫,穆刚可是自信的很。
  不过考虑到手中拿着一个葫芦逛街不太方便,所以,刘东路过旁边卖包的商店时,买了一个大背包,然后把葫芦放了进去,当然这个包是掩人耳目用的。在他把葫芦放进包里的一刻。这葫芦便出现在了他脑海的芥子空间当中。
  ……
  等下午4点半,两人从首都博物馆出来的时候,刘东的芥子空间已经增长到了18米。
  “潘家园,我来了!”
  对于这个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市场,刘东真心期待已久了。凭着他的本事,“捡漏儿”真心不要太多。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京城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
  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京城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
  现在的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潘家园旧货市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古玩旧货交易市场,它也全国最大是民俗工艺品交易市场,杨柳青的年画、江苏的绣品、东阳的木雕、曲阳的石雕石刻、山东的皮影,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民俗工艺品,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它们的身影。
  而且,随着潘家园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也成了京城旅游的必选之地。特别是周六周末,来到这里的人有六七万,外国游客也有近万人。
  所以等刘东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立即就被潘家园内熙熙攘攘的人流烫了一下。
  “这人也太多了,我们泉城古玩街最热闹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人!”穆刚略带感叹说道。
  闻言,刘东点了点头。
  这种人挤人,人推人,商贩、顾客扯着嗓子讨价还价的场景,只有印象当中在老家,每年赶镇上最大的年集的时候才会遇到。
  “走吧,既然来了,怎么也要逛逛!”刘东说道。
  “好,小东,一会我走前面!”
  闻言,刘东点了点头。穆刚这庞大的体格,看着就让人心生三分畏惧,有他开路可以省却好多力气。
  另外,这里人实在太多,刘东也没时间一个摊子一个摊子的看。而是直接把自己已经涨到半径100米的异能催发到最大,然后跟在穆刚的后面,朝着一眼看不到边的地摊走去。
  结果,没走几步,就有几道白色的灵光出现在刘东的脑海里,不过灵光不是太浓,高度也不够,想来也只是新现代的一下东西,不算精品。所以刘东也没停下。
  “嗯?”刘东愣了一下,随后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之色。
  当下,立即拉住打算继续往前走的穆刚,“穆哥这边!”
  说着,两人拐到另一条过道里,然后向前走了十几步后,在一个摆满了玉器的摊子前面停了下来。
  摊子不大,加在一起大概有三个平方,不过摊子上的玉器却不少,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大概有一百多件。除了摊子中央看着雕工不错,其实大部分都是玻璃制品的玉器之外,在摊子左侧一角,凌乱的堆着三十多件不怎么起眼,而且沾满了泥土的玉器。
  “两位想要什么玉佩,可以尽管在我这里挑,都是正宗的和田玉,扬州工,好东西!”摊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脸型有些削瘦,带着一股精明劲。看到刘东、穆刚过来,连忙起身招呼道。
  “呵呵,我们先看看再说!”刘东笑道。在泉城古玩街混了三年,对于古玩行里的道道,刘东心里可是门清。所以对于老板“王婆卖瓜”的一番言行,他是左耳进右耳出,权当没听见。
  可能是看到刘东不好忽悠,所以中年老板客气了几句后,便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见此,刘东先是在中间那些看着光鉴照人,其实都是绣花枕头的玉器里面翻了一两件后,便转到了角落里那一堆粘着土,看上去青绿发黑,毫不起眼的玉器里,翻找起来。
  而这时候,中年老板也注意到了刘东的动作。随即嘿嘿笑了笑。
  这些玉器是他特意做出来的,相比中间这些玻璃做的玉器,这些不起眼的玉,倒是真玉,不过都不怎么值钱,上面的沁色都是做上去的,然后又粘了些土,为的就是坑那些半懂不懂,打算来潘家园淘宝捡漏的半吊子。往往这些人的钱是最好赚的。
  不过,刘东可没管中年老板怎么想,在这堆玉器里翻了一遍后,刘东手边留下了三件玉器。一件看着像一个高十七八公分的椭圆,不过靠上的地方缺了一块,而缺口的地方也有些凹凸,整块玉成黑绿色,实在不像一块玉。
  第二件看起来更差,巴掌大,还算厚实的一块玉上沾满了泥土,露出来的地方,也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
  唯独第三件还像那么回事,是一件雕龙玉佩,不过上面的雕工一看就不怎么样,龙身上的鳞片大小不一,也不规整。用刘东作为玉雕师的眼光,看这件玉器就是“一眼假”!不过他的目标本来就不是它,此刻把这件龙佩挑出来只是混淆视听而已。
  “老板,这三块玉佩怎么卖?”
  听到刘东的话,中年老板立即来了精神。
  “呵呵,老弟好眼光啊,一下子就把我这摊子上最值钱的三块玉佩挑出来了!您手中这三块玉佩,可是正宗的战国玉佩,到今天又两千多年了,好东西啊……!”
  “好了好了,老板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这三件玉器多少钱?”
  刘东连忙打断中年老板的自卖自夸,要不然他还能滔滔不绝的说上五六分钟不少,刘东时间有限,可没时间听他在这里叨叨。
  能在潘家园混的几乎都是人精,看到刘东脸上的不耐之色后,中年老板笑嘻嘻的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千?”刘东问道。
  “呵呵,老弟误会了,我这战国玉佩可不止这个数!”
  “那是多少?”
  “呵呵,不多,一万!”中年老板笑道。
  见此,刘东什么话也没说,直接把手中的三件玉器扔到刚才那堆玉器推里。然后站起来,拉着穆刚就走。
  “哎,兄弟别走啊!咱们再商量商量吗?”注意到刘东的动作,中年人连忙站起,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看上的冤大头就这么离开。
  听到他的话,刘东心中冷笑,刚才他要是稍有迟疑,这中年老板绝对会再伸出两根手指头,变成三块玉器一块一万,这样的手段,他之前在泉城已经见过多次了。
  转过身,双眼直视中年老板,刘东语气冷硬地说道:“老板,我买这些玉器只是留着自己把玩,没想买多贵的。另外,对玉器我也了解一点,就那三件玉器的雕工也能叫高古玉?”
  仿佛没有听到刘东嘴里的牢骚,中年老板仍然一脸笑容的问道,“没想到小兄弟也是个行家,失敬,失敬!”顿了一下,“那不知,这三块玉器您打算出多少钱?”


第276章 红山玉猪龙
  ……“一块100,三块就三百吧!”刘东略作沉吟后说道。
  不过,听完他的话,中年老板脸上笑容一僵。
  刘东手中其他两件玉器倒是没什么,只是他去农村收货时,连带的搭头,一分钱没花,唯独那块龙佩,虽说成本也不过花了不到五十块钱,不过他一番做旧之后,也花了不少功夫,要是一百块钱卖出去,虽说不亏,甚至还有的赚,不过中年老板可不甘心如此。
  随后,两人讨价还价,最后刘东用五百块把这三块玉器买了下来。
  不要以为五百块钱很少,在两千年的时候,这可是一般白领半个月的工资。
  ……
  “小东,花了五百块钱就买了三个这么难看的玩意?”刚才看着刘东买东西,穆刚一直站在一边不说话,这会终于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呵呵,穆哥,别看这几块玉外表不起眼,但它们可是真正价值连城的东西,全国加在一起跟它们同时代的玉器不超过100件!”刘东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的问道。
  刚才他的舍利灵光笼罩住这几件语气的时候,那耀眼的橙色灵光可是让他震惊了好半晌。按照刘东的判断,任何一件散发着橙色灵光的文物,最起码都是五千年前的古玩。
  这时候,刘东把三件玉器中那件龙佩挑出来,随手丢进路边的垃圾桶里。
  “哎,小东,花钱买来的玉,你怎么扔了?”
  伸手拉住准备重新把垃圾箱里的玉捡回来的穆刚,刘东笑着摇了摇头,“穆哥,那块玉值不了几个钱,而且那摊主为了在这块玉上做沁,最起码泡了半个月的狗血,太脏了!”
  听到这里,穆刚停下脚步,狐疑的目光转向刘东手中另外两块问道:“那这两块……?”
  “呵呵,这两块可不能扔,它们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说着刘东看向手中两块玉器的时候,眼中流露出一丝火热之色。
  “无价之宝?”穆刚扫了扫脑袋,对他来说只有高深的功夫才是无价之宝。
  “不错,这两块玉器是出自五千年前,生活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红山文化玉器。这件看着像钩子的玉器,在红山文化玉器当中的玉猪龙,全世界只有四件!剩下的这一件是红山文化中的玉人像,世界上不少过10件,而且据我了解,比我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