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瞳-第9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这就是你们说的宝贝?”好悬没把“烂木头”三字说出口的朱军,怎么也无法把它跟“宝贝”二字画上等号。
  其实,此刻付昆脑袋里也满是问号。
  不过,相比朱军,他好在还是古玩行内的人。虽然师从陈邦达,专攻的是书画鉴定,但经常出入古玩圈,对于玉器、杂项、瓷器这几大古玩门类,虽不精通,但也知道一些。
  再加上对刘东以往淘宝捡漏辉煌战绩的了解。因此,虽然他也一时没有看出这块“烂木头”好在哪里,但也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他还没有参透的玄机!
  另外,以他对刘东的了解,人家是肯定不会平白无故的,花两万块钱去买一块毫无价值的烂木头,而且还说他是宝贝!
  “咦?刘东,看这黑木头的形状应该是七玄古琴吧?”
  端详了半晌后,付昆果然从这块脏兮兮,沾满灰尘污迹的黑木头中看出了端倪!
  被他这么一说,原本不以为然的朱军一看,再仔细辨认一番后,也发现这还真是一把古琴!
  “这确实是一把伏羲式七玄古琴,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导致岳山不存,琴弦也断掉了!甚至护轸也没了!不过这古琴的结构还大体完整,承露、龙眼、冠角、十三徽、龙凤池都完整无缺,只要修复一番,重新补上岳山和琴弦,它又是一把千古名琴!”刘东语气中满是兴奋道。
  “千古名琴?小东,这是把宋代以前的古琴?”付昆惊声问道。
  现在国内流传下来的宋代之前的古琴还不到20张,每一张千年古琴出世都是难得的国宝!
  只是因为中国的乐器多为木质,保存不易,流传下来的精品更少。所以收藏的人也就没几个,导致价值一直不高。不过与之对应的是精品的价格却被抄到了天上!尤其是那些喜欢附庸风雅的官员和富豪来说,一把传承千古的名琴能够让他们毫不犹豫的一掷千金。
  所以,一把千年名琴,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从金钱价值上来说都是稀少至极的珍宝!
  “应该不会错,这琴虽然没有清理,沾染了大量的灰尘污垢,但大体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的,你们看着古琴表面的痕迹像什么?”
  顺着刘东手指的方向,付昆和朱军目光看到了古琴表面仿佛不规则多边形痕迹的纹理!
  “这是断纹?”
  虽然付昆对于古琴的鉴定不怎么了解,但是一些大概的东西他还是知道的,比如鉴定古琴最重要的断纹的了解!
  断纹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所以看到断纹,付昆对刘东嘴里的千年古琴之说,突然多了一些信心。
  “这些纹理看着跟乌龟贝壳上的龟纹好像啊?”朱军惊讶道。
  他不懂古琴的鉴定,纯粹是站在一个外人的角度观赏,而他的看法也最直观。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一句话却在付昆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道是:“千年难买龟背断”!
  虽然古琴表面随着常年风化和谈凑会形成各种断纹,但这种断纹根据年代久远程度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纹理。而这些纹理的珍贵程度也各有不同。
  其中,最贵者便是这龟背断,不是千年以上的古琴是不可能出现龟背断的,甚至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唐琴,包括现在大名鼎鼎的春雷琴、九霄环佩琴、大圣遗音琴在内,最多也就是一个蛇腹断,比起凤毛麟角的龟背断古琴之间,还隔着一个梅花断,仅排在第三位!
  由此也可以看出就算是千年以上的古琴,能够出现龟背断的几率有多低!
  甚至很多研究古琴,精于琴艺的古琴演奏家都怀疑龟背断是否存在。
  但很显然,如果眼前这把古琴属于真东西的话,那龟背断就是确凿无疑,存在于世的!但这样一来却更了不得了!
  声名赫赫的雷公琴——“九霄环佩”才不过是蛇腹断,那龟背断的古琴要多珍贵才能够达到这种条件?
  想到这里,付昆脸上惊讶的神色已经转换成了震惊!
  “昆子,你见鬼了?没事把嘴张那么大干嘛?还有,再瞪的话,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付昆没理会好友满嘴讽刺的话,而是猛然转头,神色满是羡慕的朝着刘东道:“小东,这次真是让你捡到宝贝了!”
  “呵呵,意外所得!我也没想到刚出门就能够捡到这样的好东西!”刘东也是满脸喜色地笑道。
  在他的舍利元光下,这把古琴上的红色灵光简直跟天上大日一般,浓烈而又透着一股煌煌大气!
  在他现在所有的收藏品中,能够在灵光浓郁程度上跟眼前这件古琴相比的艺术品不超过50件!
  别以为这个数字很多,这是汇集了刘东到现在为止得到的所有藏宝之后才有的数字。其中,包括泉城日军藏宝,赵家藏宝,庄王宝藏,荷兰范加尔家族藏宝,159艘沉船藏宝,阿兹特克圣城“阿兹特兰”宝藏,京城地下藏宝,孙殿英藏宝,康居王室藏宝,基地组织藏宝,还有刘东自己这两年多来淘宝捡漏多得的宝藏!足有上百万件的艺术品中能够排进前五十的,无一不是国宝中的国宝,珍品中的无价之宝!
  “咦,这琴不会是被烧过吧,这里怎么这么黑啊!”突然,朱军指着琴尾冠角的地方惊讶道。
  刘东自然知道这把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付昆的眼神却不由自主的转移了过去。
  “还真像是被烧过……!”话说一半后,朱军突然顿住了,嗔目结舌仿佛极度震惊的盯了柜台上摆放的古琴后,“唰”的一下,猛然俯身,脑袋几乎紧贴到带有烧焦痕迹的琴尾!
  “昆子,你干嘛呢?一惊一乍的!”被吓了一条的朱军皱眉呵斥道。
  不过此刻的付昆对他的言语没有丝毫的回应!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眼前的古琴上。
  作为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朋友,朱军对付昆的了解自然深厚非常,此刻看到他的表现,心中多少有些明白过来,“难道这所谓的‘七弦古琴’还真是什么宝贝不成?”
  “刘东,这是焦尾琴,这是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对不对?”
  付昆炯炯有神的目光在古琴上审视半晌后,突然神色激动的抓着刘东的胳膊,大声开口道。
  也是,拥有比雷公琴“九霄环佩”上的蛇腹断更为珍贵万分的龟纹断,而且冠角部位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虽然尚不知这琴音色如何,也没有其他更多的证据,但也不妨碍付昆做出眼前古琴便是那名传千古的“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的推断!


第1129章 焦尾琴
  ……
  《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这便是史书上关于“焦尾琴”最真实的记载。而东汉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也因为他所制作的这把“焦尾琴”,悦耳动听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而闻名四海。
  后人也把蔡邕的“焦尾琴”,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和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并为中国四大名琴,千百年声誉不绝,为中华绝世之瑰宝!
  因此,也就难怪付昆会因为“焦尾琴”三字而如此激动了!就连旁边对古玩行了解不多的朱军,在听到“焦尾琴”三字后也是同样震惊莫名!
  “我对杂项鉴定,尤其是古琴的鉴赏功力不够,虽然明白这把古琴珍贵非常,但到底是不是传说中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我还不敢肯定!”刘东认真道。
  闻言,情绪稍微稳定后的付昆点了点头。
  他知道,古玩鉴定并不是随便看两眼,个人觉得不错就能轻易下结论的行业。它是一项非常严格而且谨慎的活动。
  想要鉴定一件古玩,那怕它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都对,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怀疑无法消除,那就不能做出最后的结论。
  “你们两个说什么呢?开玩笑吧?这么破烂的东西怎么可能是‘焦尾琴’?”朱军语气中满是怀疑道。
  也难怪他如此怀疑,毕竟焦尾琴如果真的流传到现在的话,足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能够抗住近两千年历史冲刷,而保存下来的木头可不多。
  “走,刘东,拿回去让师傅看一下。他老人家虽然专攻书画,但对杂项的鉴定也很精通。到时候肯定能给我们一个比较准确的鉴定结果!”
  说着,付昆没理自己的好友,而是小心翼翼的抱起了眼前看着脏兮兮,但却拥有无限可能的宝琴!
  “也好,拿回去让陈老帮忙鉴定一下!”刘东认同的点了点头。
  而且,就算是陈老无法鉴定眼前的古琴,但以陈老在古玩圈内多年下来积累的深厚人脉,也肯定能够找到能够鉴定眼前古琴的琴道大家!
  有陈老出手,比起刘东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无疑要方便快捷的多了!
  “欸,你们两个还没回答我的话呢?哎,这蛇皮袋子你们不要了,里面好多东西呢?”看着两人只拿着那张古琴出门,朱军连忙在后面喊道。
  “不要了,留给你了!”
  刘东的声音远远传来,除了这张古琴,剩下蛇皮袋子里的东西加起来价值都不到三千,刘东根本看不上眼。
  “昆子,你的观音像?”
  “先放你那了,以后再来拿!”
  看着两人消失在转角的背影,朱军忍不住摇了摇头,“两个都是急性子,真是的!不过,看他们这么着急,难道那琴还真是焦尾琴不成?唉,管他呢,以后再问吧!”
  自言自语一番后,朱军把刘东的蛇皮袋子收拾了一下,然后走进了内间,继续忙自己的工作。
  ……
  听到开门声,陈邦达放下报纸站了起来,还没等他朝院子里看呢,就见刘东和自己徒弟已经急匆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