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又惜绝对是个会享受的家伙,虽说顾淑桐和唐知秋都不能算是有钱人,但这跟生活过得精致不精致完全是两码事。
会享受生活的人,一碗白米饭都能品味出道道来。
但顾又惜跟施可中一比,那就差得天远了,施可中才是讲究人。
“这两年国内韩剧热播,”一上车,顾又惜就说,“我还以为这汉城满大街都是美女,我瞧着也就稀松平常嘛。”
谭纶哑然失笑:“偶像剧都是夸张的,就是从台词都能瞧出来。连韩国人自己都说韩剧是瞎吹胡扯,哪能拿来当现实。再说了,韩国各种娱乐经纪公司堆积如山,那稍微漂亮一些的都被挑进了经纪公司里,大街上看不到什么好货色。”
货色?李响听得想笑,一想起是谭书记说的话,就只好憋着。
“你还挺懂这韩国娱乐圈的事嘛。”顾又惜笑说。
“算是懂一点吧,韩国把娱乐业和网游业做为高新产业的突破点,现在还瞧不出来,但过几年你就会清楚的了。”平心想论,虽说韩国人各种惹人厌,但能平地崛起就必有所长,谭纶是不会用样眼神去瞧的,至于持久与否,纵论历史,各国也就是各领风骚几十年,盛极而衰,衰极而盛,那是必然的道理。就跟三国演义开篇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就是美国,那放在较长的历史中来看,也算不得什么。
“哦?娱乐圈还能做出大成绩?”顾又惜别开车,别虚心地问。
顾淑桐让他多跟谭纶学,知道谭纶家世后,就对他愈加佩服。
“好莱坞怎样?有句话说是好莱坞就是美国的□□,”谭纶笑道,“韩国人的娱乐业自然做不到好莱坞的境地,但学学表面上的东西,照虎画猫倒不是不能的。国人还有些纠结在保持传统还是全盘西化的境地中,折中的路子还没找到,所以有点别扭。”
顾又惜听得一愣愣的,连李响都是一副受益菲浅的表情。
谭纶指着前头的步行街说:“停下车,咱们逛一圈,我也得给妙淑买些东西带回去。”
汉城谭纶也是头回来,但韩国人做的旅游手册很完善,还有华语简介,哪里有什么专卖店,餐厅,连洗卫间都标得明白。而就是常说一衣带水的日本,也要七八年后随着世界经济恶化,才会注意华夏这近邻庞大的消费群体。
想想也有些能理解,韩国北邻朝鲜俄罗斯,西靠华夏,东贴日本,不说是恶邻环顾,就是哪个狂暴起来都能把他揍成渣渣,特别是朝鲜,控制着金家父子又是个狂躁症患者,都摸不着他们想什么,随时都有暴走可能。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危机产生的动力,只有以色列才能体会吧,自然以色列做得更加出色,但无疑在过来人谭纶的眼中,怎样黑酸挑都好,未来十年韩国依靠华夏也将进入二次增长的最快十年。
其实国人厌恶的不是韩国的发展富裕,而是自以为有了钱就高人一等的做派,就是很多场合中韩国人都自称为西方人就能管中窥豹了。而韩国初高中教育中,特别是历史教育的不靠谱,更是被人嘲笑,说白了在某些地方跟煤老板差不多。
谭纶等顾又惜停好车,就带他跟李响走进一家爱马仕专卖店,顾又惜还有些见识,进来就愣了下,李响却傻呼呼地拿着个经典款提包去问价格。
“五万!”店员用英语回答。
李响惊得差点手一抖那包就直接掉地上了。
顾又惜跟在谭纶身旁说:“你给嫂子买包,带够钱了吗?”
“谁身上塞那么多现金?刷卡就好了。”谭纶目光飘到一款新出的挎包上,注意到刚好有两种颜色,一蓝一橙,就下来递给店员。
先前那店员看到李响那挫样,又瞧谭纶和他一块儿进来的,像是熟人,又听说的是华语,就有点像是不耐烦:“十二万,买不买?”
“你别充大头,妙淑是不是快生日了?你去别的店瞧瞧吧,要是钱不够的话,我这还带了一万多,我拿给你。”顾又惜要去掏钱包,谭纶就笑着说不用。
“这好像还有配套的零钱包?一块给我包上吧,我再挑挑别的。”谭纶拿出张黑色的信用卡递上去。
店员一瞧表情立刻变了,双手恭敬的平伸接过卡,就有另一位店员出来贴身服务。
“你这是什么卡?”顾又惜都没见过这种样式的信用卡。
“这是美国运通的黑卡,前年才在香港发行,要由银行主动邀请才有资格领取,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每年的年费都要1万港币。整个香港拥有黑卡的人不超过几千人,”谭纶看顾又惜咂舌,就笑说,“很吃惊?你要跟着我,以后有得你吃惊的地方。”
刚要让那店员再拿几个包包出来瞧,就看店外走进来几个穿花衬衣人字拖,戴墨镜的男人,嘴里还嚼着口香糖,进来就指着那陪谭纶的店员说:“沅媚,到点了,跟我们走。”
☆、第一百三十章 脱北者(1)
第一百三十章脱北者
谭纶三人听不懂朝鲜话,却也瞧出那几个村痞模样的人不是善类,而那店员怯生生的像是怕极了花衬衫。听他说话,就不自觉的往后靠了几步。
这时谭纶才留意到她。
白皙如纸的肌肤,高挺的鼻梁,生就一张鹅蛋脸,一对眼睛亮如猫眼,身材纤细修长,胸前却挂了一对葫芦,约莫有一米七零,竟活生生是个顶尖的小美人儿,穿着制服,扎着马尾,罩着白丝袜,更添诱惑。
这肌肤色泽,越是高纬度就越是白,却是跟日照有关系。往北的地区,日照时间短,就像东北就要比华南的肤色普遍要白。日照的距离虽不如极地那样明显缩短,但就是每日短上数十分钟,经年累月下来,也是不得了。
先不管这韩国棒子妹是不是整型大师的手段,俗话说的一白遮三丑,何况她模样跟那天生大饼脸的韩国妹子大不相同,瞧来是赏心悦目的。
那花衬衫自当谭纶三人是透明人,瞧叫沅媚的棒子妹不动,当头的墨镜男就伸手要抓她胳膊。
瞧来不对,顾公子血液里天生的血性就涌上来,上前一步拦在中间,厉声道:“你要干什么?”
虽说韩国人要赚国人的钱,旅游手册做得精当,这爱马仕店里首先也是照顾本国人,店员素质虽高,却也仅会朝鲜话和英语。
顾公子吼得大声,身板又宽,往那一站,虎气风生,把墨镜男弄得一怔,却是转头像同伴耻笑:“哪来的家伙,我瞧多半就是掌柜。”
掌柜一词是蔑称,不是什么好话,就跟华夏人称韩国人棒子,称日本人鬼子、倭奴,相差不多,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顾公子转头就用英语问另外的店员,才发现她们都躲了起来,连那店长都不知缩到哪个旮旯里去了,想找人翻译也只能看向谭纶身旁的沅媚。
“喂,小姑娘,他们说什么?”
沅媚像是害怕顾公子那粗嗓门,愈发的往谭纶身后缩了一下。
“我们都是华夏来的好人,”谭纶说这话的时候不禁有点好笑,无论从哪点他自觉都配不上好人这个词,就算有人恭维,他也会觉得勉强得很,“他们是什么人?”
“那个,他们是脱北者,横行无忌的思密达……”
李响和顾又惜一时还没明白,谭纶的眼睛却闪过一抹光亮。
脱北者,这个词对他来说并不陌生。转生前执掌的和州就位于东北,那时都有大量滞留当地的脱北者。多半都是属于既没有护照,也不具备在当地务工要求的朝鲜人。一小半是持学生护照从朝鲜逃过来的,多半却是通过跟朝鲜有亲戚关系的当地朝鲜族人偷渡过来的。
光是这些人,整个东北最少有一两万人,最高可能超过十万人。
各地政府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些人有可能成为当地乱源,也有可能成为华夏政府一张极有用的牌。
而他们多半是想通过韩国领事馆或大使馆转道进入韩国。这在03年前还是极有可能,但在03年后就有些麻烦了。
☆、第一百三十章 脱北者(2)
在99年前脱北者大约每年的人数都在数十人,到99年才突然过百,达到140多人,之后就逐年爬升,到谭纶重生前每年的数量已达到3000人。
这还是直接通过大使馆领事馆渠道逃到韩国去的,那些滞留华夏,或是俄罗斯的更是多不胜数。传闻朝鲜对于脱北者的处罚极其严厉,抓回去极有可能被送去挖矿。
这倒不是像朝鲜足球队成绩不好,被扔去挖矿的那种笑话,而是连朝鲜政府都不正面回应的,可能性极大的事。
而脱北者在韩国的处境却是极好,特别是前期,每位脱北者都拥有英雄般的待遇,在七十年代甚至韩国还办过欢迎仪式。
对于脱北者,韩国一般是采取给予巨额安置费用,职业培训,子女受免费教育,大额津贴,分发房屋等优惠措施,这也是韩国用的一种攻心策略。
跟60年代至80年代南巡老人跟英国撒切尔夫人谈妥香港问题之前的作法如出一辙,要再往远了说,那就跟美国对于古巴的政策一脉相承。
但随着脱北者的增多,特别是02年后,近乎每年数百,到后来的每年上千人,对于韩国政府的财政负担就逐步增加,也就随之逐渐的削减相关专项费用。
中间有一年还有脱北者减少的事情发生,那倒是跟当时的朝韩双方的国际局势有关了,抛开那一年来看,整个脱北者的状况,还都是逐年增高的趋势。
谭纶在重生前亲访过和州的脱北者,那些人倒也坦然承认只是用华夏作为跳板,最终还是要去往韩国。毕竟朝鲜韩国同宗同祖,语言上的压力也不存在。
回想那时,谭纶当时的心里极为不悦,但跟上头的战略有关,倒不好说什么。
但后期韩国政府的缩减优待跟现在脱北者活得滋润没一毛钱关系,就是在后期,随着脱北者定居增多,反倒成了一种选票仓了,更有早期来的脱北者借用脱北者的优渥待遇发财致富,建立一些协会,来左右地区选情