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常。”俞飞白眯眼打量了下,随即点头道:“那是京城书法名家的手笔,还记得正雅轩的招牌吗,就是同一个人写的。”
“哦,原来是他啊。”王观恍然笑道:“这么说来,这个招牌的润笔费可不少。”
“人家财大气粗,不差这个钱。”说话之间,俞飞白招呼道:“走了,进去看看。说是海归瓷,应该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敢开博物馆,东西肯定不会很差。”王观笑道:“不然的话,丢脸的可是自己。”
在说话之间,两人朝大门走去。
此时大门旁边倒也有保安守卫,不过可能是新开业,需要足够的人气来旺宅,所以博物馆也没有售票,免费开放一天,让人随意参观。
不得不说,可能是穷怕了,国人最听不得免费两字。哪怕是在京城,听说博物馆免费,不管是不是真心欣赏参观瓷器,还是单纯随大流进来凑热闹的,反正一时之间,宽阔的博物馆之中人流涌动,人气十足。
“免费的时候,人气肯定是足了。但是不免费了,又没有挽回客人的手段,那么其中的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俞飞白悄声道:“不知道馆长有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又不是你的博物馆,你艹这份心做什么。”王观随口道:“能不能让客人回头,关键是看东西的质量……”
两人走进博物馆之后,立即看到门口旁边粘贴了告示,公告非常人姓化的标明了各个展览厅的具体情况,也包括了卫生间的位置。
“咦,居然连外销瓷都有,收藏蛮丰富的嘛。”俞飞白细看起来,也难得称赞了一句。
海归瓷比较好理解,就是海外回流回来的瓷器。这些瓷器是当年被掠夺,又或者专门生产销售给外国人的东西。其中专门对外生产销售的瓷器,就是外销瓷了。
而且为了照顾外国人的口味,那么外销瓷的风格更加接近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可以称得上是中西合璧。所以说尽管国外的外销瓷很多,但是价格也不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销瓷的价格堪比明清官窑瓷器,至少在欧洲是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了,瓷器毕竟不是金银宝石,东西值不值钱,主要是看它的文化附加价值。文化也分国籍的,自然存在价格的上下波动。
当然,回溯本源,外销瓷到底值多少钱,关键还是要质量。
“是不是好东西,需要看了才知道。”
适时,俞飞白挥手道:“展厅在三层,我们上去吧,那里的人应该少点。”
“嗯。”
王观轻轻点头,顺着人流向三楼涌去。还好这是商业大楼改建的博物馆,有几条楼梯可以向上,不然的话,大家光顾挤压了,也动弹不得。
来到了三楼,也证明俞飞白的推测没错,参观的人大多数集中在一层二层,三层的人却没有那么多。一是很多人喜欢从头看起,一层层向上,二是由于这些多数是外销瓷,不太符合国人的审美观。
当然,也有人喜欢猎奇,觉得外销瓷十分精美,就驻足欣赏起来。只是与底下热闹人潮相比,这里就显得有几分宽松。不过也正合王观和俞飞白的心意,可以轻松自在的参观。
“这东西不错嘛。”
此时,俞飞白目光扫过,立即停了下来,指着一个造型比较奇特的瓷壶笑道:“这玩意应该是叫做军持吧?”
王观顺势看去,只见东西的颈长且细,腹腔十分丰满,嘴流上翘,确实是不怎么常见的物品。而且特点十分鲜明,身上没有执拿的把柄。
这样的东西是一种盛水器,与中国的净瓶功能相近,属于伊斯兰教徒洗手的用具。大概是在隋唐时期传入中国,后来经过工匠的精心烧造,又把东西返销到阿拉伯地区,成为了比较畅销的外销瓷。
说起来,这也是文化输入再到输出的过程。几千年来,中国就是经常这样做,积极汲取外来的文化,然后与自己文化融合,最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反过来去影响别人。这是强大国家的证明,以前是中国的专利,现在却被欧美曰韩学去了。
“话又说回来,这东西国内也有。”俞飞白一边打量,一边说道:“不过大多数是在西北地区的清真寺里,一般人很少使用。”
“没把柄,拿取的时候,比较容易碎。”王观笑道:“而且拿的时候,需要用双手去捧,这样比较麻烦,或者说中国人不习惯,自然形成不了主流。”
“对,说白了就是懒。一只手能做的事情,绝对不愿意去动另外一只手。”俞飞白赞同点头,又欣赏片刻之后,目标随之转移。
一般来说,外销瓷大多数是曰常生活用具,另外就是与宗教有关的东西。两人一路参观下去,只见各种杯盘瓶碟不仅是造型风格与中国瓷器迥然不同,瓷器上的纹饰更是千奇百怪,颜色十分浓艳,充满了异域风情。
这种异域风情,喜欢的人肯定是十分欣赏,不喜欢的人,却是觉得很一般。反正两人在三楼参观的时候,也看到有许多人从二楼上来,但是转了一圈就顺势下去了。其中自然也有不少人对于外销瓷感兴趣,也留下来参观。
不过两人却注意到,三楼的人群比较集中在角落位置,几十个人把展厅一角团团围住,好像是在观赏什么东西。
“去看看。”
发现了这个情况,俞飞白没有理由不去凑热闹。王观也有些好奇,自然跟了上去。走近之后才发现大家正在参观一对大花瓶,就是那种一米多高,呈棱角形状,表面绘满了西方风格纹饰的大瓶子。
众所周知,但凡大件东西,保存起来比较困难,一不小心就容易磕碰坏了,更何况是一米以上的超大物件,比普通孩童更高,能够完好无损流传下来的几率也更低。相对来说,也肯定比较珍贵……(未完待续。)
第891章 余味
“清代的东西?”
此时,俞飞白打量大瓶的标签:“这是专门为土耳其制作的外销瓷。”
这对瓷瓶很高大,就搁放在角落之中,然后再用围栏圈起来,大家站在围栏外面观看,充分感受到大瓶的精致美观。
当然,大瓶身上充满异域风格的纹饰,也是大家观赏的主要目标。青灰闪蓝的釉料,在阳光下闪烁出阵阵光泽,上面还有一些大家说不上来的古怪符文,看起来很高端的样子。
“不过这光芒是不是太闪了?”
俞飞白打量了片刻,忍不住低声道:“王观,这对大瓶火光十足,釉面又十分新亮,不太像是清代的东西啊。”
“再看看。”
王观微微点头,忽然踮脚朝瓶口看去,只见瓶口宽大,可以看见少许瓶腹的胎质。根本不用灯光反射,一抹雪腻的颜色就让他情不自禁摇头。
“赝品。”
一瞬间,王观随口道:“不仅是釉面火光冲天,最重要的是瓶口朝天,如果真是清代的古物,那么这些年来,就算东西保存得再好,瓶内多少也沾染了一些灰尘,不可能呈现出雪亮的净白色泽,应该像是米黄色才对。”
“没错。”
俞飞白深以为然:“时间只有向前,没有倒退的道理,经过岁月洗礼的痕迹十分明显,不可能清洗得掉。这对大瓶没有时光流逝遗留下来的痕迹,甚至连做旧的痕迹都没有,分明是一眼假嘛。”
“它们本来就是假的。”
就在这时,旁边忽然有人笑道:“但是不能说是赝品,只能称为复制品。”
“复制品?”
适时,王观和俞飞白回头看去,只见说话的是个中年人,四五十岁左右。一脸温文儒雅的模样,充满了书卷气质,好像是一个专注研究的学者。
“大叔,你怎么知道是复制品?”
此时,俞飞白好奇道:“标签上可没写啊。”
“因为我见过真品。”那人轻笑道:“光泽清幽内敛,很有韵味。”
“有真品吗?”俞飞白惊奇道:“那干嘛不摆出来让大家观赏?拿一对复制品出来敷衍了事,未免有些不够厚道。”
“今天人多,东西又太珍贵了,物主人害怕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拿复制品出来凑数。”那人微笑解释道:“等到博物馆步入正轨,正式开始开放营业了,需要大家买票参观的时候,自然会把真品大瓶拿出来展示……”
“原来如此。”俞飞白与王观对看了一眼,忽然问道:“你知道得这样清楚,难道是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人员?”
之所以不猜测是馆长,主要是他们知道馆长是个老人家,这人才四十多岁,可以排除了。
“我不是管理员,只不过是认识馆长,受到他的邀请过来观礼罢了。”那人摇头,然后笑着说道:“两位小兄弟应该是行家,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好眼力,不简单啊。”
“不是我们厉害,主要是这东西太不对了。不仅是我们,估计有几分水平的人,打量几眼就知道东西不对了。”俞飞白随口道,也算是难得的谦虚。
“他们最多是怀疑而已,未必就能肯定是赝品。”那人笑道:“毕竟不能上手,怀疑只是怀疑,极少人敢一口断定是假的。”
“这倒也是。”
忽然之间,俞飞白没头没脑道:“那说起来,其实大叔你的眼光也不错……”
“怎么说?”那人有些奇怪。
“能看出我们不简单,眼力自然不差。”俞飞白笑眯眯道,自得之色溢于言表。
“唉,又来了。”王观忍不住摇头,就知道刚才的谦虚是假象。果不其然,才十几秒钟就故态萌发了。
“呃……”那人一怔,随即也开怀畅笑道:“对,你说得对,我的眼光确实很厉害。”
“别听他瞎扯。”
与此同时,王观请教起来:“我叫王观,他是俞飞白,是古玩收藏的玩家,不知道大叔怎么称呼,应该也是圈里人吧。”
“咦,真巧,我也姓yu!”那人很高兴,笑呵呵道:“原来是本家啊。”
说话之间,那人掏出名片递给了两人,俞飞白低头一看,立即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